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油松主要病虫害)
1. 油松主要病虫害
那是得了立枯病,原因是:
①前作是茄科、葫芦科和十字花科等感病植物或是连作针、阔叶苗木,病株残体多,繁殖快,易使苗木发病。
②土壤粘重,圃地低湿或易积水,土壤板结,湿度过大,种芽和幼苗呼吸受阻,窒息腐烂。
③施用未腐熟有机肥。
④种子质量低,圃地粗糙,发芽率低,出土不齐或不易出土,抗病力差,易发病;⑤播种不适时。
防治措施
1.选好圃地:尽可能避免用连作地,以及易感病之植物的栽培地块和洼地育苗。如不得已时,则务需用2~3%硫酸亚铁水溶液以每平方米9升进行浇灌,或用70%敌克松每平方米4~6g或撒生石灰每亩20~25公斤。
2. 细致整地,改进播种方法:圃地要平整,深翻细耙,以免播后高底不平而积水,土块太粗而漏风,影响出苗;整地宜在土壤干燥和天气晴朗时进行,以免水分太大造成板结,幼苗不能出土。
3.选好种,适时播种。
4.合理施肥:施用农家有机肥时,特别是施用垃圾肥或堆肥时,必需充分腐熟后施入。
5.出苗后的防治:幼苗出土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则应在雨停后抓紧扒土,并用敌克松、25%多菌灵或50%代森锌等药剂制成药(1份)土(50份)后撒在根茎部,或用1:1:100~2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苗木可以收到较好效果。烂,造成苗木枯死而不倒伏为立枯型。
2. 油松主要病虫害是什么
油松秋季发黄落叶可能是染上针锈病
油松的叶子发黄,可能是养护环境中不适,导致油松染上了针锈病,就会引起叶子发黄、发红,影响到油松的正常生长。如果确定油松染上了针锈病,可去掉枯枝烂叶,喷洒1:1:170的波尔多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15%粉锈宁1000倍液,隔半个月喷一次,连续喷洒3次,彻底将病害去掉。并且,栽种油松时,应注意避免跟黄菠萝一起混种。
3. 油松病虫害图片大全
黑松为暖温带喜光树种,原产日本,分布在我国辽东半岛、山东、江苏、浙江和台湾地区。黑松是一个抗逆性很强的针叶常绿树种,生长快,抗风力强,耐海雾,耐干旱瘠薄。具有防风沙,保持水土的功能,但抗寒、耐涝性稍差。黑松苗木应用范围广,可用作沿海防护林、沿海城市行道树、园林观赏树种、盆景等。下面是黑松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黑松抗病虫害能力强,对松干蚧、松毛虫抗性均优于赤松及油松。主要病害有松苗猝倒病,用75%敌克松4至6克/平方米浇灌苗床;松苗叶枯病用40%多菌灵800倍液或4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喷雾。主要虫害有日本松干蚧,用3至5倍50%久效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防治;松毛虫用50%敌敌畏乳剂1000 至1500 倍喷杀即可。
4. 油松的病虫害防治
红蜘蛛和蚜虫病害,是这株黑松的常见虫害,另外也还有松梢螟、蚧壳虫之类的虫害为害,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溶液喷杀,或用50%杀螟乳油1000—1500倍液喷施防治,少量虫害的情况下刷除即可,注意施药的时候远离宠物小孩,以及场地的通风确保安全第一。
5. 松树滴油是什么病虫害
夏天的时候,因为温度湿度都比较高,病虫害活动比较活跃,所以松脂就产生了。
松树的根、茎和叶子里面密布着许多细小的管道,这是松树的细胞间隙。这些管道衔接起来,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贯通整个树身的完整的管道系统,植物学家称之为树脂道。树脂道是由一层特殊的分泌细胞围合起来的。分泌细胞在松树的生理代谢过程中分泌松脂,并输送到管道里贮藏起来,这种工作从松树一发芽就开始了,并不停地进行着。当松树受到伤害的时候,松脂就从管道里流出,把伤口封闭起来。松脂中有些物质还能挥发到空气中,杀死有害病菌。因此有人认为,松树产生松脂实际上是它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6. 油松害虫有哪些
1、舞毒蛾别称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等,幼虫主要为害叶片,食量大,食性杂,几周内可把树叶吃光。寄主有苹果、柿、梨、桃、杏、樱桃、板栗、橡、杨、柳、桑、榆、落叶松、樟子松、栎、李、桦、山楂、槭、柿树、椴、云杉、马尾松、云南松、油松、桦山松、红松等500多种植物。
