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藤字的中药植物图片(中药带藤字的有哪几种)
1. 中药带藤字的有哪几种
没有(至少药店买不到)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是什么,,中草药中有一味药名叫蔓荆子(俗称万斤子),这个子的藤跟蕃薯藤相近,它有个名叫假薯藤,,另外有一种叫野翻薯,它的花与蕃薯花是同大同色同样的,但它的茎与叶相差大……
2. 中药带藤字的有哪几种药
金刚藤(《西藏常用中草药》),又名菝葜、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冷饭头,铁刺苓,金刚根。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有祛风,活血,解毒的功效。
3. 中药什么藤
我们所说的海尾藤的别名叫爬岩香、老藤、盐胡椒等,是一种中草药,它的根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常都是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进行采摘,去掉根、叶,只保留藤茎晒干。
它的藤茎是扁圆柱形的,微微弯曲,表面为褐色或者灰褐色,粗糙,有明显的节,节部膨大,上面生有不定根,质地清脆,容易折断。
4. 带藤的中药名称
透窍藤不是草药,草药有学名、有别名。有的草药别名很多。但没有透窍藤。至少我没听说过。而且本草纲目里也没也记载。草药是利用植物提取物制作而成,主要使用其治疗价值。草药是最古老的保健方式,原始人类利用身边的广阔菌群最大限度地观测动植物及其部件,草药就诞生了。
5. 有种叫什么藤的中药
吊头藤
藤本植物,攀援高约10米。茎粗壮,上部粗达2.5厘米。叶二列,密,叶柄覆瓦状排列有如鸢尾,长26-32厘米,上部粗约1厘米,基部扩大,展开宽可达4厘米,对折抱茎,具鞘几达顶部。叶片革质,全缘,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3-46厘米,宽12-24厘米,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圆形,稍不等侧,上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干时淡褐色,侧脉极多数,平行,纤细,背面稍隆起,与中肋呈70度-80度锐角,至边缘弧曲上升,脉距l-2毫米。
佛焰苞杏黄色,革质,披针形,渐尖,蕾时席卷,长18-22厘米。肉穗花序圆柱形,干后长约15厘米,粗2.5厘米,无梗,花丝长4毫米,花药卵圆形,长3毫米,不外露。未成熟浆果倒金字塔形,具棱,顶平,长9毫米,粗5毫米,1室,内有种子1。花期11-12月,果于翌年花期成熟。
6. 藤类中药名称及图片
攀援灌木,长6米;小枝细,被紧贴的短伏毛。
单叶互生,叶片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钝至近圆形,全缘,叶面深绿色,无毛或被紧贴的短伏毛,背面淡绿色,被紧贴的短伏毛;主脉上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10-12对,于边缘处网结,细脉网状;叶柄长5-8毫米,被短伏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3-15厘米,被淡黄褐色短伏毛。
7. 带藤字的中药名
湘西藤茶,俗称霉茶、甘露茶,又称土家神茶、神仙草,药学名称为显齿蛇葡萄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可药、饮两用。在《救茺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药典中有明确的记载,藤茶色绿起白霜,饮用效果具有明显的保健治疗作用,历史上曾有“霉茶”、“白茶”、“神茶”之称。
8. 带藤字的中药有哪些
天罗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的鲜嫩果实。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歧。叶柄粗糙,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上面深绿色,粗糙,有疣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的短柔毛。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5-20朵花,生于总状花序上部;雄蕊通常5,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
雌花单生,花梗长2-10厘米;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网状纤维。种子多数,黑色,卵形,平滑,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较短小。果为夏季蔬菜,成熟时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代替海绵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还可供药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
9. 带有藤字的中药名字
大血藤、紫金藤、钻骨风(《贵州草药》),小血藤,岩枇杷、内风消、野五味子藤(《湖南药物志》)。
10. 带藤字的药名
2012年是我国农历龙年,在中药材大家族中,也有不少带“龙”字的中药材。下面为您介绍8种带龙字的中药材。
五爪龙
学名乌蔹莓,是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又名乌蔹草、五叶藤、母猪藤。生于旷野、山谷、林下、路旁。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祛风除湿、祛瘀消肿、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的功能,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
龙胆
为龙胆科植物及中药材龙胆的统称。中国有龙胆属240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龙胆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和根茎入药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龙胆对治疗头发全脱也有很好的疗效。
龙齿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牙齿的化石。龙齿性凉,味甘涩,功能镇惊安神,清热除烦。主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身热心烦。
龙骨
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由磷灰石、方解石以及少量黏土矿物组成。呈圆锥形或圆柱形,多煅后敲碎用。该品味涩性凉,能镇惊安神、除烦清热,治心悸、失眠等。
地龙
为环节动物门蚯蚓科动物参环毛蚓,俗称环毛蚯蚓的干燥体。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性寒,味咸。可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等。
龙子衣
药方常写龙衣、蛇蜕,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采集,除去泥沙,干燥。气微腥,味淡或微咸。具有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角膜出翳,喉痹,疔肿,皮肤瘙痒等。
龙葵子
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龙葵植物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种子所含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味甘,性温,无毒。主治急性扁桃体炎,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