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科属以及特征(常见植物的科属)
1. 常见植物的科属
植物区系(flora)
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如中国秦岭山脉生长的全部植物的科、属、种即是秦岭山脉的植物区系。它们是植物界在一定自然环境中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植物区系包括自然植物区系和栽培植物区系,但一般是指自然植物区系。根据不同原则或分布区特点,可划分为几类区系成分。通常将某地区全部植物种类按科、属、种进行数量统计,然后按地理分布、起源地、迁移路线、历史成分和生态成分划分成若干类群,分别称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生态成分等,以便全面了解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分布区类型以及发生、发展等重要特征。
2. 常见植物的科属和鉴别要点
无患子
SemenSapindiMukorossi
(英)ChineseSoapberrySeed
别名木患子、洗手果、肥珠子。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Gaerth.的种子。
一、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20至25米。树皮灰白色,平滑不裂。偶数羽状复叶,全缘互生。花顶生,花期5至7月。核果近球形,径1.5至2厘米,10至11月成熟,黄色或橙黄色。种子球形、黑色、光亮、坚硬。
二、生态习性分布于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抗风力强。不耐水湿,能耐干旱。萌芽力弱,不耐修剪。生长较快,寿命长。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
三、园林绿化用途树干通直,枝叶广展,绿荫稠密。秋叶金黄,羽叶秀丽。果实累累,橙黄美观。是绿化的优良观叶、观果树种。
四、苗木培育
1.小苗培育:用种子繁殖。秋季果熟时采收,及时去皮净种。因种壳坚硬,既可当年秋播,也可用湿沙层积埋藏越冬春播。育苗圃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整地要求深翻细耕,施足基肥,开好排水沟。播种以点播为宜,密度为行距25厘米,株距12至15厘米,盖土厚度以5厘米为好。亩用种50至60公斤,亩产苗1万至1.2万株,苗木出圃高度60至100厘米,地径0.8厘米左右。无患子的病虫害较少,种子发芽期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小苗期重点防治天牛。
2.大苗培育:选好圃地,施足基肥,按东西向作床,床宽1.5米,床高25厘米。自秋季苗木落叶至翌年春季萌芽前,挑选树形好、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木,按株行距60厘米×80厘米定植。起苗及定植时,应保护好顶芽及根系,并尽量多带宿土。定植后,在做好常规的田间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工作:
第一、定植后,如有侧枝萌发要及早抹除,以利培养通直的主干,定干高度2—2.5米。
第二、修剪时,要特别注意顶端一层侧枝的修剪,确保中心主干顶端延长枝占绝对优势,削弱并疏除与其同时生出的一轮分枝,保留定干后的第二、三树枝。
第三、采用自然式树冠可促进枝繁叶茂,要特别注意保护顶芽,切忌碰伤,除密生枝和病虫枝要及时修剪外,其余应任其生长。
经过3至4年的培育管理,所培育的苗木生长良好,苗木平均胸径可达4厘米,苗高可达3.5米,此时,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
植物形态乔木,高10~15m,小枝密生皮孔。偶数羽状复叶;小叶8~12,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3cm,宽2~4cm,基部宽楔形,两侧不等齐,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开放时直径3~4mm;萼片和花瓣各5,边缘有小睫毛;花瓣的瓣柄内侧有被长柔毛的鳞片2。核果球形,熟时淡黄色。花期5~6月,果熟期10月。
生于山坡林中。主产广东、广西。
采制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取出晒干。
性状种子球形,直径约14爉m。外表面黑色,光滑;种脐线形,周围附有白色绒毛。种皮骨质,坚硬。无胚乳,子叶肥厚,黄色,胚粗壮,稍弯曲。
化学成分含无患子皂甙(sapindussaponin)、脂肪油、蛋白质。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消积,杀虫。用于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癣、肿毒。
