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木屑是良好的盆栽基质(木屑做基质)

更新:2022-11-18 02:58归类:花卉大全人气:96

1. 木屑做基质

木屑,即锯末屑,具有轻松透气、吸湿保水性强、缓冲性能好等特点,是无土栽培的重要基质。现将其用法介绍如下。 锯末选择 用作栽培的木屑,以黄杉或铁杉的锯末为优,侧柏等有毒锯末不可使用。 锯末大小 选用中等粗细的锯末为好,如是细锯末,可加适当比例的刨花混合使用。因锯末过细,容易蓄水太多,影响生长。 木屑处理 一是发酵后使用。新木屑热量多,栽后容易发酵烧根死苗。二是不要混有石灰质碱性物质,以防pH过高。三是消毒,特别是连续使用的木屑基质,必须加强消毒灭菌,以防病害发生。方法如下:蒸气消毒法,量大的用蒸气通入木屑内,量少的可用蒸笼蒸煮消毒。甲醛消毒法,用40%甲醛1升加水50升,每立方米木屑中注入20 至40升,塑料薄膜覆盖密封24小时,风干后使用。 栽培方式(1)木箱栽培法。用粗杉木板做成宽60厘米、高25至30 厘米的栽培床,内衬墨色聚乙烯薄膜,床底打排水孔,内装木屑。(2 )袋栽法。用70×35 厘米白色聚乙烯塑料袋,底部打排水孔,袋内装木屑,袋上栽花。(3)盆栽法。选用透水性好的中大型花盆,装入较多的木屑基质。 水分管理 木屑的含水量,以手握指逢不滴水为度。一般结合浇施营养液供水,高温干旱天气,适度浇水,保持基质湿润为宜。湿度过大,容易引起烂根。

2. 木基层材料

优点:

1、耐久性好:

竹炭木饰金属面板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它的耐久性远高于其他人造板材。

2、抑菌防霉:

竹炭木饰金属面板经国内权威的机构SGS检测,细菌在竹炭纤维上经24小时后减少94.5%。

3、防潮隔音:

竹炭疏松多孔,隔音可达到29分贝,相当于实墙的隔音效果。

4、绿色环保:

竹炭比的表面积是木炭的3倍以上,其多孔致密结构对硫化物、甲醛等有害物质能发挥吸收、分解异味和消臭的作用。在国内检测机构检测中,该板材的环保等级达到E0级,防火阻燃等级达到B1级。

5、竹炭饰面板的表面色彩丰富,而且有着自然的纹理图案,各种家装风格都能适用驾驭;

缺点:

价格稍贵

竹炭饰面板因为基材制成环境要求苛刻,所以价格偏贵

3. 木屑培养基制作注意事项

木屑78%、麦麸20%、蔗精1%、石灰粉1%,清水适量,料水比为1∶1.2。配料前先将木屑进行发酵,杀死各种杂菌,再用筛子将杂物筛出。然后在干净的水泥地或木板地上将料拌匀。菌丝生长时培养基含水量以50%~55%为宜,菌丝喜偏酸性环境(pH值在5.5~6)。若配置的培养基偏碱性,可加入浓度为3%的盐酸溶液进行调节。由于在灭菌后pH值一般会下降,因此拌料时pH值宜偏高一点。为防止杂菌污染,在配制培养基时可加入0.1%的多菌灵。

4. 木屑培养基制作

  1、培养料的配制 主要配方:①棉籽壳89%,米糠或麸皮10%,石膏1%;②锯木屑80%,米糠或麸皮20%;③玉米芯73%,鼓皮25%,石膏1%,蔗糖1%。将上述培养料加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左右,含水量以手捏料有水滴渗出但不形成水流为宜。培养料配好后选用规格(长x宽)17cmx28cm,厚0.6mm的塑料袋,装料300g左右,两头扎口。 锯木屑以阔叶树木屑为好,松杉木屑不适合栽培,木屑主要起保湿和通气作用,粗木屑多,培养基易干,木屑过细,通透性差。米糠和麸皮含有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多加米糠或麸皮则发菌慢,容易产生水菇,产量低,质量差。培养基装袋时要装入等量的培养基,这样发菌一致,出菇同时,便于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袋两头。这种应在无菌条件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房中进行,菌种应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

