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种子 >

三七病害图片与防治措施(三七病害图片及治疗方法)

更新:2022-11-11 20:44归类:花卉种子人气:93

1. 三七病害图片及治疗方法

得了白粉病。萊垍頭條

白粉病是田七一种严重病害。受害叶片两面发生白色的斑点,象涂上一层白粉,如不及时防治7~10天可蔓延全园,半个月后受害叶片就变黄而脱落,进而造成秆干枯,果实未成熟就脱落。 萊垍頭條

白粉病防治方法:一是用200~300倍液的波尔多液和0.2%石硫合剂交叉喷雾,每隔2~3天喷1次;二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粉绣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农抗 120的200倍液喷雾。萊垍頭條

2. 三七各种病的图片与介绍

1、生理性黄叶萊垍頭條

又称“烧根”或“糟根”,由地下肥害或渍水所引起。轻者叶片普遍褪绿淡黄色,重者叶片变黄微下垂,最后死亡,根茎部有时变黑变软。防治方法:萊垍頭條

(1)属肥害“烧根”,可适量灌水,稀释地下肥料浓度,减轻危害,并注意在施用底肥时充分腐熟,尤其是用油枯作底肥的更应注意;用普钙或其它化肥作底肥时应充分拌匀施匀。頭條萊垍

(2)属渍水“糟根”,可适当打开园门,降低园内湿度,加强排水。萊垍頭條

2、三七根腐病萊垍頭條

地上部初期叶色不正,叶片萎蔫,之后叶片发黄脱落,地下部腐烂;垍頭條萊

整地不细、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和种苗损伤、有病史都可能导致根腐病的发生。垍頭條萊

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当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大于95%时,就会引起根腐病大发生或流行,荫棚透光率过大,发病严重。连作地较轮作地和新栽地发病重,且连作地年限越长病情越重。肥料种类、施肥方法以及田间管理措施都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扩展,故单一化学防治措施在生产上往往很难奏效。目前最理想的办法是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萊垍頭條

防治措施:垍頭條萊

1、选择适宜地块。最适宜种植三七的土壤为砂壤土,PH值为6—7(中偏微酸性土壤)。地块要有一定坡度,以利雨季排水;不要选择5年内种过三七的地块种植。頭條萊垍

2、选择健康种苗移栽。种苗带菌或起挖后贮藏时间过长,是导致根腐的一大原因,因此,选择健康种苗,适时移栽非常重要。健康种苗的选择还要查看种苗中是否有腐烂病株,种苗地是否有病株残体存在,如有应及时清除,并用1∶300倍的瑞毒霉锰锌+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进行种苗处理30分钟后带药移栽。萊垍頭條

3、施用腐熟肥料、适时浇灌。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是造成烂根烂芽的原因之一。因此若是用猪粪、油枯等农家肥,一定要堆沤3个月以上,使之充分腐熟,少施用氮素化肥。萊垍頭條

4、加强冬季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多菌灵、瑞毒霉锰锌1∶500倍液处理。頭條萊垍

5、化学防治。是防治三七根腐病的辅助性措施,可采用杀细菌药剂叶枯净、叶枯宁和杀真菌药剂敌克松、多菌灵等复配使用。据试验:每亩用10%叶枯净(叶枯宁)+70%敌克松各1公斤制成药土撒施,防效达70%以上。 萊垍頭條

