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竹是什么竹(丛竹是什么竹子的别称)
1. 丛竹是什么竹
《丛竹图》是中国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幅国画作品,
画墨竹一丛,老干新篁,疏密有致,浓淡得宜,画出重叠错落、老节新枝之态。布局恰到好处,作长题于竹叶之间,别有情趣,就中国的传统国画来说,国画竹子,算是一种常见的画作,许多名人都画过竹子,但是真正被流传下来的却少之又少!而到了现代,国画竹子依然被很多近现代画家所追捧。其中一种原因是因为竹子有气节,清高!另外一种原因则是因为,竹被象征为平安,所以说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竹报平安,炮竹声声辞旧岁等等和竹子相关的话语。都体现了竹子另外一层精神含义。所以国画竹子经久不衰也是有原因的。国画竹子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一种精神寄托,对平常百姓来说,是一种平安,是一种安定。所以来说,丛竹图属以 特别有文化色彩和精神印记的类型。
2. 丛竹是什么竹子的别称
表达了竹子高洁,标清,宁折不弯的品格。
3. 丛竹一百度百科
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
雄伟的石拱桥犹如长虹卧波,横跨龙门口上,凭栏四顾,只见如画青山矗立两岸,清澈的河水潺潺北流,山上林木葱茏,鸟鸣婉转,碧泉飞溅,滚珠落玉。人间仙境般的美景吸引着中外游客趋之若鹜。
洛阳八大景:马寺钟声
位于洛阳市东13公里的白马寺始创于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历史,号称“释源祖庭”。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因此,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洛阳八大景:金谷春晴
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翩跃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所以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洛阳八大景:洛浦秋风
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洛阳八大景:天津晓月
天津桥初建于隋大业三年,原是一座浮桥,是洛阳南北交通的要冲。唐时改为石桥,又称洛阳桥。北与皇城南门端门相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集市,行人。
洛阳八大景:平泉朝游
在市南15公里伊川县梁村沟,即平泉庄遗址。原本是唐朝宰相李德裕别墅,规模宏大,方圆10里。内筑亭台楼榭100余处,遍植奇花异草,广集珍木怪石。有鸣皋山、瀑泉亭、双碧潭、垂钓台、丛竹幽径、醒酒石等景点。每当旭日东升,整个山庄披上了金色霞衣,悠扬的牧童笛声在空中回荡,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洛阳八大景:邙山晚眺
邙山古名郏山,东西绵延三四百里,犹如一条长龙般横卧在洛阳城北,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邙山峰峦起伏,风光绮丽,它的最高峰翠云峰树木葱茏,苍翠如云。“邙山晚眺”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
洛阳八大景:铜驼暮雨
洛阳八景的最后一景。城东关外的中通巷,魏晋时叫铜驼大街,唐宋之时叫铜驼陌,明清时称铜驼街,民国初改称铜驼巷,它位于隋唐城的城东北隅,当时国际贸易市场“丰都市”一带。隋唐时代这里人烟稠密。
4. 丛竹的意思
此句中的斯的意思是:这儿,这里,这。
5. 丛竹是什么竹子图片
《丛竹图》是中国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幅国画作品。
画墨竹一丛,老干新篁,疏密有致,浓淡得宜,画出重叠错落、老节新枝之态。布局恰到好处,作长题于竹叶之间,别有情趣, 自题“吾邑善画竹者,以禹鸿胪为最,而渔壮尚友次之。……予不逮二公远甚,今年七十有一,不学他技,不宗一家,学之五十年不辍,亦非苟而已也,翔高老长兄四十初度,索余写竹为寿,且曰: ‘宁乱毋整, 当使天趣淋漓,烟云满幅。’此真知画意者也。予既自出机轴,亦复远追禹、尚二公遗笔,是不独郑竹,并可谓之尚竹、禹竹,合是三家以为华封人之三祝,有何不可?乾隆二十八年,岁在癸未。板桥道人郑燮画并题。” 下钤“郑燮之印”、 “爽鸠氏之印”。
《丛竹图》为郑燮七十一岁所作之稀世珍品
6. 丛竹是什么意思
丛生竹 竹类植物的地下茎形成多节的假鞭,节上无芽无根,由顶芽出土成秆。竹秆在地面呈密集丛状。如箣竹属 、慈竹属、单竹属等。丛生竹一般分布丘陵、平地、溪流两岸、以及四旁地带,海拔不超过300m。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年平均温度18~21℃,1月平均温度8℃以上,极端温度-5℃以上。年降雨量在1400mm以上。
7. 丛竹是什么竹子
她的意思是这是门窗前面的一棵竹子,她比较清脆。
8. 丛生竹是什么意思
种类:一般情况下,箣竹属 、慈竹属都属于“丛生竹”,因为它们共同具有“丛生”的特点。
种植方法:在栽植前,一定要挖一个比竹蔸大15厘米的坑,以便于放入竹蔸。放入竹蔸后,要将竹蔸周围的土回填并分层压实,然后浇足定根水。如果竹丛较大,应做好三角形的支撑防护,以免因竹丛被风吹摇动而影响成活。
9. 丛竹是词语吗
竹里馆,动态描写词语有“独坐、弹琴、长啸”。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静态描写词语有“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像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10. 丛竹有哪些品种
竹子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北纬46度至南纬47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世界上除了欧洲大陆以外,其他各大洲均可发现第四次冰川时期的乡土竹种。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22℃,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由于散生竹类基本上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也低于丛生竹和混生竹。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竹子的地下茎在土壤中生长,既要有充分的水分,又要有足够的空气,所以既要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缺水,又要注意排除竹林中的积水。竹性喜土壤肥沃,一般冬季宜施人粪尿、厩肥等,生长季节宜施速效化肥。成片竹林可以劈山扶育,即在夏季砍除林内杂草,使其腐烂成肥料,同时疏松林地表层,改善物理性能,促进竹子生长,老竹园每隔数年要进行一次挖除老蔸的清园工作,尤其是丛生竹竹林。合理砍伐对竹林养护也很重要,采伐年龄一般毛竹6~8年,中小型竹4年左右。采伐季节以冬季最好。
竹林资源集中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4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