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种子 >

苗木交易中规格掌握(各种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如何)

更新:2022-12-05 14:36归类:花卉种子人气:97

1. 各种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如何

可以根据苗木的高矮进行分级,也可以根据苗木的粗细进行分级。还可以通过苗木的品种进行分析

2. 苗木出圃标准

1、25株。

2、先量一下尺寸苗木的株距和行距或者是预计的尺寸,再就要知道苗木地面积的长和宽就可以计算了,就是说每平方米要栽25株,我们知道5×5=25,也就是说在1米长要栽5棵,这个帐就好算了,1÷5=0.2=20厘米,就是株行距都是20厘米。

3、为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定植后苗木生长度以及便于苗木的包装和运输,苗木起出后,应按照相应的苗木标准分成等 级一般分成2-3级,但最低级也必须符合当地苗木出圃质量 标准。不合格的苗木应留圃继续培养,病虫为害和机械损伤等无 继续培养价值的苗木要剔除。

3. 园林苗木的出圃有什么要求

谢邀!苗圃?农业、林业都需有自己的苗圃。夲文只述林业苗圃。

林苗圃是植树、造林苗木的摇篮。问据用途和任务咋分?

1.粗分。按目的用途,粗分出用材林、防护林用苗木苗圃、城市园林绿化用苗圃和经济林用苗木圃三类。

2.细分:

A.用材林、防护林用苗木苗圃,还可细分出:(1).针叶树苗圃,如:马尾松、黑松、杉木、侧柏等。这些苗木均为有性繁殖的籽抪实生苗。生长缓慢,需2年以上方能出圃。育苗期间对水、肥、病虫害防治、遮阴、锄草等管理,要求较高,要格外精细,不能馬虎。(2).阔叶树苗圃,如:杨树、柳树、法桐、白蜡等。这些苗木大多可无性扦插繁殖,这类苗生长快,当年可成苗出圃,用于冬季造林。管理上不用太精细。

B.城市、园林绿化用苗苗圃。这类苗圃,主要培育常绿阔叶树和花木。由于城市、园林绿化要求100/100成活,且当年即能成景。所以多数要培育成大规格苗,方能出圃。

c.经济林用苗圃。按经济林的要求育如:桑苗、茶苗、果苗、竹苗。果苗又分水果(苹果、桃、梨、李、葡萄等);干果(柿、枣、板栗、核挑等)。经济林苗木育的实生苗,尤其果苗,多为砧木,须嫁接优良品种的接穗,成为品种苗后方能出圃;桑苗则要嫁接湖桑;茶、竹则不需嫁接,成苗后即可出圃栽植造园。

4. 各种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如何确定

苗木栽植规范条例(试行版) 

苗木质量要求 :

出圃苗木应生长健壮、树枝繁茂、冠型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等基本质量要求。 行道树必须做到“三同”,即同源、同批、同时;规格形态应基本一致,不可使用野外原生苗。苗木至少在苗场培育三年以上,主、侧枝发育良好,树形饱满。 乔木类产品主要规格质量要求: 

(1)主干枝完整、挺拔;一级分枝必须全部保留,分枝为5枝以上;二级分枝保留70%以上;

 (2)一级分枝分布均匀,第一分枝高在间; 

(3)树枝分枝均匀,树形完整,不可偏冠、缺冠。 模纹小苗产品主要规格要求:苗龄2年以上,充分木质化,主、侧枝分枝均匀。

5. 苗木出圃质量指标包括什么

(1)分株 是利用枣树根系容易形成不定芽长成新株的特性,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刺激根系产生不定芽,形成根蘖苗特性,枣树周围自然萌发的根蘖苗集中移植苗圃中进行培育,待达到苗木质量标准后再出圃。

(2)嫩枝扦插 是利用枣树的细嫩枝条容易产生不定根的原理培育繁殖新植株的方法。

(3)组织培养 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采集枣树芽基放在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繁育,其主要特点是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株优良品种状,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繁育苗木的方法。

