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水生花卉 >

肉肉叶子发黄为何(植物叶肉发黄)

更新:2022-11-26 05:26归类:水生花卉人气:93

1. 植物叶肉发黄

1.植物缺氮,老叶首先开始变黄,然后自下而上逐步变黄,及时从根部或者叶片补充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等氮肥,就可以促使叶片变绿。

2.农作物缺磷,整个植株会变成暗绿色,且没有光泽,叶片也会变黄,及时补充过磷酸钙等磷肥,就可以促进叶片恢复光泽。

3.农作物、果树、蔬菜和花卉等缺钾,叶片会凹凸不平,叶片边缘也可能出现变黄发枯现象,及时补充草木灰、硫酸钾或者氯化钾等钾肥,可以缓解症状。

4.植物缺铁,幼嫩叶片和老叶同时出现发黄现象,幼叶的叶肉变黄,叶脉绿色,形成网络状黄叶,一般浇灌硫酸亚铁,但是浓度不宜过大,可分期施入,避免烧根。

5.作物缺钙,幼叶变黄并有卷曲现象,可以施入粉碎的鸡蛋壳等钙肥, 减轻危害。

6.植物缺镁,叶片退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及时施入钙镁磷肥、硫酸镁肥。

7.作物缺硫,叶脉发黄,及时施入硫酸铵等,促使叶片变绿。

8.强碱性土壤,也会出现叶片发黄,可以施入淘米水、硫酸亚铁等酸性肥料,改变土壤环境。

9.浇水过多或者积水,植物幼叶变黄,过分干旱,老叶开始变黄,自下而上逐步加重,甚至于全株枯死,调节好土壤湿度,可以有效补救。

10.施肥过多或者间隔时间过短,引起肥害,幼叶出现凹凸不平现象,但是叶片肥厚,且有光泽,控肥浇水和中耕松土,可以缓解症状。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强光照射、光照不足、高温高湿等自然环境下也会出现叶片发黄,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形成的原因,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2. 多肉植物叶片为什么会变黄

多肉植物叶子变黄的原因: 1、自然脱落,将养分供给给新叶。 2、根部水分过多,透气性不好,导致根部受损,叶片输送不到养分水分。 3、壮叶期养分不够。 4、缺少阳光,导致徒长。

3. 植物的叶片为什么会发黄

叶片为什么会发黄?

一、气温

气温过高或过低,叶片都将发黄。气温持续过高,叶片气孔变大,因失水而发黄;气温持续过低,叶片气孔闭合,因停工而发黄。果树虽然抗旱性强,但果树因缺水或失水也会在叶片上表现为发黄枯萎。果树是阔叶乔木,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叶落知天下秋”就是这个道理。

二、缺素

果树吃的是元素,叶片的长成首先需要各种元素的支持,叶片发黄往往与各种元素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缺铁产生黄叶病,缺锌产生小叶病,缺钼产生花叶病,缺铜产生果树早期落叶病和桃、核桃、猕猴桃、葡萄流胶病,缺铁黄叶自上而下,缺钾黄叶自下而上,缺氮整树叶片失绿发黄,缺钙叶片往上卷,缺硼叶片往下卷,缺镁叶脉绿叶肉黄。当然,无机化学肥料过重,偏施尿素和二铵,微量元素过大,水溶肥浓度过高也容易产生肥害而致叶片发黄。

三、药害

药液浓度过高烧坏叶片;夏天上中午打药容易烧坏叶缘;除草剂不慎打到叶片也会烧焦叶片;不进行交替施用或单一施用药物不仅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而且往往导致叶片枯萎发黄;某些药物因盛放器皿不对也会起反作用导致叶片产生毒害发黄;病毒病传输到叶片也将产生发黄现象。

四、病害

所谓的病害主要是指侵染性病害,果园密闭,地势低洼,提干不到位,排水不畅,树盘潮湿等往往病虫害严重,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叶枯病,圆斑病,灰斑病,就容易侵染叶片,造成叶片发黄脱落。

