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养值花棚(花卉养殖大棚)
1. 花卉养殖大棚
第一点 签订用地协议。设施农用地使用前,经营者应拟定设施建设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设施类型和用途、数量、标准和用地规模等,并与乡镇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土地复垦要求及时限、土地交还和违约责任等有关土地使用条件。
协商一致后,建设方案和土地使用条件通过乡镇、村组政务公开等形式向社会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10天;公告期结束无异议的,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经营者三方签订用地协议。
2. 花卉养殖大棚用什么锅炉加热好
1、配制热性土层腐熟的鸡粪和牛粪均属透气性好的热性有机肥料。在蔬菜作物育苗移栽前,可按鸡粪、牛粪2:6 的比例施肥后整地。这种混合配制的生长土层吸热、生热性都比较好,对作物的根系发育和生长十分有利。
2、用贮水池贮热在大棚内每隔一定距离挖一贮水池,在池底铺上塑料薄膜,然后灌满清水,再在池子的上部盖上一层透明薄膜,以防池内水分蒸发,增大棚内的湿度。由于水的比热较大,中午高温时吸收的热量,可以在夜间放出来。
3、覆盖地膜和架设拱棚大棚内采用高垄栽培,定植时于垄上覆膜,可提高地温2~3℃。采用平畦栽培的,可架设小拱棚来提高温度。
4、加盖草苫护膜草苫导热率低,护围防寒性能好。在生产上可利用稻草等秸秆制成草苫,并根据当地、当天的气温适时揭盖(以盖后1h 棚室温度在18℃左右为宜,高于18℃迟盖,低于18℃ 早盖)。阴雪天气的晚上,再在草苫外覆盖一层防寒的塑料薄膜,可使棚内增
温2~3℃。如在棚室内育苗,还应在苗畦上再搭一个小拱棚,效果更好。
5、棚外挖防寒沟在大棚外挖深40~60cm、宽40~50cm 的防寒沟,填入锯末、杂草、秸秆、牛等,踏实后盖土封沟。寒流来时,夜间在大棚四周加盖草苫, 可提高棚温2~3℃。 6、培土壅根土壤封冻前结合中耕,用细土培土壅根,可使土壤疏松,提高土温,又能直接保护根部, 深度以5~10cm 为宜。
7、叶面喷施肥液温低、光照弱时,棚室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大为减弱,特别是遭受冻害后叶面萎缩,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更差。这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而叶面喷施肥液的方法效果比较好。例如喷施浓度为100~300 倍的米醋、白糖和过磷酸钙混合液,可补充作物营养不足,增加叶肉硬度及含糖量,提高抗寒性和缓解冻害的程度。
8、临时加温遇到寒流、霜冻、阴天等不良天气时,可在棚内临时设置2~3 个暖风机,暖风机的出口不要直接对作物,可斜对北墙,每10~15min 移动1 次。也可采用烟熏方法,具体是在棚内远离作物点燃秸秆或锯末等熏烟或烧蜂窝煤炉,可有效提高棚内温度,但应及时排除有害气体,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有条件的可在地面铺设电阻丝提高棚内地温。
9、张挂反光幕防冻在棚内用镀铝聚酯膜张挂在大棚内侧进行反光,弥补背光处光温的不足。张挂时要防止强光高温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在靠近反光幕处注意补浇水,防止烧苗。
3. 花卉养殖大棚设计
首先学习绿植种植技术,然后选择绿植种植地址,接着到相关部门备案登记,选择种植的品种
4. 花卉大棚
在承包耕地里盖大棚,因属于改变土地用途,必须经村委和土地管理部门审批。
5. 花卉养殖大棚图片
种植花卉大棚,地域不同,大棚造价不同。在长江流域,一亩地的大棚需要一万多元。在北方,一亩地的大棚需要2-3万元左右。
6. 花卉养殖大棚里有暖气片吗
大棚花卉冻害
不同的花卉要根据其不同的抗寒能力分别管理:
1、加覆盖物。晚上应在大棚内套小棚并加盖草帘。夜间在大棚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可增温1℃至2℃。在原来的草苫上面再加一层薄苫,可使棚温提高2℃至3℃。在原来的草苫上覆盖一层薄膜,不仅可以挡风,还能防止雨雪打湿草苫,从而减少因水分蒸发而引起的热量散失。对于地栽的花卉还可以进行地膜覆盖,覆盖后可提高土温1℃以上。