释名:桓、木患子、噤娄、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见愁。
性味: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
子中仁:辛、平、无毒。
主治:子皮:
1、去风明目。用无患子皮、皂角、胡饼、草菖蒲,同捶碎,加浆水调作弹子大,取以泡汤洗头,能去风明目。
2、洗面去斑。有无患子上捣烂,加白面和为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子中仁:牙齿肿痛。用肥珠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土固封,火煅,研细。每日取以擦牙。
【别名】油患子、苦患子、洗手果、木患、木患树、肥皂树、肥珠子、洗衫子、黄目子、目浪子
【来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Gaertn.,以根与果入药。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果实秋季采。
【性状】核果球形,有棱,果皮黄色或棕黄色,肉质,有肥皂作用,故俗称“洗手果”;种子球形,黑色而硬。
【性味归经】果:苦、微辛,寒。有小毒。根:苦,凉。
【功能主治】果:清热除痰,利咽止泻。用于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急性胃肠炎(煅炭)。根:清热解毒,化痰散瘀。用于感冒高热,咳嗽,哮喘,白带,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果:1~3个,水煎冲蜂蜜服;根:0.5~1两。
【备注】
(1)同属植物川滇无患子(皮哨子)Sapindusdelavayi(Franch.)Radlk.分别于云南,果、皮:理气止痛,杀虫,止痒。
(2)服无患子,如有中毒,则其症状为恶心,呕吐。解救方法:洗胃,内服蛋清或面糊及活性炭等;注射25~50%葡萄糖液,经上述处理后仍频繁呕吐时,可注射阿托品对症治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学名:SapindusmukorossiGaertn.
英文名:ChinaSoapberry
科名:无患子科Sapindaceae
乔木,高10—15米,小枝密生皮孔。双数羽状复叶。小叶8—12,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3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两侧不等齐,全缘,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微毛。圆锥花序顶生,主轴和分枝有茸毛;花小,开放时直径3—4毫米;萼片和花瓣各5,边缘有小睫毛;花瓣的瓣柄内侧有被长柔毛的鳞片2。核果球形,熟时淡黄色,由于房的1室发育而成,未发育的部分残留基部;种子球形,黑色,坚硬。花期5—6月,果熟期10月。
产各地,生于山坡林中,南京市区有作行道树栽培;分布于我国东起台湾:省,经浙江至湖北西部,长江以南各省均产。
木材淡黄色,质脆,多作木梳用;果皮捣烂可作肥皂代用品;种子可炒食,核仁提取油脂可作润滑油;根、果入药,能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果实含无患子皂苷等三萜皂苷
无患子
【无患子的功效介绍】:
【中文名】:无患子(《本草拾遗》)
【类别】:种子类
【异名】穗子(《多能鄙事》),木患子、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纲目》),木挽子、油患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圆肥皂、桂圆肥皂(《现代实用中药》),洗手果、苦枝子(《广西中兽医药植》)。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种子。
【植物形态】无患树(《本草拾遗》),又名:桓(《山海经》),拾栌木(崔豹《古今注》),楺娄、栌木(《纂文》),噤娄(《本草拾遗,),拾栌鬼木(《中华古今注》),卢鬼木(《纲目》),黄目树(《台湾府志》),目浪树。
落叶或常绿乔木,高达25米。
枝开展,小枝无毛,密生多数皮孔;冬芽腋生,外有鳞片2对,稍有细毛.通常为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有柄;小叶8~12枚,广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或斜圆形,左右不等,革质,无毛,或下面主脉上有微毛;小叶柄极短。
