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基质的调配(栽培基质的配置)
1. 栽培基质的配置
盆栽花卉要想枝繁叶茂,花开不断,最主要的关键因素就是土壤。大部分花卉在盆栽时都需要使用疏松、肥沃、透气、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这样有利于花卉根系的生长和植株的健壮。如果花卉使用了通气透水性都很差的粘性土,或者所含养分稀少,又或者栽在碱性土壤里,那对于绝大多数花卉来说,都会造成植株瘦弱,引发虫害,甚至出现死亡。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平时在养护花卉中使用的土壤又有哪些?
家庭养花最常用的花土,正确使用,肥沃疏松,根壮叶绿花开爆盆!
一、沙土:一般可做为播种和扦插使用。具有排水通畅,含粘粒少的特性。
二、园土:一般不独使用。因为园土虽然腐殖质丰富,但园土的表层易板结。透水性也非常的差。
三、腐叶土:具有丰富的腐殖质,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加入腐叶土,可以改良土壤的性质,增加保水保肥的能力。
四、泥炭土:常作为培养土的辅料。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通气性,以及保水性,含腐殖质。
家庭养花最常用的花土,正确使用,肥沃疏松,根壮叶绿花开爆盆!
五、陶土粒:通常铺在花盆底部作为排水层。呈白色或者浅褐色,具有很好的排水性。
六、珍珠岩:一般作为添加物。加入珍珠岩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而且保水。
七:锯木屑:具有疏松、透气,排水保水性和保肥性强的特性。加入土壤中,可以分解有机酸,改良土壤的碱化现象。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养花常用的七种栽培基质。在实际盆栽花卉的进程中,大家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花卉来配比使用。
家庭养花最常用的花土,正确使用,肥沃疏松,根壮叶绿花开爆盆!
注:家庭养花最常用的花土,正确使用,肥沃疏松,根壮叶绿花开爆盆!养花最好的几种土壤,正确配比,疏松透气排水性好,10年不用换盆。
2. 基质栽培技术
将土培的盆栽花卉脱盆,在活水中冲洗干净泥土。将根洗净,泡在水中约10分钟,让根系充分吸饱水分。
2、杀菌消毒
用多菌灵溶液将水培的器皿进行浸泡消毒,如果盆栽的根系有腐烂的迹象,也需要浸泡消毒。
3、准备过渡基质
对于不太能适应水培的花卉品种,在土培转水培时,要先有过渡期,直接转水培容易导致,植物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转变而出现死亡。
过渡基质可以选用珍珠岩、蛭石、陶粒等颗粒基质,这些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可缓解植物从土培环境转入水培环境的不适应性。
4、固定根系
用珍珠岩,蛭石或陶粒等颗粒基质,将根系固定在水平容器中,然后加水,注意水到基质的1/3处即可,加水过多,容易造成闷根。
5、等待出新根
保持水位线在过渡基质的1/3处,放在明亮的散射光处,等待新根长出。
6、转正式水培
待新的根系长出后,过渡基质去除完全转为水培。此时可采用定植篮和陶粒或鹅卵石固定根系。
7、水培养护管理
水培养殖时应注意水位不可过高,1/2到2/3根系即可,水位过高,容易造成根系无法呼吸而腐烂。
水培花卉由于水中含有的养分极少,需要经常添加水培专用营养液。
可按照水培专用营养液配比的浓度进行稀释,通常稀释至500到1000倍,浓度过高易造成根系腐烂。
水培花卉换水的频率,可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来确定,水培前期约3到5天换一次水,花卉完全适应水培环境后,可10到15天换一次水。
3. 基质栽培要点
1、 育苗基质最常用的配方为:泥炭、珍珠岩、园艺蛭石(按体积)1:1:1进行混配。
2、农村自制常用的育苗基质配方为:腐熟的鸡粪、腐熟的牛粪、细土(按体积)1:1:1的比例。
3、下面推荐几种配制方案
(1)泥炭+园艺蛭石+珍珠岩5:2.5:2.5(按体积)混配,主用于高持水量的盆花和观赏植物。
(2)泥炭+珍珠岩+蛭石1:1:1,主用于耐旱和低持水量盆花和观赏植物。
(3) 适合于夏季育苗的基质配制: 草炭∶蛭石∶珍珠岩= 2∶1∶1
