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摘种方法(芦荟采摘方法)
1. 芦荟采摘方法
家庭盆栽芦荟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生繁殖和扦插繁殖。
(1)分生法
在芦荟的根际和近盆土表面的地上茎叶腋间常发生一些短缩的呈莲花状的短枝,植物学上称为吸芽。芦荟吸芽可以带有自生不定根,本身具有吸收土壤水分、养分的能力,因此将其与母株分离后,比较容易成活。分生繁殖在芦荟整个生长期都可以进行,但以春、秋两季温度条件最为适宜,此期进行分生繁殖,芦荟小苗返青比较快,成活率高。
分生繁殖的方法有两种:
①将由芦荟茎基或根部的吸芽长成的、带有幼根的幼株直接从母体剥离下来进行移栽。刚移栽的幼苗,由于脱离了母株,自生根尚未扎入土壤,根系的发育形成需要一段时间,此时应适当遮阳,促进芦荟恢复生长,若受到烈日照射,苗色呈红褐色,外叶干缩。
②用分株刀具将母株萌发的幼苗与母株分离,但不要拔出来,让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长半个月左右,形成独立的根系后,再将幼苗带土移植,定植在新花盆中。采用这种方法繁殖,芦荟基本上无缓苗期。
在进行分生繁殖时,也可先将幼苗从母株上剥离出来,然后放到阴凉通风处干燥几天,使其剥离伤口完全愈合后再作定植,这样可以促进植株发根,缩短缓苗期,可提高成活率。
(2)扦插法
扦插繁殖是利用芦荟不带根的主茎和侧枝的下端可以发生不定根的特性,繁殖新的植株。这对于分枝发达、茎节容易伸长的芦荟品种特别适宜。在去除顶芽以后,侧芽迅速发育,长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扦插材料。
芦荟的扦插是在芦荟生长期采取生长充实的主茎或侧枝作为插穗。为了避免枝条切口被杂菌感染并促进生根,在插穗取下后,应置于通风干燥处,使其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扦插。
对于采收芦荟叶后形成的过高“秃秆”的老龄植株,可采用断茎和去掉生长点的方法进行繁育。断茎和去掉生长点可以促使茎基部多形成侧芽。根据茎秆的长短,一株芦荟可以进行多次切断。切断的方法是:用刀在其茎的中部节位处切成水平状断面。注意芦荟的叶片是抱茎而生的,切割时要注意只切断茎部而不要伤叶。上段留有5~7片叶,下段留3~4片叶,切下的茎段晾7~10天,然后去掉离切口最近的两片叶,将其插入花盆。此时茎部站立不稳,可用竹竿或木棍进行固定。1个月左右,根已深入土中,可以浇水。在此之前不要浇水,但要向盆土和芦荟苗喷雾水,以保持盆土有相当的湿度,在天气干旱闷热时,早晚对幼苗喷雾水尤为重要。
另外,用碧卡根聪聪生根剂处理晾放后的扦插芦荟苗,可提高幼苗成活率并提早生根。
2. 芦荟怎么采集
芦荟提取方法:
1.检查芦荟叶是否成熟。收获芦荟叶之前,你必须确保芦荟已经成熟。成熟健康的芦荟通常长着长度在20cm左右的绿色大叶片。芦荟是从中心向外生长的,所以叶片最外面的部分生长时间最长,叶片面积最大,芦荟胶的含量也最高
2.切下芦荟叶。需要多少芦荟叶就切多少,但也不要将整株芦荟的叶子都切光。用一把锋利的刀从靠近底部的位置将叶子切下来。切掉后余下的部分不会长出新的叶子来,但因为你只切去植物的一部分,所以整颗植物还是会继续生长,日后为你提供更多芦荟胶。
用锋利的刀切割芦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植物的伤
3.清洗芦荟叶。芦荟叶一旦被切割下来,就会有黄色的液体从切口处流出来。为了不让流出的液体弄得到处都是,你需要把叶子竖着放在碗里,切面一端朝下,这样黄色液体才会继续往外流。在水壶里装满水,淋在芦荟叶上,同时用手指从上往下清洗芦荟叶。洗的时候,确保水流到碗里。
此时流出的黄色液体叫做芦荟乳胶。芦荟乳胶不同于透明粘稠的芦荟凝胶。不要让芦荟乳胶污染到凝胶,因为前者的特性相当于泻药,会扰乱消化系统害。。
3. 芦荟采摘方法图片
1、采摘新鲜芦荟,选用消过毒的工具采摘芦荟。
2、把芦荟清洗干净,或者浸泡在干净的水里几分钟。
3、准备一盆温水,温水能够扩张毛孔,帮助有效去除脸部的油脂、污垢。
4、取出洁面乳,面积有硬币大小即可。
5、使洁面乳充分起沫。
6、按摩脸部。
7、换水或者是直接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8、把芦荟从中间切开,选取里面透明的果肉。
9、擦拭皮肤,轻轻的按摩几分钟。
10、用清水清洗皮肤。
11、涂抹乳液。做好护肤。
4. 芦荟花怎样采摘
食材准备:鲜虾、芦荟、鸡蛋、淀粉、胡椒粉、姜、调味品
制作步骤如下:
1、芦荟除去外皮,洗净切段。
2、把除去外皮的芦荟切段冲水,使其没有粘液。
3、鲜虾去头尾处理干净,并用淀粉、鸡蛋清、料酒和盐上浆备用。
4、锅里放入适量食用油油,待油热后放入几片姜片爆香,把浆好的虾肉放进锅里划散炒至变色,然后倒入芦荟段一起翻炒。
5、最后根据个人口味陆续加入些许食盐、胡椒粉调味,出锅前点入少许香油,勾芡后即可出锅装盘完成啦。
5. 芦荟采摘方法图解
种植三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摘了。三年以上的叶子药用价值更高。采叶时一般要从植株下部开始,成熟的叶片顺热肃下,不要伤害植株,并昼保持中体完整。因芦荟叶中水分占96%以上。破损的叶体中的汁液流出,对其营养是个损失。另外破损的叶子也不易保存,还会影响其它叶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浇水,可采取喷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很容易烂根。秋冬季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注意尽量让芦荟多见阳光。室内盆栽芦荟可以放到避风向阳的地方。如果温度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点以后,3下午点以前进行日晒。
6. 采摘下来的芦荟怎么存放
摘下的芦荟用保鲜袋将其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切记不要放在冷冻室内。
