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原流中国支部(什么是小原流)
1. 什么是小原流
中式插花重意境,日式插花重形式,西式插花重色彩。
中式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传统插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追求花材的意趣美;善用木本花材;采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赋予花材丰富的内涵与象征性。因而中式插花也延伸出众多的流派名称:中华花艺、人文花道、枯山花道等。
小原流,在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明治二十七年左右,受西方文化影响,随父亲学习池坊花道的小原云心于日本明治末年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描写自然景观、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样式。小原流以色彩与写景的表现为重心,以重现自然美及展示植物属性为其特点,崇尚自然主义,不论以何型式的作品,插花者先把自己对花的感受,透过作品表现,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2. 小原流是什么意思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
明治二十七年左右,随着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的增加,循规蹈矩的传统花道受到冷落。为顺应发展,随父亲学习池坊花道的小原云心于日本明治末年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描写自然景观、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样式。
“
小原流花道的重点在于通过对花材的组合表现出自然的意境,展现出秀丽、典雅之美。
小原流花道的特色是先认识自然,再表现自然。不论以何型式的作品,插花者先把自己对花的感受,透过作品表现,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产生对自然的爱心。
”
---小原流花道特点
小原流-花型分类
小原流花道从形式上可分以下4个种类:花意匠(分基础和展开)、盛花(分色彩和写景)、瓶花(分投入花和文人花)、和其他花型(包括花舞、琳派调、文人调、现代造形设计等)。
小原流-瓶花
“
小原流的花型:
小原流花道从形式上可分以下4个种类:花意匠(分基础和展开)、盛花(分色彩和写景)、瓶花(分投入花和文人花)、和其他花型(包括花舞、琳派调、文人调、现代造形设计等)。
”
花意匠
花意匠(はないしょう)是1991年创立的新花型,四面可观赏、较立体的装饰性花作。表现「形态」与「配色」之美。作品花材使用很少、适合现代生活空间中、非常尊重花材个性的插花艺术形式。这种形式也是小原流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插花形式。小原流入门时最初学习的花型。
3. 什么是小原流花道
东方花道主要有三个流派,分别是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其中池坊流是日式花道的鼻祖。
东方花艺更强调的是:花与植物的自然循环及生态美,并认为这是宇宙永恒的缩影。在日式花道里更多出现的是一些比较具有形式感的枝干和花材的结合。
在东方花艺里不管是外形还是精神领域都要力求达到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
4. 小原流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随着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花道传递的是一种情感,任何花任何容器都可以用来插花。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日本插花的流派众多,其最著名的三大流派分分别是池坊流、小原流和草月流。三大流派注重艺术造型,将静谧之物赋予新的生命力,独具创意,为日本新潮流的代表。
池坊流
池坊’是日本的花道的代表性流派,一直被公认是日本插花的本源,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池坊插花的形式主要有“立花”、“生花”以及现代“自由花”三种插花形式。
池坊流花艺插制需遵循顺序和位置,讲究线条美感,不可前后倒置,总体呈圆柱型。池坊流昔日只作为一种供花的式样,现今已成为插花艺术的一个大流派。小原流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
小原流花道从形式上可分以下4个种类:花意匠(分基础和展开)、盛花(分色彩和写景)、瓶花(分投入花和文人花)、和其他花型(包括花舞、琳派调、文人调、现代造形设计等。
小原流插花以“色彩插花”和“写景插花”为主。 而色彩插花当中,又分为“写实”与“非写实”两种。写实手法注重花材的季节性,形态严密约束。 非写实手法不受花材季节限制,可用非植物的物件搭配,属自由插制手法。
写景插花展现插花者在描写风景时的主观意向,常以石头、花、青苔来呈现。传统插花作品有远、中、近三景,而于浅盘内,创造“集自然与艺术于一体,缩崇山峻岭于咫尺之间”的境界。
草月流
草月流的创立者勒使河原苍风(1900-1979),提倡花道作为一门现代艺术应该鼓励自由、创新的表达方式。战后期间,许多先锋派作品(前卫生花)吸收了抽象雕刻和超现实主义方法,扩大了作品的规模和使用材料的范围,这就大大加强了花道的表现力。
草月流插花着意于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崇尚自然,兼收并蓄. 花材使用上,除生花外,还配以干燥、染色、枯萎的植物,常以此描写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草月流插花所强调的美感,是极为夸张、富于想象力的,且重于追求自然中所难寻的别具一格。
5. 什么是小原流和大原流
原 yuán
〈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 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2)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fountainhead;source of a river]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3) 起源;根本;根由 [origin;cause;source]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衣食之原。
