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水生花卉 >

独兰角的价值(独角莲是什么植物)

更新:2023-05-03 21:30归类:水生花卉人气:51

1. 独角莲是什么植物

有毒的,室内是可以种植的。

独角莲天南星科犁头尖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直径2-4厘米大小不等,颈部须根多。叶与花序同时抽出。叶柄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佛焰苞紫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肉穗花序几无梗,附属器紫色,雄花无柄,花果期6-9月

2. 独角莲是什么植物图片

独角莲为天南星科名贵中药材,俗称疔毒豆。

由于独角莲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防病保健功能,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一、生物学特性 独角莲生于山野阴湿处,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球茎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直径4-8厘米,肉质,外被黑褐色小鳞片,块茎上端有须根20-40条,叶基生,1-4片,戟状箭形,长9-45厘米,宽7-35厘米,基部箭形,初出地面卷曲呈独角状,故称“独角莲”。

肉穗花序,外被佛焰苞,黄白色小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期6-8月,果期7-9月。

独角莲喜凉爽和较阴湿的环境,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一般的黑壤土、沙壤土、平地、坡地和山地都可以生长,但土壤不宜过粘或过碱。

对前茬作物要求不严,粮田、蔬菜地均生长良好。

经栽培试验,林下栽培或葡萄地、果树地兼作均可获得高产。

二、栽培技术 独角莲采用块茎和种子繁殖,而以块茎无性繁殖为主,在秋季收获时,利用球茎四周生出来的小球茎作种栽。

小球茎分带根与不带根的两种,带根的较大球茎栽植后可当年收获,不带根的小球茎栽植次年收获。

秋季选留收获的小种茎,用干细泥沙分层堆积,贮藏越冬。

独角莲一般在4月下旬前后栽植,南方以4月初栽植为宜。

在整好的土地上,开1.3米宽的畦,根据地势情况,可作成平畦或高畦,然后在畦上开横沟,沟距22-26厘米,深7-10厘米,每隔7-10厘米栽植块茎一个,芽嘴向上,每亩施人2000-3000公斤厩月巴或堆肥,施入粪肥后,盖土与畦面齐平,覆土深度4-5厘米,略镇压,每亩用小块茎20-25公斤。

独角莲出苗较晚,一般6月出苗,生长期也短。

6月中旬中耕除草,并施人人畜粪水一次,8月上旬再中除、追肥一次。

独角莲喜潮湿气候环境,在生育期天旱时要适当灌水,不要使土壤干燥影响产量。

9月下旬采挖,大小分开,将大的除净泥土和须根,晒干,供药用,小球茎留作种栽。

将小球茎贮放于窖内,窖温要保持在2-5℃之间。

3. 独角莲学名叫什么

云南野生重楼一般四年开花。

云南野生重楼叶轮生茎顶,4~9片,通常为7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9~23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基部楔形,膜质或薄纸质,绿色,有时下面带紫色;主脉3条基出。花单生顶端,花梗青紫色或紫红色;外列被片绿色,叶状,4~7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内列被片与外列同数,黄色或黄绿色,线形,宽约1毫米,一般短于外列被片:雄蕊数与花被片同。

4. 独角莲是什么科植物

丁豆学名白附子,又名独角莲。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干燥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4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小麻点状的根痕。顶端显茎痕或芽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白色,富粉性,无臭,味淡,嚼之麻辣刺舌。

5. 独角莲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独角莲为天南星科名贵中药材,俗称疔毒豆,又叫白附子、禹白附。由于独角莲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保健功能,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6. 独角莲是什么植物类型

七叶独角莲的根是: 块茎倒卵形,卵球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2-4厘米,外被暗褐色小鳞片,有7-8条环状节,颈部周围生多条须根。

七叶独角莲的块茎倒卵形,卵球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2-4厘米,外被暗褐色小鳞片,有7-8条环状节,颈部周围生多条须根。

  通常1-2年生的只有1叶,3-4年生的有3-4叶。叶与花序同时抽出。叶柄圆柱形,长约60厘米,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叶片幼时内卷如角状(因名),后即展开,箭形,长15-45厘米,宽9-25厘米。

  先端渐尖,基部箭状,后裂片叉开成70度的锐角,钝;中肋背面隆起,I级侧脉7-8对,最下部的两条基部重叠,集合脉与边缘相距5-6毫米。

  花序柄长15厘米。佛焰苞紫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6厘米,粗3厘米;檐部卵形,展开,长达15厘米,先端渐尖常弯曲。

  肉穗花序几无梗,长达14厘米,雌花序圆柱形,长约3厘米,粗1.5厘米;中性花序长3厘米,粗约5毫米;雄花序长2厘米,粗8毫米;附属器紫色,长2-6厘米,粗5毫米,圆柱形,直立,基部无柄,先端钝。雄花无柄,药室卵圆形,顶孔开裂。雌花:子房圆柱形,顶部截平,胚珠2;柱头无柄,圆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