五、土壤

不施或少施生物有机肥而长期大量依赖于化学肥料,特别是追施尿素和二铵,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营养循环受阻;大水漫灌导致根系窒息死亡;滥用肥料导致土壤酸碱失衡而抑制中微量元素有效吸收;有益微生物菌减少促长恶性菌猖獗;污水或塑料膜恶化土壤环境;施肥方法不当,过近过浅过于集中等引起烧根现象发生;开春施底肥;春夏旋耕除草,施肥断根。

总而言之,果树叶片发黄是由多种原因汇聚造成,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一种药物就可以彻底防治。

4. 植物叶肉发黄什么原因

花卉出现黄叶,视其发生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水黄。因浇水过勤引起,其特点是老叶无明显变化、幼叶变黄;此应立即控水;

二是旱黄。因缺水、干旱引起,其特点是自下而上老叶先黄,若缺水时间稍长,则会全株黄叶,甚至死亡,应及时浇水;

三是肥黄。因施肥过勤或浓度过高引起;特点是幼叶肥厚,有光泽,且凹凸不平;应控肥、中耕、浇水;

四是饿黄。因肥料不足、施肥浓度偏低,且施肥间隔时间过长而引起;其特点为幼叶、嫩茎处先黄,如见此现象后不及时施肥,也会造成全株黄叶甚至死亡;对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浓肥,以免造成烧根;

五是缺铁性黄叶。温室中木本花卉等,由于土壤肥力条件变化大,常会出现黄叶现象,特点是幼叶明显,老叶较轻,叶肉黄色,叶脉绿色,并形成典型网络;可施用硫酸亚铁水溶液来解决,其方法为:饼肥7份,硫酸亚铁5份,水200份配成倍液浇之。

5. 植物叶肉发黄缺什么

桃树出现黄叶失绿症,典型症状为:幼叶失绿,脉间变为灰绿色、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保持绿色。进入7月份桃树经常出现大量叶片黄化,严重时枝梢叶片变白,边缘干枯变褐、死亡。影响了桃树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形成,危害极大。该病多从4月中旬开始发病,这属于桃树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后,从新梢上开始表现,嫩叶变黄而叶脉两侧仍绿,下部老叶表现较为正常。随着新梢的生长,病情渐重,全树新梢顶端嫩叶严重失绿,叶脉呈浅绿色,全叶变为黄白色,叶尖、叶缘出现茶褐色坏死斑,后脱落。缺铁严重时,新梢节间短,发枝力弱,花芽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土壤是PH值大于或等于7.5的盐碱土,叶片黄化现象更为严重。另外,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土壤中镁、锰元素过多,根系呼吸作用弱,树体内氮元素不足等均能降低树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导致桃树缺铁。

桃树叶片发黄的现象在许多桃园都有发生,黄化叶会影响桃树的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桃树叶片发黄的原因多种多样,较为复杂,结合各地桃园情况,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桃树过度修剪

生长期为给密植桃树通风透光,修剪过度,剪掉大量绿叶和枝条,导致树体由于突然失去了大量制造养分的叶片,本身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严重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随之急剧下降,养分供应严重不足,代谢失调,而此时树体萌芽、长叶、抽枝又需要大量养分,便出现了叶片发黄,树势衰弱的现象。

二、桃树缺铁导致叶片发黄

叶片的绿色主要呈现的是叶绿素的颜色,叶绿素的合成必须有铁元素的参与,如果铁元素缺乏,则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片黄化。又因为铁元素在桃树体内不易流动,一旦被树体吸收利用,就固定在某一器官上,如枝叶上,其它生殖器官如新长出的枝叶需要铁元素则必须从根系或外界吸收才能满足需要。

①土壤中氧气不足。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如桃树栽植在较黏重或板结的土壤中。

②桃树在生长前期水分过多时,也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

③土壤含盐量过高。重盐碱地种植的桃树经常出现叶片发黄。

④施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有些果园内的土壤是PH值大于或等于7.5的盐碱土,铁元素极易被土壤固定,成为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的铁离子,叶片黄化现象更为严重。而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被固定的铁离子转化为能被根系吸收的游离态的铁离子时才能被根系重新利用,否则即使土壤中铁元素充足,也无法满足树体对铁元素的需要,仍然表现出缺铁黄叶症状。另外,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土壤中镁、锰元素过多,根系呼吸作用弱,树体内氮元素不足等均能降低树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导致桃树缺铁。

