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水生花卉 >

黄杨盆景病虫害及防治(黄杨盆景长虫怎么办)

更新:2022-11-23 15:09归类:水生花卉人气:89

1. 黄杨盆景长虫怎么办

黄杨说具体的有好些种,一种是大叶黄杨,另一种则是小叶黄杨.大叶黄杨便是我们常说的四季青,黄杨通常是指小叶黄杨,小叶黄叶根据叶片的形状来分,又分为瓜子黄杨和豆瓣黄杨,豆瓣黄杨也就是人们口头上说的豆白黄杨.瓜子黄杨的叶片形状更像那个细长的葵花子,叶片窄而长,相对而言豆瓣黄杨叶片宽而短,有些像那个泡发了的半边豆瓣,种植起来还是简单,只是容易生虫,所以要经常喷洒杀虫剂

2. 黄杨盆景的病虫害防治

黄杨炭疽病由半知菌类刺盘孢炭疽菌和盘长孢炭疽菌侵染所致。有性世代为子囊菌类的小丛壳属菌,该属病原菌还侵害多种花卉和花灌木。以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也可以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植株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春末分生孢子借昆虫和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气孔或伤口侵入,黄杨生长期可受到多次重复侵染。翌年五六月,温度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常从寄主伤口侵入。此病寄生性不强,只能从伤口侵入,发生期比叶斑病稍迟。一般在植株伤口较多、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氮肥施过量、植株生长细弱等情况下都能使病情加重。

【3】防治对策

1、消灭菌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并烧毁,以减少再侵染和侵染菌源。

2、加强管理育苗不宜种植过密,养护中尽量避免造成伤口,及时防治介壳虫,灌水时不要淋浇,增施磷、钾肥等。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仕勋加植大壮进行有效防治。

3. 黄杨容易长什么虫

这是大叶黄杨最常见的“黑煤病”,具体的关于“黑煤病”的病症和处理方法,请参照《关于黑煤病》的资料。

关于黑煤病

煤病又称煤烟病,在园林植物上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危害是抑制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受害植物的叶片布满黑色的煤粉层,影响开花,降低观赏价值,甚至引起死亡。主要为害大叶黄杨、月季、金叶女贞、紫薇、紫荆、五叶地锦、竹子、柳树等多种园林植物。

一、危害症状

煤污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也危害嫩枝、花器等部位。发病初期在叶面、枝梢表面上形成圆形黑色小霉斑,有的沿主脉扩展,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形成较厚的黑色或黑褐色的煤烟状层,严重时形成黑色霉层,有时在干燥条件下霉层开裂剥落。由于煤污病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呈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湿度大时发病重,盛夏高温停止蔓延,夏季雨水多,也时有发生。

二、病原菌

病原菌是多种附生菌和寄生菌。有性阶段一般是小煤炱菌[Meliolacameliae(catt.)Sacc和M.SP.]以及煤炱菌(CapnodiumSP.)。

无性阶段常见的是散播烟霉(FumagovagansPwrs.)和枝孢霉(CladosporiumSP.)。

小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小煤炱目小煤炱属。小煤炱菌为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菌丝体生于植物表面,黑色,有附着枝,并以吸器伸入到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

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煤炱属。该菌主要依靠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生活。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形式在病叶、病枝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翌年孢子通过气流、风雨及蚜虫、粉虱、介壳虫等传播,并以这些害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为营养继续发育繁殖。表生的菌丝体由圆形细胞组成,菌丝体上常有刚毛。

煤污病病原菌常见的是无性阶段,如散播烟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烟霉属。菌丝匍匐于叶面,分生孢子顶生和侧生,变化较大,有纵横隔膜作砖状分隔,暗褐色,常形成孢子链,为煤炱属或小煤炱属的无性阶段。该菌与蚜虫、介壳虫所分泌的蜜露有关系。

三、发生规律

煤污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等传播。寄生到蚜虫、介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上发育。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时,均加重发病。该病发生时常伴有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危害。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隐蔽闷热及虫害严重的地方,煤污病病害严重。每年3月至6月和9月至11月为发病盛期,湿度大发病重。盛夏高温病害停止蔓延,但夏季雨水多,病菌也会时有发生。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增强通风透光性。夏季高温时降低温度,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煤污病防治应以治虫为主。