圆锥花序,顶生及侧生;花杂性,小形,无柄,总轴及分枝均被淡黄褐色细毛;萼5片,外2片短,内3片较长,圆形或卵圆形;花冠淡绿色,5瓣,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短爪;花盘杯状;雄花有8~10枚发达的雄蕊,着生于花盘内侧,花丝有细毛,药背部着生;雌花,子房上位,通常仅1室发育;两性花雄蕊小,花丝有软毛。
核果球形,径约15~20毫米,熟时黄色或棕黄色。
种子球形,黑色,径约12~15毫米。
花期6~7月。
果期9~10月。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无患树蔃)、韧皮(无患树皮)、嫩枝叶(无患子叶)、果肉(无患子皮)、种仁(无患子中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取种子晒干。
【药材】干燥的种子呈球形,径长14毫米。
外表黑色,光滑。
种脐线形,周围附有白色绒毛。
种皮骨质,坚硬。
无胚乳,子叶肥厚,黄色,胚粗壮稍弯曲。
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含无患子皂甙(sapindussaponin)、脂肪油、蛋白质。
【性味】苦,平,有毒。
①《本经逢原》:苦,平,无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涩,有小毒。
【功用主治-无患子的功效】清热,祛痰,消积,杀虫。
治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痹,肿毒。
用于白喉症,精囊病,淋浊尿频。
清热,祛痰,消积,杀虫。
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癣、肿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血;煨食杀虫,去腻;煮膏药祛风、消肿、拔毒。
②《广西中药志》:烧灰研末吹喉治声哑。
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各种喉症,感冒发热,百日咳,白浊,白带,小儿疳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研末或煨食。
外用:研末吹喉、擦牙,或煎汤洗、熬膏涂。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选方】①治双单鹅喉:无患于三钱,凤尾草三钱,煎服。
②治鹅喉:无患子二钱,元明粉一钱五分,梅片六分,研极细末吹喉。
严重者加麝香一分。
③治哮喘:无患子煅灰,开水冲服,小儿每次六分,成人每次二钱,每日一次,连服数天。
(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④治虫积食滞:无患子五至七粒,煨熟吃,每日一次,可连服数日。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⑤治厚皮癣:无患子酌量,用好醋煎沸,趁热搽洗患处。
(《岭南草药志》)⑥治牙齿肿痛:无患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固煅研,日用擦牙。
(《普济方》)⑦去风明目。
用无患子皮、皂角、胡饼、草菖蒲,同捶碎,加浆水调作弹子大,取以泡汤洗头,能去风明目。
⑧洗面去斑。
用无患子上捣烂,加白面和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⑨子中仁:牙齿肿痛。
用肥珠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土固封,火煅,研细。
每日取以擦牙。
【临床应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取洗净去皮的无患子1斤,加水1000毫升煎成浓液。
每次取50~100毫升加温开水1000毫升稀释,按常规灌洗阴道,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同时配合清热化湿的中药内服。
经治10例均于灌洗一疗程后,复查滴虫阴性。
5例追踪观察2~3个月未见复发;1例于2月后复发,再行治疗仍然有效。
无患子皮
(《日华子本草》)
【异名】槵子肉皮(《濒湖集简方》),无患子荚(《本草汇言》)。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果肉。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采集】果实成熟时,剥取果肉,晒干。
【性味】苦,平,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日华子本草》:"平。"
③《纲目》:"微苦,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止痛,消积。治喉痹肿痛,胃痛,疝痛,风湿痛,虫积,食滞,无名肿毒。
①《本草拾遗》:"主喉闭。"
②《陆川本草》:"行气止痛,消胀去郁。治腹泻,腹痛,喉痛。"
③《南宁市药物志》:"化热痰。"