三、一些根部病害导致叶片黄化

1、有毒物质对根系的不良影响。例如因修剪过重或者是其它原因导致根系大量死亡后的死根,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会产生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毒害幼根和新根,从而降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导致代谢异常而出现黄叶。

2、根部病虫害。有的桃树患有根癌病、根朽病、流胶病、根结线虫等根部病虫害,削弱了树势,影响了根系生长,破坏了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养分供应不足而叶片发黄。

有的桃园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把肥直接施在根系上而把根系烧烂,也会导致桃树叶片发黄。

四、综合治疗措施

1、药剂防治。针对病害,采用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如疫霉病、根朽病等使根部组织破坏,叶片出现失绿黄化,用代森锌溶液灌根,或刮除病部腐烂组织等,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防治根系病害。检查苗木有无病害,用1%的硫酸铜溶液或用2%的石灰水浸根1分钟,然后定植,若发现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铜100倍液消毒。

2、土施、叶喷硫酸亚铁。针对缺铁黄化症状,过去对缺铁“黄化病”的防治,曾采用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茎干注射、根系浸吸、根部施用铁等方法,均收到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螯合铁,是铁肥中比较好的一种。它适于PH值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其土壤中的稳定性、持效期都比其它铁肥好,可直接施入土壤,施后10天左右即可见效。也可以叶面喷施。植株上有个别枝梢缺铁时,用瓶装0.1 %的硫酸亚铁和0.5 %的乙酸混合液挂于树上,把缺铁的枝梢直接插在瓶中。也可用上述的混合液装在输液瓶中,倒挂在树枝上,在树干上打一个孔,用医用输液器输液。

缺铁严重的桃园,施用可溶性铁肥。常用的铁肥有黑矾、硫酸亚铁、螯合铁和柠檬酸铁等。铁肥的使用方法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桃叶萌发后,可用0.3%-0.4%硫酸亚铁溶液或0.1%-0.2%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

在发病桃树周围挖8-10个小穴,穴深20-30厘米,再用2%的硫酸亚铁溶液集中穴施,每棵树施用6-7千克,也能很好地防治缺铁性黄叶病。

3、增施有机肥料。可通过增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含量,是一种天然螯合剂,不仅对铁,而且对其它多种元素都有螯合作用,提高元素的有效性;同时有机质能直接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能为根系呼吸和吸收创造良好条件。对于碱性土壤,应多施有机肥、酸性肥料或生物菌肥,以降低土壤pH值,促进桃树对铁元素的吸收利用。

增施腐熟农家肥如圈肥、厩粪、沤肥、绿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农家肥大多呈微酸性,可使碱性土壤得到改善,降低土壤对铁元素的固定。

4、先养树后回缩。采完果后马上施肥浇水,10天后再进行重回缩。一般5月中下旬采完果的桃树均应养树,让养分先回流到树体之后再进行重回缩。先回缩树体中下部枝条,回缩量为全树枝量的2/3,待下部新芽大部分长到3-5厘米时再回缩树体上部枝条,让树体下部新梢先发育,防止上强下弱。在回缩枝条时,对短于30厘米的枝梢不动。最后待上部新梢长到5-10厘米时,再疏除短于30厘米的老枝。这样就避免了树体创伤过重、死根严重的现象,使树上树下营养平衡供应。对于采果晚的,如6月份采完果的,可边采果边回缩枝条,采完果后,同样施肥浇水促新梢生长。

五、其他相关防治措施!

1)重视病害防治。尤其是注意枝干病害防治,平时用药注意喷施树干。如发现病斑,技术应用溃腐灵加敌腐涂抹。喷涂结合进行。

有根部病害的进行有针对性防治。若发现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铜100倍液消毒或者用1000倍根癌灵灌根,新建园苗木用10倍K84蘸根后再栽植。

紫纹羽病、白绢病、根朽病,用恶霉灵1000倍、2%宁南霉素1000倍、碧护10000倍、聚肽蛋白液400倍灌根,同时按相同倍数叶面喷施。

2)合理施肥,注意地下地上补肥。增施优质有机肥,控施化肥,土壤黏重的地块,秋季增施优质有机肥,同时注意深翻桃园,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如土壤较黏重,在定植坑内填一些河沙,有一定的效果。另外有条件的果园要进行果园生草,可以种植鼠茅草,即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环境,也减少了应用除草剂对果树的伤害,效果良好。