对于介壳虫,可喷施40%速蚧杀乳油1500至2000倍液,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菊酯类农药2500倍液。上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蚜虫、蝽象、木虱等刺吸式害虫,可喷施6%吡虫啉3000至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000至7000倍液。

3.在发病盛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4.植物休眠期喷3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

5.对于寄生菌引起的煤污病,可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至800倍液

4. 黄杨盆景生虫怎么处理

小叶黄杨叶子长成包状不是生病,是生虫啦,是一种瘤蚜。 瘤蚜,一种蚜虫,害虫。又名桃瘤头蚜、桃纵卷瘤蚜,属同翅目蚜科。桃瘤蚜在我国分布较广,南、北方均有发生。

幼虫为害期很长从春到秋都有为害。幼虫常以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为临时巢穴,并在其中取食,危害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整株枯死。

5. 黄杨盆景防虫

  1.根材防菌防虫的具体方法  根木湿存法:将寻觅来的根木,在尚未制作之前,在陆地上保持高度的含水率,以免菌虫害及裂纹发生。针叶树和耐腐朽性强的阔叶树根都可以采用湿存法。但是已经干燥或已染菌害和虫蛀的针叶树根,易开裂和湿霉程度严重的阔叶树根不得采用湿存法。湿存的根材,应当保留树皮作为保护层。在温暖的季节里采用湿存法,保存2~6个月后,即可使用,时间长些效果更好。根材堆密度愈大,根皮愈完整,气候愈湿润,保护措施愈周密,经常浇水和遮盖,其保存期限愈长,越能防止菌虫的侵害。  根木水存法:将根木浸入水中,使其保持最高含水率,以防止菌害虫害及裂纹的发生。有些地方离海近,如把根木浸泡到海水中,容易受到海水里的船蛀虫的侵蚀,所以夏季只能浸入海水中1个月左右。湿霉程度大和具有强开裂性的阔叶树种的根材不宜采用水存法。根木带皮或志皮均可采用水存法,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根木干存法:即采用覆盖和加防腐剂的方法来保护根木材料,覆盖有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永久性的有凉棚、板棚等。临时性的覆盖可以用板皮、板材、护板或其他物品遮盖,以避免根木被雨淋。干存法可加入防腐剂,以防菌类侵入。常用的防腐涂料有:  碳硫化物混合液。采用7%~10%的碳酸钠溶液、5%~10%的硫酸铁溶液混合,涂抹在根材木质裸露部分,如根的断截面,被锯下的枝杈或节疤及腐朽部位等。但碳酸钠会使根木表面染成黄色,硫酸铁会使根木表面染成深灰色、蓝色,甚至黑色。对于那些外部变色,但又不影响创作使用的根材,可以采用这种防腐剂保管。  石灰浆。已经涂抹防腐涂料的根材,当防腐涂料硬化后再刷一层石灰浆,可用手工涂刷或机械喷浆。它的作用一是避免日晒,防止根材开裂,二是预防菌、虫害,三是防止端部涂料轮化。  树脂涂料。有些根材用酚醛树脂涂抹,其用量约为每平方米端面1.5~2.5公斤左右。为了防止根木从截面上蒸发水分,并避免发生湿霉、青皮、腐朽和开裂等现象,可在树根截面上涂保护剂和保湿涂料,使其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常用的保湿涂料有焦油类(水焦油、桦皮焦油、松根焦油、煤焦油)、石油沥青类(石油沥青或加焦油混合剂)以及它们的膏剂。上述涂料皆为黑色,为避免日晒,应再涂上一层白色的灰水。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根艺生产厂家防腐防菌防虫害使用。  杀虫剂。对于虫蛀根木的治理,要根据虫害种类、受害程度和根艺作品制作时的用途分别治理。如天牛、小蠹虫等的幼虫蛀蚀的根材,要迅速剥皮,或人工干存,喷洒5%浓度的重砷酸溶液,用气体杀虫剂如氰化钠、硫磺熏蒸,浸泡水中或用开水浇灌虫卵等方法杀灭。也可将根材或已生虫的作品,表面涂一层酒精,再装入一个大塑料袋中,24小时后,即可把虫杀死。 2.菌虫对根木的侵害程度  根艺作品能否保存久远,取决于根材自身的腐朽因素和根艺作品的制作条件。根艺作品在良好的条件下制作,可能保持数千年,而在不良条件下制作,几个月即可损坏。根据各种菌虫对根材影响程度,可将根材分为三类:一类是耐久性强的树种根材。如红豆杉、红木、黄杨、洋槐、柏树等。二类是耐久性中等的树种根材,如松、云杉。雪松。柞木等。三类是耐久性差的树种根材,如桦木、杨木、椴木等。各种根木耐久性强弱,取决于根木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和细胞腔中的内含物。如果根木中单宁、树脂、精油等对菌类毒性较强的物质含量高,则该根材的天然耐久性就强。在针叶树中,豆杉、落叶松、杉木、柏木等树种的根材天然耐久性较强,而冷杉、云杉、则较弱。在阔叶树中,香樟、楠木、栎木、洋槐、板栗等树种的根材天然耐久性较强,而桦木、椴木、杨木、枫香等树种根材则较弱。另外老树比新树的根木耐久性强。含水量在20%~60%的根木适宜于腐木菌的活动,影响根木的耐久性。因此干澡的根木或放入水中的根木都不易腐朽。一般来说,夏季寻来的根木比冬季寻来的根木容易腐朽,这主要是夏季使菌类滋生。长期放在室外的根木,如何有保护措施,容易受到菌类的侵蚀,会影响根木的耐久性。如何提高根木生虫,主要是新采来的、含水量较大的和腐朽的根木。这些害虫多指昆虫的幼虫,一般在根木干燥前就结束了它的周期性繁殖,根木干燥后便不再滋生第二代幼虫。但有些害虫,如白蚁能在干燥的木材内栖居繁殖,在多种根木或根艺作品中也常发现。危害根木的昆虫主要有天牛、小蠹虫、吉丁虫、扁蠹虫、象鼻虫、白蚁、树蜂、船蛆和团水虱等。不同种类的害虫给根木带来的危害性也不同。有的只危害根木带来皮表层,危害性较小;有的虽然虫蛀入木质,但其虫眼很浅,可以随时除掉;还有的蛀入木质深层,使根木遭受很大破坏。除这些直接危害外,菌害可能随虫害而发生。由于根木表层受到破坏,会引起真菌孢子侵入根材内部,使根木变色或腐朽。根木害虫的繁殖受气候即温、湿度的影响很大。昆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6℃左右,当温度升高或降低超出一定范围时,昆虫就呈夏眠状态,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定程度,即达到所谓致死的最高或最低温度范围时,昆虫就会死亡。