2、周围熏烟。寒流到来之前,在大棚周围点火熏烟,可防止大棚周围的热量向高空辐射,减少热量散失。
3、清扫棚膜。把棚膜上面的灰尘、污物及积雪及时干净,可以增加光照,提高棚温。
4、覆地膜或小拱棚。大棚内属高垄栽培的,可在高垄上覆盖一层地膜,一般可提高地温2℃至3℃;平畦栽培的,可架设小拱棚提高地温。
5、挖防寒沟。在大棚外侧南面挖沟,填入马粪、杂草、秸秆等保温材料,可防止地温向外散失,提高大棚南部的地温。
6、双膜覆盖。在无滴膜下方再搭一层薄膜,由于两层膜间隔有空气,可明显提高棚内温度。
7、水池保温。在大棚中央每隔几米挖一贮水池,池底铺塑料薄膜,然后灌满清水,再在池子上部盖上一层透明薄膜(以防池内水分蒸发而增大棚内的空气湿度)。由于水的比热大,中午可以吸收热量(高温时),晚上则可以将热量释放出来。
8、适时揭苫。在温度条件许可时,尽量早揭晚盖,促进花卉进行光合作用。深冬季节,晴天一般在早晨阳光洒满整个棚面时揭草苫,这时棚内气温一般不低于18℃。多云或阴天时光照较弱,也应适时揭开草苫,使散射光射入,一方面可提高温度,另一方面由于散射光中具有较多的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切忌长时间不揭草苫,造成棚内阴冷、气温大幅下降。
9、增施肥料。在棚内施入马粪、碎草等酿热物,以提高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适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温,为花卉提供养分,而且还能增强花卉抗冻能力。
10、挂反光幕。在大棚北侧悬挂聚酯镀铝膜,可以增加棚内光照,提高棚温2℃至3℃。
11、暖气增温。遇到极冷天气,可在棚内增设火炉或开通暖气,但使用炉火加温时要注意防止花卉煤气中毒,应安装烟囱将煤气输出棚外,注意不要在棚内点燃柴草增温,因为柴草燃烧时放出的烟雾对花卉危害极大。
12、撒草木灰。草木灰呈灰黑色,具有较强的吸热能力,均匀撒于大棚地面后,一般可提高地温1℃至2℃。
13、喷抗冻素。在降温之前,用抗冷冻素400至700倍液喷洒植株的茎部和叶片,能起到防寒抗冻的作用。
大棚花卉风害
北方地区冬季风大,花卉大棚塑料薄膜的压线经受不住大风,以致塑料薄膜被吹翻或刮坏,花卉也因此毁于一旦。主要原因有:刮风时,棚膜与支架摩擦,如支架不光滑,易引起破洞,若不及时修补,破洞越来越大;通风口来不及关闭,大风猛烈吹进棚内,鼓起棚膜,造成毁膜;棚膜展放不紧,压膜线有伸缩性或拉力不够,易造成大破口,地锚线埋得浅,易使整块地膜被风刮跑;陈旧老化、破口较多的膜更容易发生风害;膜与支架质量差,经不起狂风的袭击;管理不妥,未注意天气变化,没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护。
7. 花卉养殖大棚成本
大棚成本投入大概10万元左右,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类型,棚型一般宽5-6米,顶高2-3.2米,侧高1-1.2米,拱杆间距1-1.1米。
优点是造价低、取材方便、建造容易,每亩成本约3000元(连薄膜),缺点是,大棚内柱子多,遮光率高,作业不方便,使用寿命短,抗风、雪性能差。
其中有一种俗称“地滚龙”式的棚型,跨度宽4-6米,顶高及肩高低,采用一膜到底的覆盖方式,比普通毛竹蔬菜大棚更节约成本,适宜爬地作物栽培,大棚西瓜栽培普,利润在20万左右。
8. 花卉养殖大棚支架
大棚拖簧是大棚的支架,大棚卡槽也相当于我们人体内的骨骼,在大棚中起固定大棚薄膜、防虫网、遮阳网的作用。可以同时卡薄膜、防虫网、遮阳网,也可以直接卡双层卡簧。常规4米一根,材质有普通镀铝的,壁薄;纳米涂层的壁厚,耐腐蚀性强,使用时间更久。合金材质钢板裁剪压制,上锌量按照温室大棚行业标准定制,正常使用5年不锈。
9. 花卉养殖大棚图片大全
现在卖花卉市场较好,更多人喜欢在家里、办公区…放一些花卉,这样心情也愉悦
10. 花卉养殖大棚冬天怎么办
1 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这种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左右,而营养钵内的温度可达10℃左右,花卉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2 多层膜覆盖。标准温室内育苗,床畦上覆盖薄膜,再于1米高支撑一小拱棚,晚上距小拱棚外或室、棚内2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薄膜,可育各类花苗。定植后,地面垄上覆地膜保墒控湿提温,但不要封严地面,留15-20厘米,使白天土壤所贮热能能在晚上通过没覆严的地面向空间慢慢辐射,可使早上最低温度提高1-2℃。
