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式插花图片及鉴赏(东方式插花图片大全)
1. 东方式插花图片大全
东方式插花又可以分为东方式传统插花和东方式现代插花两类,它们在选用花材上表现手法和情趣上与传统插花多有差异。
东方式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典型,表现有以下共同的特点与风格: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插花以自然为主体,明自然之理,呈自然之态,展现自然之神韵和规律。珍惜花木之生命,赋予花木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性,不仅表现其自然形态美和自然的生机,而且强调其内在的神韵之美,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强调线条造型,尤善用木本枝条,多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的构图为主,造型自然活泼而多变。注重作品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整体性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性,使作品、配件和环境形成和谐有机的整体。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2. 东方式插花图片大全欣赏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风格是以中国和日本插花风格为代表的一类插花艺术。
3. 东方式插花名称大全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通常以自然中生长的花草树木作为表现的对象,讲究的是“物随原境”,就是要把所要表现的景观与生长规律相符合,没有太过于明显的人工痕迹。这样就对插花者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需要他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并且把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融进去,使插花既有生命力又有美感。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二:人文之“善”
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善”是儒家美学思想的宗旨所在。所以人们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也赋予了花卉美好的象征意义,比如“岁寒三友”梅、竹、松等。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三:艺术之“美”
插花的艺术美包括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布局美、内涵美等,要把自然美和人文美有机结合,使得插花作品形神兼备。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四:“圣”洁之尊
传统的东方民族认为花卉是神圣的,要心怀崇敬去对待,可以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从而使得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究“心正花正”,使得“花正心正”,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4. 东方式插花的图片
东方式传统插花没有扇面型
东方式传统插花特点为:
1.使用的鲜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几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造型较多的使用青枝绿叶来勾线、衬托。常用的枝叶有银柳、十大功劳、火棘、八国金盘、棕榈和松树等。
2.形式是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和变化,崇尚自然,简洁清新。造型构图讲究丽姿佳态,要求删繁就简,并确立了三大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低横斜遵循一定规则,但又不拘成法。
3.插花用花朴素大方,清雅绝俗,一般只用两至三种花色,简洁明。对色彩的处理,较多运用对比色,特别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调来反衬,同时也采用协调色。这两种处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叶衬托。
5. 东方式插花图片大全大图
1、传统的五大鲜切花包括月季,菊花,康乃馨,非洲菊,唐菖蒲。
2、鲜切花又称切花,是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用于制作花篮、花束、花环、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饰花等花卉装饰的根、茎、叶、花、果等植物材料。
3、鲜切花分为切花、切叶和切枝,适用于制作花篮、花束、瓶插花等,具有观赏价值,最常用的鲜切花有唐菖蒲,即剑兰、月季、菊花、康乃馨、非洲菊、红掌等。鲜切花可用冷藏、辐射等方式保鲜。切叶是指各种剪切下来的绿色或彩色的叶片及枝条。是以叶作为离体植物材料的主体。用作切叶的植物材料,有的叶色多彩,有的叶形美丽、奇特。