(4)适于番茄育苗:草炭、蛭石、炉渣、珍珠岩按照2:2:5:1的比例混合。
(5)适于西瓜育苗:草炭、蛭石、炉渣、珍珠岩按照4:3:1:2的比例混合。
(6)非常适于黄瓜育苗:草炭、炉渣按照1:1的比例混合。
(7)适于茄子、辣椒育苗:草炭、蛭石、草炭按1∶1∶1的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基质加入2千克磷酸二氢钾和2千克高温膨化鸡粪做基肥。
4. 栽培基质的配置方法
配制基质的配方
1 草炭:珍珠岩:沙=1:1:1。
2 草炭:珍珠岩=1:1。
3 草炭:沙=1:1。
4 草炭:沙=1:3或者3:1。
5 草炭:蛭石=2-3:1。
6 草炭:蛭石:珍珠岩=4:3:3。
7 草炭:火山岩:沙=2:2:1。
8 草炭:蛭石:珍珠岩=2:1:1。
9 草炭:珍珠岩:树皮=1:1:1。
10 刨花:炉渣=1:1。
11 草炭:树皮:刨花=2:1:1。
12 草炭:树皮=1:1。
13 玉米秸:炉渣=3:2。
14 草炭:珍珠岩=3:1。
15 向日葵秆:炉渣=3:2。
16 玉米芯:炉渣=3:2。
17 草炭:玉米秸:炉渣=1:1:3。
18 草炭:锯末=1:1。
19 草炭:锯末:蛭石=1:1:1。
20 草炭:蛭石:珍珠岩=4:1:1。
21 草炭:炉渣=2:3。
22 椰子壳:沙=1:1。
23 向日葵秆:炉渣:锯末=5:2:3。
24 草炭:珍珠岩=7:3。
25 草炭∶蛭石∶废菇渣=1∶1∶1。
26 菇渣∶玉米秆∶炉渣=1∶2∶2。
27 玉米秆∶菇渣∶鸡粪∶牛粪∶炉渣=7∶2.5∶1∶1∶6。
装料前一周,将发酵好的基质按比例充分混匀(炉渣必须过筛),每立方米加入消毒鸡粪10~15kg、优质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3kg,或者二铵2.5~3kg、硫酸钾1~1.5kg,与基质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5. 栽培基质的配方比例
您好!菌棒粉碎后进行高温消毒后即可做栽培基质,可与牛粪、蛭石、珍珠岩等掺匀后使用,可按照体积比进行混拌,菌棒:牛粪:蛭石:珍珠岩=1:1:1:1或菌棒:蛭石:珍珠岩=2:1:1。
6. 栽培基质的配置实验报告
基质,你可以理解为除了田里的普通土都叫基质,比如泥炭,珍珠岩,麦饭石,椰糠等等都是基质。
配置栽培土壤,就是把这些基质根据种植植物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比,可以加普通土,不加就是无土栽培
7. 栽培基质的配置要求
育苗最常用的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园艺蛭石(按体积)1:1:1。或7份泥炭+3份蛭石。
农村自制常用的基质配方为:腐熟的鸡粪、腐熟的牛粪、细土(按体积)1:1:1的比例。
推荐两种配制方案:
(1)泥炭+园艺蛭石+珍珠岩5:2.5:2.5(按体积)主用于高持水量的盆花和观赏植物。
(2)泥炭+珍珠岩+蛭石1:1:1,主用于耐旱和低持水量盆花和观赏植物。
(七)适合于夏季育苗的基质配制: 草炭∶蛭石∶珍珠岩= 1∶1∶1草炭∶蛭石∶珍珠岩= 2∶1∶1
1):基质准备
草炭,蛭石,珍珠岩
夏季配比:草炭:蛭石:珍珠岩=6:2:2
冬季配比:草炭:蛭石:珍珠岩=6:1:3
进口草炭没有特别说明不需舔加任何肥料,只需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喷水至其含水量达到60%即可。
国产草炭随水喷洒1000*多菌灵,使含水量达到60%用薄膜覆盖3-4天后使用。
2):穴盘:T,CA:105#
E,P,CU(实生),M(实生):72#
CU(嫁接),M(嫁接):50#
新穴盘可以直接使用;旧穴盘清洗干净后用1000*高锰酸钾浸泡后晾干使用。
3):肥料:20-10-20,17-5-17,14-0-14,硝酸钙,硝酸镁,磷酸二氢钾 等
4):农药:杀虫:10%吡虫啉,20%好年冬,25%阿克泰,20%灭扫利,5%抑太保,1.8%阿维菌素等。
杀菌:75%百菌清, 72.2%普力克, 甲托, 61.1%可杀得, 70%代森锰锌, 扑海因, 甲霜灵, 速克灵等。
5):激素:BONZI(含量15%),B-9(含量50%),助壮素(含量96%原药)等
6):水:pH值:5.5-6.5 EC:小于0.5
利用不同的栽培基质配比,探讨其对红掌组培出瓶苗在缓苗期和定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草炭+珍珠岩+蛭石(2∶1∶1)处理的红掌组培苗缓苗期成活率最高,成苗快,幼苗健康;以草炭+珍珠岩+蛭石(2∶2∶1)处理的红掌组培苗定植期成活率高,叶片生长量、叶数增加量大,植株健壮,而其原料便宜,取材容易,可以作为红掌组培苗适宜的育苗基质。
