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花卉题款(花鸟画题款)
1. 国画花卉题款
三毛学国画时,画过山水花鸟,落款“陈平”两字,倒是中规中矩。但她的钢笔字,字体十分奇特,笔划硬直,尤其是三毛两字中的“毛”字,本可写得随和,三毛却加了转折,转折后且一直往前运笔。
2. 花鸟画题款
为了显得雅致和别有趣味。一般都用在国画的花鸟画中用来题款题跋使用,瘦金体为宋徽宗所创制,宋徽宗本来就是书画大家,尤其是传世的花鸟画非常精彩,他也是经过实践总结,觉得瘦金体非常适合于绘画题材的题字,同时也显得与众不同,现在看来瘦金体和花鸟画配合起来,的确相得益彰,非常精彩。
3. 国画花卉题款大全
画中国写意和工笔画时,画家始终把荷花和翠鸟总是放在一起画。落款用语紧紧扣住主题,清扬州八怪画家朱耷、近代画家潘天寿、王雪涛、黄幻吾等都是写意花鸟高手。一般题款四个字较多,”荷塘情趣”、“荷花秀色”、“澄然心曠”、“静坐闻香”等,如果有大片空白,就赋诗一首,和画意相得益彰,构图完整。
4. 国画花题诗
白石老人画有一幅《鸡冠花》,其题诗云:“老眼朦胧看作鸡,通身毛羽叶高低。客窗一夜如年久,听到天明汝不啼。”寥寥数语刻划出鸡冠花花似鸡冠、叶如毛羽的特质,为人所喜爱。在国画中,鸡冠花还常常作为画鸡的配景,吉祥寓意更是无与伦比——“冠”通“官”,民间歇后语云:“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其寓意“官上加官”、步步高升,虽然流俗,却也寄托人们美好的祝愿。
5. 花鸟国画题字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短 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 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 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 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 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形或称为款识。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 干支: 甲子(阏逢 困敦) 乙丑(旃蒙 赤奋若) 丙寅(柔兆 摄提格) 丁卯(强圉 单阏) 戊辰 (箸雍 执徐) 已巳(屠维 大荒落) 庚午(上章 敦戕) 辛未(重光 协洽) 壬申(玄 难) 癸酉 (昭阳 作噩) 申戌(阏逢 阉茂) 乙亥(旃蒙 大渊献) 丙子(柔兆 因敦) 丁丑(强圉 赤奋若) 戌寅(箸雍 摄提格) 己卯(屠维 单阏) 庚辰 (上章 执徐) 辛巳(重光 大荒落) 壬午(玄 敦戕) 癸未 (昭阳 协洽) 甲申 (阏逢 君滩) 乙酉 (旃蒙 作疆) 丙戌 (柔兆 阉茂) 丁亥(强圉 大渊献) 戊子 (箸雍 困敦) 己丑 (屠维 赤奋若) 庚寅 (上章 摄提格) 辛卯(重光 单阏) 壬辰 (玄 执徐) 癸巳(昭阳 大荒落) 甲午(阏逢 敦戕) 乙未(旃蒙 协洽) 丙申(柔兆 君滩) 丁酉(强圉 作噩) 戊戌(箸雍 阉茂) 已亥(屠维 大渊献) 庚子(上章 困敦) 辛丑(重庄 赤奋若) 壬寅(玄 摄提格) 葵卯(昭阳单阏) 甲辰(阏逢 大荒落) 乙巳(旃蒙大荒落) 丙午(柔兆郭) 丁未(强 协洽) 戊申(箸雍 滩) 己酉(屠维 作噩) 庚戌(上章 阉茂) 辛亥(重光 大渊献) 壬子(玄 困敦) 葵丑(昭阳 赤奋若) 甲寅(阏逢 摄提格) 乙卯(旃蒙 单阏) 丙辰 (柔兆 执徐) 丁巳(强 大荒落) 戊午(箸雍 郭 ) 己未(屠维 协洽) 庚申 (上章 滩) 辛酉(重光 作噩) 壬戌(率 阉茂) 葵亥(昭阳 ) 月令 :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岁,肇岁,月正,太簇,岁岁,芳岁,献岁,寅月,开岁,杨月,首阳,春阳,妆阳,三之日,泰月,征月,端月,孟阳,三微月。 二月:仲春,仲钟,大装,花进,卯月,竹秋,夹钟,丽月,杏月,甜春,四之日,令月,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杪春,花月,辰月,姑洗, 月,桃月, 月,晚春,末春,蚕月,嘉月,桃浪,桐月,雩风,尖月,樱笋时,小清明。 四月:孟夏,初夏,首夏,槐夏,梅月,维夏,麦月,槐月,纯阴,乏月,阴月,麦侯,余月,麦秋,巳月,中吕,清和月,正阳。 五月:仲夏,恶月,郁蒸,中夏,鸣蜩,蒲月,皋月,榴月,蕤宾,午月,端阳,超夏,小刑。 六月:季夏,暮夏,杪夏,暑月,且月,林钟,精阳,伏月,季月,荷月,焦月,溽暑,组暑,未月,极暑。 七月:孟秋,新秋,首秋,兰秋,早秋,初秋,上科,初商,兰月,巧月,瓜月,瓜时,霜时,申月,相月,京月,夷则,肇秋。 八月:仲秋,挂秋,正秋,大清明,壮月,南吕,桂月,酉月,怀月,竹小春,仲商。 九月:季秋,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玄月,咏月,朽月,菊月,季白,青 ,戌 月,杪商,无射,暮商,霜序,季商。 十月:孟冬,初冬,开冬,吉月,阳月,坤月,良月,亥月,正阳月,小春月,应钟,小阳春。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畅月,辜月,葭月,龙潜月,黄钟。 十二月:季冬,末冬,残冬,严冬,杪冬,穷冬,暮冬,腊冬,腊月,涂月,嘉平月,蜡月,严月,冰月, 月,丑月, 月,穷节,大吕,星回节,除月。 季令: 春:阳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长嬴,朱明。 秋:金秋,商秋,素科,三秋,九秋,素商,素节,高商,商节,金天。 冬:三冬,九冬,寒冬,安宁,玄英。 