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中国园林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1. 中国园林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1、梅花(花中之魁)
中国十大名花之首,花中四君子之一,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2、牡丹(花中之王)
有“国色天香”之称,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牡丹花大而香,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期5~6月份。
3、荷花(水中芙蓉)
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
4、菊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菊花,当之无愧是属于秋天的主人。
5、兰花(君子之花)
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春兰花期在3月中旬左右;夏兰,又称蕙兰,花期5月中、下旬;秋兰,通称建兰,一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左右,寒兰的花期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
6、山茶花
亦是世界名贵花木,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7、桂花
桂花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9-10月上旬开花,主要颜色为金黄色。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8、杜鹃花
又叫映山红,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
9、月季花(花中皇后)
1985年5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第五位。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又称“月月红”。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外也玫瑰同名。
10、水仙花(凌波仙子)
一般在冬天开花。中国水仙花独具天然丽质,芬芳清新,素洁幽雅,超凡脱俗。因此,人们自古以来就将其与兰花、菊花、菖蒲并列为花中“四雅”;又将其与梅花、茶花、迎春花并列为雪中“四友”。它只要一碟清水、几粒卵石,置于案头窗台,就能在万花凋零的寒冬腊月展翠吐芳,春意盎然,祥瑞温馨。人们用它庆贺新年,作“岁朝清供”的年花。
2. 论述中国园林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在峨眉山154平方公里的风景区范围内,现已知拥有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四川物种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
其中药用植物达1600多种,当前世界治疗癌症用的紫杉醇、鬼臼素、喜树碱、三尖杉醇等,这里都有种质资源分布;花卉植物500余种;仅世界几大名花之一的杜鹃花属植物有29种,中国的八角莲属植物,全国共产9种(含亚种),峨眉山就有6种;轻工、化工食用等植物600种以上;其它樟科、木兰科、山茶科、蔷薇科、虎耳草科等种类都非常丰富。
同时全山森林覆盖率达91%,并保存有1000年以上古树崖桑、连香树、梓、楠、栲、黄心夜合、白辛树、百日青、冷杉等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峨眉山被国家首批列入列级保护的植物有31种,占全国列级保护植物总数的10%,峨眉山是世界植物资源的重要宝库。
3. 中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植物园以其生态园林风貌与植物文化相融合而著称,是集植物种质资源保育、科研科普、旅游休憩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4.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1.
林木良种培育补助 包括良种繁育补助和良种苗木培育补助。良种繁育补助是指用于对良种生产、采集、处理、检验、储藏等方面的补助,补助对象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良种苗木培育补助是指用于对因使用...
2.
造林补助 是指对国有林场、林业职工(含林区人员,下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等造林主体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迹地、低产低效林地...
3.
森林抚育补助 是指对承担森林抚育任务的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林业职工、农民
5.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云南素有“生物王国”之美誉,云南省国土面积仅为全国的4%,但却富集了全国50%以上的生物种类,植物、动物、花卉、蔬菜、药材、水果、干果、畜牧、水产、微生物资源丰富.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云南生物资源的特点是具有种质资源优势,为培育生物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水平根是指与地面近于平行生长的根系,其分布范围总是大于树冠,一般为树冠冠幅的1~3倍。
垂直根指与地面近于垂直生长的根系,其分布深度一般都小于树高,与树种品种、砧木类型有关。
如核桃、银杏、柿的根系最深,梨、苹果、枣、葡萄次之,桃、李、石榴的根系较浅;乔化砧的根系深,矮化砧的根系较浅;根系分布深度受土壤因素的影响更大,一般土层厚、地下水位低、质地疏松和贫瘠的土壤根系分布深,反之分布则浅。果树根系由骨干根和须根组成。
7. 中国园林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1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在面积不大的范围内,凿池堆山、栽花树木,结合各式建筑布局经营,因势随形、匠心独运,创造出一种重含蓄、贵神韵的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2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运用较多,园林赋予凝重、严谨的格调。北方石材少、有北太湖石、青石,手法如江南,但风格不同,北方水资源缺乏,水池面积不大,水景受到限制。植物配置方面,观赏树种少,缺少常绿树和冬季花木,能做到三季有景、冬季萧寒景象。建筑形象稳重、敦实,封闭感较强,有刚健之美。园内空间划分较少,整体感较强。
3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规模小、多宅园,一般是庭院和庭园组合,建筑比重大。庭院和庭园形式多样,组合密集。建筑平屋顶做成天台花园,通透开敞更盛于江南,外观轻快活泼,重视细部装饰。叠山常用英石,石景分为壁型和峰型,与水结合成水石庭水局是岭南一绝。理水手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岭南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四季花团锦簇、绿荫葱翠,还有外来热带树种。由于受西方影响,建筑装饰、规则式水池出现在园林中。总体而言,园林中建筑形象在造景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体量偏大,数量多,深邃有余而开朗不足。
4巴蜀园林
巴蜀园林自然天成,古朴大方,以“文、秀、清、幽”为风貌,以飘逸为风骨。由文而秀,巴蜀名园多小巧秀雅,石山甚少,水岸朴直,以清简见长。巴蜀园林综合运用各种手法,尤其是山地巧用地形造园方面组织自然空间,创造历史空间在时时处处不断引导、强化之中,体现出飘逸、洒脱、质朴的道家精神,其园林意境更是追求天然成趣,把现实生活和自然环境协调起来的幽雅闲适的美。
8. 中国园林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是
王者之香——兰花 古人对中国兰情有独钟,中国兰在古代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称芷兰为“王者之香”、“众领群芳”、“天下第一香”等。 中国兰蕙兰是兰蕙同心的代表,中国兰花:春兰、建兰、寒兰、墨兰同称为兰蕙。
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还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芝兰当为王者香,今独与众草为伍”,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蕙芷”是我国国花候选花之一。
花中之魁梅花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被誉为“花中之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秀雅不凡,冰心玉质,古香自异,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丽。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它那凌霜傲雪,迎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
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美色丽,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冰心玉骨,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花中之王牡丹
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有两个传统名种——姚黄、魏紫。牡丹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种植;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也适于布置花境、花坛、花带、盆栽观赏,应用更是灵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