6. 黄杨盆景有虫打什么药

造成瓜子黄杨叶子枯黄的主要原因

1、造成瓜子黄杨叶子枯黄,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

一)在越冬期间没有将瓜子黄杨抬回室内,而是让它在室外越冬。

机理:虽然瓜子黄杨耐寒,那是指栽培在有地温保护的大地上(地温春夏秋冬均为16C°土1C°),如果将它放在外窗台或阳台上越冬,脱离了大地保护的孤零零花盆在一夜低于0度时,盆土就会被冻透,使黄杨的根系细胞被破坏而死亡(任何耐寒植物的根系都不耐寒)。

二)在室内越冬而没有把瓜子黄杨置于室内光线好的地方,同时又浇水太多。在冬季低温、低蒸发、阴暗、又遇盆土高度潮湿的情况下,使得黄杨丧失了维持生命、维持最低限度养分制造以及循环所需的最低光线要求(光有光温),使得黄杨枝叶细胞生理窒息而死亡(革质叶死亡后仍长时间显绿色)、使得根系在高含水又不能及时减水的缺氧泥浆里被涝烂。(越冬的任何植物的根系都只适应稍湿润)

机理:任何冬眠动物和植物,在越冬休眠期间均需要有微弱的生理循环来维持生命。即:越冬的动物靠储存的脂肪产生热量、靠微弱的脉搏维持生理循环,越冬的落叶植物靠株内的有机养分,靠光线照射枝条产生光温和微小的蒸发维持循环。关于水的问题,植物在冬季低蒸发下已经适应了在“旱季”中的根土略显湿润的缺水习性。

注:瓜子黄杨叶子已经慢慢枯黄了......根系如果尚未完全死亡的轻者,在彻底回暖的晚春,枝条会萌发出新的叶芽。严重的全株窒息和烂根,则已经彻底死亡,没救了!