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若还用不完的话,用干净的保鲜膜包好切割处。防治有汁液会流出,包起来的话可以防止滋生细菌。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摘下的芦荟,放到环境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可以保存半月以上。但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采摘时用锋利小刀在完好无损的叶片基部包茎上,挠园形轻轻划开(不要伤到主茎),然后用手握住芦荟往下一攀,便自然脱离母体。
2.一片一片铺开来(不宜重叠),基部向上形成一点斜坡度。
3.气温超过30度时,早晚喷点水
7. 芦荟采收与加工
芦荟叶片的采摘标准,以生长一年或12片叶以上采摘为宜,翠叶芦荟要生长一年半以上采摘较好,采摘的叶片要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这样芦荟的各种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
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采摘的数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叶为基础。
8. 芦荟如何采摘叶片
一般摘整株芦荟底端的叶子,因为底端的叶子最肥大,不过也不是说底端的叶子最老,只是年龄大了,如果是老掉的叶子会变黄变软。
另外底端的叶子已经是底端,它下面只是土而不是又一层叶子的阻挡,手几乎要碰到土,抓着叶子的头部,斜向叶子尾巴的方向用力。其实也可以用剪刀剪的,植物会自己修复受损的叶子。
9. 芦荟种植多久可以采摘
芦荟本是热带植物,生性畏寒。但也是好种易活的植物。当然,要使芦荟长得快,繁殖多,必须根据芦荟的特点,精心培植。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的生长不良。 芦荟怕寒冷。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在5℃左右停止生长,它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利用大棚保温栽培将解决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芦荟的越冬问题。 芦荟和所有植物一样,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芦荟在15℃~35℃左右生长最快,我国3~10月份,大部分地区都符合这个温度。这期间要加强管理,多次松土除 草,可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加速转化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抗病能力,达到快速健康成长。 适时浇水是炎热夏季特别要注意的。芦荟喜光耐热,但在夏季温度高、降水少时也要防止干旱,适当地浇水可获得更高的产量。浇水造成不能过量,一般5~10天浇一次即可。生长旺盛期土壤中养分不断被株体吸收,如 及时追肥就会影响芦荟生长。有机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芦荟生长受了影响后再施肥,这样就来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过多,不要沾污叶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冲洗。种植三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摘了。三年以上的叶子药用价值更高。采叶时一般要从植株下部开始,成熟的叶片顺热肃下,不要伤害植株,并昼保持中体完整。因芦荟叶中水分占96%以上。破损的叶体中的汁液流出,对其营养是个损失。另外破损的叶子也不易保存,还会影响其它叶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浇水,可采取喷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很容易烂根。秋冬季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注意尽量让芦荟多见阳光。室内盆栽芦荟可以放到避风向阳的地方。如果温度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点以后,3下午点以前进行日晒。
10. 芦荟怎么摘取
新鲜的芦荟花可以用来炒鸡蛋,从芦荟上摘取适量的芦荟花江将芦荟花放在水里泡一下,洗掉花粉 鸡蛋打散锅中烧热油,加入芦荟花,加适量的盐炒一下,倒入打好的鸡蛋液,煎至两面金黄装盘就可以啦
芦荟花的作用并不比芦荟少,很大程度上芦荟花既有排毒,美容,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那芦荟花含有芦荟泻素,芦荟没意,芦荟没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活性酶 ,多种微量元素和其他成分,花朵是植物的精华,它已经被科学家证实含有96种物质,包括22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 。!
芦荟花可以经过加工变成肥皂,润滑油等生活用品 ,芦荟花也可以泡茶喝,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清肠减肥 对一些肥胖的女性来说,喝芦荟花既能减肥又没有副作用 。
芦荟花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糖,降低血脂的功效,芦荟花可以美容养颜,滋阴活血,主要针对于一些体内毒素比较多的女性,可以清除毒素,美白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