节令: 正月初一:元旦,元日,元朔,元正,元春,元辰,正朝,三朝,改旦,三元,岁朝。 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霄,元夕,元夜,灯节,上元。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令节,上除。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天,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午日,蒲节。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星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宁岁。 每月初一至十称“上浣”( )。 每月初一称“朔”,“旦”,“额。” 每月十五称“望。” 每月十六称“既望”,“望后。” 每月末日称“晦”。 每年清明节前一至二日为“寒食节” 常用落款用词 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 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绘画题款用: 敬赠,持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否则,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一下几项是否精美。 1: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2: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3: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 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4;装框 中国画的装裱独具一格,常见的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5: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功夫,更着重于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的相互关系。 6: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功力。 7: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8:学识 功力及布局可以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识,对其作品影响很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著名文人,其作品与众不同,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于画匠之别,学识是条件之一。 9:人品 西方画家,往往浪漫不羁,游戏人间为乐。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德。中国人不同,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无人问津。试问谁家高悬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道理。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1: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因为熟纸或熟绢不易改动,所以画工笔画一般先在图画纸上画好素描稿,然后拷贝到熟宣纸或绢上画正稿。 步骤是: (1)选好纸或绢,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两个公分,准备以后裱纸时涂胶水或浆糊用。 (2)素描稿放在熟纸或绢的下面,用HB的铅笔轻轻地把稿子描下来,轮廓要描清楚,笔痕不要太重,以免将来勾墨线时压不住拷贝留下的铅笔线。 (3)找一张普通白纸裁得同素描稿一样大,用来做衬纸。因熟纸或绢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状,下面衬白纸,作画时容易看清画面效果。把衬纸打湿让其完全涨开再用浆糊或胶水贴在画板上。 (4)待衬纸干后,把拷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喷嘴或喷壶把纸喷湿,等纸完全涨开趁湿把画纸四周反面涂上一至两公分的胶水或浆糊粘牢,干后就可以作画了。 怎样使用胶矾水 (1)用来制作熟宣纸或熟绢。 把生纸或生绢平放在画毡上,用板刷蘸已配制好的胶矾水均匀地刷到纸上或绢上。刷时一笔排一笔,不留空隙,以防止漏矾。最好横竖各刷一遍,刷好晾干即成 (2)用来补救作画过程中的漏矾现象。 在作画过程中,有时因渲染的次数太多,或因熟纸熟绢制作不良而产生“漏矾”现象,补救方法如下:用软毛笔蘸胶矾水刷在漏矾部位,要注意刷均匀,可以反复刷几遍,干后就不会渗水了。如果胶矾水刷不均匀再上颜色也会不均匀,影响画面效果 (3)用来固定颜色。 在使用矿物颜料或其他颜料时,如果上色的遍数太多,一般都要跟上一遍胶矾水可以起到固定颜色的作用,也可以防止漏矾。 (4)制造特殊效果。 用生宣、皮纸、麻纸类材料作画时,如需要画面局部不渗水的效果,可以在局部点染或洒上胶矾水。例如画雪景中的雪点。 怎样配制胶矾水 {画工笔画是离不开胶矾水的,它的配制方法简便,关键在于胶、矾以及水的比例要适当。