3. 三七病害图片及治疗方法书面

藤三七又名洋落葵、川七等,它最大特点是药食兼用,营养保健,容易栽培,它的叶片、嫩梢、珠芽,根部块茎都能食用,可以说浑身是宝。除了土壤栽培外,还可作水培、盆栽、绿篱栽培,是值得广为开发的保健蔬菜。藤三七的栽培要点有: 藤三七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栽培,以春、秋两季栽培长势最好。 以采摘嫩梢为主的,应采取搭架栽培的方法,当苗高30~40cm时及时搭架使其攀援,同时进行修剪,促使侧芽快速萌发。 以采摘叶片为主的,最好采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采用地爬栽培的方法。 藤三七繁殖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茎蔓扦插法和珠芽繁殖法。生产中主要采取茎蔓扦插法 种植藤三七宜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施足腐熟有机肥。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前期产量,定植后应浇足定根水。 在春、秋、冬三季,茎蔓扦插成活率高,珠芽或块茎繁殖的成活率更高,因此可在成株中剪取有气生根的分生节、珠芽或块茎,按种植规格直接种植于大田。在炎热的夏季,茎蔓扦插成活率低,可以珠芽或块茎直接种植,但珠芽或块茎直接种植的苗期较长。 在田间管理时,宜用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植株调整。 藤三七的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可用0.36%百草一号水剂10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5%“菊”牌天然除虫菊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藤三七的病害主要是蛇眼病。蛇眼病严重时病斑密布,有的穿孔,不仅影响产量,也影响产品品质,以至失去食用价值。在防治上,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夏季露地栽培的宜用遮阳网覆盖,及时喷水增大田间湿度,减少氮肥的施用,多施有机肥;同时在发病初期可用斑即脱等药剂防治,适时采收。

4. 三七主要病害图片

种植不当。萊垍頭條

适时采收:种植藤三七后,要采摘厚大、成熟、无病虫的叶片,要及时地采收,这样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有效方法。一般在种植后一个月就可以进行采摘了,鲜叶片在采收后进行保存,在5摄氏度的温度下,能保存7-10天,如果管理得当,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采收。垍頭條萊

预防病虫害:藤三七的病害主要是蛇眼病。这个病状在生长期间很常见,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期的症状是呈紫红色的小圆点,之后圆点会逐渐扩大。严重时病斑会密布叶片,这样不仅会影响叶片产量,也影响品质失去食用价值。所以在养护时要及时喷水增加湿度,还要减少氮肥的使用,在发病时可以喷施斑即脱等药剂进行防治。萊垍頭條

注意防冻:虽然腾三七很容易养护,但是却并不耐寒,所以在养护时温度不要低于0摄氏度。而在进入霜降后气温会降到零摄氏度以下,这时植株会非常容易因冻伤而出现死亡,所以在养护腾三七时,一定要注意防寒防冻。頭條萊垍

注意水肥:藤三七在生长期间会蒸发大量水分,所以需要吸收充足的水,在夏季为使植株能迅速生长,就要合理安排浇水时间与水量。在施肥时可以施加氮肥和磷钾肥,这样会非常适合藤三七的生长,但一定要控制好施肥量与施肥次数。茎部侵害作物。頭條萊垍

5. 三七常见病证图片及治疗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根与杂草,并一同烧毁处理。合理密植,控制田间透光度。加强水肥管理,使苗壮抗病力强。除施足基肥外,要通过叶面喷施多肽酵素、多元素、叶巛根等叶面肥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萊垍頭條

发现病害建议用法用量:菌九福+救根护苗(棵牛)+久笑灵+海藻微生物刺激素+生根壮苗免疫剂兑水4080斤喷雾于叶面往下传导,正反面喷到为好,慢走细喷;病害重的地方可灌根,根据病情可以增加用量。萊垍頭條

3天以后用微生物土壤细胞剂喷雾、冲施、滴灌、或撒施,调理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改变根系周边环境,生根壮苗,提高根系免疫力。有助于根茎生长。萊垍頭條

6. 三七病害防治

三七叶子发黄卷叶是一种由气候干燥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三七产区普遍存在。部分三七园发病率高达60%,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七的正常生长,因此必须对其发生和预防引起重视。垍頭條萊

1、发病症状條萊垍頭

病害发生初期,植株从叶尖开始颜色变暗,以后逐渐变成枯黄白色,形成“干尖”,病健交界明显。随着高温干旱时间延长,病部逐渐发展,导致多数叶片发黄干枯,向下卷曲,容易破碎。部分叶片尖端发病部位脱落形成秃尖。若环境条件仍未得到改善,则病部继续向叶柄部扩展,当病部扩展到叶片1/3以上时,整个叶片开始脱落,严重者所有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萊垍頭條

