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桫椤种类和图片(桫椤原产地)
1. 桫椤原产地
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在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茶王自然村,生长着1株世界上最粗、最古老,树龄有3200多年的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古茶树因位于锦秀村而得名“锦秀茶王”,“锦秀茶王”树高10米多,胸围达5.8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树围最粗、树龄最大的古茶树。1996年,“锦秀茶王”被列为云南名木古树。2015年两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锦秀茶王”为世界上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
最大的竹子——巨龙竹。在沧源县班洪乡、班老乡一带,生长着最大的竹子——巨龙竹,也称为歪脚龙竹。巨龙竹最高可达30米以上,最粗直径可达30厘米,是世界上1200多种竹子种类中最高和最粗的,堪称竹子中的“巨无霸”,沧源县是巨龙竹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2011年,沧源县被国际竹藤组织授予“中国特色竹乡”称号。
最适宜烧制竹筒饭的竹子——糯竹。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县一带,生长着最适于烧制竹筒饭的竹子——糯竹,也称为香糯竹。香糯竹具有特殊的天然香味,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元素和微量元素,香糯竹烧制的竹筒饭芳香可口,是当地人喜爱的特色食品。
最甜的、可以生食的竹笋——甜龙竹。在临沧市8个县(区),生长着最甜的、可以生食的竹笋——甜龙竹(包括勃氏甜龙竹、版纳甜龙竹、马来甜龙竹)。甜龙竹鲜笋鲜嫩香甜,没有普通竹笋的苦味、涩味。据测定,甜龙竹鲜笋的含糖量4%以上,挖出削皮洗净即可直接当水果鲜吃。
最重的树木——铁力木。在耿马县孟定镇一带,生长着世界上最重的树木——铁力木。干燥的一般木材1立方米大约重400至750千克,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而干燥的铁力木1立方米重达1192千克,放在水中也不会浮于水面。在耿马县孟定镇四方井,现存有我国唯一的一片天然铁力木林,现建有耿马四方井铁力木自然保护小区进行保护管理。
最轻的树木——轻木。在耿马县孟定镇一带,种植有最轻的树木——轻木。干燥的轻木1立方米重约120千克,是同样体积铁力木重量的1/10,同样体积水重量的1/8。
最“毒”的树木——见血封喉。在沧源县一带,生长着最“毒”的树木——见血封喉。见血封喉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律失常,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
最“咸”的树木——盐肤木。在临沧市8个县(区),生长着最“咸”的树——盐肤木。盐肤木的树皮和籽种表面会结晶出盐,这种盐可以直接食用,口感甚至比精制盐好。
会“独树成林”的树木——榕树。常言道:“独树不成林”,但在临沧市各县(区),生长着自然界会“独树成林”的树木——榕树。榕树树枝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生长伸入土壤后成为一个个“树干”,长年累月的“树生树”,造就“独树成林”的奇观。在耿马县孟定镇班幸村大湾塘自然村,有1株独树成林的榕树,其树龄400多年,有80多条根立于地面,占地面积约5.6亩。1996年,这株榕树被列为云南名木古树。
会“流血”的树木——龙血树。在沧源县、耿马县、镇康县等地,生长着会“流血”的树木——龙血树。龙血树的树皮被割破,会流出紫红色的汁液,看起来很像血液,龙血树汁液提炼的血竭是一种名贵中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誉之为“活血圣药”。
会“怕痒”的树木——紫薇。在临沧市8个县(区),生长着会“怕痒”的树木——紫薇。只要你轻轻碰一下紫薇的枝干,整个树就会颤抖不已,非常敏感像人“怕痒”一样。其实没有哪种树会怕痒,我们说紫薇树“怕痒”只是用来形容它被触碰之后颤抖的样子,就像人的触觉一样,仿佛有了灵魂。
会“害羞”的植物——含羞草。在耿马县、沧源县等地,生长着会“害羞”的草本植物——含羞草。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子,叶子便会立马闭合,像是用双手捂住脸而不轻易见人,含羞草的名字也由此得来。其实没有哪种植物会害羞,含羞草的这种行为是自身的一种防御方式,不仅可以躲避暴风雨,而且能避免被动物啃食、伤害。