可以用黄明胶,也可以用食用胶,都是小颗粒状的,呈淡黄色(胶和白矾化工商店一般都有出售)。 胶矾水的配制方法为:两份胶、一份矾,分别用开水泡开,倒在一起加上适当的清水。注意白矾研成细末才好溶化,泡胶用开水,不能用水煮,因为超过100度胶的粘着力会减弱。 一般来说,画一张四尺三开大的熟宣纸画,用小手指头顶大的两份胶、一份矾加半杯清水就可以。具体的经验作者要在实践中多次体验才能获得。 工笔花卉以线为造型基础,运用毛笔勾线,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平、圆、留、重、变五个字。 “平”:即指勾线时在线条的每一点上用力都一样,“如锥画沙”。勾线时,笔尖要按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然后向行笔方向再用一个“拖”的力量。压力与提力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只提不按就“飘”“轻滑”;只压不提就是“抹”。线条切忌忽轻忽重及“撩”“挑”“滑”。 “圆”:即指勾线要圆浑有力。要用中锋。凡行笔时,笔尖在线条中央者即为中锋,笔尖在线条一侧的为侧锋。用中锋线条勾出的线圆浑、饱满而有弹性,即所谓如“折钗股”、如“弯弧挺刃”。 “留”:指用笔积点成线,古人曰如“屋漏痕”就是此意。勾线时要求做到处处可以控制,随时可以收笔,并可以随作者意图变化,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重”指用笔峻劲,线条有力。线的力量在于笔尖和纸的摩擦,有人使劲捏紧笔杆,几乎把笔杆捏碎,但是勾出的线条并没有力量。正确的方法是:通过肩、肘、腕和手指把力传导给笔尖,使笔尖与纸有一个摩擦力。 勾一条线要有三个动作: 一曰藏锋,起笔时,欲向左行先向右顿笔藏锋,然后再向左行笔。向下行笔也要先向上藏锋,这样行笔即与纸面有了摩擦。 二曰行笔的速度要慢,力量要均匀。行笔中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中锋圆转用笔为“转”;折锋转向为“折”。 三曰回锋,行笔欲停时要把笔锋向来的方向收回,即所谓“无往不回”、“无垂不缩”。这样的线条才含蓄有力。 “变”;即指用笔的各种变化。平、圆、留、重,是对线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线条还要有多种变化,如中锋侧锋,顺锋逆锋,顿挫、转折、粗细、方圆、连断、疾徐、光毛、虚实、,加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即可千变万化。把线条的力量与线条的变化结合起来,就是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所以学习中国画必须重视书法的练习,以锻炼勾线的能力。
6. 国画花卉题款图片
国画入门学山水来说会入门快一些,但这并不是说花鸟画就简单,花鸟画写意也好、工笔也好入门快提高难。
山水画在中国画里包含的内容全,山石、树木、楼台、人物甚至花鸟皆可入画,从一树一石到大好河山断非几年之功,是一辈子的大学问。
7. 国画花鸟题款
写意花鸟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提款和落印,完成作画后进行装裱,这样就全部完。
8. 国画花鸟画题字落款
八大山人画的是一只水禽
《孤禽图》是朱耷在清代创作的水墨纸本立轴画。
钤印:八大山人、涉笔、普字堂。题字“贤昭阳涉事”,落款“八大山人”。此画原为北京市文物公司所藏,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国古代书画五人鉴定小组鉴定,一致认为是八大山人的真迹精品
创作时期是清代
题字“贤昭阳涉事”,落款“八大山人”。整幅画的画面,仅在中下方,绘一只水禽,鸟的眼睛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眼向天的神情。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傲兀不群的情态。形象洗练,造型夸张,表情奇特,构图奇妙,笔法雄健泼辣,笔势朴茂雄伟,墨色淋漓酣畅。流露出愤世嫉俗之情,透露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出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具有奇特新颖,出人意表的艺术特色,乃是八大山人艺术成熟期的精品。
9. 国画花卉题款有哪些
国画九级的标准:写意花鸟:统一命题,画出符合题意,具有个人风格的花鸟画。
工笔花鸟一级:拓描画稿,白描一幅简单的折枝花卉。
二级:拓描画稿,白描一幅较复杂的折枝花卉。
三级:拓描画稿,白描并单色分染主体花与叶。
四级:拓描画稿,白描并分色分染主体花与叶。
五级:拓描画稿,画一幅重彩花卉。
六级:拓描画稿,画一幅较复杂的工笔花鸟画。
七级:写生一支花卉并组成画稿,白描后分染,罩染主要花卉。
八级:在写生的基础上,独立构图完成画稿或创作画稿,白描后分染,罩染主要花卉。
九级:在写生的基础上,独立构图完成画稿或创作画稿,白描后完成一幅工笔花鸟画。山水画一级:画出简单的以山、水为题材的一幅画。
二级:画出树、石、山较准确的一幅山水画。
三级:画出有远近的一幅山水画。
四级:画出一幅较完整的山水画。
五级:完成一幅较完整的山水画,要题款、用印。
六级:画出一幅较完整的山水画,要有房、桥、船等适当点景并要题款、用印。
七级:统一命题,画出符合题意,有意境的山水画。
八级:统一命题,画出符合题意,主体鲜明的山水画。
九级:统一命题,画出符合题意,具有个人风格的山水画。
写意人物一级:画出一幅简单的人物画。
二级:画出一幅简单的人物画。
三级:画出一幅较复杂的人物画。
四级:写生简单人物。
五级:写生人物画。
六级:写生人物画。
七级:人物画创作。