④《中国药植图鉴》:"为祛痰剂,并能解河豚中毒,止疝痛、风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涂、含咽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风痰:无患子(去核)一只,研烂,开水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喉痹,开咽窍:无患子核外肉,捣汁和白汤服。(《本草汇言》)
③治喉毒肿痛:无患果(去核)二两,用蜜糖四两,浸半个月后用。每日含两三次,每次含咽半只。
④治心胃气痛、痧气、虫痛、食积腹痛、小便涩痛:无患果(去核)七只,各纳食盐少许,烧存性,研末,开水泡服。小儿酌减。
⑤治虫积食滞:无患果肉三钱,水煎服。
⑥治毒虫咬及无名肿毒:无患果肉适量,捣烂,用水调后,擦患处。(③方以下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急性胃肠炎:无患子果二钱,煅炭煮水服,每日二至三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佛说木患子经
(失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阇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无数,名称远闻,天、人所敬。时难国王,名波流离,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勇贵,疾病流行,人民困苦,我恒不得安卧。如来法藏,多悉深广。我有忧务,不得修行。唯愿世尊,特垂慈愍,赐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来世中,远离众苦。’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使还启王,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云:‘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又作是念:‘世尊大慈,普应一切。若我此善,得免长沦苦海,如来当现我身,为我说法。’愿乐迫心,三日不食。佛即应形,与诸眷属,来其宫内,而告王曰:‘莎斗比丘,诵三宝名,经历十岁,得成斯陀含果。渐次习行,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王闻是已,倍复修行。佛告阿难:‘何况能诵三宝名,经历万数?但能闻此人名。生一念随喜者,未来生处,常闻十善。’
说是法时,大众欢喜,皆愿奉行。
3. 常见植物的科属有哪些
大体应该包括:植物名称(最好有拉丁语名称),别称,植物分类中所属的科属种,分布,生产特性,主要特征,主要用途等。
4. 常见植物的科属是
1.果实 葡萄是浆果.浆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常见于分属于不同科属的多种植物,如茄科的番茄、茄子、马铃薯、青椒、忍冬科的忍冬、葡萄科的葡萄等。
浆果的外果皮较薄,中果皮和内果皮则肉质多汁较为发达。浆果的一枚果实中常有许多种子。浆果的萼片宿存,与果蒂相连接。浆果一般由多心皮合生雌蕊发育而成,偶见由单心皮发育的浆果,因此在浆果中常可以观察到若干格室。2.种子 芝麻是胡麻科植物胡麻的籽种。5. 常见植物科属种识别
植物中科、属、种的意思是,科属之间的关系就是上下级的关系,一个科分好多个属。常见的科属有很多,看你说的是树木方面还是花卉方面的。像树木的有木兰科,木犀科,花卉的有蔷薇科。
6. 常见植物科属种识别实验心得体会
1、万能拍照识别
万能拍照识别这是一款功能较为全面的拍照识别软件,不仅可以识别植物花草,还可以识别动物、语言、文字、菜品、车型等,可拍照识别植物花卉品种、动物品种、菜肴名称、车型、商标,识别文字后可一键复制还支持从手机内存选取图片识别。
2、inaturalist
naturalist安卓版是一款非常有趣的昆虫和动物识别手机软件,当在生活中碰到一个生物却不知道叫什么的时候,只需要拍照上传,就可以了解它的详细信息,支持智能识别,也可以拍照上传让他人告知生物的名字。
3、自然观察
自然观察APP是一款大自然物种观察和记录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查询物种信息,可以拍照上传记录和编辑心得物种信息,在物种上传的界面中提供了物种名称,生境类型,数量,图片等功能,使物种的信息更完整。
4、形色
形色app是一款智能植物识别手机软件,它不仅识别花,也可以识别树干,枝叶和果实,不仅可以现场拍照识别,也可以输入照片识别。介绍文字包括诗词,生物学和养护知识,还包括了介绍了种子的药用价值。
5、动物守护者
动物守护者手机版是一款实用的动物识别app,支持智能查询、分类查询、拍照查询等多种方式,还可以查看最新的动物资讯,通过筛选动物特征值,辅助用户快速确定物种,并显示该物种主要信息,注册用户可将须鉴定的物种拍照上传后台,用后台专业人员进行辨认并回复。
7. 常见植物的科属是什么