同时加强叶面喷肥,可以选择应用聚肽蛋白液、螯合铁、磷酸二氢钾等便于桃树叶片吸收的肥料。

3)果树修剪变集中修剪为周年修剪。桃树全年要修剪4-5次,应用萌芽、摘心、疏枝、回缩等众多方法在萌芽时、5月份、6月份、9月份分别进行修剪,这样树体结构合理,通风透光,叶片质量好,不仅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同样对于叶片生长也极为有利,避免出现黄化的情况发生。

6. 植物叶肉发黄怎么回事

秋梢不老熟,也就是新梢不转绿,主要与缺镁、锌、铁、锰等中微量元素有关,具体原因为:

1、由于前期高温干旱、排水不好,环割过度、挂果过多,土壤酸化等原因导致根系蜕皮腐烂,树势衰弱,根系活力较差,营养吸收受阻,缺乏营养导致秋梢不老熟。

2、放梢时间较晚,丰产树一般在立秋至处暑期间(8月7~22日)放梢,正常水肥下秋梢从萌发到转绿老熟需要40~45天,如果在9月份中下旬放梢,由于后期温度较低,生长时间短,老熟速度慢,导致秋梢不老熟,并且影响后期的花芽分化。

一、秋梢不老熟的危害

1、容易感染黄龙病,木虱是黄龙病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秋季是木虱的高发期,产卵繁殖速度快,而木虱最喜欢叮咬嫩梢。

2、影响果实转色,秋梢不转绿,重则落果,轻者影响果实的最后阶段膨大导致果实偏小,更会导致果实转色不均匀。

3、影响花芽分化,秋梢不转绿,无法制造营养且消耗营养,导致营养水平较低,花芽分化质量差,偏向于向叶芽分化。

4、容易导致落果,不老熟的秋梢不断与准备转色的果实争夺养分,使叶片中的正常光合作用能量不能及时传导到果实中,果实营养不足可能会采前落果。

三、秋梢不老熟的解决方案

1、根系受损,可淋施水溶肥稀释300倍,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生根。

2、叶面喷施叶面肥,配合高钾叶面肥,促进秋梢老熟。

3、及时防治炭疽病、溃疡病等病害;炭疽病可用:咪鲜胺1500倍+吡唑醚菌酯3000倍。溃疡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1000~30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500~800倍液。

分享完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7. 肉植叶子发黄

浇水过多黄叶,这是导致万年青叶子发黄最常见的原因,它的叶子会逐渐泛黄,就是整片叶子,叶面会有点水肿的现象。

养在室内的盆栽万年青并不需要频繁浇水,因为室内的通风不好,光照也很少,土壤里面的水分很久都散失不干净,如果这个时候经常给水,就会导致根部无法吸收水分,最终就会引起烂根,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黄叶。

8. 肉肉叶子变黄是什么原因

植物缺水,等叶子变枯再拿掉。

首先,我们为了防止多肉不徒,所以给予的水分就不多,如果我们隔几天就给多肉浇水,那么他下面的叶子肯定不会发黄,而且总是那么饱满,不但形状没了,而且还会继续往高长,有的还要穿裙子,那是因为上面的新叶子没地方去了,下面的叶子不消耗掉的话,只能继续往下推。当然,在很多自然环境里,多肉可以吸收的水分也是不多的,这也是为什么肉肉会在自己的叶子里储藏水分,那就是为了日后使用,仙人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但是那我们给水不多,那他们缺水了怎么办?那自然是从自己的叶片里吸收水分,从而继续生存。发黄的叶子其实里面的水分还没有被完全吸收,事实上里面其实还藏有大量的水分供多肉吸收,如果这时我们将叶片拔掉,那么植株就又要重新寻找吸收水源的地方。

其次,那些枯黄的叶子里面其实还储藏了一些养分。不要小看那几片软软的发黄的叶子,有时候一两片叶子没有什么作用,但是日积月累下来,那样子就浪费了很多营养,加上多肉植物需要的营养其实本来不用很多,自己生产的营养就够他自己使用了,所以把他拔掉其实白白浪费。