  2、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2-25℃,正常情况下,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25mm。如果发菌顺利,接种后20-25天菌丝可覆盖整个料面,此阶段要求挑出杂菌,并将发菌未满袋的菌袋排在一起继续发菌。

  搔菌及催蕾 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可以采用刮搔,即把老菌种菌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就可形成原基,要保持空气湿度90%-95%和加强通风,可抑制搔菌后袋表面形成的气生菌丝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此期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5%左右为宜,温度控制在10-15℃为好,用报纸覆盖或盖膜保湿,以诱发出菇,一周后,陆续长出尖状菌蕾,蕾头白色为正常。

  3、均育和抑制 均育是利用抑制工艺的低温,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于枯死,增加抵抗力,能均匀发育。均育要求温度约8℃,空气湿度85%-90%,一般2-3天。抑制是为了控制先伸长的金针菇的生育,促进后长的金针菇的伸长,使所有的菌柄长度整齐一致,抑制始期以菌柄长1mm,菌盖直径为1.5mm为适,抑制期温度保持在3-5℃,湿度为85%-90%。co2浓度在0.1%以下,抑制期7天左右。还可采用降温、降湿,通风措施,延缓子实体形成,使其同步进行,以利出菇整齐,成批采菇。

  4、生育阶段的管理 当菌柄长0.5-1.0cm时,增加光照,有增产和提高品质的作用。由于金针菇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从菇体长2-3cm时开始套纸筒到收获,用一定的光照可诱导菌柄向光伸长,因此,在床架上方每隔3-5m吊一个15w灯泡,产生垂直光,促进菌柄伸长。此阶段以温度8-15℃,空气相对湿度85%-90%,菇房中co2含量保持0.10%-0.15%为宜,这样可达到抑制菌盖开伞,促进菌柄伸长的目的。约15天,菌盖直径可达1-2cm,菌柄长可达8-15cm,即可进行采收。

  5、适期采收 当菌柄长13-14cm,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变,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色,菇体结实,含水量不过多时为采收期。采收前几天要检查菌盖含水量,如果含有很多水分,采收前2天要通风促进水分蒸发。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菇剔除,按市场要求进行小包装,或用聚乙烯薄膜袋抽气密封,低温保藏。二潮菇后,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可将菌柱脱出调头装袋,也可封闭原出菇袋口,打开另一头出菇。

5. 木屑做基质的处理方法

你好!锯末作为基质必须先发酵。发酵方法有快速和一般两种。快速方法是用有机肥发酵剂,可以到当地或网上购买,发酵方法按说明书操作。一般发酵方法是选在背风向阳地方采用高温堆肥方法。就是锯末与畜禽粪便混堆,二者比例为65:35,(也可以拌人粪尿或加些氮肥)堆成高1.5米左右宽3米左右的长型堆,水分含量在65%左右。堆时要随掺随拌,使粪便、水与锯末混匀。堆好后上面要复土,厚度在4一8厘米,最好在土上面再盖一层塑料薄膜以利升温和保温。经过一周后温度可上升至60度以上,过几天待温度降下来后可进行翻堆,此时看堆内水分情况如缺水可加些水,再重新复土或加塑料薄膜直至全部腐熟,时间大体在1一2个月。

6. 木屑做无土栽培基质怎么处理

锯末种菜好,锯末是一种便宜的无土栽培基质,轻便、吸水透气,对养花具有很大的作用。

7. 木屑可以做营养土吗

在自制营养土的时候,将锯末与动物粪便、厩肥、沤制肥料混合搅拌,然后装进塑料袋,将袋口扎紧封闭,放在30~35度的环境中,大概1~2个月时间后,就可以发酵腐熟,这时候还没有结束,接下来将腐熟的锯末晾到半干,再与园土按1:1的比例混合,这就是很好营养土,因为营养丰富透气性好,所以是很好的育苗土。

