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胡枝子(胡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 胡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梅花鹿春季多采食栎、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乔木和灌木的嫩枝叶和刚刚萌发的草本植物。
2.长颈鹿在野外主要吃各种树叶,尤喜含羞草属的树叶,一头长颈鹿每天能摄入63千克树叶和嫩枝。耐渴,在树叶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一年不喝水。长颈鹿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眼睛可以看到身后的东西,但它们很少发出声音。
2. 胡枝子有什么作用
植物种子有多种传播方式,如风力传播、水力传播、鸟类传播、哺乳动物传播、昆虫传播等。
1、风力传播,利用这种方式传播的有蒲公英、杨树、柳树、渝树和枫树等。
蒲公英是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
2、靠动物传播的,柿子、牛膝子、胡枝子、苍耳、鬼针等靠动物传播种子。
葡萄、柿子等水果被鸟类或兽类吃掉之后,种子会随着粪便排出来,起到传播的作用。有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一接触它,它就牢牢的挂在动物的皮毛或人衣服上,被传播到远处去,如苍耳、鬼针草等都是这样。
3、靠种子外壳裂开弹出去的,像凤仙花、豌豆、芝麻。
芝麻果实心皮富含纤维,弓形生长,相互间形成压力,在晒干后,果皮迸裂,将种子弹射而出。
4、靠流水传播的,椰子、莲等。
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3. 胡枝子的药用部位
长春自然资源概况:
1、长春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共有土地面积20 6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5.04万公顷。土质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等,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4.5%、29.06%和15.28%。土质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米~1.0米。
2、全市共有林地26.5万公顷,森林的组成以东亚阔叶林成分为主,华北系成分、长白区系成分也有渗入,如黑松、樟子松、云杉、冷杉、长白落叶松、侧柏、桧柏、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花曲柳、山杨、黑桦等。
3、野生植物资源群落中,有森林植物、草甸植物、草原植物等,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300余种:可供药用的有五味子、大活、党参、苍术等到150多种;可做工副业原料的有胡枝子、芦苇、蒙古栎等50多种;可供食用的有蕨菜、黄花菜、山楂、山葡萄等30多种;可做饲料的有碱草、草木樨、小叶樟等50多种。
4、野生动物资源有豹猫、红狐、鸿雁、林蛙、中华鳖、虎斑文蛇、背角无齿蚌等5类34种。
5、长春市的矿产资源,除已探明的煤、油质岩矿、水泥石灰岩矿、水泥黏土矿、珍珠岩沙、膨润土、萤石、铸型用沙矿、铜、银、铁以外,石油、天然气也有一定储量。
4. 胡枝子的药用价值
1.蛋白质 2.碳水化合物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供羊维持和生产的主要能源物质。当得不到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就要运用体内的脂肪甚至蛋白质来供应热能,这时羊就会消瘦,不能正常生产和繁殖。相反,当碳水化合物过剩时,就形成脂肪蓄积于体内,羊就长的肥胖。80~85%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分解。虽然粗纤维的营养价值很低,但对羊却很重要,羊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比其他家畜强,这也是羊在荒漠,半荒漠,灌木丛生的山区等环境中可以很好生存,生产的主要原因。羊日粮中粗纤维的最适宜水平为20%左右。 3.脂肪 饲料中的脂肪也是供给羊热能的一个来源,日粮中一般不缺乏脂肪。 4.矿物质钙,磷的需要量较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硫是构成山羊绒,毛不可缺少的质,足够的硫对于提高绒毛产品和质量具有主要的作用。