蕨类植物之王——桫椤。在耿马县、沧源县、镇康县、临翔区、永德县等一带,生长着有“蕨类植物之王”美称的植物——桫椤。桫椤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世界上的蕨类植物有1.1万多种,桫椤是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物种。
誉为佛教“觉悟之树”——菩提树。在临沧市8县(区),生长着誉为佛教“觉悟之树”的树木——菩提树。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创立佛教,菩提树被佛教誉为“觉悟之树”“神圣之树”,菩提有觉悟、智慧之意。1996年,我市有13株菩提树被列为云南名木古树。
“ 藏药之王”——诃子。在永德县永康镇一带,生长着被称为“藏药之王”的树木——诃子。在藏药学经典著作《晶珠本草》里,诃子被称为“藏药之王”,是最常用的藏药。永德是诃子的原生地之一,2015年,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永德县“中国诃子之乡”。
临沧市市树——红椿。在临沧市各县(区),普遍生长着临沧市市树——红椿,红椿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红椿树干挺拔,树姿优美,在我市分布广泛,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2017年,经临沧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红椿树为临沧市市树。
临沧市市花——三角梅。在临沧市各县(区),普遍生长着临沧市市花——三角梅。三角梅适应性、可塑性、观赏性较强,时时处处体现出一种蓬勃向上、团结包容的风范,2005年,临沧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三角梅为临沧市市花。
2. 桫椤分布地方
桫椤,为蕨类植物,又称为树蕨,蛇木,也有笔筒树之称,蕨类植物中唯一的木本植物,古老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半阴性树种,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常出没于林荫及潮湿溪沟旁,南方各省均有分布,桫椤可以长到两层楼高,直径二十公分以内,目前没有发现更大的此类植物,由于桫椤每年都有生长,树干残存部分叶柄,叶子呈螺旋状排列于茎的顶端,狭披针形,叶片比普通蕨类植物都大,最长可达到2米,长矩圆形,最宽可以达到1.5米,呈羽状深裂分两边排列,叶柄棕色或淡绿,属于孢子繁殖,庭院观赏、园林绿化最佳植物!條萊垍頭
娑罗树,别称七叶树,属梧桐科植物,落叶乔木,著名的景观树,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树脂,掌状复叶,五到七片叶子为一组,白色花朵一般为五至十朵为一组平斜向上伸展,花萼管状钟形,果实为球形或倒卵圆形,似板栗结构,通常内部一至两粒果子,有黑白之分,有阴阳果叫法,传言道此树一生只结一次果,此果乃天底下至阴至寒之物,仅仅传说,不过味道很苦涩,有治疗跌打损伤,流行感冒,肺热咳嗽等功效萊垍頭條
3. 桫椤有多少品种
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頭條萊垍
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頭條萊垍
桫椤木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萊垍頭條
4. 桫椤产地在哪个省
桫椤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傻子带邸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傻子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八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
5. 桫椤主要分布在哪里
目前国内桫椤玉有一定储量,主要位于黑龙江、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贵州境内的桫椤玉产地,则主要分布于乌蒙山脉的中西部地区,主要产地有安顺市的普定、关岭等县,六盘水市的六枝、水城、钟山等县区,毕节市的威宁、赫章、纳雍等县,且藏量较为丰富。萊垍頭條
6. 桫椤长什么样
2003年,中国林科院专家在位于伏牛山区的河南省西峡县米坪乡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大面积原始桫椤树群落。
