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的种类图片及名称(各种竹笋图片名称)
1. 各种竹笋图片名称
竹笋分为笋头,笋中和笋尾。
其中,笋头指竹笋去掉外壳后,它的底部笋肉偏白,且笋节较稀疏部分属于根部,相对比较老,适合煮、蒸、煨以及同猪肉、鸡肉等一起煲汤,吸收了肉汤的精华,味道肥美。
中间部分笋节紧密,颜色偏嫩黄,则口感脆,适合切片或切丝,拿来炒肉丝、腊肉或作为菜肴的配料都很不错。
最精华的是头部笋尖,最为鲜嫩,拿来炒蛋,清甜味鲜,作为肉丸、馅心的配料则清脆可口。
2. 竹笋有几种名称及图片
叫笋尖、糯米笋。
笋尖是竹笋当中比较尖嫩的一部分是竹子的幼芽,可以食用,细白嫩肥短壮的芽,是中国传统佳肴味质香脆。
笋尖和竹笋区别是在竹子生长的部位不一样,它们都可以用来烹饪佳肴。笋尖是竹笋的根部,味道鲜美,而且富含纤维素,竹笋是由竹根发芽后长出地面的那部分,竹笋无枝叶,没有竹子外部那么坚硬。
3. 各种种类竹笋图片及名称
按季节分冬笋,春笋,按品种分有苦笋,青笋,竹笋等
4. 竹笋大全图片和名字
一、腌制酸竹笋
食材准备:竹笋、凉开水
制作步骤
1.挑选新鲜的竹笋,用刀将竹笋壳剥开去掉,取出里面的新鲜竹笋肉。然后将它洗干净控干水分。
2.将控干水分的竹笋切成块或者切成条,也可以切成丝放在一旁备用。
3.烧一锅开水,然后将它凉开。
4.准备一个密封的罐子,提前清洗干净并且暴晒干,保证里面没有一滴生水。
5.将切好的竹笋放入密封的罐子里,同时加入凉开的水,水一定要没过竹笋。
6.将盖子封好,腌制1-2个月,就可以开启盖子吃了。
二、腌制辣竹笋
食材准备:竹笋、泡椒、花椒、盐、白糖、味精
腌竹笋的做法大全家常
制作步骤
将新鲜的竹笋去除外壳,取出竹笋肉后洗干净。
锅中放入清水,然后将竹笋肉放入水中煮熟。
将煮熟的竹笋控干水分,然后切成片放在一旁备用。
找一个罐子,将笋片放入罐子中,同时将泡椒、花椒、盐、白糖、味精一起放入,加入清水。
大约腌制15天左右就可以开封吃了。
三、腌制酱汁竹笋
食材准备:竹笋、酱油、盐、白糖、味精
制作步骤
1.新鲜的竹笋回家去壳洗净后,用水煮熟。
2.煮熟后的竹笋整个放入密封的罐子当中。
3.加入酱油、盐、白糖、味精,同时加入水,将竹笋浸没。
4.泡制10天左右即可食用。
5. 各种竹笋图片名称大全
1、毛竹
又称楠竹、江南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竹杆高10~15米,横径10~15厘米。竹壁厚,质坚韧,用途广。在江南于3月下旬开始产春笋,盛期在4月,可持续到5月上旬。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圆锥形,笋壳底色淡黄,有淡紫褐色小斑点,密被淡棕色毛,单个重1~2千克。品质最好,笋体露出土面后,笋壳色泽转变成底色褐紫,有黑褐色大斑块及斑点:壳表面密被棕色小刺毛,通常称为毛笋。此时笋体呈长圆锥形到圆柱形,单个重2~3千克,大者达5千克以上。
2、早竹
竹杆高4~5米,横径约4厘米,为优良的笋用竹种。可分为紫头红和芦头青两个品种。紫头红在2月下旬开始出笋,持续约两个月。笋壳底色淡紫,脉纹紫褐色,有褐色斑点和小斑点,表面光滑,边缘有稀疏白色,无叶耳。箨片披针形,皱褶。笋上端出土初期为紫红色,以后转变为紫带绿色。适期采收的笋长16~19厘米,基部横径3~3.5厘米,单个重70~90克。
3、麻竹
又称甜竹、大叶乌竹。是珠江流域和福建、台湾的重要笋用竹种。竹杆丛生,高20~25米,横径10~20厘米。出笋期5~11月,以7~8月最盛。笋壳黄绿色,被暗紫色毛。笋体圆锥形,长约25厘米,基部直径12厘米左右,单个重1千克左右,大者达3~4千克。肉质较粗,主要制笋干和罐头笋,畅销国内外。
4、绿竹
竹杆丛生,高6~10米,横径5~8厘米。出笋期5~10月。笋体为短圆锥形,向一侧弯曲,长10~20厘米,基部横径7~8厘米,单个重150~600克,笋壳淡绿带黑,平滑无毛,肉质细嫩,滋味鲜美。
6. 竹笋类图片大全
麻竹笋与油竹笋各有风味,个人认为还是麻竹笋更好吃。
麻竹笋,别名甜竹、大绿竹、瓦坭竹,禾本科植物。尤其是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出产的麻竹笋,是国内罕见的食用笋品种,味道鲜美,素有“岭南山珍”美称,被国内外誉为“第一绿色保健食品”。
油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
7. 竹笋的图片
夺笋,网络流行语,意思是“多损啊”。“损”在这里即“损害他人”的意思。“多损呐”就是说一个人损害别人的程度很高,非常的坏心眼儿。这里“呐”只是个语气词,作用相当于“啊”、“呀”之类的。
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你这个人心眼不好。
8. 竹笋的种类图片及名称特点
按种类区分:可以分为毛竹笋、淡竹笋、麻竹笋、慈竹笋、黄竹笋、苦竹笋、绿竹笋等等,至少也有80多种。
1、淡竹笋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消痰之功效。常用于热狂,头风,头痛,心胸烦闷,眩晕,惊痫,小儿惊风。
2、慈竹笋,又称“慈笋”、“八月笋”。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嫩芽。分布于我国西南各地。四川分布极广,而以川南各地和乐山地区出产最多。8月下旬至9月中旬采掘,是夏季时令笋蔬之一。
3、苦竹笋,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f.的嫩苗。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除烦,除湿,利水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4、麻竹笋(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别名甜竹、大绿竹、瓦坭竹,禾本科植物。原产于中国大陆、缅甸北部、菲律宾、越南、泰国、琉球均有种植。
5、毛竹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壁厚约1厘米;竿环不明显,末级小枝2-4叶;叶耳不明显,叶舌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