缺硫时,可发生涎过多,虚弱,食欲不振,消瘦,绒毛枯黄等现象。通过每日补充5~7克0.5%硫酸铜(混于食盐中饲喂)可以满足对硫的需求。钴是羊瘤胃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的原料,正常情况下每日需钴0.1~1毫克。 5.维生素 羊瘤胃内的微生物可合成水溶性维生素,因此,饲养中不必考虑此类维生素的补充。通常少饲养标准中只列出了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需要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只要喂给足够数量的青干草,青贮或青绿饲料,羊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均能得到满足。 (二)羊对饲料的利用特点 1.青绿饲料种类多,来源广,是羊夏秋放牧季节的主要饲料。它包括各种野菜,灌木嫩枝叶,栽培的豆科,禾本科牧草,种植的玉米,豆类,秸秆秧苗,菜叶以及羊所能利用的青刈,水生植物等。 发展养羊事业,必须重视牧草的栽培和改良草场的工作以提高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栽培牧草应以豆科及禾本科为主,豆科牧草主要是苜蓿,红三叶,白三叶,草木犀,红豆草,野豌豆,胡枝子等。禾本科牧草有无芒雀麦,披碱草,羊草,水草,丹青草,黑麦草,猫尾草等。 2.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冬季羊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 3.多汁饲料多汁饲料包括块根,块茎,瓜类,蔬菜等,多汁饲料水分含量很高,其次为碳水化合物,干物质含量少,蛋白质少,粗纤维含量低,维生素较多,质脆鲜美,消化率高,适口性好。多汁饲料是种公羊,产奶母羊在冬,春季节不可缺少的饲料。多汁饲料可以青贮或晒干,以冬春季节饲喂最佳。 4.精饲料精饲料主要是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籽实以及粮油加工副产品,如玉米,大麦,高粱等谷类,大豆,豌豆等豆类以及麸皮饼类,粉渣,豆腐渣等。 精饲料具有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高,体积小,水分少,粗纤维含量低和消化率高等优点。精饲料是绒山羊羔羊,泌乳期母羊,种公羊及高产羊的必须饲料,也是冬,春缺草时节必备的饲料。 5.特种饲料尿素是羊的特种饲料,可提供瘤胃中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氮源。合成的菌体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分解,而氮被吸收利用。 尿素中含氮46%,若全部被瘤胃中微生物合成蛋白,1千克相当于2.8千克蛋白质营养价值,或相当于7千克豆饼中所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尿素仅使用于成年羊,对羔羊是不适用的。因为羔羊的瘤胃微生物体系发育不完全,所以不能喂。 在使用尿素时,要注意用量和饲喂的方法,一般是按体重的0.02~0.05%或日粮中粗蛋白质的25~30%,或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成年羊日喂量为8~12克,由于尿素易吸收溶解成氮,所以不能单喂后不能立即给水,一般在喂后1小时后再喂水。另外,需注意的是:尿素不能和大豆,豆饼一起湿喂。 6.肉羊育肥的符合饲料添加剂是由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硒),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育肥一直用壮乐康。瘤胃代谢调节剂,生长促进剂及对有害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组成。 (1)莫能菌素钠又名瘤胃素,莫能菌素,孟宁素。它的作用是控制和提高瘤胃发酵率,从而提高增重速度及饲料转化率。 用量用法:羊没千克日粮添加莫能菌素钠25~30毫克。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日粮组成确定适宜量。要均匀混合在饲料中,最初喂量可低些,以后逐渐增加。 (2)喹乙醇又名快育灵,奥拉舍,喹酰胺醇,倍育诺,为合成抗菌剂。喹愚蠢能影响机体代谢,具有促进蛋白质同化作用,进食后在24小时内主要通过肾脏全部排出体外。毒性极低,按有效剂量使用,副作用小。 用量用法:均匀混合于饲料内饲喂。羔羊每千克日粮干物质添加喹乙醇量为50~80毫克。 (3)杆菌肽锌是抑菌促生长剂。对畜禽都有促生长作用,有利于养分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增重。羔羊用量每千克混合料中添加10~20毫克(42~84万单位)。在饲料中混合均匀饲喂。 (4)磷酸脲商品名为牛羊乐。可为反刍动物补充氮,磷,是一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它在瘤胃内的水解素的显着低于尿素。能促进羊的生理代谢及其对氮,磷,钙的吸收利用。