8. 木屑培养基制作流程

在自然界里,食用菌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许多细菌、放射菌、霉菌等生活在一起的。所谓菌种分离,就是把这些和食用菌一起生活的杂菌分离出来,通过培养,获得纯的优良菌种。菌种分母种、原种、栽培种。

(一)母种的分离培养

食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等。

1.孢子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是用食用菌的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萌发成菌丝,培养成菌种的方法。这种菌种生活力较强,但孢子个体之间有差异,且自然分化现象较严重,变异大,需经出菇试验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l)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 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蘑菇和草菇用单孢分离得到的菌丝,有结实能力,可采用此法分离生产纯菌种。单孢分离生产上较少采用,而且技术复杂,一般采用多孢分离法。

(2)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种菇孢子弹射法:选择个体健壮、朵形圆正,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八九分成熟的种菇,切去大部分,菌柄用无菌水冲洗数遍后再用已灭菌的纱布或脱脂棉、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把种菇的菌褶朝下用铁丝倒挂在玻璃漏斗下面,漏斗倒盖在培养皿上面;上端小孔用棉花塞住。培养皿放在一个铺有纱布的搪瓷盘上,静置12~20小时,菌褶上的孢子就会散落在培养皿内。形成一层粉末状孢子印(平菇极淡紫色,蘑菇、草菇 为褐色,香菇、金针菇孢子印白色)。用接种针沾取少量孢子在试管中的琼脂外面或培养皿上划线接种。待孢子萌发,生成菌落时,选孢子萌发早、长势好的菌落进行试管培养。

还可用孢子采集器收集孢子。方法是选好种菇后,按上述程序,轻轻掀开玻璃钟罩,将种菇柄朝下插在孢子采收器的钢丝架上,放在培养皿正中央。随即盖好玻璃罩,用纱布将钟掌周围塞好。并在纱布上倒少许升汞或无菌水。移入 20℃左右恒温箱培养。

②褶上涂抹法:按无菌操作分离时;应选择成熟的种菇,用接种针直接插入褶片之间,轻轻抹取褶片表面子实体尚未弹射的孢子,再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

③钩悬法:取成熟菌盖的几片菌褶或一小块耳片(黑木耳、毛木耳、白木耳〕,用无菌不锈钢丝(或铁丝、棉线等其他悬挂材料)悬挂于三角瓶内的培养基的上方,勿使接触到培养基或四周瓶壁。置适宜温度下培养、转接即可。

④贴附法:按无菌操作将成熟的菌褶或耳片取一小块, 用溶化的琼脂培养基或阿拉伯胶、浆糊等贴附在配管斜面培养基正上方的试管壁上。经6~12小时的培养,待孢子落在斜面上,立即把孢子连同部分琼脂培养基移植到新的试管中培养即可。

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必须进一步提纯复壮,当母种定植一星期左右,菌丝布满斜面时,选择菌丝健壮、生长旺盛无老化、无感染杂茵的母种试管,进而转管扩大,一般到栽培种,转管不宜超过5次。

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必须通过出菇试验,鉴定为优质菌种后,才可供生产使用。

一般菌类如蘑菇、平菇、凤尾菇、香菇、冬菇和草菇等,都可用多孢分离法获得母种。

现就银耳孢子分离略述于下:

按无菌操作获取种耳后,悬挂种耳的三角瓶经12小时培养后,瓶底培养基表面就有"孢子印"。取出种耳,置 20℃—25℃温箱培养2~3天,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乳白色透明的糊状小菌落,就是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形成的少量银耳菌丝。此时移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待长满斜面后,再移接入营养丰富,且表面比较干燥的培养基上。经30天左右,菌落长出白色菌丝。

