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粉虱图片(月季 粉虱)
1. 月季粉虱图片
可以
白粉虱主要危害月季、扶桑、杜鹃、茉莉、一品红、万寿菊、天竺葵等多种花卉。白粉虱主要在叶背刺吸汁液,使叶片卷曲、褪色、凋萎,直至干枯,有的还可诱发煤污病。家庭养花多为盆栽,一般可用下列方法巧除:
(1)白粉虱成虫对黄色有趋向性,可在植株旁悬挂或插上涂有凡士林的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振动花卉枝条,使飞舞的成虫趋向并粘到黄色板上,达到诱杀白粉虱的目的。
(2)盆花用塑料袋罩住,用棉球蘸上几滴80%敌敌畏乳油放在罩内下部,连续换几次棉球,可熏杀白粉虱。
2. 月季 粉虱
白粉虱
如果发现白粉虱的话,可以使用蚊香熏,用一个大塑料袋将月季花植株整个套起来,在塑料袋里点燃蚊香,通过烟雾来熏白粉虱,熏一会就能去掉白粉虱。也可以用棉球沾上80%的敌敌畏乳油,放在塑料袋里,闷几个小时,每周闷一次,连续闷三次就能彻底消灭白粉虱了。
红蜘蛛
如果月季花染上了红蜘蛛,会发现叶子背面出现很多小虫子,叶子上有不均匀的细小斑点,出现失绿现象。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及时喷洒药剂,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螨危4000-5000倍液来喷洒。
蚧壳虫
如果月季染上了蚧壳虫,会吸食叶面上的汁液,导致叶面褪色、死亡。可以往月季上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50%马拉硫磷15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等。
蚜虫
如果染上了蚜虫,可以喷呲虫啉药物,联系喷一次,效果较好。
3. 月季粉虱图片大全
月季被面有小白虫是月季白粉虱病
月季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根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枝梢,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
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植株上部幼嫩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卷曲、褪绿、发黄、萎蔫甚至干枯,提早脱落。大量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开花和观赏。
4. 月季白粉虱图片
用烟蒂(多一点,20或30个把)、烟丝或碎橘皮加十倍水,浸泡一昼夜,用那个水浇花,就可以了.也可用捣烂的大蒜、大葱或洋葱加水二十倍稀释,然后滤去残渣,喷雾于花叶的背面,能够有效地杀死蚜虫、红蜘蛛和落叶虫等。
用辣椒或切碎的夹竹桃叶加20倍水,煮沸20分钟,凉晾后浇花或除去滤渣进行喷雾,也可有效防止虫子。
用塑料袋套住盆花,上开一小口,内燃一支蚊香熏蒸,1小时后撤掉袋子与蚊香,可有效杀死蝶蛾类幼虫和成虫。
用1:1000的中性洗衣粉液喷洒花草,对白粉虱杀死率极高,用1:800的风油精液喷洒,杀虫效果也极佳。
5. 月季粉虱图片高清
1、杀扑磷:广谱杀虫、杀螨剂,防治蚧壳虫有特效,不内吸,安全高效,兼治粉虱、蚜虫,秒杀一切甲壳虫、青虫。缺点:味道有点大
2、噻虫嗪: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介壳虫具有胃毒、触杀作用,和杀扑磷搭配后对介壳虫成虫有特效。
3、有机硅高渗透剂:辅助杀扑磷和噻虫嗪使药性穿透进介壳虫体内,辅助两种药穿透虫卵,杀死虫卵。 这三种药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搭配着用,可以把介壳虫杀绝。喷叶子+喷湿土表或者灌根,杀死土里的虫卵,如此这般可以杀绝。比例是1:1500倍,每种药剂取1克,合计取3克,然后加入1500克的水就可以了。
6. 月季常见虫害图片大全
可能是切叶蜂害。
切叶蜂顾名思义主要是切叶片,并且把叶子切的圆圆的,伤口非常整齐,有时候还以为是孩子的恶作剧,这都是切叶蜂在使坏。切叶蜂不是吃叶片而是把叶子切下来放在窝里去孵化下一代,它是在地上挖个坑,然后切一些叶子带回去做窝,再取一些花粉然后把卵产进去盖住来孵化下一代。从全国范围来看,在4月份中旬一般就会出现,在南方各个地区甚至会持续到11月份左右。
这种昆虫来无影去无踪,而且切下来的叶片不是为了吃,所以喷洒药物作用也不大,总是把你的月季以及其他的花卉切得乱七八糟,然后大摇大摆的离开。出现时很难把药物喷到它身上,所以平时的喷药法对它并不适用。
7. 月季害虫图片大全
蜜虫子,学名蚜虫,也叫腻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蚜虫虽然个头不大,对人体也没有什么伤害,但是由于它繁殖的速度很快,防治不及时,往往会对植物造成较大损害。而且,蚜虫的种类比较多,对植物的危害面也比较广,几乎每种植物都有可能发生虫害。