2、苹果蠹蛾是世界上仁果类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原产于欧亚大陆南部,属古北、新北、新热带、澳洲、非洲区系共有种,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6大洲几乎所有的苹果产区。以幼虫蛀食苹果、梨、杏等的果实,造成大量虫害果,并导致果实成熟前脱落和腐烂,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
3、小菜蛾别称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4、眉纹天蚕蛾是天蚕蛾科樗蚕蛾属的一种昆虫,展翅宽120~140毫米,翅膀褐色,各翅中央具眉形淡色斑纹,上翅翅端也具有类似蛇头状斑纹,雌雄差异和其他天蚕蛾相同,近缘种为大眉纹天蚕蛾。成虫出现于3至10月,生活在1200公尺以下山区,低海拔山区较普遍。夜晚趋光。
5、姬透目天蚕蛾是天蚕蛾科目天蚕蛾属的一个物种,展翅120~150毫米,外观近似大透目天蚕蛾但本种体型较小,翅色较浓豔且稳定,各翅中央的拟眼纹具鲜豔的桃红色与上方的白色眉形边线,前翅近基部的短斑下缘具桃红色的分布。主要分布于中海拔山区,栖息量少。
6、大透目天蚕蛾是天蚕蛾科目天蚕蛾属的一个物种,展翅165~180毫米,翅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各翅中央有一枚圆型的拟眼纹,眼纹上端桃红色,内具一枚黑色的斑点,後翅拟眼纹外侧有一个如浓眉状的黑斑,前翅近顶角到後缘有一条镶白边的褐色横带,後翅斑纹近似前翅。体型是天蚕蛾科中仅次於皇蛾,体型硕大,夜晚常见於路灯下栖息,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区但数量不多。
7. 油松病害防治
可以。多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导致的病害作用很显着。土壤消毒用50%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施用1.5克,也可按1:20的份额配制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用地防治苗期病害。
8. 油松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覆土防寒法
覆土防寒就是将越冬的油松苗木整个冬季埋在土壤中,使油松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温度,不受气温急剧变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可以减少油松苗木水分的蒸腾和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于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生冻害和油松苗木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红松、云杉、冷杉、侧柏、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和部分落叶的花灌木,如蔷薇、月季以及常绿的小叶黄杨等。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覆土防寒时间,应在油松苗木已停止生长、土壤结冻前3天-5天(立冬前后),气温稳定在0℃左右时进行。覆土防寒具体方法,用犁将步道(或垄沟)犁起、碎土后向床(垄)面一个方向覆土,使苗梢向一边倒,不要从苗上头向下盖土。覆土要均匀,埋严实,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一般床面南侧迎风面适当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上。翌年春天起苗前l周-2周,气温稳定在5℃左右时开始分两次撤土,不要在大风天撤土,这样有利于缓苗,使其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宜过迟,否则覆土化冻下沉,沾附油松苗木,影响生长,且不便作业。撤土后要及时灌溉,以防春旱。
覆草防寒法
用稻草或杂草、麦秆等盖压在苗床,以防冻害。在初冬土壤结冻时覆盖,厚度以不露苗稍为宜。初次降雪时要震动覆草,使积雪落入油松苗木行间填实空隙,以免再降雪压伤油松苗木。春季起苗前1周,分2次-3次撤除覆草,避免撤草过早油松苗木遭受霜冻。覆草前如苗床过于干燥,可进行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忌土壤结冻后灌水。覆草防寒不如覆土防寒法保温效果好,但在一些土质粘重不宜覆土防寒的圃地多采用覆草防寒。大型苗圃大面积应用此法较费工、费料,且管理不便。
设障防寒法
