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羊齿栽培(羊齿植物图片)
1. 羊齿植物图片
一、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缩写为K-T灭绝):
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海洋中的菊石类生物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次生物大灭绝最流行的说法是,一颗小行星与地球发生了大碰撞,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l万倍,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由于大气中高密度的尘埃,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没有了阳光,植物逐渐枯萎死亡。没有了植物,就没有了植食性的动物,肉食性的恐龙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它们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地消亡。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在寒冷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小型的陆生动物,像一些哺乳动物依靠残余的食物勉强为生,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等到了古近纪陆生脊椎动物的再次大繁荣。
二、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2.5亿至2.03亿年前,延续了约5000万年。估计有76%的物种灭绝,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过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三、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2.51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这是地球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许多动物门类整个目或亚目全部灭亡。曾普遍生长的舌羊齿植物群,二叠纪末几乎全部绝灭;早古生代繁盛的三叶虫全部消失;蜓类原有40多个属,该世结束时全然无存;菊石有10个科绝灭;腕足类在同期大约有140个属所余无几。总共57%的科、83%的属(53%的海洋生物的科, 84%的海洋生物的属, 大约96%的海洋生物的种, 估计有70%的陆地生物包括昆虫的物种灭绝了。
全世界几乎没有三叠纪早期的煤田形成。这次大灭绝事件的可能成因包括西伯利亚大规模玄武岩喷发造成的附近浅海区释放大量可燃冰,盘古大陆形成后改变了地球环流与洋流系统等等。
四、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3.75亿至3.60亿年前的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时期。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物种灭绝,陆地生物受影响不显著。19%的科、50%的属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持续了近2000万年,期间有多次灭绝高峰期。造礁生物消失,竹节石类、腕足动物的3个目、四射珊瑚10多个科灭亡,被称为凯勒瓦瑟尔事件,又称弗朗斯-法门事件。
由于灭绝事件持续时间很长,其根源很难辨识。可能的生物学原因是在此前的泥盆纪陆生植物大量繁育,导致地球大气中氧含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大幅减少,地球进入卡鲁冰河时期所致。
五、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4.50亿至4.40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或奥陶纪与志留纪过渡时期。地球上生物中有27%的科与57%的属灭绝。直接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影响全球环流变化,导致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
2. 羊齿草百科
Billy coleman(真实姓名达布尼.柯尔曼)
3. 羊齿花图片
三色堇为波兰的国花。别名:人面花、猫脸花、阳蝶花、蝴蝶花、鬼脸花
三色堇属堇菜科二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花卉栽培。是布置春季花坛的主要花卉之一。因花有三种颜色对称地分布在五个花瓣上,构成的图案,形同猫的两耳、两颊和一张嘴,故又名猫儿脸。又因整个花被风吹动时,如翻飞的蝴蝶,所以又有蝴蝶花的别名。
三色堇,一般茎高20厘米左右,从根际生出分枝,呈丛生状。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心形;茎生叶卵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边缘有圆钝锯齿;托叶大,基部羽状深裂。早春从叶腋间抽生出长花梗,梗上单生一花,花大,直径3-6厘米,花有五瓣,通常每朵花有兰紫、白、黄三色;花瓣近圆形,假面状,覆瓦状排列,距短而钝。花期可从早春到初秋。茎、叶含三色堇黄甙;花含芸香甙、挥发油、皂甙、维生素A.C。
三色堇原产欧洲,性耐寒。我国引进的时间较久,经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目前三色堇花的色彩、品种比较繁多。除一花三色者外,还有纯白、纯黄、纯紫、紫黑等。另外,还有黄紫、白黑相配及紫、红、蓝、黄、白多彩的混合色等。从花形上看,有大花形、花瓣边缘呈波浪形的及重瓣形的。还有一种多年生丛生状的香堇,花深紫色,具有芳香味,可提取香精。
4. 羊齿的叶子
1、繁星:叶子短、宽、厚,整株叶形呈扇形展开;
2、南国田字草:多年生草本,叶4片十字对生,宛如田字而得名,单片呈扇形;
3、复椰子:在塞舌尔群岛,属于棕榈科复椰子属。复椰子一年只生一个新叶片,叶子呈扇形,很像蒲葵叶;
4、苏柏羊齿:生长在二亿三千万年前,常出现在匙叶林下,是一种蕨类植物,叶轴两分叉,叶子呈扇形,叶质较厚。
5. 羊齿科植物图片
羊齿科植物有松叶蕨,灯笼草,节节草,笔管草。
6. 羊齿植物图片大全
正常情况下,在月经周期第8~10天,粘液涂片可见结晶,排卵期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高峰,涂片出现典型的羊齿状结晶。排卵后结晶逐渐减少,至22天结晶就不再出现。结晶的多少及羊齿状的完整与否,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
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粘液羊齿状结晶的出现与消失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在月经第十天出现不典型结晶,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转变为较低典型结晶,至排卵期可见典型的羊齿状结晶,排卵后又转为较典型结晶,以至不典型结晶,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2天转为椭圆体
7. 羊齿植物图片欣赏
简介形态特征生理习性地理分布
三叉叶星蕨
但土地开发与人为骚扰,使三叉叶星蕨栖息地受危害,现被归为易受害植物。一般在水草市场上,常可见到的三叉叶星蕨,大多都是引自国外的不同品种。在台湾,三叉叶星蕨产族群并不常见,归属是罕见植物。
目录
形态特征
三叉叶星蕨为多年生阴性挺水或沉水之草本水生蕨类植物,植物体为深绿色,属于两栖类羊齿植物,植株高约15~25公分,具有匍匐根茎,可攀附在石头或树木上。叶片单生或3出裂叶;单叶叶形披针形,叶片长约10~20公分,宽约2~4公分;三出裂叶中间裂片宽1~3公分;柄具翅,叶轴、羽轴侧脉不明,孢子曩圆形,散生于叶背。
8. 羊齿类植物图
蕨类植物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绝大多数在叶片下表面长有孢子囊,并聚集成各式各样的斑点或线条状的孢子囊群,初时为绿色,老时为锈黄色,有的裸露,有的具各种形状的盖。蕨类植物不开花结果,一般从外形上难以和种子植物相区别。它形体多样,从高不到5毫米的微小草本,到高可达20米的乔木状植物。
葛藤高达3米,茎圆柱形、被短绒毛。叶互生,宽卵形,长10.5-13.5厘米,宽5.5-12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叶面无毛,背面被灰白色绒毛,侧脉多数,平行,在叶背面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