4、切叶多用作插花和花卉装饰的配材,起烘托主体的作用。切枝是指各种剪切下来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着花或具彩色的木本条。是以枝作为离体植物材料的主体。多数切枝带有花、果、叶。切枝常作为插花和花卉装饰的主体(东方式插花)或衬托。
6. 东方插花图片和讲解
1、借用古诗名词命名 如:“春江水暖”、“春色满园”等。这类命名寓意深刻,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2、依据花材的象征意义和花语命名 如:“松风鹤影”、“岁寒三友”等。这类命名需要对花语和作品的创作意图有较为清晰的了解,通过作品的寓意体现作者的文化修养。如以水仙为创作题材,表现水仙临波荡漾的自然美感的作品“凌波仙境”;以松、梅、竹、为材料创作的“岁寒三友”;龟背叶和天堂鸟(鹤望兰)象征长寿,命名“延年吉祥”。百合为主题命名的“百年好合”,牡丹为主题表示的“国色天香”
3、巧借植物表现的季节特征的季象景观命名 如:如以银柳、柳枝、迎春花等为素材创作的“初春”, 以素雅的荷花为主花材完成的作品“荷塘月色”,以菊花为主要素材创作,表现秋季景观的作品“金秋”、“独立寒秋”,均是典型的季相命名。此外,以梅花为主题创作的“暗香”、“傲雪”。 以向日葵为主题表现“晨曦”等等
4、通过插花作品的造型命名 。依形写神,以假当真,运用形象思维去展开联想,去比拟真景,依其神态恰当命名。如用巢蕨竖立插成山峰状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有“漓江春色”等等。
5、通过花材的特有形态引申的寓意命名。如马蹄莲花材形态象船帆,配船型花器做成作品命名为:“孤帆远影”、“一帆风顺”。天堂鸟、黄金鸟等花材象鸟的形态,可做成“比翼双飞”, 天堂鸟和蝴蝶兰做成的插花“空谷幽鸣”
6、以抽象的手法来表现的作品,命名的自由度大,常见于自由式插花作品的命名。 如作品“流水”就是以抽象的手法,利用线形材料的流畅延伸感,模拟流水的动感,以表现自然景观。如“永结同心”、“蹉跎岁月”、 “一片冰心’、“童年的回忆”等。
总之,命名可以从许多方面考虑,只要作者善于捕捉创作时的特定感受和创作意向,都能作为作品的命名。
7. 东方式插花基本造型
既是茶席设计的精巧处,也是花道禅意之地
如何用一款简约朴拙的插花
衬托不同茶席的气质,以花意茗香待客悦己
5月,好研社名师刘瑛在茶席插花讲座中
用「四美」作了完美的诠释
茶席插花之“四美”花语
主讲嘉宾:刘瑛
好研社名师
—
日本国家花艺装饰技能师一级和指导员
在日花艺界举办个人展首位华人
现任「全日本华人花艺协会」荣誉会长
日本花艺设计师协会NFD讲师
—
▽
自然美
静寂美
孤独美
疏离美
「刘瑛老师以日本茶道的四の美,从茶心入花眼
弄花抚草,展现茶席插花的美与境」
1
▽讲座现场刘瑛老师所作茶席插花作品
茶席插花之“四美”花语
自然美
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制作,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
茶碗自然,花亦无心
花草看似自然随意的造型实则匠心独运
茶席插花之“四美”花语
Δ刘瑛老师现场所作茶席插花作品
花器素雅简约,藏自然之色
2
▽刘瑛老师茶席插花作品
茶席插花之“四美”花语
简素美
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进入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丽只有朴素。这种简单的质朴深处,蕴藏者素雅之美。
▽
简素美在茶席中最见远境
线条的运用营造丰富的想象空间
茶席插花之“四美”花语
Δ刘瑛老师茶席插花作品
一枝独秀,空谷幽兰之境
3
▽刘瑛老师茶席插花作品
茶席插花之“四美”花语
缺陷美
日本茶道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享受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底部有缺口陶制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更是表面粗糙,这种缺陷有着深度的魅力。
▽
缺陷美是茶与花个性的展现
它是一种对完美的彻底叛逆
茶席插花之“四美”花语
Δ刘瑛老师茶席插花作品
枝若手臂,向上挣脱而得自由
4
▽刘瑛老师茶席插花作品
茶席插花之“四美”花语
静寂美
茶事的开始到结束,以静为旨,几乎都是在一种无言的静寂中展落。窗外的风声鸟语声,室内的水费滚动声和茶师手中竹刷声,沉稳、安静、在平和中感知静寂美。
8. 东方插花图片欣赏
东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式,中式花器的由来非常久远,在不同的朝代都会出现不同特色的插画技艺以及花器造型,综合下来一共有六大类,也就是六大花器,
1、篮花 传统篮花不仅花篮式样丰富,制作精巧、纹饰华丽,且花枝造型自由多变,与篮子融为一体。
2、筒花 筒花源于五代而盛于北宋、金,筒花又称隔筒。
3、碗花 碗花源于10世纪的前蜀而盛于宋、明两代。
4、缸花 缸花起源于唐代,盛于明清。唐代罗虬《花九锡》记载:玉缸存水,充当插作牡丹的花器。
5、瓶花 瓶在我国有平安吉祥之意。瓶花起源于1500年前的南齐,大盛于明代。
6、盘花 盘花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用陶盆象征池塘或湖泊的观念,六朝时与佛教供花相结合,成为插花重要的器皿。
9. 简单的东方插花
东方花道主要有三个流派,分别是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其中池坊流是日式花道的鼻祖。
东方花艺更强调的是:花与植物的自然循环及生态美,并认为这是宇宙永恒的缩影。在日式花道里更多出现的是一些比较具有形式感的枝干和花材的结合。
在东方花艺里不管是外形还是精神领域都要力求达到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