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类花卉(棕竹植物图片)
1. 棕竹植物图片
寓意是高贵吉祥。棕竹是我国传统的阴生观叶植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棕竹因为常种在庙宇附近,就像是庙宇的守护神,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观音棕竹。棕竹在民间被认为是一种吉祥植物,能够化煞驱邪、保住宅平安,人们常在房前屋后和庭院中种植。
在风水学上,棕竹也属于“吉利之物”,种植、摆放在阳台上,可辟邪、保居室平安。
2. 棕竹的介绍
棕竹作为观叶植物,叶片的生长状况是最让人关心的,如果叶子发黄或者干枯就会让人担心,那么,棕竹叶子干枯是怎么回事呢,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好呢?下面花匠大叔为大家介绍棕竹叶子干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缺水
棕竹严重缺水叶梢或边缘会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
解决方法: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3. 棕竹种类图片
浙江竹子品种很多种。1 毛竹
毛竹别名楠竹、猫头竹、孟宗竹。地下茎为散生茎,成波状起伏,横走地中。秆高6~15m,最高可达20m,胸径6~15cm。毛竹笋可鲜食,也可加工为罐头笋与笋干产品。毛竹在宁波分布面积很广,约占全市山林地面积的17.6%和竹林面积80%以上,是竹类的当家品种。毛竹产笋数量多、产量较高,一般产量可达3~3.75t/hm2,除了春笋,还可生产鞭笋、冬笋,是一种周年均衡产笋的理想品种。
2 早竹、雷竹
早竹、雷竹为早熟高产品种,特别是经过覆盖增温的竹林,在每年的11~12月就开始出笋,连续产笋期长达数月(一般为11月~翌年4月),产量可达3t/hm2以上。早竹、雷竹笋的笋味佳,营养价值高,每100g鲜笋含水分91.12g、蛋白质2.55g、脂肪0.41g、总糖3.12g、可溶性糖1.09g、热量27.12大卡、粗纤维0.77g、灰分0.84g、磷60mg、铁1mg、钙4.2g,出肉率可高达60%,是竹笋中出肉率最多的竹种。3 哺鸡竹
哺鸡竹为高产、耐寒、耐盐碱竹种,可在含盐量在0.1~0.3%的土壤上生长,十分适宜作沿海防护林和高山绿化竹种使用。
4 浙东四季竹
浙东四季竹自然分布于余姚市的陆埠镇、北仑区、宁海县城关镇(原属桥头胡镇)与黄坛镇等地。竹秆高4~5m,直径1~2cm,形态秀丽,秆坚实挺拔,枝浓密。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年四季可产笋,从5月中旬至11月下旬都能挖到鲜笋。鲜笋经水煮后烹调风味鲜美,也可作笋、材两用竹和观赏竹,是理想的四季竹品种。5 青竹
余姚市山区群众称其为写芽竹。笋味佳,产量高达5.25t/hm2左右,出笋季节迟,深受群众喜爱。据余姚市河姆渡镇史门村的调查,青竹出笋始期为4月下旬,末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笋期达35~40d。一般经营的竹园发笋率高达70%以上。
6 方竹
自然分布在宁海县前童镇的梁皇山,是宁波市1981年开展全市竹种普查时发现的,为我国的珍贵竹种,其秆分枝以下呈方形。出笋时间在7~10月市场的缺笋季节,也是一种理想的四季竹种。由于它生长需庇荫潮湿的土壤,故分布范围狭窄,繁殖困难,可采取埋鞭育苗方法进行繁殖。7 奉化水竹
奉化水竹俗称鳗竹,因其形似鳗鱼而得名。它自然分布于浙东一带,主要集中在奉化的楼岩乡、大堰镇等山地,宁海、余姚、鄞州区等地也有零星分布。该竹种适应性强,特别耐水湿,在水沟边和水湿地能正常生长,不烂根、烂鞭,同时也耐干旱瘠薄,在山顶土壤瘠薄处也可正常生长。水竹生长势强、繁殖容易、成活率高、成林快,如果母竹选择适当,培育管理及时,当年造林,当年就能行鞭发笋,一般3年就能达到高产。水竹的发笋成鞭率高、笋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笋出肉率高,出笋开始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至6月上旬结束,这段时间雷竹笋、早竹笋、毛竹笋、高节竹笋、哺鸡竹笋、淡竹笋等竹笋供应相继结束,鞭笋还未上市,是竹笋供应淡季,而奉化水竹正好填补竹笋市场空白,售价高、销路好。
8 红壳竹
红壳竹别名红鸡竹、红竹。秆高10~12m,直径6~7cm,笋期4月中下旬,箨带红色或红褐色,笋味鲜美、产量较高、竹秆粗大,是优良的笋用竹良种。9 木桂竹
木桂竹是近年发现,并由已故浙江省林科院温太辉研究员鉴定定名的新竹种。主要分布在平阳县水头镇和衢州市长柱乡,我市1992年引种于宁海县桥头胡镇铜岭徐村徐定友处。它在6月底和7月初出笋,笋味鲜美,肉质肥厚,无涩味,出笋量多,产量可达1.5t/hm2以上,能补充市场竹笋供应淡季的供笋不足。
10 黄甜竹
黄甜竹是省林科院从福建省美菰蔬林区引进的一个复轴型的散生竹种。经多年驯化栽培,其优良性状可与春用笋早竹、雷竹、哺鸡竹相媲美。该品种笋质优,可食率达57.53%,鲜笋味甜松脆,水分含量高。出笋期从4月中旬始,至6月中旬,栽培适应性广,耐寒力较强,一般在年降雨量1000mm以上,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0℃的区域都可种植。与哺鸡竹相比,黄甜竹的新竹量年增加速度超过147%,成竹率达90%以上。
11 绿竹
浙南常用绿竹制马蹄笋罐头出口,经济价值高。绿竹出笋在5~11月,笋味鲜美。它属于热带竹种,冬季生长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易冻伤,影响出笋。主要分布在浙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象山县于1980年中后期从温州引种,经过精心培育,目前生长状况良好。
12 角竹
角竹为高产迟熟品种,5月中旬至6月初出笋。此时,其他竹笋都已采收,市场竹笋脱销,笋价回升,栽培的经济效益较好。角竹产笋量可达3.75~4.5t/hm2,是生产油焖笋、清汁笋(角竹笋罐头)的良好材料。
4. 棕竹绿植图片