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菌丝只有与羽毛状菌丝的子囊菌(香灰菌丝)混合培养时,由后者帮助分解木材及其他一些纤维物质,提供营养,才能利于银耳孢子萌发,菌丝的定植和子实体的形成。

在两种菌丝交会时,先选出两种纯菌丝。

羽毛状菌丝要纯化选育,一般要选取生长迅速,爬壁力强的试管斜面或种瓶,取先端菌丝,转管移接,置25℃—28℃上培养,重复转管几次即可得到优良纯种。

银耳菌丝的特点,菌丝生长缓慢,担孢子也不易萌发。在进行两菌混合时,先取经8~IO天培养的银耳菌丝斜面,按无菌操作方法在该斜面上距银耳菌丝约0.5厘米处接入一 小块羽毛状菌丝。置25℃下培养1周即得到混合好的银耳母种。

2.组织分离培养法

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该法操作简便,菌丝生长发育快,品种特性易保存下来,特别是杂交育种后,优良菌株用组织分离法能使遗传特性稳定下来。常采用以下分离方法。

(l)子实体分离:种菇要选朵大盖厚,柄短,八九分成熟的优良品种。切去菇两基部,在无菌箱内以0.1%的升汞水浸几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并揩干或用75%酒精棉球擦拭菌盖与菌柄2次,进行表面消毒。接种时,只要将种菇撕开,在萌盖和菌柄交界处或菌褶处,挑取一小块组织;移接 到PDA培养基上。置25℃左右温度下培养3-5天,就可以看到组织上产生白色绒毛状菌丝,转管扩大即得到菌种。如香菇、平菇等可以用此方法。

(2)菌核分离:茯苓、猪苓、雷丸等菌的子实体不易采集。而常见的是它贮藏营养的菌核。用菌核分离,同样可以获得菌种。方法是将菌核表面洗净,用酒精或升汞消毒后,切开菌核,取中间组织一小块,约黄豆大小,接种在PDA 培养基斜面上,保温培养。应注意的是,菌核是贮藏器官,大部分是多糖类物质,只含有少量的菌丝,因此挑取的组织块要大一些,如果组织块过小,则不易分出菌种。

(3)菌素分离:有一部分子实体不易找到,也没有菌核,可以用菌素进行分离。如蜜环菌、假蜜环菌。其操作方法是先用酒精或升汞将菌素表面黑色皮层轻轻擦拭2~3次, 然后去掉黑色外皮层(菌鞘),抽出白色菌髓部分;用无菌剪刀将菌髓剪一小段,接种在培养基上,保温培养,即得该菌菌种。

菌素分离要注意:因菌素比较细小,分离素也比较细小,分离时极易污染杂菌,所以要严格操作。

3.基内菌丝分离培养法

利用食用菌生育的基质作为分离材料,来得到纯菌种的一种方法,叫基内菌丝分离法。

此种分离方法是适宜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出现,而且是朝生暮死,不易采得的子实体。基内分离法与组织分离法不同之点是,干燥的菇木或耳木中的菌丝常呈休眠状态。接种后有时并不立刻恢复生长。因此,有必要保留较长的时间(约1个月),以断定菌丝是否能成活。基内菌丝分离法又可分为,材中菌丝分离(即菇木或耳木分离法)及土中菌丝分离法等。

(1)材中菌丝分离法:就是菇木或耳木分离法,为了减少杂菌的感染,菇(耳)木在分离之前,必须进行无菌处理。可以把菇(耳)水表面用酒精灯火焰轻轻烧过,以烧死霉菌的孢子,或再用0.1%的升汞水浸孢几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接种块切取时应注意。接种块必须在该菌菌丝分布的范围内切取。所以,菌丝生长缓慢的种类应浅取;菌种生长快的种类可以深取。同时。还应根据菇菌的种类、木材质地、菇(耳)木粗细、发育时间的长短来确定菌丝分布的范围。然后用一把利刀进行切取。接种块应尽量小些,以减少杂菌感染机会,提离菌种的纯度。接种块移到培养基上,就应该放到适合菌丝生长的22℃~26℃ 的温室或温箱中培养,使菌丝恢复生长。