5. 胡枝子的功效与用途
回答: 蚂蚱串草 还叫狗尾巴草。狗尾巴草是一种生长和繁殖能力很强的植物,就是因为它生长能力很强,被称为:旱地杂草。狗尾巴草,别名狗尾草,属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厘米,基部径达3-7毫米。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边缘具较长的密绵毛状纤毛;有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的作用。生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
6. 胡枝子图片和介绍
越南国产的小核荔枝、大青芒、“黑美人”西瓜芒果、柑橘、火龙果、柚子、菠萝蜜、榴莲和山竹等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拓展资料】
中国一直是越南果蔬的重要出口市场。越南果蔬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越南果蔬出口额为11.7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高达6.9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80%,中国稳居越南果蔬出口市场首位。
北江省是越南小核荔枝的主产区。截至2016年7月,北江荔枝对华出口超9万吨。越南官方表示,今年对华荔枝出口总体保持稳定,已创汇4200万美元。
越南果蔬主要通过谅山、老街、河江省各陆路口岸进入中国。在谅山省新青口岸,一辆辆运输果蔬的货车排起长龙。谅山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公长介绍,仅新青口岸每天就有170—200辆货车的荔枝出口中国,每天还有约100辆货车的西瓜、火龙果、香蕉等出口中国。
7. 胡枝子中药别名
铁马鞭的果实:荚果宽卵形,长3~4mm,顶端具棱,两面密被长柔毛。
铁马鞭是豆科胡枝子属的多年生草本,全草可以入药,中药名称也叫铁马鞭,《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中记载其别名为金钱藤和野花草。铁马鞭的植株上长了柔软的毛,整体长度在60-100厘米之间,植株上少有分枝,大多匍匐在地面上。
铁马鞭的托叶呈钻形,托叶的先端逐渐变尖;它的叶柄长6-15毫米,小叶为宽倒卵形或倒卵圆形,长宽都不超过2厘米,有小刺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
铁马鞭的花期在7-9月,果期在9-10月,花冠为黄白色或白色,结出的果实为广卵形凸镜状,两面都密集的长满绒毛,先端还具有尖喙。
8. 胡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禁忌
可以种。按以下做法:
1.先从山上取回阔叶林下黑色腐殖土,然后再取回山上风化砂,具体取土数量可根据自己要种面积确定。
2.做池装土。用砖砌宽1.2米,高0.8米的空池子,池子长短因地制宜。砖与砖之间用黄泥砌成。池子砌成后装土,在没装土之前先将取回的土用细筛子筛去石子和草根、树根,然后再往池内装土。池子最底层铺5厘米风化砂。风化砂上面再垫20厘米配制成的营养土(腐殖土与风化砂配比为3:2),在配成营养土上面摆满石片,或者是鸡蛋黄大的河卵石 ,石头之间空隙距离为2厘米,以便参须下扎,第三层石头上面再垫25厘米配制营养土(腐殖土与风化砂比例为3:1),然后将池拢平待播种。
3.人参品种选择。池种人参以长脖品种为好,其次是二马牙品种 ,所以品种选择是关键 ,品种优劣决定10年后经济效益。不管缸种还是池种都是采用籽趴。生育周期内不移栽,所以必须把住品种这一关。
4.播种前种子处理。将要播的参籽放入缸内或盆内用水漂去秕粒,用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装入透气编织袋内,用湿细砂子拌入种子袋内,然后埋入阴凉处。待参籽完全开口再播种。秋季不播种可将种子袋埋入50厘米深处盖上防寒物。
5.人参播种。人参播种时间一般采用秋季11月中旬(封冻前)或者次年清明时。一般清明播种参体灵体多,商品价值高。播前先将参种摊在塑料布上用50%高效低毒多菌灵拌种消毒,放入阴凉处晾干。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条播用4立方厘米木棱压沟,沟深2厘米,然后将种子用手摆 ,每粒种子之间距离3厘米,每平方米撒籽25克,约650粒,行距为15厘米;撒播每平方米播种约800粒左右,播后覆土1.5厘米。没播种前籽下撒上多菌灵药土,播后上盖一层多菌灵药土。