3 加盖草苫。一般墙体厚1米的温室,白天吸热贮温,晚上释放能量占室内50%-60%,土壤吸热放热占20%-30%,空间存热占20%-30%。根据当天气温,加盖草苫后1小时室温能保持在18℃左右,高于18℃可迟些盖苫,低于18℃则要早些盖苫。
4 生根素蘸根。花卉使用生根素后,根系可增加70%左右,根深增加25%左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就不会因缺水、缺素致使秧蔓因抗寒性差而冻伤。
5 配制热性土。鸡粪是热性有机肥料,牛粪是黏液丰富的透气性肥料,二者腐熟后各取20%,拌细土60%,配制成热性土使用。这样的营养土吸热、生热性能好,使花卉秧苗生长环境佳,根系数目多而长,吸收能力强,植株自然耐冻健壮。
6 灌足水防冻。冬季花卉苗冻害多因缺水所致。由于水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若土壤含水量适中,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根系不悬空,土壤保温,则可使根系不受冻害。为此,冬前浇足水或冬天选好天气(20℃以上)灌足水,可防冻害。
7 浅中耕保温。土壤表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贮能就会减少,加之裂缝大而深,土壤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散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冻害。进行浅中耕可破地面、合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量,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8 补充碳素。冬季温室中栽培的花卉,在太阳出来后1小时就可将夜晚植株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而后便处于碳饥饿状态。因此,气温高时可将棚膜开开合合,放进外界的二氧化碳,以提高花卉的抗寒性和产量;气温低时闭棚,人为地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花卉的抗寒力,提高生长量。
9 放风炼苗。性能好的温室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室内最高温度可在32℃以上,很多人认为这是花卉促长的佳机,不宜放风。其实,这时应反复放风,拉小室内外温差,使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谨防一日猛长、十日受寒而闪苗。
10 熏烟。根据天气预报,在低温霜冻来临时,于上风处利用杂草、枯枝、落叶或木糠等熏烟。在地面温度还未大量散发以前点火,让其慢慢燃烧,以提高靠近地面气层的温度,并防止冷空气下沉,达到防霜冻的目的。试验证明,熏烟能提高地表温度2-3℃。
11 灌溉法。灌溉能增加空气温度,又可减少辐射冷却,使夜间作物的叶面温度比不灌水的提高1-2℃,灌水选择在冷空气过后而霜冻还未发生时最好;也可在作物即将受冻前即霜后第二天太阳未出之前,采用喷雾式把水喷洒到作物上去,给植株喷洗霜。
12 施肥法。在霜冻来临之前3-4天,在棚室地里施厩肥、堆肥、草木灰等暖性肥料,既能提高地温和土壤肥力,又能使花卉植物生长旺盛,增强机体抗寒能力。霜冻过后对受冻伤的作物不要打霜、割茎,而要及时进行追施肥料、浇水、松土等管理,并注意及时喷药防止病害发生。有条件的,在霜冻前后用植保素、大哥大、植物动力2003叶面肥喷施植株2次,增强抗寒抗冻能力,帮助植株恢复生长。冬季光照弱,花卉根系吸收能力差,叶面喷光合微肥,可防治因根系吸收营养不足造成的缺素症。同时应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降低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