(2)土中菌丝分离:食用菌种类很多,许多土生的食用菌;孢子不易萌发。组织分离也不易成功,用土中菌丝分离获得纯种的方法,叫土中菌丝分离。

土中菌丝分离时要注意,由于土中菌丝体的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土壤微生物,因此分离时必须尽可能避开这些微生物的干扰,尽可能批取清洁菌丝素的尖端、不带杂物的菌丝接种,反复用无菌水冲洗,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抑制细菌 生长的药物,如 40微克/升的链霉素或金霉素。如发现感染细菌,可以把菌落边缘的菌丝挑出来,接种到木屑培养基中。因细菌没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因此在木屑培养基中不易扩展;只局限于接种处。待菌丝长出感染区后,就可以再进行扩大提纯了。

(3)子实体基部分离:从瓶栽、袋栽或大床栽培的子实体基部分离出新菌丝的方法,叫子实体基部分离,现以袋栽银耳为例说明:

从出耳早、出耳率离、无病虫害的栽培室中;选择生活力最强的幼耳5袋,移到气候温和,有散射光的野外场所进行后期培养,以增强菌丝体的生活力。经培养7~10天后,待子实体直径达4~5厘米时便可取回,作为分离的母体。再从中筛选最理想的一朵,用利刀割掉银耳子实体,放置于 0℃的冰箱或有敌敌畏的容器中过夜,以便杀死瓶中的害虫。然后用75%酒精或升汞擦洗耳基和袋子外边的杂质,连同接种工具、接种培养基等移进无菌室。经灭菌后,用接种刀把袋口上部约15毫米厚的老菌根挖除,并进行培养。待袋口露出白色菌丝时,用接种针挑取一块半粒米大的白色菌结体,迅速移入母种试管培养基的中央,轻轻地脱去接种针, 塞上棉塞。 为了能够获得较多的母种,一次接种量要有100—200支试管,以便从中选择。分离后应及时移入22℃—24℃恒温箱或温室中培养。由于培养基内水分较多,菌丝恢复要比耳木分离得快。经2-3天后,分离物的边缘就可看 到白色菌丝。每天要至少观察两次,以便提纯。观察、提纯方法与耳木分离法担同。经适温培养10-15天后,当接种块扭结团出现红、黄色水珠时,即可扩大原种。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接种培养

母种获得以后,为了满足菌种生产的需要。应选出优良、纯度高的母种进一步扩大为原种。

原种培养基一般采用棉籽壳、木屑、草类等培养基。

瓶装或袋装的原种培养基灭菌后,可送入灭过菌的接种箱内,待瓶中的培养基冷至30℃以下,可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接种。

菌种瓶(袋)放入培养室时,要经常进行检查,一经发现杂菌污染,立即取出。培养成的原种,菌丝体必须健壮有力,紧贴瓶壁而不干缩,颜色纯正,具有一定清香味,生活力强,扩制成栽培种时吃料快。

栽培种就是将原种进一步扩大培养成三级种,它和原种的接种及培养相同。一般香菇、平菇、冬菇、猴头、木耳、银耳的栽培种多用锯木、棉皮作培养基。蘑菇多用粪草做培养料。

栽培种要求料块不脱水干缩。菌丝体健壮有力、颜色纯正,有清香味,无老化现象,无杂菌污染,有的种许可有少量原基,接入栽培料后,发菌快,长势好,生活力强。

原种在接栽培种时,原种瓶口的一层菌丝体应挖去不用。

(三)液体种的简单培养

目前,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菌种,具有生产量大、周期短、菌龄整齐、成本低廉、接种方便等特点,是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目标。现将液体种培育过程简述于后,供参考。