(4)嫁接 是目前枣树育苗中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方法有:劈接、切接、腹接、插皮接、芽接、嫩稍接等。

6. 出圃苗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土,20天左右为出苗盛期,场圃发芽率可达70%—80%。为利于种子发芽出土,经常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播种前一定要灌透底水。如幼苗出土前土壤不过分干燥,最好不浇蒙头水以免降低地温和造成表层土壤板结,不利于出苗。幼苗期幼苗出土后,要设专人看雀。幼苗出齐后,立即喷洒0。5%—1%波尔多液,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洒3—4次可预防立枯病发生。幼苗生长期要适当控制灌水,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苗木速生期6月中、下旬以后恰处于雨季之前的高温干旱时期,气温高而降雨量少,要及时灌溉,适当增加灌水次数,灌溉量也逐渐增多,根据土壤墒情每10—15天灌溉一次,以一次灌透为原则,采用喷灌或侧方灌水为宜。进入雨季后减少灌溉,并应注意排水防涝,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侵入。苗木速生期结合灌溉进行追肥,一般全年追施硫酸铵2—3次,每次亩施硫酸铵4~6千克,在苗木速生前期追第1次,间隔半个月后再追施一次。也可用腐熟的人粪尿追施。每次追肥后必须及时浇水冲洗净,以防烧伤苗木。侧柏幼苗时期能耐一定庇荫,适当密留,在苗木过密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及时间去细弱苗、病虫害苗和双株苗,一般当幼苗高3~5厘米时进行两次间苗,定苗后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50株左右,则每亩产苗量可达15万株。苗木生长期要及时除草松土,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多采用化学药剂除草,用35%除草醚(乳油),每平方米用药2毫升,加水稀释后喷洒。第1次喷药在播种后或幼苗出土前,相隔25天后再喷洒第2次,连续2~3次,可基本消灭杂草。每亩用药量每次0.8千克。当表土板结影响幼苗生长时,要及时疏松表土,松土深度约1~2厘米,宜在降雨或浇水后进行,注意不要碰伤苗木根系。侧柏苗木越冬要进行苗木防寒。在冬季寒冷多风的地区,一般于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然后采取埋土防寒或夹设防风障防寒,也可覆草防寒。生产实践表明,埋土防寒效果最好,既简便省工,又有利于苗木安全越冬。但应注意,埋土防寒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土壤封冻前的立冬前后为宜;而撤防寒土又不宜过迟,多在土壤化冻后的清明前后分两次撤除;撤土后要及时灌足返青水,以防春旱风大,引起苗梢失水枯黄。移植侧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时为了培育绿化大苗,尚需经过2—3次移植,培育成根系发达、生育健壮、冠形优美的大苗后再出圃栽植。根据各地经验,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较高,一般可达95%以上。移植密度要根据培育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后培育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育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育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米;培育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为1.5米X2.0米。一般培育大苗都需要经过多次移植,这样,既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培育良好的冠形和干形,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据苗木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移植方法,常用的有窄缝移植、开沟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法。移植后苗木管理,主要是及时灌水,每次灌透,待墒情适宜时及时采取中耕松土、除草、追肥等抚育措施。除根据园林绿化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与一般针叶树种大苗培育基本相同。

7. 苗木出圃概念

园林树木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园林绿地的主体,是适合风景区、休息疗养胜地、街道、公园、厂矿、村落及居住区等各种园林绿地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是指根据园林设计所选定的树种,自苗木出圃(或起苗)开始经过运输定植到栽植地,通过以后的生长发育到树木衰老、更新死亡,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园林树木的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各种灾害的防治,树体保护及树木调查等。

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很大灾害,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质量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园林树木具有改善和保护环境的功能。它能提高空气中的湿度、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滞尘减噪、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园林树木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园林树木种类繁多,各具不同的形态、色彩、风韵和芳香。树木本身的枝、皮、叶、花、果和根都具有无穷的魅力,随季节变化而五彩纷呈,香韵异呈。

