节节草扦插(菹草扦插种植方法)
1. 菹草扦插种植方法
是水草的一种。
麦黄草的学名叫菹草,又叫虾藻、虾草,它是一种水草,由于其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经常种植在鱼类养殖湖区,
菹草为草食性鱼类的良好天然饵料。中国一些地区选其为囤水田养鱼的草种。不同产地的菹草常规营养成分有较大差异,这与产地、生长环境及生长期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但粗蛋白质含量均在100克/千克以上,钙和磷含量均在1.0克/千克以上,干草的粗灰分含量均在100克/千克以上,说明菹草粉是较好的蛋白质和矿物元素的来源。菹草干草样中部分维生素含量分别为:维生素B11.8毫克/千克、维生素B27.0毫克/千克、维生素B1242毫克/千克、维生素C281毫克/千克、胡萝卜素550毫克/千克。菹草的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胡萝卜素的含量高于玉米、麦麸和细绿萍,是良好的维生素补充料。
2. 扦插繁殖的草本花卉
您好!瓜蒌以分根繁殖为主。每年春季3-4月份左右,挖出3-5年生长健壮的瓜蒌根,粗度为3-6cm,切成6-10cm小段,进行扦插繁殖。在扦插前,整好地,土壤疏松,施入腐熟有机肥。也可以用营养钵,或50孔的一般采用穴盘进行扦插。
3. 菹草怎么移植
1、池塘条件
人工养殖主要场地是池塘,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晰,排灌方便,不能靠近污染区。面积不宜过大,3-5亩即可,池塘水位在1—1.5米,要求进水口和排水口,进出水口处最好布有网布,以免进出水时导致青虾逃离。池底平坦,土壤最好为壤土和黏土,清除淤泥至小于15cm,还要增设增氧机台。
2、养殖准备
在养殖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先将池塘清塘消毒,在每年2-3月和6-7月时将水排空,利用太阳将泥土晒白、发硬,再注入15-20cm水,在全池泼洒生石灰,一般每亩使用20-50kg,泼洒前先兑水搅拌,待其发热时全池泼洒。在消毒一周后,可在池塘中种植或移植一些水草,这样即可为青虾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还能提供天然的饲料,水草以轮叶黑藻和菹草最佳,两种分别在两次清塘时分别种植。在放苗前10天可注水施肥,一般注水50-80cm,注水时要用网片过滤。以免混入其他杂鱼,将虾苗吃掉,在按水质施肥腐熟的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虾苗在生长前期的饵料。
3、虾苗放养
虾苗放养采用一次放足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养殖季节选择放养的数量,在夏秋季养殖时,可每亩放养1-2cm的虾苗6-8万尾,而在冬春季时,每亩放养2-3cm虾苗1-2万尾。放苗时要选择在晴朗的天气,尤其是在冬春季养殖时,而在夏秋季养殖要避免高温炎热,阳光强烈的时期。放苗时要带水进行,当做轻快,不宜干放,否则易造成虾苗外表损失,降低成活率,虾苗也不宜在容器中堆集。
4、饲料投喂
在养殖青虾时,要选择适口、新鲜、无变质的饲料,饲料的营养要充足,需满足粗蛋白含量在30%以上,才能让青虾生长快速,建设选择全价颗粒饲料,饲料确认后不宜经常更换。在虾苗期投喂时要将饲料研磨成粉状或微颗粒状,发方便青虾进食,投喂时将饲料均匀的撒在池田浅滩处,每天投喂1-2次,每日投喂量控制在青虾总体重的6%-10%,以内,具体投喂量根据水温、水质以及摄食情况而定。
5、池塘管理
做好日常巡视工作,每天巡视池塘1-2次,注意水色以及青虾的生长状况,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发现溶氧不足时要及时打开增氧机增氧,防止浮头,泛塘现象,还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加强水质调节工作,冬春季养殖时,温度较低,水质不易恶化,但要注意肥水;夏秋季时青虾生长旺季,投喂量和排泄量大,加上高温环境,水质极易变质,所以要及时消毒和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4. 通草扦插繁殖方法
用播种、扦插或早春根插,早春用种子育苗。
通脱木的地下茎萌发力很强,冬季挖伤部分地下茎,刺激第2年生出新苗,到第3年早春萌芽前移栽这些新苗,按行株距各1.3m定植。
5. 菹草种子种植方法
池塘养殖优质蟹的第一要素是营造生态化水域环境,选择适宜区域内生长的水生植物,充分发挥生态、营养、药理功能,将其转化为养殖优质河蟹的有效资源。水生植物可以控制河蟹病虫害的发生,促使河蟹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养成脂丰膏满、质量安全的大规格红膏河蟹。因此,养殖优质河蟹的池塘必须全年都有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菹草、黄丝草、金鱼藻、轮叶黑藻、伊乐藻等。下面就它们的繁殖方法进行介绍。
一、菹草