简言之就是将纯正优良的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使菌丝繁殖形成大量小菌球,然后将这种培养基拌入木屑或棉籽皮料内,制成菌块、培养其形成子实体。还可用于制原种、栽培种。

培养液体菌种,可将培养液装入三角瓶中,约占空瓶的五分之一重量。用摇瓶机(也称摇床)来培养。摇瓶机有旋转式和往复式两种,一般多用往复式。液体培养基可用马铃薯汁(加糖),麦芽汁配制,也可用玉米粉、豆饼粉、糖、无机盐等配制。可以混合培养基,因适用于多种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培养,均有好效果。组分:豆饼粉2%,玉米粉1%, 葡萄糖3%,酵母粉0.5%,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 0.2%, pH自然, 12℃灭菌半小时。然后接种培养。

如果生产量较大,在三角瓶的基础上,再逐级扩大种子缸,发酵罐中进行液体深层通气发酵,产生大量菌种。但由于生产中要求设备繁多,技术性强,我们还应创造条件;实现食用菌栽培的现代化。

(四)菌种质量的鉴定

菌种质量鉴定最好的方法是,做出菇试验。但是时间比较长。在购置菌种时,或在菌种生产中,如何能知菌丝生长情况,快速判断菌种质量?我们介绍几种方法:

1.肉眼观察:优良菌种菌丝浓白,绒状,粗壮密集,生长整齐,速度快,香味浓厚。

2.优良菌种标准可归纳为:"纯、香、正、壮、润"五个字。检查时,打开瓶塞,从菌种瓶中部取出小块菌丝体,观察色泽,闻其气味,手捏料块检查其含水量,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标准。

3.显微镜检查:挑取少量菌丝,置显微镜上观察其形态,菌丝分枝,分隔情况,锁状联合,细胞膜的厚薄。 培养观察:从菌种瓶中挑取小块菌丝体,接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置23℃~25℃恒温中培养,经五周后检查菌种生活力。如果菌丝生长快,旺盛纯一,健壮浓厚,长且整齐,则表示菌种的生活力强。

4.分块法:在桌上放一张白纸,把菌龄相同的菌种从瓶内取出一大块,用手分成2块,再把2块分成4块,4块 分成8块,依次进行。优良菌种整块多,碎渣少。劣次菌整块少,碎渣多。

5.液体菌种鉴别:当三角瓶或发酵缸培养3-7天后,如液面出现气泡,产生"油皮"、混浊等现象,说明菌种本 身带有杂菌。如菌块上浮,或迟迟长出很薄的菌丝层,则说明菌种生活力弱。白块四周的菌丝生长快、浓白、棉絮状,表明菌种生命力强。

(五)菌种生产过程中的杂茵防治

在生产菌种时,要时刻注意杂菌污染,以防为主,一旦发生,根治很不容易。所以整个制种过程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箱及所有分离、接种的用具、器皿,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双手要用消毒剂清洗,并穿戴消过毒的工作服、帽和口罩,动作要敏捷、准确,尽量不要讲话走动,以防空气中的杂菌感染。

分离母种时,选择出菇早、生活力强,第一潮菇是关键,因它生活力强,接种后迅速占领阵地,无杂菌侵入的机会。

被污染的菌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是灭菌不彻底所致,或因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瓶盖不合适造成的。所以灭菌一定要彻底,最好在接种萌将培养基置25℃左右温箱中做效果检查,经2天不长杂菌,说明彻底,可以使用,接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

污染杂菌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分离母种时感染杂菌,因种菇表面带菌,消毒不彻底,通过组织块将杂菌带入培养基。

总之,污染机会很多,要注意环境消毒,按无菌操作规程彻底灭菌,层层把关,环环抓紧,严加注意;提离菌种质量。

上一篇:风兰盆栽淘宝店铺(兰花淘宝店铺推荐) 下一篇:盆栽植物的见干见湿鉴别方法(养花见干见湿的判断)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