6.病虫鼠害防治。幼苗最容易感病,出土5—7天易得猝倒病,后期易得立枯病,必须提早防治,可用多菌灵、敌克松等多种药物针对病情进行综合防治。不论哪种药剂必须要求是低毒的,做到安全用药,不可超标,为人参绿色保健药品保驾护航。地下害虫用敌百虫毒饵撒入池土表层,除此之外还要防鼠。
7.严格控制水分。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通常掌握参池土表一扁指下是湿土为适宜墒情,干时必须浇水,一次浇透,水晒过为好,不能浇冷水,浇水时间在早晚。为了不使水分快速蒸发,播种后要在池面上盖一层树叶。
8.搭棚遮阴。不论池种人参还是缸种人参都必须搭棚遮阴,可用蒿秆帘子或遮阴网,透光度在30%为好。还要覆盖塑料膜,防止伏雨渗漏池内,平时盖膜也相应控制水分,使人参生育期内不易感病。
9.防止杂草。参池上杂草要及早拔出,如草大时不能拔,容易带出参苗,可用剪子剪 去杂草。参池不能松土,以免破坏层对人参“籽扒”不利。
10.冬季防寒。秋后捡净池内人参秸秆,上好防寒土,池上防寒土的厚度2厘米,上面再盖1.5厘米树叶或秸棵。必须掌握每年上一次土,有利于人参拔芦。落雪前要拿下参帘和塑料膜。次年清明前7天左右,根据气候逐渐变暖,池面逐渐撤下覆盖物,待参苗出土。
9. 胡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及禁忌
1、选场建场:养鹿场应根据气候、地形地貌、植物等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综合选择。北方冬季寒冷,常受西北风侵袭,夏季多雨,宜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处建场。山区可以选择三面环山,南面临水或西北靠山,地势平坦,不超过10度斜坡处建场。草原地区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处建场,并在场地的西北方向栽植林带,以防风雪侵袭。
饲料来源是选场的首要条件,山区或半山区应有可获取树叶的高龄柞林,可供采草的次生材、灌木林及草地,并可垦的饲料地,放牧的疏林地、荒山及草甸子。草原地区应有足够的放牧地、草场和一定面积的耕地。
鹿场要有水质良好、充足的水源。周围环境未受污染和自然疫情。
鹿场选定后,根据饲养规模大小,修建鹿舍、饲料库、辅助生产区以及必要的管理设施。
2、饲养方法:
(1)种鹿选择:确定种鹿应从系统选择和个体选择两方进行。系统选择是根据种鹿是否具备双亲的优良特性、特征,以及远缘血统,来全面评定育种价值。种鹿应体质强健,营养良好,肥度适宜,性器官发育正常。种公鹿应选双亲生产能力高,遗传力强,适应性及抗病性强的后代,年龄以4~7岁壮年为宜。种母鹿(群)一方面通过系统选择来确定,即挑选优良种鹿的后代,定向培育获得预选母鹿,再经过1~2次繁育实践加以选定。选择年龄4~9岁,性情温顺,繁殖力高,体质强壮,乳房等器官发育良好的个体做育种母鹿。
(2)繁育:鹿的繁育主要是纯种繁育。纯种繁育是梅花鹿进行本种自群繁殖选育,此法对遗传性能和生产力的巩固具有稳定和可靠性。
(3)配种:
①单公群母配种法:根据母鹿的生产性能,年龄及体质等分成若干配种群,每群20~25头,选2~3头公鹿,每次放1头于母鹿群中,3~5天替换1次。
②试情配种法:即在20~30头母鹿圈内放入1~2头试情公鹿来发现发情的母鹿,然后将发情母鹿拔出,与选定的公鹿交配。试情公鹿通常是从幼公鹿中选择。
③群公群母配种法:以50~60头母鹿为1个配种群,拔1:3或1:4混入种公鹿进行配种,并定期哄赶鹿群,截王助配。
④人工授精配种法:利用麻醉技术置公鹿于半昏迷状态,用采精器刺激感觉神经使鹿射精中枢兴奋而射精,收集精液,然后对母鹿进行半麻醉后人工授精。
(4)妊娠与分娩:9~10月配种的,母鹿怀孕进入妊娠期,翌年的5~6月分娩产仔,胎1仔,少有2仔。
(5)养殖方式:
①放牧饲养:即野外放牧与圈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放牧是在驯化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放牧来巩固和深化驯化成果,从而改变其野生习性,便于管理。放牧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天然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增强鹿的体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放牧要根据鹿的年龄、性别分群,每群一般150头左右。春季、早春放阳坡,晚春放阴坡,每天5~6小时。夏季,选顶背阳处放牧,早出晚归,中午避暑,每天8~9小时,秋季选草地、灌木林、阴坡地、沟谷地或收割后的农田地放牧,每天8~9小时。冬季,以圈舍饲养为主,也可选择背风向阳山坡或林间放牧,每天4~5小时。