Aceraceae槭树科 Actinidiaceae猕猴桃科 Adoxaceae五福花科 Agavaceae龙舌兰科 Aizoaceae番杏科 Alangiaceae八角枫科 Alismataceae泽泻科 Amaranthaceae苋科 Amaryllidaceae石蒜科 Ampelidaceae葡萄科 Anacardiaceae漆树科 Ancistrocladaceae钩枝藤科 Annonaceae番荔枝科 Apocynaceae夹竹桃科 Aponogetonaceae水蕹科 Apostasiaceae假兰科 Aquifoliaceae冬青科 Araceae天南星科 Araliaceae五加科 Araucariaceae南洋杉科 Aristolochiaceae马兜铃科 Asclepiadaceae萝藦科 Balanophoraceae蛇菰科 Balsaminaceae凤仙花科 Basellaceae落葵科 Begoniaceae秋海棠科 Berberidaceae小檗科 Betulaceae桦木科 Bignoniaceae紫葳科 Bixaceae红木科 Bombacaceae木棉科 Boraginaceae紫草科 Bretschneideraceae伯乐树科 Bromeliaceae凤梨科 Burmanniaceae水玉簪科 Burseraceae橄榄科 Butomaceae花蔺科 Buxaceae黄杨科 Cabombaceae(Hydropeltidaceae)莼菜科 Cactaceae仙人掌科 Caesalpiniaceae云实科(苏木科) Callitrichaceae水马齿科 Calycanthaceae蜡梅科 Campanulaceae桔梗科 Cannabiaceae大麻科 Cannaceae美人蕉科 Capparidaceae白花菜科 Caprifoliaceae忍冬科 Caricaceae番木瓜科 Carlemanniaceae香茜科(四角果科) Caryophyllaceae石竹科 Casuarinaceae木麻黄科 Celastraceae卫矛科 Centrolepidaceae刺鳞草科 Cephalotaxaceae三尖杉科 Ceratophyllaceae金鱼藻科 Cercidiphyllaceae连香树科 ChamaesyceS.F.Gray,emend.Croiz.大戟科 Chenopodiaceae藜科 Chloranthaceae金粟兰科 Circaeasteraceae星叶科 Cistaceae半日花科 Combretaceae使君子科 Commelinaceae鸭跖草科 Compositae(Asteraceae)菊科 Connaraceae牛栓藤科 Convolvulaceae旋花科 Coriariaceae马桑科 Cornaceae山茱萸科 Corylaceae榛木科 Crassulaceae景天科 Cruciferae(Brassiaceae)十字花科 Crypteroniaceae隐翼科 Cucurbitaceae葫芦科 Cupressaceae柏科 Cycadaceae苏铁科 Cyclanthaceae巴拿马草科(环花科) Cyperaceae莎草科 Cyrillaceae(Clethraceae)山柳科 Daphniphyllaceae交让木科 Datiscaceae(Tetramelaceae)四数木科 Diapensiaceae岩梅科 Dichapetalaceae毒鼠子科 Dilleniaceae第伦桃科(五丫果科) Dioscoreaceae薯蓣科 Dipsacaceae川续断科 Dipterocarpaceae龙脑香科 Droseraceae茅膏菜科 Ebenaceae柿科 Elaeagnceae胡颓子科 Elaeocarpaceae杜英科 Elatinaceae沟繁缕科 Empetraceae岩高兰科 Ephedraceae麻黄科 Ericaceae杜鹃花科 Eriocaulaceae谷精草科 Erythroxylaceae古柯科 Escalloniaceae(Iteaceae)鼠刺科 Eucommiaceae杜仲科 Euphorbiaceae大戟科 Eupteleaceae领春木科 Fagaceae壳斗科 Flacourtiaceae大风子科 Flagellariaceae鞭藤科 Frankeniaceae瓣鳞花科 Fumariaceae荷包牡丹科(紫堇科) Gentianaceae龙胆科 Geraniaceae牻牛儿苗科 Gesneriaceae苦苣苔科 Ginkgoaceae银杏科 Gnetaceae买麻藤科 Goodeniaceae草海桐科 Gramineae(Poaceae)禾本科 Grossulariaceae醋栗科 Guttiferae(Clusiaceae)山竹子科(藤黄科) Haloragidaceae小二仙草科 Hamamelidaceae金缕梅科 Hernandiaceae莲叶桐科 Hippocastanaceae七叶树科 Hippocrateaceae希藤科(翅子藤科) Hippuridaceae杉叶藻科 Hydrangeaceae绣球科 Hydrocharitaceae水鳖科 Hydrophyllaceae田基麻科 Hypericaceae金丝桃科 Hypoxidaceae仙茅科 