菹草属眼子菜科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生长于湖泊、溪流、池塘、沟渠中。菹草是一种典型的秋季发芽、越冬生长的沉水植物,发芽适宜时间为10月底至11月初,平均水温20℃左右。发芽时间可延长到次年 1 月,生长速度在 3-4 月较快,3 月下旬-7 月为开花结实期和殖芽形成期。根据菹草的生物学特性,第一季度可以选择繁殖菹草,每年1月,每亩河蟹养殖池塘播种菹草石芽5 千克,用黏土包裹石芽均匀抛投在池塘水体中,使石芽在预定的水体区域落种。落种的菹草石芽吸附自身重量1倍左右的悬浮物质后便下沉至池塘底部。石芽吸附的悬浮物及底泥均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以有效促进石芽的萌发,提高了繁殖效率。同时,可使用草木灰以增加菹草石芽生长所需的营养盐,使得石芽生长更加茂盛。茂盛的菹草是虾蟹春季生长阶段所需的绿色饵料,菹草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增加了水体的溶氧,有利于虾蟹的正常代谢、生长发育。
二、黄丝草
黄丝草属眼子菜科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是营造池塘水域生态资源化环境优良品种。黄丝草耐高温、生长快,养殖河蟹池塘春、夏、秋均可繁殖,河蟹在各生长阶段都喜食黄丝草。繁殖黄丝草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有性繁殖方法,适用于淤泥较少的池塘。先将种子用水浸泡1天,然后将泡软的外皮揉碎,搓出里面细小的种子,加入约 10 倍于种子量的细沙土拌匀后播种。播种时将池塘水深控制在 10~20 厘米,播种量为 50 克/亩。播种后要加强管理,提高黄丝草的成活率,使之尽快形成优势种群。第二种是无性繁殖方法,适用于淤泥较多的池塘。一般在冬季、春季插栽的方法是将黄丝草切成小段,长度为 15~20 厘米,像插秧一样将一束束草段均匀地插栽到池底的淤泥中,株距、行距控制在 20 厘米左右。插栽完之后向池塘注入清水,深度为 20~30 厘米,水草成活后再逐步加深池塘水位。日常加强池塘水位管理,促使黄丝草尽快形成优势种群,确保养殖河蟹的池塘春季、夏季、秋季均有一定量的黄丝草群落。
轮叶黑藻
三、轮叶黑藻
轮叶黑藻属水鳖科多年生沉水植物。轮叶黑藻芽苞的采集时间是每年的 10-11 月,芽苞插种期为 12 月至翌年 3 月,轮叶黑藻繁殖期为每年的3-8 月。轮叶黑藻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养殖河蟹的优良水草品种之一。
轮叶黑藻繁殖可采用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两种方法。轮叶黑藻繁殖的具体方法为:一是枝尖插植繁殖,轮叶黑藻只有须状不定根,在每年的4-8月处于营养生长阶段,枝尖插植3天后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二是营养体移栽繁殖,每年的谷雨前后将池塘水排干,留底泥 10~15 厘米,将长至 15 厘米的轮叶黑藻切成长 8 厘米左右的段节,每亩按 30~50 千克均匀抛撒,使茎节部分浸入泥中,再将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约20天后全池都覆盖着新生的轮叶黑藻,可将水加至 30 厘米,以后逐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移植初期应保持水质清新,不能干水,不宜使用化肥。如有青苔滋生,要人工捞掉青苔。三是芽苞的种植,每年的 12 月到翌年 3 月是轮叶黑藻芽苞的播种期,应选择晴天播种,播种前池塘加注新水 10 厘米,每亩用种 0.5~1 千克,播种时应按行距、株距 50 厘米将芽苞 3~5 只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当水温升至 15℃时,5~10 天开始发芽,出苗率可达95%。
四、金鱼藻
金鱼藻属金鱼藻科多年生水生植物。金鱼藻是养殖河蟹池塘春、夏、秋繁殖的水生植物。每年4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11℃左右,池塘水深调控在 0.48~0.55 米,选取茎长 45 厘米的金鱼藻为种苗,以种苗 3~4 根为 l 蓬,在浅水区按 80 厘米×80 厘米进行栽种。移栽时逐个扦插种苗,可利用腰子盆或划子(小船)装好金鱼藻种苗,1人划桨1人栽插,轻拿轻栽,用棍子尖插入泥中,将种苗茎栽入泥土 8 厘米左右。种苗顶部低于水面 2~5厘米为好,以防止阳光曝晒至种苗茎叶枯干、焦头,影响其成活率。金鱼藻无根,全株沉于水中,因而生长与光照关系密切。当水体过于浑浊,水中透入的光线较少,金鱼藻生长不好,但当水清透入阳光后仍可恢复生长。因此栽插时人不要下水,以防搅浑池塘水体影响金鱼藻种苗正常生长。
五、伊乐藻