月季花也经常遭到蚜虫的侵害。月季长管蚜,是蚜虫的一种,主要危害月季、野蔷薇、玫瑰、梅花等植物。月季长管蚜的成虫雌蚜长约4mm,宽约1.5mm,无翅胎生,头部浅绿色,胸部和腹部草绿色,腹管长圆筒形。雄蚜虫有翅,比雌虫略小一点。在月季花上发生时,长管蚜主要集中在嫩梢、花蕾、花梗及部分叶片上,吸吮汁液,引起受害部位畸形,不易伸展,使月季花的长势变弱,不能正常生长,不能正常开花,失去观赏性。
月季长管蚜每年可发生10代左右,南北方气温不同,发生的代数也不同。长管蚜主要匿藏在月季的芽间、叶芽、叶背或者草丛、落叶层中越冬。每年3月中下旬,北方气温回升到20℃左右,春季干旱少雨,长管蚜便开始繁殖危害,4月上旬密度开始增加,在月季的幼芽、幼叶、嫩梢、花蕾、花枝等部位繁殖聚集并吸吮汁液,5月中旬可形成第一次危害期。7-8月份进入高温多雨天气,长管蚜的数量会减少。
9月中下旬进入秋季后,天气变得干燥,长管蚜又会出现大量繁殖,10月中下旬可形成第二次危害期。冬季,在一些温室大棚或者室内,如果温度湿度适宜,长管蚜也有可能继续为害。南方气温较高,月季长管蚜2月份开始活动,6月上中旬为盛发期,8月下旬至11月为第二次盛发期,12月进入越冬期。
月季长管蚜的防治,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要早动手。月季花上发现长管蚜后,要趁着数量少及时处理,免得形成规模危害月季。二是要多种防治相结合。室内盆栽的月季花,建议以物理防治和园艺防治为主,避免污染环境。室外露地栽培的月季花,可以采取药物防治的方法,迅速清除虫患。
月季长管蚜的防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手捏法。蚜虫刚刚发生时,可以直接带着手套,用手捏死蚜虫。还可以用剪刀把个别招蚜虫的枝叶给剪掉,埋到土里。
(2)诱捕法。蚜虫喜欢甜甜的气味,可以用白砂糖、醋和酒制作有甜香味的糖水,盛到杯子里,傍晚放在月季花旁边,可以诱捕蚜虫。(3)清洗法。长管蚜不很严重的时候,可以用苏打、清洗剂配制水剂,稀释后对招蚜虫部位进行喷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另外,也可以尝试用洗衣服水、肥皂水、烟叶水、花椒水等喷洗。
(4)药物法。室外大规模种植的月季花,一旦发生蚜虫,要迅速控制。在长管蚜卵孵化期至虫害盛期,都可以用溴氰菊酯乳油20-40ML,兑水50-60kg进行喷施。也可以用阿维菌素乳油20-40ML,兑水50-60kg喷施。也可以选用其他防治蚜虫的药物,确保尽快见效。
8. 月季黑刺粉虱
金露梅常见的虫害有小绿叶蝉、白粉虱、月季长管蚜、玫瑰三节叶蜂、古毒蛾、褐边绿刺蛾等。
如果有小绿叶蝉发生,可于发生初期喷洒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喷洒。如果有白粉虱发生,可用1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
如果有月季长管蚜发生,可在发生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杀灭。
如果有玫瑰三节叶蜂发生,可在其幼虫期喷施48%乐斯本乳油3500倍液进行杀灭。
如果有古毒蛾发生,可在幼虫期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进行杀灭。
如果有褐边绿刺蛾发生,可在幼虫期用Bt乳剂500倍液或者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杀。
金露梅常见的病害是白粉病。白粉病的发生可引起病叶卷曲、枯焦,嫩梢可枯死,花不能开放或花姿不整,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价值。白粉病危害金露梅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染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
金露梅白粉病的病源为蔷薇单丝壳菌,菌丝体在寄主表面发育,以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此病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栽培土壤过于干旱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利于病害的发生。
白粉病的防治,可采用如下措施。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度至4度石硫合剂;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倍至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