Icacinaceae茶茱萸科 Illiciaceae八角茴香科 Iridaceae鸢尾科 Ixonanthaceae粘木科 Juglandaceae胡桃科 Juncaceae灯心草科 Juncaginaceae水麦冬科 Labiatae唇形科 Lardizabalaceae木通科 Lauraceae樟科 Lecythidaceae玉蕊科 Leguminosae(Fabeceae)豆科 Lemnaceae浮萍科 Lentibulariaceae狸藻科 Liliaceae百合科 Linaceae亚麻科 Lobeliaceae半边莲科 Loganiaceae(Strychnaceae)马钱科 Loranthaceae桑寄生科 Lowiaceae兰花蕉科 Lythraceae千屈菜科 Magnoliaceae木兰科 Malpighiaceae金虎尾科 Malvaceae锦葵科 Marantaceae苳叶科 Melastomataceae野牡丹科 Meliaceae楝科 Menispermaceae防已科 Menyanthaceae莕菜科 Mimosaceae含羞草科 Molluginaceae粟米草科 Monotropaceae水晶兰科 Moraceae桑科 Moringaceae辣木科 Musaceae芭蕉科 Myoporaceae苦槛蓝科 Myricaceae杨梅科 Myristicaceae肉豆蔻科 Myrsinaceae紫金牛科 Myrtaceae桃金娘科 Najadaceae茨藻科 Nepenthaceae猪笼草科 Nyctaginaceae紫茉莉科 Nymphaeaceae睡莲科 Nyssaceae(Davidiaceae)珙桐科 Ochnaceae金莲木科 Olacaceae铁青树科 Oleaceae木犀科 Onagraceae柳叶菜科 Opiliaceae山柚子科 Orchidaceae兰科 Orobanchaceae列当科 Oxalidaceae酢浆草科 Palmae(Arecaceae)棕榈科 Pandanaceae露兜树科 Papaveraceae罂粟科 Papilionaceae蝶形花科 Passifloraceae西番莲科 Pedaliaceae胡麻科 Pentaphylacaceae五列木科 Petrosaviaceae樱井草科(无叶莲科) Philydraceae田葱科 Phrymataceae透骨草科 Phytolaccaceae商陆科 Pinaceae松科 Piperaceae胡椒科 Pittosporaceae海桐花科 Plagiopteraceae斜翼科 Plantaginaceae车前草科 Platanaceae悬铃木科 Plumbaginaceae蓝雪科 Podoaceae九子母科 Podocarpaceae竹柏科(罗汉松科) Podostemonaceae川苔草科 Polemoniaceae花荵科 Polygalaceae远志科 Polygonaceae蓼科 Pontederiaceae雨久花科 Portulacaceae马齿苋科 Posidoniaceae波喜荡草科 Potamogetonaceae眼子菜科 Primulaceae报春花科 Proteaceae山龙眼科 Punicaceae安石榴科 Pyrolaceae鹿蹄草科 Rafflesiaceae大花草科 Ranunculaceae毛茛科 Restionaceae帚灯草科 Rhamnaceae鼠李科 Rhizophoraceae红树科 Rhoipteleaceae马尾树科 Rosaceae蔷薇科 Rubiaceae茜草科 Ruppiaceae川蔓藻科 Ruscaceae假叶树科 Rutaceae芸香科 Sabiaceae清风藤科 Salicaceae杨柳科 Salvadoraceae刺茉莉科 Samydaceae天料木科 Santalaceae檀香科 Sapindaceae无患子科 Sapotaceae山榄科 Sargentodoxaceae大血藤科 Saurauiaceae水东哥科(米花树科) Saururaceae三白草科 Saxifragaceae虎耳草科 Scheuchzeriaceae芝菜科 Schisandraceae五味子科 Scrophulariaceae玄参科 Simaroubaceae苦木科 Sladeniaceae肋果茶科 Smilacaceae菝葜科 Solanaceae茄科 Sonneratiaceae海桑科 Sparganiaceae黑三棱科 Stachyuraceae旌节花科 Staphyleaceae省沽油科 Stemonaceae百部科 Sterculiaceae梧桐科 Strelitziaceae旅人蕉科 Stylidiaceae花柱草科 Styracaceae安息香科(野茉莉科) Symphoremataceae六苞藤科 Symplocaceae山矾科 Taccaceae蒟蒻薯科 Tamaricaceae柽柳科 Taxaceae红豆杉科 Taxodiaceae杉科 Tetracentraceae水青树科 Theaceae茶科 Theligonaceae假繁缕科 Thymelaeaceae瑞香科 Tiliaceae椴树科 Torricelliaceae鞘柄木科 Trapaceae(Hydrocaryaceae)菱科 Trilliaceae延龄草科 Triuridaceae霉草科 Trochodendraceae昆栏树科 Tropaeolaceae金莲花科(旱金莲科) Turneraceae时钟花科 Typhaceae香蒲科 Ulmaceae榆科 Umbelliferae(Apiaceae)伞形科 Urticaceae荨麻科 Vacciniaceae越桔科(乌饭树科) Valerianaceae败酱科 Verbenaceae马鞭草科 Violaceae堇菜科 Vitaceae葡萄科 Xyridaceae黄眼草科 Zannichelliaceae角果藻科 Zingiberaceae姜科 Zosteraceae大叶藻科 Zygophyllaceae蒺藜科
