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鹤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火鹤花夏天怎样养)
1. 火鹤花夏天怎样养
在养殖火鹤前,需要为它准备疏松的泥土,并在里面添加适当的枯松针;火鹤是趋光的植物,它最喜欢在17℃~25℃的气温中生长;不能给火鹤浇太多水,每2天浇水一次即可;火鹤受到花序腐烂病的侵害时,喷洒多菌灵溶液一个星期。
1、养殖泥土
在火鹤的养殖方法中,需要为火鹤准备疏松的泥土,把1份沙质土和2份泥河土混合起来,并在里面添加适当的枯松针,能快速的排出火鹤根系周围多余的积水,让火鹤的根能够良好的呼吸。
2、光照温度
火鹤是趋光的植物,所以要把它放在能被太阳晒到的地方,夏季的时候需要把火鹤放在散光处;火鹤最喜欢在17℃~25℃的气温中生长,夏季的温度不要超过30℃,不然火鹤就会枯萎死亡,火鹤在冬季的温度不要低于8℃。
3、浇水施肥
火鹤喜欢在干爽的地方生长,所以不能给植株浇太多水,夏季的时候火鹤水分蒸发快,可以每2天浇水一次,并且把它放在能透气的地方;火鹤在日常养护中半个月施肥一次,夏季和冬季需要少施肥。
4、防护病虫
火鹤容易受到花序腐烂病的侵害,这种病能够让火鹤的花序枯萎,使其繁殖能力下降;当发现花序腐烂病后,需要连续一个星期,对着受感染的区域喷洒多菌灵溶液,再用波尔多液擦拭叶片即可。
2. 火鹤花夏天怎样养殖
火鹤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算是喜半阳的,太阳小的时候拿出去晒是可以的,但如果夏天太阳暴晒,那肯定不行,叶缘要黄的所以建议放阳台比较亮的地方,但太阳有不能长时间射到
3. 火鹤怎么养才能开花
一、浇水
红掌需要比较湿润的环境,尤其在生长旺季要保证盆土足够的湿润度;雨季则要减少浇水,注意排涝。秋冬季节可以选择阳光好的时候浇水,避免晚上浇水冻伤根茎。在湿度难以达到的情况下,需要定期给周围空气喷水以增加湿度。
二、光照
红掌适宜生长在18-28℃的环境下,温度太低容易发生冻害,温度太高会生长不良。所以夏季避免暴晒,其他三季最好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冬季保证温度不低于15摄氏度,这样红掌会就长的更加饱满。
三、修剪
及时修剪老叶病叶可以减少植株营养消耗,更有利于新叶的生长,也是为了让红掌整体更漂亮。当叶柄变干或花梗变黄,都应及时修剪,以免发生病叶感染其他叶片,修剪的时候尽量在根部2厘米的位置。
四、施肥
红掌施肥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或者磷钾复合肥,生长期内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肥,生长旺季则每周施肥一次,温度较高时可以多加一次浇水,避免烧根,在夏季施肥时,可以兑水稀释后浇肥,开花前后应停止施肥。
4. 火鹤花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火鹤花养殖用土可用泥炭土、叶糠、珍珠岩混合,养一两年在春季换次盆土。生长期保证好散光照射,夏季遮挡强光,冬天全天接触阳光。适宜它生长的温度在16-24℃左右,冬天要提高温度。浇水要见干见湿,生长期大约一周浇水1-2次,每隔半个月追肥一次。还要适当修剪,去掉发黄的叶子。
一、适宜土壤
火鹤花养殖的时候,为了能促进更好的生长,需要提供好适合的土壤,可用泥炭土、叶糠、珍珠岩按照3:2:1的比例混合。养上一两年,可在春季换次盆土,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土壤。
二、散光照射
它在生长的时期,一定要保证好散光照射,可养在明亮的阳光下。夏季要注意遮挡强光,避免光线直射到叶子上。冬季应该养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可全天接触阳光。
三、保持温度
适宜的温度下能促进生长迅速、健壮,最适宜它生长的温度在16-24℃左右,夏季超过30℃就要做好降温。冬季的时候注意提温,最好保持在12℃以上。
四、正确浇水
平时浇水要见干见湿,干透浇透,生长期大约一周浇水1-2次,夏季气候炎热可隔2天浇一次水,冬季可减少浇水。它生长需要的湿度较大,生长期可用湿布擦拭叶子,也可往周边喷水,这样能增加湿度。
五、及时追肥
生长阶段应该每隔半个月追肥一次,注意肥料不能太浓,要薄肥勤施。
六、适当修剪
生长养护过程中,应该注意好修剪,去掉发黄的叶子,促进新枝叶萌发生长。
5. 盆栽火鹤花怎么养才好?