八级:人物画创作。九级:人物画创作。工笔人物一级:拓描画稿,白描一幅简单的人物头像(古代、现在人物均可)。
二级:拓描画稿,白描并单色分染人物主体部分。
三级:拓描画稿,白描并渲染一幅人物。
四级:拓描画稿,画一幅壁画形式人物。
五级:拓描画稿,白描并渲染一幅人物。
六级:拓描画稿,画一幅较复杂的工笔人物画。
七级:写生人物头像或半身像,并组成画稿,白描后分染、罩染人物主要部分。
八级:写生坐姿人像,并组成画稿或创作画稿,白描后分染,罩染人物主要部分。
九级:写生或默画简单的动态人像并添加简单背景,独立构图完成画稿或创作画稿,白描后分染,罩染人物主要部分。
10. 花卉国画题字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一室多间
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
(三)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
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
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当一组庭院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在主要建筑前后延伸布置多进院落,在主轴线两侧布置跨院(辅助轴线)。
曲阜孔庙在主轴线上布置了十进院落,又在主轴线两侧布置了多进跨院。它在奎文阁前为一条轴线,奎文阁以后则为并列的三条轴线。
至于坛庙、陵墓等礼制建筑布局,那就更加严整了。这种严整的布局并不呆板僵直,而是将多进、多院落空间,布置成为变化的颇具个性的空间系列。
(四)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
台基和台阶本是房屋的基座和进屋的踏步,但给以雕饰,配以栏杆,就显得格外庄严与雄伟。
屋面装饰可以使屋顶的轮廓形象更加优美。如故宫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五脊四坡,正脊两端各饰一龙形大吻,张口吞脊,尾部上卷,四条垂脊的檐角部位各饰有九个琉璃小兽,增加了屋顶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门窗、隔扇属外檐装修,是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间隔物,但是装饰性特别强。门窗以其各种形象、花纹、色彩增强了建筑物立面的艺术效果。
内檐装修是用以划分房屋内部空间的装置,常用隔扇门、板壁、多宝格、书橱等,它们可以使室内空间产生既分隔又连通的效果。
另一种划分室内空间的装置是各种罩,如几腿罩、落地罩、圆光罩、花罩、栏杆罩等,有的还要安装玻璃或糊纱,绘以花卉或题字,使室内充满书卷气味。
天花即室内的顶棚,是室内上空的一种装修。一般民居房屋制作较为简单,多用木条制成网架,钉在梁上,再糊纸,称「海墁天花」。重要建筑物如殿堂,则用木支条在梁架间搭制方格网,格内装木板,绘以彩画,称「井口天花」。
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装饰性的一种屋顶内部装饰,它结构复杂,下方上圆,由三层木架交构组成一个向上隆起如井状的天花板,多用于殿堂、佛坛的上方正中,交木如井,绘有藻纹,故称藻井。
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而为彩画。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庶民房舍不准绘彩画,就是在紫禁城内,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其中和玺彩画属最高的一级。
(五)写意的山水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造景家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筑表现某一艺术境界,故中国古典园林有写意山水园之称。
从造景艺术创作来说,它摄取万象,塑造典型,托寓自我,通过观察、提炼,尽物态,穷事理,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以之表现自己的情思。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景的意境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儒学讲求实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重视道德伦理价值和治理国家的政治意义,这种思想反映到园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
治世境界多见于皇家苑囿,如圆明园四十景中约有一半属于治世境界,几乎包含了儒学的哲学、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的全部内容。
自然境界大半反映在文人园林之中,如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司马光的独乐园。
神仙境界则反映在皇家园林与寺庙园林中,如圆明园中的蓬岛瑶台、方壶胜境、青城山古常道观的会仙桥、武当山南岩宫的飞升岩。
11. 国画花卉落款
临摹主要是临摹方法技巧,至于落款可以仿所临摹画本的字体,题上画名,作者题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啦。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