据米坪乡党委书记介绍,米坪乡桫椤树有近30000棵,呈群落状分布。其中白石尖一处群落共有6000余棵,一些高大桫椤树已有500多年历史,要7个人才能合抱起来。
这么大面积的桫椤树,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2008年3月20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在东莞市广东观音国家森林公园普查园区内的名贵树木时,发现了几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恐龙时代的物种桫椤树。据悉,这是在东莞首次发现这种孑遗植物。
这些桫椤树长得有点奇特,有一半是躺在地上的,就像是一把靠背椅,主杆长4米,直径约0.25米,叶子长达2米多。普查小组在附近还发现了几棵稍矮些的桫椤树。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发现300多棵植物界活化石桫椤树。原始桫椤树群落的发现地点位于八圩瑶族乡拉友村洞多屯周边山坡,300多棵桫椤树散落生长,最大的直径可达0.2米,4米高,枝繁叶茂。
2011年8月29日,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在调查旅游资源时发现,在该区白节镇的天堂沟、关竹岩沟和大红岩沟的深谷中生长着上万棵桫椤树,形成极为少见的桫椤“金三角”。
桫椤树
7. 桫椤生长在哪里
桫椤产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区;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南部也有分布。在粤北英德滑水山和粤东五华县的七目嶂,还可见到桫椤构成的群落,它生于山谷溪旁,常与山蕉伴生。桫椤是孢子植物,它靠孢子繁殖,孢子的生活力较脆弱,长成幼苗后生长也很缓慢,如果它原来生长的森林环境被破坏,或不加保护而任人砍伐,它很快就会灭绝,所以应受到严格的保护。
8. 桫椤 价值
桫椤树能存活那么久的原因是桫椤树群很早就已被当地人发现,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它的价值,但都能自觉地保护,没有出现人为的破坏。萊垍頭條
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桫椤,又称树蕨,这种与恐龙一个时代的植物出现于两至3亿年前,和恐龙同时代,曾经是恐龙的食物,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萊垍頭條
9. 桫椤的简介
峨眉耳蕨: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高25-35cm。根状茎短,边同叶柄有疏生鳞征。叶三至四回羽状细裂,末回裂片狭细并仅有小脉1条。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生于海拔800-1500m处的溪边潮湿岩石或树干上。垍頭條萊
荷叶铁线蕨:铁线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高5-20cm。根状茎短而直立。叶椭园肾形,宽2-6cm,上面深绿色,光滑并有1-3个同环纹,下面疏被棕色的长柔毛,叶缘具圆锯齿,长孢子叶的叶片边缘反卷成假囊群盖。孢子囊群长圆形或短线形,生于叶缘,中国特有变种。仅分布于四川万县,生于海拔约205cm处温暖、湿润和没有荫蔽的岩石表面的薄土上、石缝或草丛中。萊垍頭條
截基盾蕨:水龙骨科,草本蕨类,高约36cm。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5mm,稀疏淡棕色鳞片。叶片长卵状三角形,多少下延,全缘,侧脉明显,侧脉间叶肉呈美观的淡黄色绿色宽带状。分布于贵州、广西、湖南,生于阴湿处和林下。垍頭條萊
连珠蕨:水龙骨科,多年生大型附生蕨类,常附生于大树树干上。根茎短,密被长而细的狭条状淡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纤毛。叶长50-60cm或更长,无柄,中部深羽半裂,裂片边缘全缘且增厚,顶部可育,羽片缢缩几呈小珠状。在中国仅公布于台湾。菲律宾也有分布
巢蕨;亦称鸟巢蕨、山苏花 ,其叶辐射状环生于根状短茎周围,中空如鸟巢,故名。植株高100-120厘米。叶阔披针形,革质,两面滑润,锐尖头或渐尖头,向基部渐狭而长下延,全缘。有软骨质的边,干后略反卷,叶脉两面稍隆起。 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及亚洲热带其他地区。垍頭條萊
银脉凤尾蕨,又名白羽凤尾蕨、白斑凤尾蕨。是凤尾蕨属、凤尾蕨组剑叶凤尾蕨的一个变种。頭條萊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