1、盆土
火鹤的养殖土壤需要选用富含腐殖质营养,且偏微酸性的土壤成分。选用沙土、珍珠岩、腐叶土、泥炭土等材料混合制成,保障土质透气肥沃排水性达标。
2、光温养护
火鹤花在15~25℃环境内属于生长最快速的时期,再配以半阴充足的光照环境中接受滋养,更能够让叶片变得翠绿,花期时鲜艳美丽。
3、浇水方法
湿润程度较高的环境,可让火鹤舒适生长,尤其是在冬季开花时不能缺水。但冬季气温较低,为避免冻害,应当保证盆土干透浇透。
4、注意事项
火鹤生长过程中注意薄肥勤施,寒冻天气需停肥。生长期修除枯枝烂叶、病枝弱叶等,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将火鹤放在通风环境下养护,避免病虫害侵袭。
6. 火鹤花家里养好不好
火鹤花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株高50-90厘米,花梗长40-80厘米。火鹤花性喜温暖、湿润、荫蔽的环境,忌炎热,怕阳光直射,有气生根。
一般火鹤花在夏天温度不要超过30℃,冬天温度不低于15℃,相对湿度70%-80%。火鹤花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它所能忍耐的最高温是32℃,超过32℃生长开始缓慢。可忍耐的最低温度是15℃,在15℃以下会发生冻害叶片变黑或变黄。每周浇水2-3次,不可直接用自来水,必须放置24小时后再用。此外,每天要在叶片上喷雾2-3次,以保持湿度。冬季,白天可放到阳台上,晚上移入室内。夏天中午不可放在阳台上,切忌阳光直射,避免发生日灼现象,放在客厅内即可,每隔10-15天浇一次稀薄的麻酱渣、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钾配置的溶液。除此以外,可用低浓度啤酒稀释在水中,进行叶面擦拭,保持叶片光泽。
火鹤花在养护过程中,最好每隔7-10天打一次750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溶液。对火鹤花容易造成危害的病虫害有以壳虫和蓟马虫。
蚧壳虫的特点是经常在叶背活动,危害严重时容易在叶面上诱发一层黑霉,用手摸后比较粘,轻轻擦不易掉。防治蚧壳虫的方法是将少许洗衣粉溶解在水中,用软布轻擦叶面、叶背,擦掉后再用清水擦一遍,避免洗衣粉残留在叶片上。
而蓟马虫则为细长的小黄虫,爬得很快,经常侵袭幼嫩的花梗、叶梗、佛焰苞,被它危害后的叶片展开是红色的,叶梗、花梗不光滑,凹凸不平,佛焰苞展开是畸形花。防治此虫的方法是打600-800倍的康福多。
7. 火鹤花怎么养好
一、盆土选择
养殖红火鹤要用比较透气的花盆,尽量不要用透色度高的花盆,可以用泥炭盆。对于土壤的要求是透气、保水,可以使用泥炭土、腐叶土和沙混合配制的土壤。
二、温度调控
应该为它创造一个18-30℃左右的生长环境, 气温不可以太低。春秋两季的温度基本不用调控,但过冬温度最好是在15℃以上,夏季气温高于35℃就要做好降温工作。
三、保持湿度
红火鹤喜欢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因此要保持足够的湿度。生长期间应及时补水,可以用雨水浇灌,也可借助喷水的方法,提高湿度。给它浇水时,不要将水浇到花朵上,入秋后要少浇水。
四、合理施肥
在其生长期间需定期施肥,可以每个月施肥1-2次,主要是施氮肥,也可配合磷肥施加。夏冬季的温度会偏高偏低,植株的长势会很慢,甚至会暂停生长,所以这两个季节可以不施肥。
五、注意事项
它生长能力是很好的,长势也很迅速,因此在养殖1-2年时要给它换一次盆。换盆时建议大家在春季进行,注意不能伤到它的根部。
8. 火鹤花夏天怎样养护和浇水
浅盆
火鹤花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火鹤花在北方的普通居室中不易养好,那么,北方如何养殖火鹤花。
火鹤花栽培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除冬季可置于南窗附近养护,其它季节应放在室内半荫处,避免强光直射。
2、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深秋后开始休眠,但室温不得低于15℃,忌低温。也忌高温,高温情况下生长不良。
3、除冬季外,应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火鹤花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可把花盆放在盛有卵石和水的浅盆中,并经常在植株及周围地面喷水。开花后要避免水洒在花上。
4、盆土可用草炭土和松针土各半混合而成,也可直接使用松针土,还可加入少量腐熟的马掌或长效片肥。,用凉开水(含钙质少)或用雨水浇灌。盆底孔要用瓦片垫好,以保证排水通畅。3-8月,每隔一周至两周施一次薄肥。
5、要保持土壤呈酸性,酸碱度在pH4-5之间。
火鹤花又称为红掌,很多人认为火鹤花有吉祥喜庆的寓意,加上外观好看,给人一种红红火火的感觉,受到不少养花爱好者的欢迎。要培养好火鹤花,需注意光照、温度、浇水、土壤这四个方面的管理,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1.光照
火鹤花是耐阴植物,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太强烈的光照,夏季需避开强光直射,平时可以放在散射光环境下生长。
2.温度
火鹤花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合的温度范围是24℃到28℃之间。夏季不能超过30℃,需适当遮荫保护植株;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5℃,温度过低会影响火鹤花的生长。
3.浇水
火鹤花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空气湿度要保持在75%左右,平时可以1~2天浇一次水,确保土壤湿润。夏季蒸发量较大,每天需早晚各浇一次水;冬季气温低,3天浇一次即可。
4.土壤
火鹤花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土壤需要具备充足的营养成分和一定的疏松性,可以准备腐叶土、基肥、粗砂、碳酸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培养土。此外,生长期需及时施肥。
9. 火鹤花能在室内养吗
适合的盆景有:
1、红掌:又名安祖花、火鹤花等,在室内,只用富有亲和力的木质家具、壁纸、布艺、餐具与绿植精心搭配,就可以完成足以与户外田园生活媲美的宜人画卷。
2、龟背竹:株形优美,叶片形状奇特,叶色浓绿,且富有光泽,整株观赏效果较好。具有夜间吸引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领。常以中小盆种植,置于室内客厅、卧室和书房的一隅;也可以大盆栽培,置于宾馆、饭店大厅及室内花园的水池边和大树下,颇具热带凤光。
3、散尾葵:是布置客厅、餐厅、会议室、家庭居室、书房、卧室或阳台的高档盆栽观叶植物。与滴水观音一样,具有蒸发水气的功能,如果在家居种植一棵散尾葵,能够将室内的湿度保持在40%~60%,特别是冬季,室内湿度较低时,能有效提高室内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