原大则饶。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4) 原野 [open country]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词性变化
◎ 原 yuán
〈形〉
(1) 原来 [original;former;primary]
原不过此数。——清· 洪亮吉《治平篇》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2) 本来 [true]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3) 最初的 [initial]。
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4) 未加工的 [raw;unprocessed]。
如:原油;原粮
◎ 原 yuán
〈动〉
(1) 推究 [examine]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 宋· 欧阳修《伶官传》
又如: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2) 宽恕 [excuse;pardon]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3) 赦免 [remit]。
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6. 小原流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有立华、生花、盛花、投入花和自由花等。其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色。
立华。其含义为竖立的花。起源于16世纪,成型于17世纪第二代家元专好时期。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也是各种池坊插花形式的源泉。它是由7-9支花材构图,分上、中、下三段插作而成的一种左右对称而竖立的花型,构图来谨,意今抽象,着力表现山川峻岭、岩石峭壁、溪流山村等大自然的景观之美。每支花材都有一定的长度、一定的位置、一定的伸展方向和插作次序。各花枝必须插在胴内,并由此伸出,花脚集中呈圆柱。立华还有传统立华与现代立华之分。
生花。含义为生长着的花。起源于18世纪,成型于19世纪池坊专定时期的简易插花形式。以三主枝为骨架,组成半月形或不等边三角形的不对称花型,选用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造型优美,亭亭玉立,充分表现出花材的自然形体美、色彩美与组合之美,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花草所寄予的情感。生花的三主枝分别象征宇宙间的天、地、人。
盛花。出现于19世纪,由小原流创建。用浅盘花器和插花器插置花材的一种形式,表现自然景观之美。
投入花。作为投入花插作的容器,一般其颈项较高,以便花材投入,且不用插花器固定花材,仅将花材靠在窗口容器的内壁或底部使之稳定。投入花对于初学者不易掌握,但对于插花熟练者则得心应手。初学者可以选择自然姿态优美的花材直接投入成型,不失为一条捷径。
自由花。为近期形成的一种插花形式。主张表达个性,表达各种花材自然之美和基本特性。其风格有自然式和抽象式两种。
7. 小原流基本花型
欧式插花的特点是注重花材的外形,追求块面和群体的艺术魅力,作品简洁大方,布局均匀有致、主次分明,花材种类不宜过多,作品须有一个明显的重心,构图多以对称式、均齐式出现,表现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
欧式插花由大量不同色彩和质感的花组合而成,用草本和球根类的花比较多,整个作品显得繁盛而热闹。花型则是以圆形、椭圆形、三角形、T形、水平形、扇型、S形等几何形状为基本花型,作品有很强的装饰性。我们现在在宾馆、礼堂常看到的那些华丽的作品,差不多都是欧式插花。与东方传统插花的“意趣之美”相比,欧式的插花则是“形色之美”。就像国画和油画的一样,各有各的风格特点。
韩式花艺
韩式花艺表现的是一种自然风和唯美风,作品小巧精致、细腻自然,注重细节、富有小资情调。选择的色系一般是清新淡雅类,韩式花艺偏向浪漫和优雅,显著的特点是干净利落、手工精致,包装精美,花艺作品更倾向于随性发挥,没有太多的束缚和规矩。因此在如今,韩式花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韩式花束以其丰富的花材,不规则的花束结构,临近色花材的搭配和浪漫的包装让越来越多的人为之疯狂。如果你看惯了国内用简单包装纸和丝带装饰的花束,那韩式花束你绝对会被惊艳到。
韩式花盒因为面积有限,所以选购花材最好是用花头较小的点状花材进行构图造型。同时要注意花材的高低错落,整个作品要活泼充满韵律感。韩式花盒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花材的分布、配色和层次感,只有相互点缀、相互衬托,才能形成一道完美的景致。
韩式花篮讲究花和叶的完美搭配,大多选用进口花材,因其独有的精致、浪漫、自然风受到许多国内花店的欢迎。
日式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唐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先后生成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日式花道根据样式、技法的不同派生出各种流派,各流派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即注重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具体代表性的是池坊流、小原流和草月流三大流派。其中,日式花道在不同时代还产生了不同的插花类型,包括生花、立花和自由花。日式插花讲究清幽恬静、凝练素雅、花材用量少,其作品竭尽简洁,以简单的造型在最大程度上释放植物本来的魅力,其作品以花的盛开、含苞、待放代表着事物的过去、现在、将来。
中式
中国传统插花受儒、道、佛教思想的影响,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因而常根据其习性,把无语的花草,赋予人的感情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