其实到某个阶段的时候,是可以将老叶片拔下来使其不影响美观,但是要确定是不是正确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叶片内的营养被完全吸收后,留下来的叶片会最后变薄,变干,更老的甚至一碰就碎(一般出现在露养多肉身上),当然我们不用等到一碰就碎才扯下来,但是也不能急。

9. 植物叶边发黄

1.光照问题

强光暴晒容易导致叶子干枯发黄,不能直接将植株暴露在强光下长时间暴晒,需要放置在阴凉的地方,适当进行遮阴。

光线不足也会导致叶子发黄,需要将植株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保证一定的光照时间。

2.浇水问题

浇水过多容易导致叶子暗淡发黄,需要控制好水量,植物生长期间保持花土湿润即可。平时需要观察植株生长状态,合理浇水,注意不要积水,以免根部腐烂。

浇水太少也会导致叶子发黄,若盆土过于干旱,需要及时浇水。

3.施肥问题

植物缺肥会导致叶子发黄,若土壤肥料不够,需要勤施薄肥,补充养分。

植物施肥过多也会导致叶子焦黄脱落,应该合理施肥,若肥料过多,应停止施肥,及时浇水冲洗。

4.土壤

如果土壤偏碱性的时候植物的叶子容易表现出老叶和叶脉中间由绿变成黄色。这时候需要给土壤加点酸性物质来中和

10. 植物叶肉发黄怎么办

简单的方法 将水煮到80度左右后,将叶子放进去,煮沸至叶肉发黄后,再继续浸泡至水温降至40度左右,用手指或软的牙刷将叶肉去除即可。最后设计好后,可拿到照相馆塑封。 复杂的方法 【制作】

1: (1)大烧杯里加入100mL水,再加入约3.5g氢氧化钠、2.5g无水碳酸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到沸。取几片坚韧的树叶放入上述腐蚀液中连续煮沸6~10分钟,这时常用玻棒或镊子轻轻翻动。 (2)当叶肉煮烂后,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清水中漂洗。当叶片上残留碱液漂洗干净后取出,把叶片平铺在一块木板上(或平铺在手心上),用小试管刷或毛质柔软的旧牙刷轻轻刷掉叶片两面已烂的叶肉,一边刷一边常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冲洗,直到只留下叶脉。 (3)刷净的叶脉片,漂洗后放在玻璃片上晾干。当晾到半干半湿状时涂上所需的各种染料,然后夹在书页中等它自然晾干、压平。干燥后在叶柄上系一根彩色丝绸带,便制得一片叶脉清晰、色质艳丽、美观实用的书签。

2: 1、选择叶片。 选择叶脉粗壮而密的树叶。一般以常绿木本植物为好。如桂花叶、石楠叶、木瓜叶、桉枝叶、茶树叶等。在叶片充分成熟并开始老化的夏末或秋季选叶制作。 2、用碱液煮叶片。碱液的配置:按1升水计算,碳酸钠(苏打)70克,氢氧化钠50克(以上两种药品化学品商店有售),也可用石灰水代替碱液,在搪瓷杯或沙锅内将配好的碱液煮沸后放入洗净的叶子适量,煮沸,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叶子 ,防止叶片叠压,使其均匀受热。煮沸5分钟左右,待叶子变黑后,捞取一片叶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检查叶肉受腐蚀和易剥离情况,如易分离即可将叶片全部捞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再逐片进行叶肉与叶脉的分离。 3、去掉叶肉。 将煮后的叶子放在手掌上或玻璃板上,用旧牙刷柄光滑处在叶面上轻轻擦试,受腐蚀的叶肉即可被擦掉,然后在水龙头下面冲洗,继续擦试,直到叶肉全部去掉。 4、漂白叶脉。 将刷洗净的叶脉放在漂白粉溶液中漂白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后夹在旧书报纸中,吸干水分后取出,即可成为叶脉书签使用。 5、染色、绘图、写字。 用红、蓝墨水或其它染色剂染成你所喜爱的颜色,亦可在上面作画、写字,最后系上丝线即成。 【说明】树叶宜选用白杨树、桂花树等质地较柔韧的叶。在洗刷时必须极仔细小心,切忌急于求成,否则叶脉易刷坏。

