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的紫罗兰图片(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图片)
1. 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图片
1、《油菜花》
从南到北,一片黄
从西到东,一片黄
随着春风的吹动
像金色的大海洋
海浪一浪还比一浪高
像徜徉在妈妈的怀抱
2、《桃花》
每当我推开窗
四处张望
你都会张开嘴巴
大声歌唱
只见你拿起你的粉色喇叭
吹出一首动听的歌曲
好像在开心地诉说着什么
我想了好一会儿
哦
原来你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
3、《树叶》
二月三月
树叶青青绿绿
五月六月
树叶密密浓浓
哗啦哗啦掉下
变成光头
那又是什么时候
4、《嫩绿的芽儿》
冰心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5、《一朵小花》
作者:[俄]普希金 翻译:刘湛秋
我看见一朵夹在书里被遗忘的小花, 它早已枯萎,失去芳香, 顿时我的心底充满了 一个奇异的幻想。 它开在哪儿?什么时候?哪一个春天? 它开得很久吗?是谁把它摘下, 是熟人还是生人的手? 又为何把它放在书里轻压? 是纪念一次柔情的相逢, 还是为了伤心的离别? 或者只是孤独中漫步随意采摘, 在密林里,在静静的田野? 那个他或她,还活着吗? 此刻何处是他们的家? 或者他们早已谢世, 像这朵无人知晓的小花?
6、《梨树》希尔达·杜利特尔银色的尘雾从地面升起我的手够不着你升得那么高哦,白银我手够不着你花团锦簇向着我们没别的花能开出如此坚挺纯白的花瓣没别的花能从如此罕见的白银再分离出白银哦洁白的梨花你一簇簇花团怒放在枝头用你紫色的心带来夏天,带来成熟的果实7、《荷》淡淡的香,淡淡的情淡淡的雅致淡淡的荷爱你的淡,爱你的雅爱你的出淤泥而不染采朵放在池前淡淡的芳香引来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问此诗,赞此荷无物能比暗香来悄悄来悄然去风儿带走你的醉人雨儿迎来你的清爽风雨是你的伴侣你是梦的天使你的清,你的静我醉我迷哦荷……
8、《白桦》
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苏流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9、《树》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0、《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
作者:雪莱
这一朵花失去了香味, 它象你的吻,曾对我呼吸。
2. 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是爱国诗吗
《莲的心事》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现在,正是,
我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3. 紫罗兰照片紫罗兰花瓣蔫
紫罗兰吊兰冬天通常都会冻死,因为紫罗兰吊兰对温度很敏感,不耐严寒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温度低于5摄氏度以下时,植株的叶片就会打蔫甚至枯死,所以养护期间一定要注意防寒。
在入冬之后,最好将紫罗兰吊兰的养护温度控制在12摄氏度以上,南方置于室外即可安全越冬,北方地区则建议将植株摆放在暖气房中养殖,否则叶子受冻之后,容易变的暗淡、枯萎。
4. 一支枯萎的紫罗兰
通常情况下紫罗兰在2至5月播种,发芽适温20至26℃,发芽需光,在发芽室中4至9天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18℃左右,育苗期为7至8周,上盆后8至11周开花。生长期十分耐光照;但夏季强光下应注意遮荫,强光集中照射将使某些品种枯萎。 紫罗兰喜冷凉气候,冬季能耐-5℃低温,忌燥热;要求肥沃湿润及深厚之壤土;喜阳光充足,但也稍耐半阴;施肥不宜过多,否则对开花不利;光照和通风如果不充分,易罹病虫害。
5. 《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兰花名言唐·孟郊《赠别崔纯亮》。
这两句大意是:镜子即使破碎了,仍不改变它可作鉴照的光亮;兰花即使枯死了,仍不泯灭它温馨浓郁的芳香。
用两个通俗的比喻,赞美受打击、受迫害,至死不改变志向、保持崇高节操的人。
后句可用以赞颂兰的品格。
唐代诗人 孟郊 《赠别崔纯亮》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唐·李世民《芳兰》。
参差影:长短错落的影子。
轻重香:或淡或浓的香味。
这两句大意是:丽日照耀,筛下长短错落的兰影,珊珊可爱;清风过处,传来淡浓不一的幽香,沁人心脾。
我国古人曾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然而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少叶。
唯有兰,香、花、叶“三美俱全’。
在古代的辞赋诗文里,兰是高洁的象征,节操的标帜,美好的化身,兰具有君子之风。
因此,骚人墨客常借兰咏志,以兰自况,唐太宗李世民《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即其一例。
