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花卉名词解释(春季花卉名词解释)
1. 春季花卉名词解释
花卉按照开花的时间一般有以下顺序。
春季:主要盛开桃花、油菜花、木棉花、蔷薇花、牡丹花、郁金香、风信子等花卉。
夏季:主要盛开荷花、康乃馨、茉莉花、昙花、紫罗兰、三色堇等花卉。
秋季:主要盛开桂花、菊花、金花茶、牵牛花、木芙蓉、千日红等花卉。
冬季:主要盛开梅花、蜡梅、山茶花、大丽花、鹤望兰等花卉。
2. 春季花卉名词解释大全
春天的花:梅花、 迎春、山茶、君子兰、丁香、樱花、玫瑰、蝴蝶兰、风信子、郁金香、金盏菊、海棠、牵牛花等春天的树:杨柳、槡树、杏树、梨树、荔枝树、桃树、梨树、风铃木、榆树、芒果树、木槿等
例如:
1、梅花
梅(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
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梅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2、君子兰
君子兰(学名:Clivia miniata),别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是石蒜科君子兰属的观赏花卉。原产于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为主,元旦至春节前后也开花,忌强光,为半阴性植物,喜凉爽,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5-25℃,低于5℃则停止生长。
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湿润的土壤,忌干燥环境。君子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中国常在温室盆栽供观赏。分株或种子繁殖。功效相同的尚有垂笑君子兰(C. nobilis),各地温室栽培,花色多样。君子兰的寿命达几十年或更长。君子兰是长春市的市花。
3、金盏菊
金盏花(Calendula officinalis)又名金盏菊,古代西方作药用或染料,也作化妆品或食用,叶和花瓣可食用,作菜肴的装饰。性味苦、寒,原产于南欧,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中耳炎,月经不调等症。
菊科金盏菊属植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在干旱、疏松肥沃的碱性土中良好生长,耐瘠薄,常用于花坛摆花。
4、柳树
柳树是一类植物的总称:旱柳 Salix matsudana Koidz.、腺柳 Salix chaenomeloides Kimura、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柳属多为灌木,稀乔木,无顶芽,合轴分枝,雄蕊数目较少,虫媒花等特征表明,较杨属与钻天柳属进化。
本属世界约520多种,主产北半球温带地区,寒带次之,热带和南半球极少,大洋洲无野生种。我国有257种,122变种,33变型。各省区均产。
5、桃花
桃花(学名:Amygdalus persica L.):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
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为橙黄色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
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桃有多种品种,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实是扁盘状;“碧桃”是观赏花用桃树,有多种形式的花瓣。
3. 春性花卉名词解释
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每一类花卉植物的花芽分化都有特定的要求。有的花芽一年内多次分化,如非洲菊、香石竹、茉莉、月季、四季桂等宿根花卉及木本花卉。它们在分化花芽和开花过程中,营养生长仍在继续进行。有的为夏秋分化类型,花芽每年只分化一次,于夏秋6-9月的高温季节进行,秋末分化完成后进入休眠状态,并在低温状态下完成细胞分化,到次年早春或春夏间开花。如郁金香、水仙、牡丹、山茶、杜鹃、梅花、玉兰、垂丝海棠等。有的为冬春分化类型,花芽每年分化一次,于冬春(12月至下年3月)较低温度下进行,其分化至开花期间短且连续,如报春花、三色堇、鸢尾、柑桔类等。有的为当年分化类型,于当年生枝的新梢或花茎顶端形成花芽,在夏秋开花。掌握了每种花卉植物的花芽分化特征,在花芽分化期应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促使花芽尽量分化。
二、水肥因素。在花卉生长期间水肥过量,易引起枝叶徒长,影响花芽形成,导致不开花或少开花,即使能开花也易落花、落果。一般在偏施氮肥,而又缺乏磷钾肥的情况下,会影响花芽形成。故此,在花芽分化期要注意增施含磷钾肥的肥料,或喷施磷酸二氢钾液(0.3%左右)。同时,孕蕾期施肥过浓,浇水忽多忽少,极易造成落花落蕾。