11. 多肉植物叶片发黄是为什么

1、高温环境浇水频繁

多肉植物的原生地大都是环境很恶劣,要么是沙漠要么是戈壁,要么就是岩石的缝隙中。像现在家庭养护中说的不能曝晒啊啥的完全没有,就是靠天吃饭。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肉肉练就了一项自我保护的技能,而就是这项技能导致了它进了家庭这样备受呵护的环境中反而会化水。

植物有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适宜的环境中,植物会通过茎叶的气孔来进行正常的蒸腾的呼吸作用,多肉植物也不例外。而如果遇到极端的环境比如高温,高温会让植物加速蒸腾带走大量水分,而原生的肉肉并没有多少水来供它蒸腾,它只能进化出一项功能:遇到这种环境就把茎叶的气孔关闭,来锁住体内的水分不必过多的流失,而在关闭气孔的同时,它也无法再用茎叶来进行呼吸作用,转而用根系来呼吸。

原生地的肉肉土壤大都是沙子或者岩石,透气性非常好,所以肉肉即使只用根系呼吸也很顺畅;而进了家庭养护之后,不管你的盆土如何透气,它始终要在一个小花盆里面,本来就有局限性,此时如果再浇透水,那肉肉就完全是一个憋气的状态了。不但是憋气的状态,而且根系还在不断的吸水,却没有蒸腾作用来排水,最终只能把细胞壁撑破,外在表现就是化水了。所以说夏天的高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温下还要给肉肉浇水。这也是为什么在夏天要给肉肉严格控水的原因。

而肉肉为了保护自己,会先让底层的一些老叶片化水,所以说当看到肉肉只有部分底部叶片化水的话,基本都是这个原因。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让肉肉的根系透气就好了,顺便能降降温的话更好。一般如果刚浇过水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要感紧把肉肉拔出来放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晾一下,顺便换点排水透气性好的盆土重新上盆,这样即使化水的叶片不清理掉,肉肉恢复机能后也可以自己吸收消耗掉,当然,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把化水叶片立即摘掉,然后观察后续情况。

另外,长期的闷湿环境同样会造成肉肉化水,原理基本差不多。

2、感染真菌

多肉植物化水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感染了真菌,肉肉为了抵挡真菌更多的侵害,而选择对感染真菌的部分进行隔离,也就是说感染真菌的这部分不再有什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原来的细胞壁也会分解破裂,造成化水的现象。

这种化水就不像前面说的那样简单了,也不是单纯的底部的几片叶子化水,而是因为真菌从肉肉根系向上入侵到肉肉的茎叶,真菌到哪化水到哪,而且因为真菌的存在,化水的同时都会伴随着黑腐,非常危险。

遇上这种感染真菌而化水的情况,我们需要首先立即把肉肉脱土,然后把所有化水的部位全部砍掉,完好的部分伤口晾干后用新土重新上盆,旧土也不要在用了。如果施救不及而导致肉肉挂掉的话,也不要太过自责,毕竟这种化水从发生到肉肉死亡速度非常快,注意吸取此次的教训预防其它肉肉也感染才是当前要做的。

而归根结底,真菌的形成也主要是因为闷热潮湿的环境,所以要预防真菌感染的化水,还是需要通风控水。

3、冻伤化水

最后一种情况是肉肉冻伤化水。一般是发生在冬天,极度的严寒下肉肉体内的水分结冰,刺破了细胞壁,暖过来以后冻伤的部分就会耷头耷脑的化水了。

解决多肉植物冻伤化水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防寒,别让它冻着比什么都强。而如果真的冻伤了,如果只是叶片冻伤则摘掉叶片,如果茎干也有冻伤就需要砍头,保留完好的部分,慢慢挪到温暖的地方让肉肉缓缓,逐渐适应后或者重新扦插上盆。但是要注意不要立即从极冷的环境挪到极热的环境。

上一篇:榕树叶子里的虫子(榕树下的虫子) 下一篇:太阳神叶子变黑腐烂(太阳神叶子变黑腐烂怎么办)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