1.土壤要求
种植棕竹的土壤可以选择腐叶土+园土+河沙,均匀混合。种植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基肥,花盆采用烧泥盆即可。
2.光照要求
棕竹是南方植物,应该放在温暖湿润、通风、蔽荫的环境中养护。在平日里,不要让阳光直射,否则会造成叶片发黄,应将花盆放在树荫下。棕竹本来就生长缓慢,尤其是夏季阳光强烈时,遮阴度在50%以上。
3.浇水方法
夏季气温较高,土容易变干,要早晚各浇一次水,并对叶面进行喷水。春秋季节浇水不要太勤,保持盆土湿润就好,保证盆土不积水。积水会导致烂根。冬季适当控制浇水,只要不是干到爆就不要浇水。加水时间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
4.施肥方法
春秋两季3~4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夏季,薄肥勤施,在肥料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促使叶片翠绿。每月施肥1~2次即可。在5月份的时候,可以浇灌多效唑,可以有效的控制植株高度,使其矮壮。
5.修剪和翻盆
棕竹的修剪很简单,主要就是将枯黄的叶片剪掉,使得各枝条间有层次感。每两年换盆一次,对于新生的植株可以适当的分株。翻盆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4月,换掉一部分的旧土,消毒后栽种。
6注意事项
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棕竹需要大量的水,浇水时记得从棕竹的生长点往下淋,让清水自上往下流到根部,保持盆内湿度。
5. 棕竹植物图片欣赏
棕竹是丛生的灌木,原产地是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棕竹茎干直立纤细,不分枝。叶片聚集生于茎顶端,叶片掌状;叶柄细长;花小,淡黄色。棕竹常生在山坡、阴沟旁,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由于棕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且养殖过程不能积水,因此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具体方法:种植方法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光照温度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浇水施肥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8病虫防治编辑棕竹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5]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6. 棕竹图片 植物图片
棕竹生长快速,而且它的叶片也很多,所以它对水量的需求也比较大,生长期间的时候,一定需要给足水分,需要保持土壤微湿润。棕竹首先需要知道它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给它配制一份能够旺盛健康生长的土壤,它才可以良好的进行生长。
配制土壤时,可以使用腐殖土、园土、河沙来混合配制,而且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基肥,就能够让棕竹健康的生长。
7. 棕竹是什么植物
1、适合于放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美化任何地方。棕竹,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圆柱形的树干耸直而上,旁无分枝,四周包以棕皮,伞形树冠,因为树干不分枝,所以不占地方,所以到处都可以放。
2、在农村里,棕竹是比较受欢迎的植物,除了体现它的农家性格之外,还有用作干农活的作用。因为平时它可以美化家居,到了一定的时候,那包着树干的棕皮割下后晒干,可以搓棕绳、编棕垫、串蓑衣,以及作其他用处,所以农家都喜欢种。
3、适合性格比较的粗犷的人,营造一种粗犷的家居风格。通常农民家的后院就比较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植物了,农民本来很忙,如果喜欢家里有点摆设,那这种植物摆设肯定要有很强的自我生存的能力的,因而,种棕树能让家居有点绿色之外,生活也不乏惬意。
8. 竹棕的图片
名词是没有反义词的
棕色的意思:棕色是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棕毛的颜色,即褐色。棕色常被联想到泥土、自然、简朴。它给人可靠、有益健康的感觉。反面来说,它被认为有些不鲜明,但是可以通过使用较亮的色彩来弥补这种情况。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红。
棕色的拼音:[ zōng sè ]
9. 棕竹植物图片大全大图
棕竹原产我国南方,是热带植物,姿态潇洒,四季常绿。常见的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大叶的略粗,叶片大且厚,又名筋头棕竹;小叶的杆细,叶片小而薄即棕竹。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以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综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所以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盆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砻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粘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