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水分调节(水分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1. 水分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空气湿度过大,易使枝叶徒长,花瓣霉烂、落花,并易引起病虫蔓延。开花期湿度过大,有碍开花,影响结实;空气湿度过小,会使花期缩短,花色变淡。
南花北养,如空气长期干燥,就会生长不良,影响开花和结果,这正是北方地区养不好南方花卉的原因之一。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室内养花如不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一些喜湿润花卉,往往会出现叶色淡黄,叶子边缘干枯等现象。
2. 水分对花卉生长的影响是什么
盆花浇水,如果不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容易使花卉受到伤害。
一般夏季以早晚浇水为宜,上午在8点以前、下午在5时左右进行最好。夏季的中午温度最高,如果这时浇水,会产生大量热气,对盆花生长不利。
此外夏季中午浇水盆土会突然降温,根毛遭到低温的刺激,会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反而对花卉生长不利。
但冬季浇水则应改在中午进行,因为中午的气温稍高些,可以避免因浇水而造成的冷上加冷。春秋季浇水,早晚或中午都可以。
这样的安排浇水时间,主要是可以缩小水温和土温,避免温差太大而使植株受到伤害。浇水不宜猛浇,最好要用喷壶进行,要掌握慢、细、匀的方法使盆土均衡吸收。
3. 花卉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
韭菜的叶片是扁平狭长的带状叶,表面有蜡粉,可减少水分蒸腾,耐旱性强,但根系需水较多。
所以韭菜生长过程中,要求有较低的空气湿度,较高的土壤湿度。在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土壤含水量为80%~95%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土壤干旱,生长缓慢;水分过大,易发生沤根,病害重。韭菜的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种子发芽时需水量大,土壤含水量达到70%以上,水分才能透过种皮的角质层,使种子吸水膨胀,发芽出土。
幼苗期吸水能力弱,不能缺水。发棵阶段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旺盛生长期生长量大,需水多,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80%~95%。此期,土壤水分充足,产量高,品质好;如干旱缺水,则产量低,品质也差。
韭菜叶片生长适宜的空气湿度为60%~70%,超过70%易发生病害,冬季温室生产韭菜时,要控制好空气湿度。
4. 水分对花卉生长的影响有哪些
葡萄是耐旱植物,长期以来,在北方大多数地区栽培主要依靠自然降水。降水对葡萄生长影响很大。针对葡萄与水分的关系,在我国大体分3种情况: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的地区属葡萄旱地栽培,如山西榆次、陕西米脂;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地区适于葡萄生长,如山东半岛、渤海湾、黄河故道等地;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的地区,雨水过多,葡萄枝蔓徒长,结实不良,易发生病虫害,宜采用高棚架并注意改善架面光照及通风条件;近年来,各地采用避雨栽培设施与技术,即使在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区,大面积栽培葡萄均获得了成功,值得进一步完善技术与推广。
葡萄耐旱性比较强,运用旱地栽培技术,即使全年不灌水,在许多地区也能获得相当的产量和较高的质量;但我国北方春季过于干旱,对葡萄的前期生长不利。水是葡萄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特别是生长前期,要形成营养器官就需要大量水分。如果过于干旱,就会出现叶黄凋落,甚至枯死。葡萄在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一般7~10天就应酌情浇水一次,或蓄水保墒。春旱时节尤要注意补水。开花期应减少水分,以促进果实膨大,此时浇水会增加产量,但大棚葡萄必须控制湿度,避免病害发生。浆果成熟期要求水分减少,但此期往往多雨,土壤过湿至积水,导致产量、品质降低和病害蔓延,应注意及时控制湿度,尽量不喷农药,以保证果品优质。土壤或空气中的水分不足或过多,对葡萄的生长发育均不利。地下水位直接影响土壤的湿度、根系分布和吸水功能。高水位地区如要栽培葡萄,必须设法降低地下水位,如采取深沟高畦,改善排水条件。
设施栽培条件下,人们可以按照葡萄的生物学特性人为调控水分供应。只要正确理解葡萄的需水规律,采取必要的设备、技术,就可以为葡萄的健康生长提供相应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土壤湿度应控制在65%左右;而空气湿度随葡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差异较大(表1)。
表1 设施内葡萄各生育期适宜温度与适宜湿度
5. 温度光照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是的。
紫红色的花是由于花青素的存在而形成的,但花青素只能在强光下产生,在散射光下不易产生。例如,芍药的花蕾在春季呈紫红色,秋季呈红色,这是花青素的颜色。除了受到强光的影响外,花青素的产生通常与光的波长和温度有关。芍药在春季的嫩芽呈紫红色,这与当时的低温有关。由于春季夜间温度较低,白天同化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成为花青素产生的物质基础,在运输过程中被阻塞并滞留在叶片中。结果表明,蓝色部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白色部分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
6. 影响花卉生长的水分环境分为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两方面
植物生长五大要素:
光线。 2.温度。 3.湿度。 4.空气。 5.土壤。
1、光线就是光照,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是由光线的光合作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而成,
所以植物没有光线就不能生存。
2、温度的高低对于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原生于温带地区的植物,可以忍受低温,但不耐高温。 反之,原生于热带的植物,可以抗热抗高温,但不耐低温。每一种植物都有它最理想的生长适温, 如果我们能够给它最适当的温度,生长一定健壮。
