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苗木花卉发展趋势(绿化苗木发展趋势)
1. 绿化苗木发展趋势
前景趋势看好,据《中国绿化苗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全国苗木存圃量约600亿株,但年使用量包括造林苗只能用250亿-300亿株,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专家分析,目前行业要想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先消化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企业、加快创业创新步伐,使产业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
2. 绿化苗木的前景和市场分析
目前园林苗木产业发展态势应属审慎乐观。苗木市场复苏的态势,价格回升的走势比较明朗,苗木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向好。
未来西部和华北仍是园林苗木产销的主战场,园林市场空间大,需求旺盛;中部地区生态景观建设,东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公园和森林城市建设、景观绿化改造提升以及特色小镇建设的需求量也非常可观。
3. 绿化苗木种植前景
2021年苗木前景非常好,中国苗木主要的生产地位于江苏、浙江、珠海、福建以及河南山东等地区,很多著名的园林绿化景点都位于这些地带,有许多都是苗木的发源地,相比这些苗木丰富地区,北方地区则明显处于弱势,园林绿化苗木产业不仅发展速度缓慢,并且苗木的种类也比较稀少,年赚百万不成问题。
4. 绿化苗木发展趋势分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将城市绿化树种分为三类: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以及一般树种,其中基调树种需要3-5种,骨干树种需要20-30种,一般树种就更多了。
随着苗木行业的转型升级,出现了很多农业观光休闲区,同时也带动了彩叶类、观果类、观花类、观茎类苗木的强劲发展。重要景观节点建设与高档(别墅)庭院营造大量需求造型树木。屋顶花园、私家园林、岩石园等绿化场所需要生长缓慢的树种。节约型园林大量需要低维护树种。提高树种的多样性成为我们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
5. 园林苗木趋势
① 我国花卉行业现状
我国发展花卉产业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迅猛。从1984年到2003年的20年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27倍,产值增长了57倍,出口创汇增长了47倍,分别达到了43.5万公顷、353亿元和9756万美元。
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我国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绿化苗木、草皮等产品占了绝大多数。据介绍,我国花卉销售额最高年份时达到540亿元,但是八成以上是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产业效益低下。
与一些花卉大国相比,我国花卉产业效益还很低下。我国花卉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鲜花总量占国际市场的比例约为3%。据了解,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的鲜花六成以上都是进口的,自产鲜花的份额微不足道。由于重视程度和投入不够,不少本地花卉还在节节萎缩。
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
我国花卉产业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正面临考验。传统的大路货花卉由于不注重科研更新和提纯复壮,品种严重退化,已经难登大雅之堂。
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态势,生产面积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低、效益低,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
② 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前景
花卉是大有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花卉消费绝大多数属于集团消费和节假日消费,全国城镇人口年平均消费鲜切花3枝,按全国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不到1枝,个人消费人均不到2元。如果我国人均鲜花消费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仅国内个人年消费总值就增加37亿元以上,所以国内花卉市场的潜力巨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花卉市场的发展。
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专家预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西部12省区仅退耕还林对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亿株以上,缺口很大。西部广大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化、石漠化、泥石流、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等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量。
小城镇建设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小城镇建设将掀起城市绿化、美化的热潮。以广西为例,按照规划,“十五”末广西的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23%提高到31%,届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36%、30%和10平方米。这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国际花市的活跃为我国花卉业开辟了另一增长点。
目前,国际花卉市场异常活跃,近几年行业产值(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景、绿化苗木、草皮等)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就鲜花消费来说,世界人均年消费额为3美元,西欧、北美人均年花卉消费额在100美元左右。我国也已跻身世界花卉生产和消费大国行列,特别是我国的盆景和珍稀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出口前景广阔,近10年来,我国花卉出口创汇额达2.6亿元以上,以后,随着我国花卉产品的品质、规模等不断提高,花卉出口业还将呈不断增长趋势。
6. 绿化苗木前景和现状
无限价值,未来净化空气,改善人居环境,必不可少,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等等。有百益无一害。其中还有因房价退缩和未来抬高的我想就是环境这块,还可以种花草树木,大力发展木制家具,和木房子。这样需求量增大,就必然有价值出现,人人都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