此诗前六句状物,后两句抒情,不仅写出兰花的色态品性,也蕴含着诗人的操守志趣。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芳兰》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明·张羽《咏兰叶》。
泣露:指兰叶上的露珠莹莹如泪。
光偏乱:指日光照射,兰叶上的露珠闪烁不定,这两句大意是:兰叶缀着晨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照耀下,叶上的露珠宛如美人儿闪烁的泪滴。
兰花飘香溢芳,固然令人喜爱;而修长的兰叶滴翠流碧,更有一番神韵。
可惜一般人只知兰花之香,不解兰叶之美,所以诗人说“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构思新颖,有独到的审美情趣。
元末明初文人 张羽 《咏兰叶》 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 范师孔 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关于兰花的名言元·谢宗可《并蒂兰》霜节:高尚的气节。
国香:指兰花。
元代诗人 谢宗可 《并蒂兰》 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宋·刘克庄《兰》。
挹(yì译):取出来。
这两句大意是:兰花孤傲高洁,可以取入书房;兰花素淡清香,可以点缀卧室。
此二句赞美了兰花的高洁淡雅,据说兰花的每根茎只开一朵花,为淡黄绿色,清香异常,因而诗人说兰花品格高洁,可在书房与诗卷为伴,可在内室伴君子入眠。
寥寥两句,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此二句可用以描写兰花或其它清素淡雅的花卉,一说“供诗卷”、“入卧屏”指入诗入画,亦可。
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兰》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明·张羽《咏兰》。
芳:用作动词,飘散芳香,寸心:指花托上由心皮构成的雌蕊,俗称“花心”。
这几句大意是:兰花能够开出白花又可开出黄花,旁近无人它也独自散发着清香,花心原本不大,却容有许多芳香。
兰花受人赏爱,但它并不是为赏爱自己的人开花,野生的兰花出自深谷,即使“无人”也会“自芳”,所以人们常用“空谷幽兰”形容品质高洁的人。
兰花的花心虽“不大”,却能容得“许多香”。
每当兰花盛开时,从花心中散发出清远的幽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元末明初文人 张羽 《咏兰》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笑秾李夭桃,只解寻常妆束。
清·陈维崧《蕙兰芳引》[溪店寺桥]。
微含:含苞待放。
乍秀:刚刚开花。
秾(nóng农)李夭桃:茂盛而艳丽的桃李花。
只解:只知,只懂。
这几句大意是:数朵兰花含苞待放,有一枝刚刚吐秀,其色淡淡如菊;可笑那茂盛而艳丽的桃李花,只懂寻常的妆束。
以“秾李夭桃”与“淡淡如菊”的兰花相比,突出了兰花的淡雅高洁,不同流俗的特点。
《诗经)有“桃之夭夭”“何彼秾矣,华如桃李”的句子。
后人熔化锤炼成“秾李夭桃”,作者将其用在这里,极为恰切。
对比衬映的手法也运用得很成功。
可用来咏兰花。
清代词人 陈维崧 《蕙兰芳引》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鲜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兰花名言宋·刘克庄《兰》。
抱幽贞:怀抱幽独的操守。
遵:传递。
远馨(xīn欣):散布很远的香气。
藓砌:满布苔藓的台阶。
这几句大意是:兰花生于树林深处,终日默默不语,怀抱幽独的操守,既然有微风可以将清香传向远处,那么靠近满布苔藓的石阶开放又何妨?即使有人因为喜爱而把它折来置于室中,它却决不肯依恋那插花用的金瓶。
兰花生于“深林”,靠近“藓砌”,怀抱“幽贞”,不恋“金瓶”,品格实在可嘉!可用来咏兰花,也可用来赞美那种澹泊远志,不慕荣贵的人。
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兰》 皇上就跟我一样,也是一个人罢了。
一朵紫罗兰花儿他闻起来,跟我闻起来还不是一样;他头上和我头上合顶着一方天;他也不过用眼睛来看耳朵来听啊。
把一切荣衔丢开,还他一个赤裸裸的本相,那么他只是一个人罢了;虽说他的心思寄托在比我们高出一层的事物上,可是好比一只在云宵里飞翔的老鹰,他有时也不免降落下来,栖息在枝头或地面上。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6. 有一朵枯萎的紫罗兰现代诗出自哪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歌有《白桦》、舒婷写的《致橡树》、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窗前的树》、艾青的《树》、希尔达·杜利特尔的《梨树》《油菜花》,《桃花》,《树叶》,《嫩绿的芽儿》,《一朵小花》 ,《梨树》,《荷》,《白桦》,《树》,《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小草》
7. 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出处
谢邀!