3、水分是生物细胞组成的主要物质,尤其绿色植物的含水量达80%以上。 植物所需的水分,不单指土壤中的水分,也包含了空气中的水分,就是我们所称的湿度。 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输送到茎.叶各部位蒸散。 如果吸收量少于蒸散量,就会导致茎叶枯萎死亡,因此在旱地或炎热的季节里,必须注意水分的补给。 反之过量或多雨的季节里,土壤含水量过高,空气的含量降低,阻碍了根部的发育,即会致使吸收能力减退而死亡。 植物除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外,散布在大气中的水蒸气(空气湿度)也会影响植物的蒸散作用。 空气湿度高,茎叶的蒸散作用就减缓,也就不易造成枯萎,
4、空气对植物的生存如同对动物一样是至关重要的。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来制造养料。 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有13种(4%)来自土壤,另外96%的碳、氢、氧元素来自空气。而空气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又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氮元素在土壤中一般占有1.5%的比重,而氮气要占空气总容量78.09%,但是氮气一般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仅有少数根瘤菌的植物用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供植物生长。所以氮气一般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反而在土壤中施氮肥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氧气占空气总容量21%,是植物呼吸和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吸氧主要在根部,一般的植物根部吸收大气中存在的氧气就已足够,但沉水类植物主要靠土壤和水中的氧气,则需要适当保持土壤含水量和适当松土,防止土壤中二氧化碳聚集过多,导致植物根系窒息或中毒死亡现象。
5、土壤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土壤是很好的“储藏室”,其中可以储存水分、空气、矿质元素,这些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植物直接从土壤中摄取。另外土壤内含有大量其它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植物无法直接吸收有机物)使之变成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的无机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能够通过其生理作用(运动等)达到翻土的目的,使土壤空隙加大,增大空气的含量,同时蚯蚓粪便能够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沃土是最佳类型的土壤,因为它含有适量的水、空气和养分,使植物能健康茁壮地生长。就养分来讲,它对植物所起的作用,犹如人类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养分供应不足,常是产量不能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增产就必需供给植物充足的养分。在土壤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就得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对养分的要求。
7. 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减少花盆内水分蒸发的办法,很简单,把花盆装到塑料袋子里,再根据水分蒸发快慢戳上数量不等的洞即可.可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是个加速花卉死亡的办法.想使花卉容易烂根发育不良吗?请用能减少花盆内水分蒸发的瓷花盆,塑料花盆,无底孔或底孔小的花盆.对花盆要求是透气透水良好,除非你要样荷花或水生花卉.
8. 水分是如何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般来说,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适度阳光、空气和适量水分。
植物生活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养料,它们是植物的生命线。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间期和不同的发育阶段,都需要不同的,一定的合适温度;水是植物的重要构成部分;空气中的氧、氮、二氧化碳对植物生活影响极大;植物需要的养料很多,有碳、氢、氧、氮、磷、钾、钙、硫、镁、铁等10 多种元素。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等。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日储存能量。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小麦、玉米等。
9. 水分对花卉的影响有哪些?
主要有水分、空气、光照、土壤酸碱度、土壤微生物。
其中空气和水分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植物生长必须要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否则会导致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其次是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让植物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来积累养分促进生长。
除此之外,还有氮磷钾三要素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氮元素促进植物细胞分裂,磷元素促进种子果实成熟,钾元素促进淀粉形成与运输。
土壤的酸碱度会根据植物是否适应来促进或者抑制植物生长,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是如此,可能会促进植物生长,也可能抑制植物生长。
10. 水分对花卉生长的影响论文
每天往花上喷水是不行的,因叶片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叶片中的气孔是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的地方,每天往叶片上喷水,水分会把气孔堵塞,影响花卉的气体交换,时间久后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时常的往花上喷水,叶片上过多的水分会往盆土中滴入,产生盆土过湿引起烂根现象。
轻则影响花卉的叶片黄化或枯枝枯叶,严重时会引起大量烂根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