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植物上硬壳的虫子如何治(植物上有壳的虫子)
1. 植物上有壳的虫子
一堆堆的小虫子叫书虱。书虱,虱啮科虱啮属动物,是经济意义最重要的一个类群。书虱体长1-10毫米,柔弱,有长翅、短翅、小翅或无翅型种类,头大,口器咀嚼式,前翅大,无尾须,常生活在植物间、树皮下、地衣及旧木上。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区,尤以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林区为多。
2. 植物上有虫卵
植物叶子上有很多黑色或透明的虫卵,是有虫害,必须喷喷杀虫剂。去花店看看买包植物杀虫剂,一包一喷壶,喷喷植物叶背面、叶面、枝干,剩下的浇盆土里,连喷三四次,一星期一次,就可以除尽虫害。
植物生长季节,注意修剪,剪掉背上枝、徒长枝、内部交叉枝,增加透光率、通风性,可以预防虫害发生。
3. 植物上有壳的虫子是什么
黄蜂
膜翅目胡蜂科动物。黄蜂成虫时期的身体外观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腹部尾端内隐藏了一支退化的输卵管,即有毒蜂针。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时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其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4. 植物上的甲壳虫
甲虫或甲壳虫,是鞘翅目昆虫的俗称。甲壳虫就像吸血虫一样吸取花朵叶片的汁液,而且土壤里的甲壳虫,有的还吃花根,对花朵造成很大的危害。会使叶片枯黄或者提早落叶,严重的时候全株枯萎死掉。
如果发现小虫不是很多,可以用家里的醋,最好纯度高的醋,因为含盐量低,兑水喷洒。当然浓度要兑的稀一点儿,大约1:4或1:6。每隔5、6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三次,就很见效。这种方法,既方便又安全,不仅能达到防止甲壳虫、蚜虫等害虫的目的,而且还能使病叶重新返绿,促进花的生长。
还有一种土办法,用几勺洗衣粉放入盆中,加水,搅拌出满满的肥皂泡,再用双手捧起肥皂泡糊在长满甲壳虫的叶子上,让甲壳虫与空气隔绝,没法呼吸,这样也能消灭了。
听朋友说,吸完的烟头也可以放在花盆表面,能熏死一些虫子。这些土办法都可以尝试尝试。
但是如果大面积的爆发,就只能用化学药物了,比如护花神,蚧必治之类的,按照说明书比例兑水后喷洒就可以了,一周后再次喷洒一遍基本上就不会再看见恶心的虫子了,需要注意喷药后,一定不要接受日照,放在阴凉处4-5天再挪到有日照的地方,因为刚喷完药就放到太阳下,会加速水分挥发,这样药物浓度就变高了,很容易烧伤植物
5. 树上带壳子的虫子
树上那种毛能蛰人的绿色毛毛的虫子我们这边方言叫做八戒子,学名刺蛾。小时候在农村经常看见,一般都是生活在枣树上,小孩子们开始都不知道,摘枣吃的时候经常被蛰到,特别疼。而且因为它几乎全身都是绿色的,所以趴在枣树叶子上很难发现它。
6. 植物上有壳的虫子叫什么
长得像瓜子壳的虫子应该是磕头虫
原形态体细长而略扁平,长约18毫米,浓栗色,有光泽,密被金黄色短毛。头部扁平,头顶有三角凹洼,具复眼一对。触角雄虫11节,锯齿状;雌虫12节线形,长可达鞘翅末端。前胸后方,有角状突起,与中胸嵌合。翅2对,鞘翅上有纵沟,至末端渐狭.足3对,黄褐色,跗节5节;前、中两肢的基节球状,后肢的基节呈扁平板状。腹部5节,各节能活动自如。幼虫体细圆而长,略扁,外皮角质,金黄色,两侧多毛。如按压其后部,则胸部活动如叩头状;如仰放则能运动其前胸与中胸的关节而向上跳跃。幼虫多栖于地下,啮食作物的种子、根及茎等。
7. 树上有很多虫壳是什么虫
1)杏仁蜂
1)发生特点:杏仁蜂幼虫在杏核内蛀食杏仁,可将杏仁吃光,造成落果或果实干缩后挂在树上。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园内落杏、杏核及枯干在树上的杏核内越冬越夏,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4月下旬化蛹,杏花落花后开始羽化,咬破杏核爬出。在杏果指头大小时成虫大量出现,随后在核皮与核仁之间产卵,卵期10天左右,幼虫孵化后在核内食害杏仁,6月上旬老熟,在杏核内越夏越冬。被害杏果5月上旬开始脱落或干缩在树上。幼虫期长达10个月,且均在杏核内,这对人工防治非常有利。
2)防治措施:彻底清园,秋季要彻底清扫杏园内的落杏、杏核,用竹竿彻底摘除树上未脱落的干杏,并集中烧毁,只要这一步做得彻底,可基本上消除次年杏仁蜂的危害,消灭越冬虫源。秋季结合杏园深翻,将落地杏核深埋在土中,可有效防止成虫羽化出土。用水选法淘汰被害杏核,因被害杏核较轻,入水后漂浮在水面上,可捞出集中烧毁或深埋。成虫羽化期喷洒45%丙溴·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15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落花后向树上喷洒2.5%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次,消灭成虫,防止产卵。
(2)朝鲜球坚蚧