对于常绿针叶树幼苗或一些珍贵树种和新引进树种阔叶树幼苗,当其长势较弱时,可采取设障防寒。在防寒区、假植区,应每隔20米-25米用整捆秸秆夹一道防寒障。防寒障在春季起苗前3天-5天内分2次撤除,不宜撤得过早。设障防寒不仅可以降低风速,使油松苗木减轻寒害,而且有利于土壤保墒,增加积雪,有效地预防春旱。但用料较多、费工,增加油松苗木成本。
冬灌防寒法
各地的试验结果表明,对油松、樟子松、侧柏等针叶树幼苗可以采取冬灌防寒法。具体做法是:将垄沟(或床步道)用犁犁成深沟,将犁起的土覆到垄(床)两侧,土壤结冻前进行垄(床)面侧方灌水,灌透灌足,使油松苗木和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以满足油松苗木越冬期间的少量水分消耗,避免和减轻产生生理干旱现象。
涂白防寒法
涂白防寒对于油松幼苗越冬防寒有一定效果。具体做法是:配制1:1.5的加大石灰量的1%波尔多液加浆糊乳剂,对油松幼苗喷洒。喷洒的时间约在土壤结冻前。在整个冬季,油松幼苗外表呈灰白色,既能反射阳光,防止温度急剧变化,又起到堵塞叶片气孔,抑制蒸腾,保护幼苗,防除病害的作用。
薄膜防寒法
该防寒法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苗床幼苗云杉、冷杉、紫杉、侧柏、桧柏等床作播种苗采取用铁筋、竹片在苗床上支撑成拱形,上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四周用土埋严,简便易行。覆薄膜前灌透底水,覆薄膜保温保湿、温湿度适宜,管理方便,冬季寒冷,可在塑料拱棚上面再覆盖厚草帘起防寒保温作用
9. 油松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黑皮油松的松毛虫和其它松毛虫防控方法差不多。黑皮油松多在东北种植,东北的松毛虫一年就一代,华北和中原地区两年三代,两广和福建就多一些,一年两代。
松毛虫在北方都是下树产卵越冬的,开春以后卵逐渐孵化,幼虫还会上树取食,你可以人为阻断其上树的路。如果是在葫芦岛为界,如果是以南就2月中旬,如果是以北就2月下旬到3月上旬,用塑料薄膜在油松1米半的地方给绕一圈,并且留圈“领子”,小毛虫就爬不上去,都堆在“领子”以下,灭掉它们就很容易了。
如果你知道每年毛虫上树是什么时候,估摸着它快上树的时候就给树涂一层粘虫胶(也在1米半或者稍微下一点的位置),把它们都粘那儿,任你怎么处置都行。
松毛虫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
在各类型区中,均可使用白僵菌。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菌,其他世代(或时间)一般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施菌量每亩1.5-5.0万亿孢子。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需温度24˚C以上的连雨天或露水较大的条件,施菌量应适当增加3—4倍。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
2、苏云金杆菌(Bt)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C。施菌量每亩40~80万国际单位(IU)。多雨季节慎用。
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3、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
用围栏或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法,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亩用药量50-200亿病毒晶体。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粉作业。
4、招引益鸟
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5、释放赤眼蜂
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亩3—10万头。亦可使赤眼蜂同时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
南方好像是没黑皮油松,在南方对付松毛虫其实比较困难,因为松棒子很高,药很难喷上去,林子密的地方可以放烟包,不过现在有专门防虫的炮弹了,象迫击炮一样的使用方法,炸一枚可以覆盖5亩左右,大面积防治的话成本也不是很高。每亩平均防治成本大致在10个大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