2、发病特点萊垍頭條

三七干叶病的发生主要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干旱年份发病严重。三七产区冬春若遇干旱少雨,园内温度较高,环境湿度偏低,植株蒸腾作用加大,蒸腾所产生的热气对幼嫩的叶尖具有一定的灼烧作用,导致叶尖细胞坏死,从而形成“干尖”。此病通常出现在三七展叶期以后,以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园内高温干燥,干热风活动频繁,此病蔓延迅速。一般园内气温在15~20℃,土壤湿度在45%~75%时,该病开始发生,发病率常达到10%;当气温升高至20℃以上,土壤湿度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时,病株率可高达25%~60%。另外,春季气流活动频繁(以干热风为主),对病害的扩展有促进作用。经过对同一地点不同位置的三七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迎风建造的田园发病率一般为45%,最高可达80%左右;背风的发病率仅为15%。进入雨季后,随着空气湿度逐渐加大,气温下降,干热风减弱,病势便很快得到抑制。條萊垍頭

3、预防措施頭條萊垍

一是选择背风、略有坡度的地块栽培,避免选用陡坡、迎风的地块作三七园。二是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抗旱,注意调节三七园内气候。三是适当增加荫棚遮阴度;少开园门,尽量减少水分散失。四是适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旱地龙(主要成分为黄腐酸),促进三七植株生长,增强植株的抗旱、抗逆能力。萊垍頭條

7. 三七病害图片及治疗方法大全

藤三七褐斑病是藤三七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藤三七叶片,影响品质。條萊垍頭

症状:萊垍頭條

被害叶片上病斑近圆形,边缘近紫红色,边界清晰,易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萊垍頭條

防治方法:垍頭條萊

一是适当密植,注意通风,控制浇水量;垍頭條萊

二是喷施植宝索7500倍液,促使植株早生快发;條萊垍頭

三是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2000倍液。垍頭條萊

 萊垍頭條

8. 三七病害图片及防治

三七叶子发黄卷叶是一种由气候干燥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三七产区普遍存在。部分三七园发病率高达60%,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七的正常生长,因此必须对其发生和预防引起重视。萊垍頭條

1、发病症状萊垍頭條

病害发生初期,植株从叶尖开始颜色变暗,以后逐渐变成枯黄白色,形成“干尖”,病健交界明显。随着高温干旱时间延长,病部逐渐发展,导致多数叶片发黄干枯,向下卷曲,容易破碎。部分叶片尖端发病部位脱落形成秃尖。若环境条件仍未得到改善,则病部继续向叶柄部扩展,当病部扩展到叶片1/3以上时,整个叶片开始脱落,严重者所有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萊垍頭條

2、发病特点垍頭條萊

三七干叶病的发生主要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干旱年份发病严重。三七产区冬春若遇干旱少雨,园内温度较高,环境湿度偏低,植株蒸腾作用加大,蒸腾所产生的热气对幼嫩的叶尖具有一定的灼烧作用,导致叶尖细胞坏死,从而形成“干尖”。此病通常出现在三七展叶期以后,以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园内高温干燥,干热风活动频繁,此病蔓延迅速。一般园内气温在15~20℃,土壤湿度在45%~75%时,该病开始发生,发病率常达到10%;当气温升高至20℃以上,土壤湿度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时,病株率可高达25%~60%。另外,春季气流活动频繁(以干热风为主),对病害的扩展有促进作用。经过对同一地点不同位置的三七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迎风建造的田园发病率一般为45%,最高可达80%左右;背风的发病率仅为15%。进入雨季后,随着空气湿度逐渐加大,气温下降,干热风减弱,病势便很快得到抑制。萊垍頭條

3、预防措施萊垍頭條

一是选择背风、略有坡度的地块栽培,避免选用陡坡、迎风的地块作三七园。二是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抗旱,注意调节三七园内气候。三是适当增加荫棚遮阴度;少开园门,尽量减少水分散失。四是适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旱地龙(主要成分为黄腐酸),促进三七植株生长,增强植株的抗旱、抗逆能力。萊垍頭條

上一篇:皇后葵图片(天竺葵皇后图片大全) 下一篇:青菜种类图片及名称(青菜品种大全图片资料)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