三、温度因素。花卉的叶芽在向花芽转变之前对环境反应非常敏感,适宜的环境条件能诱导开花,称为成花诱导作用。根据成花诱导所需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春性花卉,即要求温度在5-12℃,5-15天完成诱导的花卉,如一年生花卉、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草花。二是冬性花卉,即要求0-10℃的低温30-70天完成诱导的花卉,如二年生草花、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三是半冬性花卉,即要求3-15℃的温度15-20天完成诱导的花卉。在花卉栽培中,应尽量满足成花诱导的条件,促使叶芽向花芽转变。
四、光照因素。一般来说,从春至夏、秋到冬,各种盆花都需加强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但在夏季高温阶段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应将盆花置于阴凉通风处养护,让其在早晚略见阳光。但在"寒露"以后,无论是喜阳还是喜阴花卉,均要进行全日照,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五、土壤因素。大多数花卉喜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而怕盐碱,即使是耐碱性土壤的花卉,PH值也只能在7.5左右,碱性过高,影响开花结实;再如喜酸性的花卉山茶、栀子、米兰、杜鹃等,栽培土壤PH值以5.5-6为宜,若是PH值在4左右,酸性太大,施磷肥就会失去肥效,有碍花芽分化。因此,应根据各种花卉的生态习性配好盆土,利于花卉生长。
六、插条因素。无性繁殖的插条,都必须从进入生殖期的成年母树的树梢部位截取,因为这些枝条为生殖枝,所繁殖幼苗可在当年开花。若用营养生长枝扦插,虽然新株生长健壮,但当年会无花可开。
4. 园林花卉学名词解释
园林专业主要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管理等。
园林专业属于林学类专业。园林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有很大区别,园林专业毕业后授予农学位,风景园林毕业后大多授予工学位。
5. 春花植物名词解释
舞春花是茄科碧冬茄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它株高一般为15~80厘米,株型紧凑丰满,全株密布细小的绒毛,小叶翠绿光亮,喇叭状的花朵娇小可爱,花形富于变化、有单瓣、重瓣、瓣缘皱褶等,花色也极为丰富;并且它花期也比较长,单朵花能开一周左右,自然花期可从4月一直开到11月,条件适宜、养护得当的话,几乎全年都能开花,家里养上几盆,花开时整个植株都被五颜六色的花朵覆盖,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花球,花繁色艳、观赏价值极高,是优良的观赏盆花。
6. 园林花卉的名词解释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
尤为重要的是
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 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7. 花卉学名词解释题库
一、二年生花卉
annual and biennial flowers
在当地栽培条件下,春播后当年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草本观赏植物称一年生花卉;秋播后次年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草本观赏植物称二年生花卉。由于各地气候及栽培条件不同,二者常无明显的界限,园艺上常将二者通称为一、二年生花卉,或简称草花。有时也把一些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的多年生花卉包括在内。繁殖方式以播种为主。习见的种类有:凤仙花、鸡冠花、一串红、半支莲、紫茉莉、翠菊、金盏菊、三色堇等。是园林布置的重要材料,常栽植于花坛、花境等处,也可与建筑物配合种植于围墙、栏杆四周。
8. 春播花卉的名词解释
一年生花卉一般都是草本,一般指秋播或春播作为一次性观花或观叶的植物。
如:万寿菊、串红、矮牵牛(这个可以多年生)、彩叶草、瓜叶菊等。
9. 花卉栽培名词解释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作物的方法,当前主要用于蔬菜、花卉和树木育苗。目前生产上常用有水培、砂砾培、珍珠岩+泥炭培和锯末培等.
设施栽培是指外界自然条件下不适宜农作物生产的寒冷或炎热季
节,采用增温防寒、遮阳降温、避雨降湿(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遮阳网覆盖、避雨棚、塑料大棚和温室)等人工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季节的影响而进行农作物的保护性生产,称之为设施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