(九)处理B(草炭:蛭石=1:1)的理化性质好,秧苗和花期的综合指标明显好于CK(草炭:蛭石=2:1)及其它处理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f510fb30f2442a775d4fd70d643ad4bd0130208
8. 栽培基质常用方法
种植基质配方:轻壤土40-60份、蛭石20-30份、膨胀陶粒10-20份、草炭10-15份、河沙5-25份、炉渣1-3份、锯木屑3-8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
A、粉碎。把所述原料筛选除杂,用粉碎机粉碎,使得颗粒直径为1-3mm。
B、发酵。将轻壤土、蛭石、膨胀陶粒、草炭、河沙、炉渣、锯木屑按配方混合均匀,在55-65℃下发酵2-3天。
C、消毒。把发酵好的基质放入敞口木箱内,基质厚度为35-45厘米,进行加温消毒,使得温度为50-85℃,维持5-10小时。
D、干燥。将消毒完成的基质用烘干机烘干或自然风干,保持含水量在8-10%。
9. 种植基质如何调配
1. 茄果类蔬菜一般采用基质栽培,常用的基质有砂、蛭石、陶粒、岩棉、珍珠岩、锯末、稻壳、草炭等,其中草炭与蛭石混合的基质,对于栽培番茄和黄瓜类蔬菜效果较好。
2. 草炭在运输途中,大多数已经结块、风干,所以要将其粉碎成1-5毫米的纤维状或团粒颗粒。
3. 基质混合前,需要分别测定其中的酸碱度、电导度、营养元素含量,还有草炭测定氮、磷、钾含量。
4. 使用的混合基质,按照388升草炭、388升蛭石等量配成,然后加入4540克石灰粉、908克过磷酸钙(20%P2O5)、硝酸钾(14-0-44。其中氮、磷、钾含量,下同)454克、28克螯合铁(10%铁)、23克硼酸(17.48%)。
5. 螯合铁和硝酸钾,需要用热水溶解后撒入基质内,石灰、石粉和过磷酸钙,需要粉碎后搅拌均匀放入基质中,并立即将基质装入栽培槽内,然后便可栽种作物。
10. 栽培基质的配置原则
就上海而言,春播在 11 下旬至 12 月上旬塑料大棚内等保护地育苗,苗龄一般在 70 - 80 天左右,秋播在 7 月至立秋前育苗,大多在大棚等保护地进行,苗龄 20 - 25 天,育苗都以用塑料钵或营养土快为好。下面就以春季生产为例。
育苗前的准备
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商品性好,优质丰产的无限生长型品种。
在 11 下旬至 12 月上旬在塑料大棚内播种。
基质无土育苗,选择 25 x 25 厘米的塑料育苗盘,基质以珍珠岩:蛭石=8:2的比例配制,剔除霉籽、瘪籽等,播种前用高锰酸钾 1000 倍浸种 10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然后在温水中浸 6 小时,洗净种子,甩干水,用湿纱布保湿,于 25℃ 左右催芽,露白后播种。
播种
播种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每亩用种量为 20 克。为保证高成株率,无土育苗时,要求稀播,并覆盖营养土 0.5 厘米厚,育苗盘下铺电加温线,电加温线间距 10 厘米。育苗盘用小拱棚覆一层薄膜。
苗期管理
出苗前保持适宜温度,出苗后应该注意通风,并经常保持光照。
移苗活棵后以控水为主,根据天气、秧苗情况适当进行肥水调控,肥水要轻。
苗期移苗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子叶展开 4 - 5 天进行搭秧(移苗),搭秧应搭在营养土中,营养土由 3 份两年内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菜园土加 1 份腐熟细碎的有机肥,并经 50% 多菌灵 200倍处理。第二次移苗在 3 叶 1 心期进行,选择健壮无病苗,于晴天傍晚进行带肥、带药、带土蹲苗。每亩需移苗床 70 - 80 平方米。
苗期要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
当真叶长有 6 - 7 叶,移栽前 5 - 7 天逐步炼苗,以保证移栽后能较快缓苗。
壮苗标准:苗高 20 - 23 厘米,茎粗 0.7 厘米,有真叶 6 - 7 叶,叶色深绿,初显花蕾,无病虫害,苗龄 70 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