②圈养:即在圈舍内进行饲养和管理。圈养必须有充足的饲料,但成本较高。
③半圈养:在饲料丰富的大面积场地内,利用天然屏障或人工建造大范围的圈栏,进行大群养殖。场内有简易鹿舍和必要的饲养管理设备,此方式省工,饲养成本较低。
【饲养管理】
1、公鹿的饲养管理:
(1)恢复期及长茸前期的管理:公鹿经过配种后,体质较弱,为给生茸和换毛做准备,应适当喂一些含蛋白质、淀粉及矿物质较丰富的饲料。精料(粮食)每天喂2次,青饲料(青草嫩枝)及多汁饲料(蔬菜)喂2~3次,喂料时应供给温饮水。同时加强鹿的冬季运动。
(2)生茸期间饲养管理:以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为宜,精料尽量多样化及足够的青粗料,多汁料和饮水(喂饮豆浆更好)。喂料应均衡定时,每昼夜喂4次,放牧后还应适量补喂精料。
(3)配种饲料管理:应选择口性强的饲料,以提高采食量。一般饲喂瓜类、根茎类、鲜枝叶、青草及青贮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青绿多汁料为佳。精料定时喂2次,分群饲养管理。
2、母鹿的饲养管理:
(1)配种期饲养管理: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母鹿进入配种期,母鹿性腺活动及其卵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全价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将母鹿分成育种核心群,一般繁殖群,初配群及后备群分别进行饲养管理。
(2)妊娠期管理:选质量好适口性强的饲料,精料中豆饼等蛋白质性饲料占30%~50%玉米和高梁等淀粉性饲料占50%~70%,青饲料应尽可能多样化,放牧后可补饲青贮料。一般每天喂料2~3次,注意切忌饲喂酸变过高的食料。
(3)泌乳期饲料管理:母鹿需要从饲料中吸取大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转化分泌乳质,哺育仔鹿。可用豆浆调拌粉碎后的精料,并喂一些米粥,大量饲喂青料和多汁料,以提高乳汁质量。
3、幼鹿的培育:
(1)哺乳仔鹿的管理:正常情况下仔鹿自行哺乳,如母鹿不能哺育或遇特殊情况,应选其他母鹿代养或人工喂乳。正常喂乳仔鹿随母鹿大群生活,并设置仔鹿栖息和补饲场所。哺乳仔鹿适期适时提早补饲一些含全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
(2)离乳幼鹿的培育:大多数养鹿场均采取一次离乳法,于母鹿配种期间将当年的仔鹿一次断乳拨出,按其性别、体质和出生先后分群饲养。此期应创造良好饲养条件,给予营养丰富的饲料,并应加工调制。
(3)育成鹿的饲养管理:出生后第2年的幼鹿称为育成鹿。饲养管理得当,有利于鹿群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饲料要求营养丰富,精料和饲料合理搭配。按性别分群饲养管理。
4、病害的防治:目前驯养的鹿对疾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致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觉察,待症状明显时,病情已重。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经常观察鹿的精神、食欲、反刍、呼吸及运动等情况,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1)坏死仔鹿病:为鹿的常见传染病,病原为坏死杆菌。常因跑跳或采偶顶撞等使蹄部遭受损伤而感染,夏秋冬季较易染病。病初蹄部肿胀、跛行,体温上升,常躺卧,有时病灶范围不断扩大至内脏、发生坏死而死亡。防治方法:对鹿舍及运动场所进行消毒,并铺垫沙土整平,避免鹿蹄受机械性损伤。发现外伤及时护理。隔离病鹿,防止传染。染病后清除蹄部或皮肤的坏死组织及时治疗。
(2)口蹄疫:为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是一种病毒。该病传染非常迅速,鹿染病后表现高热、肌肉震颤、流涎、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口腔黏膜,唇、颌、舌发生口蹄疮,糜烂与溃疡,并可导致牙齿脱落,四肢蹄上皮肤糜烂。防治方法:该病流行性甚快,发现病情立即划区封锁,严防传染,染病鹿隔离治疗,喂易消化饲料以保护胃肠黏膜,及时治疗。
另外,鹿的疾病还有巴氏杆菌病、破伤风、炭疽病、坏疽性肺炎、胃肠炎、瘤胃秋食、直肠穿孔钩端螺旋体病、结核病及多种寄生虫病;仔鹿易出现脐类、肺炎、下痢等。农药及发霉饲料可导致鹿群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