2、现黄叶,视其发生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水黄。因浇水过勤引起,其特点是老叶无明显变化、幼叶变黄;此应立即控水;

二是旱黄。因缺水、干旱引起,其特点是自下而上老叶先黄,若缺水时间稍长,则会全株黄叶,甚至死亡,应及时浇水;

三是肥黄。因施肥过勤或浓度过高引起;特点是幼叶肥厚,有光泽,且凹凸不平;应控肥、中耕、浇水;

四是饿黄。因肥料不足、施肥浓度偏低,且施肥间隔时间过长而引起;其特点为幼叶、嫩茎处先黄,如见此现象后不及时施肥,也会造成全株黄叶甚至死亡;对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浓肥,以免造成烧根;

五是缺铁性黄叶。温室中木本花卉等,由于土壤肥力条件变化大,常会出现黄叶现象,特点是幼叶明显,老叶较轻,叶肉黄色,叶脉绿色,并形成典型网络;可施用硫酸亚铁水溶液来解决,其方法为:饼肥7份,硫酸亚铁5份,水200份配成倍液浇之。

3、黄杨球近半叶子枯黄.请问是什么原因?

一是染病引起的,用拖布津可湿性粉剂50%的那种稀释500倍液喷洒,或者剪掉所有枯枝然后用生石灰涂抹树干。

二是因为积水太多,黄杨忌积水,造成根部“水涝”。

还有另一种原因可能是虫害,不过你没看见虫而且刚好在这个季节,所以应该是第一种原因,现在小区里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多。

方法:给黄杨球根周围松松土,让它通通气,蒸发掉部分水分。

还以一种办法是在叶面喷洒.硝酸亚铁。

4、黄杨枯萎病。

一症状

患病的黄杨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

二发病规律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三防治方法:

1.加强疫情检查,严防带病植株进入非疫区;

2.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3.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烧毁,栽培地每平方米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5至6公斤,连续浇灌三次,每次间隔5天;也可用硫磺粉0.5公斤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

4.对于未患病的植株,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65%代森锌1000倍液对植株进行交替喷雾进行防治,连喷2至3次。

7. 黄荆盆景生虫了怎么办

黄荆子易生虫。

黄荆子为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叶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若为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10-27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

8. 黄杨盆景虫害防治

常发生炭疽病和叶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螟蛾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2000倍液喷杀。

每年春夏之交,气温突然升高的时候,一种卷叶蛾(又称螟蛾)的危害可不小,卷口十蛾的幼虫最喜欢吸吮黄杨的叶液,卷叶虫出世后二三天它就将卷曲叶片的汁液吸完,留下的是白色的叶脉网络,这时它会继续危害其它叶片。如不及时捕杀,一周左右,卷叶虫就会将所有叶片破坏掉,不仅破坏树型的美观,而且危害到叶片的光合作用,以及整棵树的新陈代谢,最后长势不好,导致死亡。卷叶虫只要一般的“吸杀”、“触杀”的农药就能消灭,贵在及时发现及时消灭。

幼虫卷叶蛾的幼虫最喜欢吸吮黄杨的叶汁,卷叶虫出世后吐出丝能将周围的叶片卷曲一团,它躲在中间吸吮叶液,两三天它就将卷曲叶的汁液吸完,留下的是白色的叶脉网络,此时它就转移行害,不及时捕杀,五六天后它会将所有的叶片破坏掉。不仅破坏了美观,而且长势不好的会因此死亡。卷叶虫只要一般“吸杀”、“触杀”的农药都能消灭它,贵在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值得注意的是,卷叶蛾的卵,在暑天,特别是温度在30℃以上时,只要三四天就能孵化成作害的小虫,换代最快。所以温度高时,一周能捕杀一次为好。

9. 黄杨盆景病虫害图片

白粉病是金边黄杨常见的病害苗,主要危害叶片,对正常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发生这种病害,可以对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效果,避免病虫害的蔓延。

叶斑病也是危害金边黄杨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叶片脱落、枝桠枯萎、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苗。如果养护过程中遇到这种病害,就需要及时防治,剪掉病枝,销毁处理。

茎腐病主要危害金边黄杨的叶片,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发病会使叶片变色,失去原有的光泽,一般这种病的病症还是比较明显的,会随着温度升高加剧,所以到了夏季需要特别注意。

上一篇:河南盆景的历史发展(发展中的河南盆景) 下一篇:洛阳哪里能挖树桩盆景(郑州盆景树桩市场在哪)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