园林树木具有生产功能。有些树木的枝、皮、叶、花、果及根等可以做药材、食物及工业原料。在园林绿化中,如果树木的生产功能运用、经营得当,对园林绿化建设可起到促进作用。

  园林树木要发挥上述功能,必须建立在生长良好、健壮的基础上。要确保园林树木能够生长良好和健壮,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种植设计要合理,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第二,苗圃要提供优质的苗木;第三,根据树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保证根、冠水分代谢的相对平衡,提高栽植成活率;第四,在符合各种树木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如果设计不合理,栽植不活或成活得不好,加之养护管理不到位,树木枝叶枯黄,病虫滋生,或放任荒芜,未老先衰,那么树木的各种功能则无从谈起。园林设计师应用树木进行设计,实际上是预见了十几年或几十年以后各种树木将表现的效果,而且这十几年或几十年之中尚需经园林师按着一定的设计意图进行精心的栽培和养护管理,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效果。总之,在园林绿化中,设计是前提,栽植是基础,养护是保证。只有正确地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树木的功能作用,更好地绿化环境,美化生活。

8. 各种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如何填写

回答:

      绿化苗木分级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目的是使出圃的苗木合乎规格标准,使绿化苗木栽植后生长整齐,较差等级的绿化苗木在苗圃继续培养或是另作它用。 根据绿化苗木主要质量指标(苗高、地径、根系、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等),可将绿化苗木分成为成苗(标准苗)、幼苗(未达出圃规格,需继续培育)和废苗三类。其中成苗又可分为两级,即1级和亚级苗,分级时要严格掌握分级标准。 1.成苗中的1级苗 成苗中的1级苗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苗干粗壮端直,具有建议高度、充分木质化、无徒长现象、枝叶繁茂、色泽正常;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具有建议长度,侧、须根较多,根幅大;具有饱满的顶芽,尤其针叶类绿化苗木必须具有饱满正常的顶芽,这是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绿化苗木重量大,冠根比值小,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除上述要求外,一些特种整形的园林观赏的绿化苗木,还有一些特殊的规格要求,如行道树要求分枝点有建议高度;果树苗则要求骨架牢固,主枝分支角度大,接口愈合牢靠,品种优良等。 园林绿化苗木种类繁多,规格要求不同,目前各地尚无统一和标准化要求,一般都根据苗龄、高度、地径、冠幅来进行分级。 在绿化苗木分级时注意剔除不合格的绿化苗木,这些绿化苗木有的可以继续留在苗圃培育,质量太差不合格绿化苗木加以淘汰。 在这里卉木园林提醒大家,在购买绿化苗木的时候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便宜的绿化苗木一般都比较差,较好能够实地看苗,根据绿化苗木规格以及品质然后再谈价钱。   

9. 常见苗木规格

1、高度(符号:H)

苗木的高度就是苗木地表部分的垂直高度,测量时不能从局部开始,要测量出苗木的整体高度。

2、分枝点(符号:H)

需要测量分枝点的是乔木树种,灌木和地被植物一般不测量分枝点高度。分枝点是苗木从地表到分枝的垂直高度,测量时要竖直进行测量,不能歪斜。

3、裸干高(符号:H)

棕榈类植物因为没有普通乔木那样的分枝,所以它的分枝点高为裸干高,是树干地表到枝叶生长点的垂直高度。

4、地径(符号:P)

地径是苗木自地面往上5-30公分处的树干直径,大部分乔木在树干30公分处测量,嫁接苗在嫁接口下方测量,使用游标卡尺卡进行测量,精确读取数字。

5、米径(符号:φ)

米径是苗木距地面一米处树干的直径,类似于胸径,一般米径小于3公分的是不做计算的,测量时如果树干不规则,可以测出一个平均值。

6、胸径(符号:Ф)