伊乐藻原产于美洲,与我国淡水水域中分布的轮叶黑藻、苦草同属水鳖科沉水植物,为养殖河蟹池塘四季繁殖的水生植物。伊乐藻采用无性繁殖方式时,首先要预处理好池塘,土壤肥沃的池塘不需追肥,贫瘠的池塘需要施粪肥或复合肥,池塘水深20厘米。当池塘水温在5~10℃时可全池扦插伊乐藻茎段植株,将伊乐藻植株剪成6~8厘米长的茎段扦插到池塘底泥中,促使扦插茎段生发新根。3 月初水温开始上升,池塘水深 20 厘米,将生发新根植株大面积移栽到河蟹池塘,池塘内移植伊乐藻植株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 60%左右。移栽的池塘在植株生发新根期内保持水体清澈,以增加水中的光照,促进植株的生长。为加快伊乐藻繁殖,要定期清理部分植株,待伊乐藻长满全池后逐步加深池塘水位,水深可保持在0.8米左右。伊乐藻生长旺盛季节,水温升至28~30℃时,采用物理方法将伊乐藻的茎叶控制在水面以下 30~40 厘米处,确保高温季节伊乐藻的正常代谢。
养殖优质河蟹池塘需要形成水生植物群落,在养殖河蟹塘预处理后的秋冬季节,将带籽草移栽到养殖河蟹的池塘;在秋冬季不好移植的地方可在翌年春季补栽水草,各种水草互为补充。
春、夏、秋池塘底部水生植物覆盖率达 65%~75%,对养殖水体具有多种功能。一是可以增强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分解养殖水体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消除水体富营养化,控制藻类繁殖,防止河蟹丝藻附着病。二是植物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水体溶氧可达 5.5 毫克/升以上。三是高温季节还可以调节水温至 22~28℃,是河蟹最适生长的生态环境,可促进河蟹同步蜕壳和保护软壳蟹。四是河蟹每天食草量是自重的60%左右,可满足河蟹对绿色饵料营养的需求,达到提高河蟹免疫力、蜕壳率、生长率的目的,从而养成大规格优质脂丰膏满的红膏蟹。五是水生植物含有的皂甙、甾醇、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腺嘌呤、嘧啶等上百种有机物质具有抑菌、消炎、解毒、消肿、止血、强壮等药理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河蟹细菌性疾病,杜绝违规使用抗生素,确保养殖的河蟹质量安全,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
6. 植物花卉的扦插
扦插
它可以切取植物的茎或叶子放置水中或者直接放入土壤中,等到它发根就会长出一株崭新的花卉了。扦插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一般切取植物的根茎叶子时,要切取的平整以免丧失植物本身的大量水分导致植物萎缩死亡。其次要选择比较健壮的茎叶进行扦插。另外就是扦插是不易将扦插的植物插的太深以免它难以发根。
7. 植物扦插方法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
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
了解和顺应它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
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
又称压枝。
成株 压条率高,但繁殖系数小,多在用其他方法繁殖困难,或要繁殖较大的新株时采用。
压条是对植物进行人工无性繁殖(营养繁殖)的一种方法。
与嫁接不同,枝条保持原样,即不脱离母株,将其一部分埋于土中,待其生根后再与母株断开。
对桑、葡萄等已实际应用,木瓜等的压条也比较容易。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8. 草苺种植方法
土壤:要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可以用田园土、腐叶土、河沙等进行调配。温度:草莓在越冬的时候可以耐受10-15度低温,但是不能低于5度。光照: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促进结果,增加昼夜温差。水分:培养土最好是湿润,保证根系的水分供应。
盆栽种植草莓需要选择合适的花盆和土壤,土壤可用田园土、椰糠、蛭石等混合配制,花盆则以透气性好、大小合适为主。选择健康幼苗修根消毒后种植,栽种后立即透水一次,放在阴凉通风处养护。
盆栽草莓怎么种
一、花盆土壤
盆栽种植草莓要准备一个合适花盆。因草莓喜欢生长在疏松透气环境中,所以花盆一定要有透气性,可以选用颜色较轻、带有排水孔的陶盆、泥瓦盆等,其透气性和透水性非常好。
二、准备土壤
草莓植株比较喜欢生长在保水保肥、疏松透气、肥沃的酸性土壤中,可用五份田园土、两份椰糠、三份蛭石进行均匀混合配制,然后将土壤填入花盆中,并做好消毒杀菌处理。
三、准备幼苗
在进行盆栽种植前,要准备好草莓幼苗,注意不要直接播种,因为种子种植的发芽率比较低,需要专业育苗。将幼苗清理之后适当修剪根部,并用多菌灵溶液消毒。然后浸泡生根水,晾干后进行种植。
四、栽种土壤
将草莓幼苗栽种在土壤中,覆盖上一层薄土轻轻压实根部周围的土壤。然后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最后摆放在阴凉通风处,大约半月左右就会适应生长,此时再慢慢增加少量的光照,做好养护管理,促进植株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