7. 独角莲又名

  滴水观音又叫海芋,我办公室种了两盆.同事送我的幼苗.  【草药名】: 海芋  【内容介绍】:  海芋 (《纲目》)  【异名】天荷(《本草拾遗》),羞天草(《庚辛玉册》),隔河仙、观音莲(《纲目》),尖尾野芋头、狼毒头(《生草药性备要》),独脚莲(《分类草药性》),野芋、木芋头(《岭南采药录》),广东万年青(《中国植物图鉴》),老虎芋(《贵州民间方药集》),大虫芋、毒芋头、天蒙(《广西中兽医药植》),老虎蒙、痕芋头(《南宁市药物志》),大叶野芋头(《中国药植图鉴》),野芋头、奚芋头(《岭南草药志》),土塘、天河芋(《湖南药物志》),广东狼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朴薯头(《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根茎。  【植物形态】海芋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米。  茎粗壮,粗达90厘米。  叶互生;阔卵形,极大,长30~90厘米,宽20~60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广心状箭头形,2裂,裂片先端浑圆,近叶柄处合生,裂口狭,全缘或微呈波状,侧脉约9~12对,粗而明显,绿色;叶柄粗壮,长60~90厘米,下部粗大,抱茎。  花单性,同株;花序柄粗壮,每一叶腋内约有2个,长15~20厘米;佛焰苞的管长3~4厘米,粉绿色,苞片舟状,长10~14厘米,宽4~5厘米,绿黄色,先端锐尖;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  雌花序长2~2.5厘米,位于下部;中性花序长2.5~9.5厘米,位于雌花序之上;雄花序长3厘米,位于中性花序之上;附属体长约8厘米,有网状槽纹;子房3~4室。  浆果红色。  花期:春末夏初。  生长山野间。  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野芋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  加工时以布或纸垫手,以免中毒,用刀削去外皮,切片,以清水浸漂6~7天,多次换水,取出晒干或鲜用。  【药材】干燥的根茎,呈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不一,长者可达90厘米,直径3~6厘米或更粗。  有时可见未除尽的栓皮及环状的节和圆形的根痕。  质坚实,横断面白色粉质,维管束呈淡黄色点状散在,内皮层环清晰。  气微,味淡,嚼之发麻。  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此外,本品在广东地区,习惯作狼毒使用。  参见狼毒条。  【化学成分】球茎含水分17.4%,粗蛋白4.11%,粗脂肪0.84%,粗纤维4.99%,灰分3.76%,无氮抽出物68.9%。  另含山芋碱,有毒。  【性味】辛,温,有毒。  ①《纲目》:辛,有大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淡,性寒,有大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毒。  【功用主治】治瘴疟,急剧吐泻,肠伤寒,风湿痛,疝气,赤白带下,痈疽肿毒,萎缩性鼻炎,瘰疬,疔疮,疥癣,蛇、犬咬伤。  ①《纲目》:治疟瘴,毒肿,风癞。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恶疮肿毒,末,酒涂。  ③《天宝本草》:敷疔疮、疥癣。  ④《广西中药志》:治肺结核,痧症,热病等。  ⑤《四川中药志》:治内外痔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须久煎),1~3钱(鲜者0.5~1两,切片与大米同炒至米焦后加水煮至米烂,去渣)。  外用:焙贴、煨热擦或捣敷。  【宜忌】不宜生食。  否则中毒而致口舌肿胀,甚至窒息而死。  体虚者慎服。  姚可成《食物本草》:误食之令人闷绝。  '  【选方】①治感冒暑气,头痛身倦:野芋根用湿纸封,煨热之,擦头额及腰脊、前后心、手弯脚弯,可令人遍身顺适。  (《岭南采药录》) ②治风热头痛:野芋头苗(切片),贴患部。  (《广西中草药》) ③治绞肠痧腹痛:野芋头四两(炒黄),扫管叶(岗松)二两(炒黄)。  先将野芋煎好,再将扫管叶趁沸放下煎片刻,去渣温服。  忌饮米汤。  (《岭南草药志》) ④治肠伤寒:野芋头(切片)四两,加米一两及生锈铁钉二枚炒黄,加水适量煎服。  (《广西中草药》) ⑤治妇人赤白带下:野芋切细和米炒,加糖煮食。  (《岭南采药录》) ⑥治风湿骨痛:野芋头一厚片。  先将樟脑少许置于芋片中央,用火烤樟脑,趁火未熄,速敷患处。  (《广西中草药》) ⑦治痔疮便血:痕芋头二斤煮鸡,煮十二小时,取汤饮之,亦可将鸡共服下。  (《岭南草药志》) ⑧治痈疽肿毒大疮:尖尾野芋头切片,火焙热贴,冷又换热者。  (《生草药性备要》) ⑨治背痈:痕芋头和酒糟捣烂敷患处(已溃者勿用)。  (《岭南草药志》) ⑩治慢性萎缩性鼻炎:独角莲100公分,蟾酥1.5公分,麝香1公分,冰片2公分,香油适量。  先将蟾酥用黄酒化开,后将独角莲根捣碎,周香油熬枯去渣,冷凉后,再加上麝香、蟾酥、冰片和原有的香油混合,便成油剂。  用时装入滴管滴鼻。  另外,膏剂配法:依上述处方中的药用量,蟾酥酒化,独角莲捣碎,挤出汁,去渣,再加上蟾酥、麝香、冰片和适量的甘油,混合成泥膏状,便成。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116,1957) ⑾治坐板疮:痕芋头、猪油,捣烂敷患处。  ⑿治毒蛇娱蚣咬伤:痕芋头二两,生油柑木皮一两。  用盐水和药捣烂,以湿纸或树叶包裹煨热敷患处。  ⒀治狂犬病:痕芋头四两,煎水坎。  亦有加入猪肉同煮,连服半个月。  亦有兼用痕芋头捶烂敷伤处。  (⑾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上一篇:有经济价值的观赏植物(最具经济价值的观赏树) 下一篇:农博园2022年春节开园时间?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