诗人:
珀西·比希·雪莱,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创作背景: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The Necessity of Atheism),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哈丽雅特·韦斯特布鲁克(Harriet Westbrook),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也许是成长环境不同,也许是男女对待生活态度天然不同,婚后的哈丽雅特很难理解雪莱的政治理想,很难赞同雪莱种种对抗政府的行为。她倾向孩子,倾向生活,雪莱在她这里很难找到共鸣和安慰。在当时的哈丽雅特怀着他们儿子的情况下,雪莱和她老师的女儿交往亲密。最终,
两人最终因为无法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而宣告婚姻破裂。
但事实上哈丽雅特始终无法接受,1816年,她在伦敦的海德公园投湖自尽,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雪莱的这首《一朵枯萎的紫罗兰》正是为了悼念哈丽雅特而作的。
赏析:
紫罗兰是欧洲的名花之一,淡淡紫色,具有爱情浪漫色彩,代表永恒、高雅、纯真的爱。在诗人雪莱的眼中,他的妻子哈丽雅特就是一株高贵典雅的紫罗兰,但遗憾的是,这曾经绽放这高贵的紫罗兰已经枯萎,衰败。当诗人真正面对那具冷冰冰的躯壳时,纵然他痛哭流涕,也无法让枯萎凋零的紫罗兰重新活过来,重新绽放,重新微笑的面对诗人。而这样的事情,仿佛像一声声的嘲笑,一次次的讽刺击打着诗人空落且炽热的心灵深处。这首诗表面是对枯萎的紫罗兰的惋惜,实则是把对紫罗兰的悲伤和凋零化用在了自己身上,那些刺痛了心里隐隐的哀愁,是诗人对妻子离世的哀悼,是对曾经那些美好快乐世事的眷恋,是对不可避免的事实的心酸,枯萎的紫罗兰,勾出了诗人的共鸣,勾出了诗人对往事以及对往事的怀念。他将自己比喻成失去了一朵高贵典雅的紫罗兰。这篇诗歌,引发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离去时的心痛,希望人们明白不要在失去后,才追悔与遗憾,痛恨自己为什么当时去好好把握。原诗:
《On A Faded Violet》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odor from the flower is gone,Which like thy kisses breathed on me; The color from the flower is flown, Which glowed of thee, and only thee! A shriveled, lifeless, vacant form, 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And mocks the heart, which yet is warm, 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 I weep - my tears revive it not; I sigh - it breathes no more on me; Its mute and uncomplaining lot Is such as mine should be.8. 一株紫罗兰
1
请从 一颗小沙粒,把那世界看一番,请从一株紫罗兰,看到天堂极乐园。宇宙就在你手心,永恒只有一瞬间。
2
如果囚禁知更鸟,地球就会遭祸殃。如果吃掉和平鸽,仙女就会愁断肠。一条挨饿的宠物狗,导致居民死精光。
3
如果虐待拉车马,天使会来把人杀,被捕的野兔好悲伤,诅咒村民死精光。
4
如果射伤小云雀,天使不再来歌唱,强迫公鸡做斗鸡,太阳伯伯怒满腔。
9. 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配图
《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作者:雪莱1
这一朵花失去了香味,
它象你的吻,曾对我呼吸;
那鲜艳的颜色也已消褪,
不再闪耀着你,唯一的你!
2
一个枯萎而僵死的形体,
茫然留在我凄凉的前胸,
它以冰冷而沉默的安息折磨着这仍旧火热的心。
3
我哭了,眼泪不使它复生!
我叹息,没有香气扑向我!
唉,这沉默而无怨的宿命虽是它的,
可对我最适合。
《白桦》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上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