1)发生特点:朝鲜球坚蚧以成虫、若虫固定在树体枝条上吸食汁液,枝条受害后皮层坏死干瘪凹陷,严重的造成枝条干枯死亡。该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群集在小枝上。4月上旬虫体开始膨大,分散为害,体背分泌蜡质。4月下旬是羽化盛期,雌雄交尾后,雄虫很快死亡,雌虫开始分泌黏液。5月上旬雌虫体逐渐变硬,形成介壳。5月上旬雌虫开始产卵,卵在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为若虫,孵化盛期在5月底至6月初。孵化出的若虫爬行到枝条、叶片和果实上为害,以2年生枝条上最多,到9月落叶前,若虫迁回到枝干上,分泌一层白色蜡质开始越冬。
2)防治措施:早春杏树发芽前全园均匀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休眠期彻底刮除老翘皮,剪除有虫枝,深埋或烧毁,对于初发生的杏园在5月上旬前用玉米芯或硬质刷子,擦刷越冬若虫。5月中下旬若虫孵化期,可选喷40%安民乐乳油或40%好劳力乳油1000~1500倍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要尽量避开天敌的盛发期喷药,少喷广谱性杀虫剂,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减轻对天敌的为害,要利用好天敌抑制其发生。
(3)天幕毛虫
1)发生特点: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翌年4月展叶时,幼虫破壳而出,群集为害,稍长大即吐丝拉网,夜间出来取食,脱皮于网上。近老熟时分散取食,白天往往群集于枝杈处静伏,夜间取食。幼虫受振动有假死坠地的习性,5—6月间结茧化蛹。蛹期12天左右。5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羽化后即交尾产卵,卵完成胚胎发育后,以幼虫在壳内越冬。
2)防治措施:冬剪时注意剪掉小枝上的卵块,集中烧毁。利用幼虫的假死性可振落捕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在杏园设置黑光灯捕杀防治。在幼虫发生期可喷2000~3000倍的菊酯类农药,如20%菊马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等。
8. 植物里有虫子
因为盆栽内的盆土有未腐熟的有机物,是虫子的最爱,因此便找来了虫子侵蚀。这样一来,只要我们将沙子来进行处理,因为沙子无污染,对植株的生长也不会有任何危害,如果我们在浇水时,将盆栽表面的沙子冲泡了,我们只要再撒上即可。这种方式是不是特别简单,简直是唾手可得呢民间除小飞虫的其他小窍门:
1、用香烟头5克掺水70、80克的比例,浸泡24小时后,稍加搓揉,用纱布滤去渣滓,然后用水浇花,很快就会去除小飞虫。一般而言,十颗左右烟头配置一矿泉水瓶水即可。
2、用1:200的洗衣粉水(皂液水),为提高效果可再加入几滴菜油,充分搅拌,至表面不见油花时用喷雾器喷施。
3、还可以用新鲜橘皮泡水,浇在花盆里(当天泡当天用),几天后小飞虫就没有了。
4、用花椒泡水浇花也可以除虫、利用虫子的化学趋性,使用糖醋液诱杀,具体方法为:向一个小盆中加入糖醋液,并向其中喷一点杀虫剂,放在植物旁边。半小时作用后会发现很多小虫尸体。但此种方法不易把小飞虫“赶尽杀绝”。5.把招虫子的那些植物剪枝,枝条一定要丢弃或销毁。否则几乎不可能断绝虫源。6.在平时尽量不要使用没有腐熟的肥料。可以把用过的奶盒剪开,洗干净后,在里面抹上一层油烟机下面接的废油(豆油也可以)四周圈起防止油外流,放在花盆上,这个方法可以暂时把小飞虫杀光光。
9. 植物上有介壳虫
介壳虫雌雄异形,雌虫无翅,而雄虫只有一对膜质的前翅,主要由受精的雌成虫迁移、借助风、人类活动传播蔓延。
10. 植物上有壳的虫子图片
绵虫,对人没什么危害,但是对植物危害很大。阳光暴晒下,温度过高就会乱爬,进入秋季它也会往外爬,寻找墙角等位置织蛹越冬。普通杀虫剂就能治理。棉铃虫: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鳞翅目,夜蛾科,属昆虫的一种,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 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
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 该虫是中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年为害十分猖獗。
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蜂于棉株上部。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
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已知有赤眼蜂、姬蜂、寄蝇等寄生性天敌和草蛉、黄蜂、猎蝽等捕食性天敌。除用化学方法防治外,还可进行树枝诱杀、建立玉米诱集带诱杀等。
11. 树上有壳的虫
白蜡蚧,雌性成虫刚成熟时,胸部背面隆起,形似半边蚌壳,虫体背面淡红褐色,散生大小不等的淡黑色斑点,腹面黄绿色。体长1.5毫米左右,体宽1.3毫米左右。
雌成虫老熟时,体背急剧凸起呈半球形,体色暗褐光亮,不规则黑斑随之增大,体长约1厘米,体宽7—8毫米。也有比这更大的。死虫体壁皱缩变硬,黑斑色淡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