8. 常见植物科属区别表格
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的阶元:昆虫分类学采用了与其它动植物相一致的分类阶梯,即界、门、纲、目、科、属、种,阶梯之间常加一些中间阶梯。昆虫的名称: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林奈双名法命名,即属名+种名+命名。昆虫的分类系统:昆虫纲由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及33个目所组成,与园林植物关系比较密切的有10个目。
园林植物昆虫常见目的分类:
1、直翅目是一些中至大型的昆虫。口器咀嚼式具有两对翅,前翅为复翅,后翅为膜质,纵折于前翅之下。前足常特化为开掘足,或者后足特化为跳跃足。雄虫常常具有发音器。直翅目昆虫的听觉器官是鼓膜听器,它位于前足胫节基部或腹部第一节。具一对尾须,属不完全变态。
2、本目常见的科有:蝗科,蝗科昆虫,即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蚱、蝗虫。身体粗壮,触角短,除极少数种类外,均不超出体长。蝗虫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盖住中胸,常具有两对翅。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而发音。听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产卵器粗壮,
9. 常见植物的科属种
门、纲、目、科、属、种,根据亲缘关系划分生物归属的等级分类,就像一个人的住址一样,比如说广东省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这样就是中国与门相对应、广东省与纲相对应、广州市与目相对应、天河区与科相对应、珠江东路与属相对应、2号与种相对应。
拿具体的植物来说,水仙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门冬目(旧为“百合目”)石蒜科水仙属水仙,风信子则属于该目下的风信子科;而蔷薇和月季的区别在于蔷薇为蔷薇属野蔷薇种,月季是蔷薇属月季种,相当近的近亲,所以它们可以相互嫁接,但能与蔷薇混淆的是酴醾,因为它俩都是野蔷薇种,只能费力地从花色、花瓣是否重瓣等处区别。
但这种情况到了马驴那里就行不通了,马属于马种驴属于驴种,相互杂交所得后代染色体为单倍体。
10. 常见植物科属形态特征
如果说根是植物的脚,有了健康的根才能站得稳,长得高。那么茎相当于脊梁,能把植物的根、芽、叶、花等各个部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茎的外形是多样的,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大多数植物茎的外形为圆柱形,也有部分植物的茎为其他形状,比如香附、荆三棱的茎的横切面为三角形,薄荷、薰衣草的茎的横切面为方形,益母草、广藿香的茎的横切面为菱形,仙人掌、蟹爪兰的茎为扁平状。
茎一般分为两个部分。长有芽、叶、花等的部分叫节;两个节之间没有长叶的部分叫节间。茎顶端和节上叶腋处都生有芽,当叶子脱落后,节上留有的痕迹叫作叶痕。
块茎按生长方式分类,茎可以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类型。
地上茎,顾名思义,就是植物的茎长在地面上。茎上生有枝、叶,顶端有顶芽,侧面生有侧芽。地上茎在适应外界环境上有各自的方式,为了使叶有展开的空间,获得充足的阳光,制造出营养物质,地上茎产生了不同的类型: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等。除了这些类型的茎,也有的地上茎出现了变态,形成不同类型的变态茎:卷须,如黄瓜的卷须;茎刺,如皂荚的茎刺;肉质茎,如仙人掌的肉质茎;叶状茎,如竹节蓼、天门冬等的叶状茎。
地下茎是植物生长在地下的变态茎的总称。地下变态茎的形状很像根,但它有节和节间之分,节上常有退化的鳞叶,鳞叶的叶腋内有腋芽,这是与根不同的地方。常见的地下茎有4 种类型:根状茎,如莲、竹的根状茎;块茎,如马铃薯、菊芋的块茎;球茎,如荸荠、慈姑的球茎;鳞茎,如洋葱、水仙的鳞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