胸径就是干径,是苗木地面以上1.3米处树干的直径,不同的国家对乔木胸径的规定有差别,所以在进行国际交易的时候要参考各国的苗木规格测定标准。胸径允许误差值在1公分以内。

7、冠径(符号:P)

冠径是植冠的直径,一般不成丛的单株散生植物种类要测量其冠径,常规苗木则用冠幅来表示。

8、冠幅(符号:P或W,大灌木或者小乔木用大写P来表示,绿篱或色块苗用小写p来表示)

冠幅是苗木南北和东西方向宽度的平均值,大部分苗木、花卉等都用冠幅来表示树冠的规格,通过冠幅还能计算出每平方内种植苗木的数量。

9、蓬径(符号:P)

蓬径也叫“冠径”,是苗木冠丛最大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蓬径表示苗木树冠的大小,还能反映出苗木发育的情况,蓬径与树高有关系。

10、茎长(符号:L)

攀缘类植物无法测量高度,所以它的规格一般看茎长,即植株主茎从根部至梢头的长度,测量时需要将其茎蔓拉直,然后测量其实际长度。

11、球径(符号:D)

苗木除地上部分的规格外,土球也是有规格的。球径就是土球的直径,乔木的土球直径是胸径的8倍,有时按地径的7倍计算;灌木或亚乔木土球直径是其冠径的1/3。

12、厚度(符号:H)

厚度指泥球的厚度,也就是土球的高度,是苗木土球底部到地面部分的高度,土球直径是土球厚度的2倍。

10. 出圃苗木怎样分级

  凡在苗圃中把苗木移栽到另一块苗床(地段)继续培育的苗木叫移植苗。

  将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苗圃中起出后,经过移栽继续培育的苗木。通过移植的苗木能增加营养面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侧、须根生长,提高质量,并且增进对造林立地条件的适应性。保证移植苗木成活的关键是保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除保持土壤湿润外,还要保护好苗木的根系,防止失水。

  主要技术环节有:

  ①准备工作。

  移植前对苗木进行分级,大小一致,分区栽植,有利抚育管理和减少苗木分化。

  ②移植季节。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而定。一般春季是各树种移植的时期,各树种移植的次序根据发芽早晚决定。在秋季温暖、湿润地区,也可行秋季移植。一些常绿树种还可在雨季移植。

  ③移植密度。

  取决于苗木的生长速度、苗冠和根系的发育特性、苗木的培育年限、使用的机具等。一般针叶树的株行距比阔叶树小,使用机械管理的行距应大些

  ④移植方法。

  可用移植机进行移植。人工移植一般用穴植和沟植法。就苗木而言,分裸根移植和带土球移植两种。

  ⑤抚育管理。

  苗木移植后立即灌水1~2次,扶正倒状苗木并平整移植区。然后根据苗木生长特点进行灌水、中耕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除蘖抹芽等项工作。对多次移植的大苗还要整形修剪。⑥苗木出圃。要保持根系完整。在生产中,较大的移植苗常根据地际直径的粗度确定起苗的根系长度。

  浇水:栽植时浇头水后,一般过2至3天要浇二水,再隔4至5天浇三水。以后视土壤墒情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表土干后及时进行中耕。除正常浇水外,在夏季高温季节还应经常向树体缠绕的草绳喷水,使其保持湿润。

  施肥:移栽时除施用基肥外,还应进行追肥,用氮磷钾复合肥效果最好。施肥可每隔20天进行一次,9月初停止施肥。施肥应本着弱树多施,壮树少施的原则。对于生长特别差的法桐,还可采用输液的方法来恢复树势。

  病虫害防治:夏季是的多发季节,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来防治。对一些较顽固的病害(如天牛),要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来防治。

上一篇:华南地区常用苗木(华南地区常用苗木种类) 下一篇:沭阳县源态绿化苗木场(沭阳县源态绿化苗木场地)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