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丁香花盆栽(紫丁香栽植)
1. 紫丁香栽植
紫丁香分株繁殖:多选用3年以上丛生植株,于3~4月间芽未萌发时起苗分株,每棵植株留2~3个枝条,每个枝条在20~25厘米高处截干栽植。株行距40~50厘米,移植后连续灌水2~3次,3年后可出圃。
2. 紫丁香移栽
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栽植时,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株距2-3米,还可根据配置要求进行调整。栽植时多选2一3年生苗。栽植穴直径70—80厘米,深50-60厘米。每穴施1000克腐熟的有机肥料及100-600克骨粉,与土壤混和作基肥,基肥上面再盖一层土,然后放苗填土。
3. 紫丁香是什么栽的
一个奶奶种了一棵白丁香,一个爷爷种了一棵紫丁香。每年春天白丁香和紫丁香都开花。这时,飞来了两只小鸟。一只小鸟落在了紫丁香树上,另一只小鸟落在了白丁香树上。它们先称赞自己落的那棵树香,后来听见爷爷奶奶互相夸奖对方种的树香,这两只鸟也学着爷爷奶奶,开始互相夸奖各自落的树美。
4. 盆栽紫丁香如何种植
1、摆放。丁香的香味是没有毒的,但是在夜间会散发出刺激嗅觉的气味,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不利影响。芳香会影响人的睡眠,导致人很难深度入睡,从而影响睡眠的质量。所以不要放在室内种植,最好是放在阳台。
2、光照。丁香喜光,平时宜放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之处。但在夏季要稍加庇荫,高温日灼对盆栽丁香生长不利。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序短小而松散,花朵没有光泽。冬季不开花的时候,埋盆于室外向阳处或移入室内窗台前。
3、温度。丁香对温度要求不高,耐寒,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以露天生长。冬季盆栽及其严寒可以搬入室内。
4、浇水。丁香喜湿润,也耐旱,但是忌积水。平时保持盆土湿润偏干,切忌过湿。具体方法可以参照主菜单→新手种植→浇水方法→教你正确的浇水方法。夏季高温时要早晚各浇一次水,秋后宜少浇水,以利休眠越冬。
5、土壤。丁香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更加健壮,一般可以选用德沃多有机营养土。若种植在瘠薄的土地上,虽然也能生长,但花不而少,且长势瘦弱。
6、施肥。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影响开花。注意要薄肥勤施,一般10~15天左右使用一次1:400的比例德沃多系列液肥,可以参照:主菜单→新手种植→液肥使用→德沃多液肥正确使用方法。冬天就停止施肥了,或者可以使用德沃多生物有机肥(颗粒)沿花盆边浅埋既可,不需要使用液体肥了。
7、翻盆。每隔2~3年翻盆一次,结合翻盆,修剪根系,除去部分老根及过长根系,剔去旧土,换以新培养土,以利根系发育,叶茂花繁。
8、修剪。丁香在生长期,枝叶过密时,应及时修剪,既不干扰树形,又利于通风透光。秋后进入休眠期,要适当整形修剪,剪去徒长枝、重叠枝及交叉枝,使之养分集中,多孕花蕾。希望可以帮到你
5. 紫丁香栽培技术
一、选择土壤
牡丹喜欢疏松肥沃、透气性佳的碱性土壤。可以把腐殖土、河沙、灰渣土按照5:2:1的比例混合,这样混合配制出的土壤既能够保证牡丹花生长所需要的的养分,排水性能也不错。很好地满足牡丹生长所需。
二、水肥管理
如果是新植株的话,刚开始养殖的半年内不要施肥,避免肥害。在花开前后,可以分别施一次稀释过的有机肥补充养料。入冬前再加一次为过冬做准备,一般每盆可以施用鸡粪、饼肥等有机肥500~750克。牡丹花基本是遵循“干则浇透”的浇水原则,天气炎热可以适当多浇水,温度低时一两周浇水一次也就够了,保持土壤微干。
三、光照和温度
牡丹花喜光不耐低温,在春秋季节温度不那么高,光线不那么刺眼的时候可以放置在室外接受太阳光照射。如果是夏季的话,气温高容易灼伤叶片,这时候要适当荫蔽,保护牡丹健康生长。冬天放在室温0摄氏度以上的房间即可。
6. 紫丁香植物
雏菊。
又名马头兰花、延命菊,春菊、太阳菊等。是菊科雏菊属植物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厘米左右。
雏菊原产于欧洲。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开花期在春季。
雏菊在能够渡夏的寒冷地区可以进行分枝繁殖。
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深得意大利人的喜爱,因而推举为国花。
7. 紫花丁香的栽培技术
一、解析:
1、形象是:愿意为理想事业奋不顾身,义无反顾,积极坚强的形象
2、象征意义:托物言志,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象征诗人自身(或这样的仁人志士)刚柔并蓄,坚守自我,达到自我的理想。
二、《咏丁香》原文:
江头 四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人念。
三、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咏物诗,丁香因花筒细长如丁,香气浓郁而得名,分为紫白两种,紫花艳而白花香。此首咏的是白丁香。
因是明咏,首联起笔点题,描写了丁香花盛开的一个全景。花朵细小繁茂,细枝纠结缠绕。“柔弱”和“乱结”两个在力量感上相差甚远的词,突出了丁香虽花体娟秀却依然开得盎然炽烈,如锦似霞。起笔就明确了全诗描写丁香的角度。
颔联承上,继续明写,对仗工整。境头从全景走向细节。描写了丁香花细小的叶片上带着微微的绒毛,每一朵白色的小花都那么楚楚动人。这两句不但使丁香的形象更加立体而且使诗的画面具有了层次感,丁香花到这里已经如一位“两鬓鸭雏色”的白裙少女,幽雅柔弱,清丽动人。
颈联转写,由景入情。用“深”和“小”字写出丁香花虽然美丽却不张扬,只希望与宁静安闲的人相依相伴。这句超越了丁香的形态,从性情上展现了丁香花于众不同恪调和情操。诗的情感也由轻灵转向深沉。
尾联更加深入丁香花的内心,不管花是多么的细小,力量是多么的柔弱,也要像兰花一样的花芬,而不去想有一天会粉身凋落。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辗转漂泊的途中,经历过种种艰辛已后,并没有放弃人格,改变处世态度。诗人看到丁香花联想到自己,虽然力量微弱,却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管有没有希望,不管会不会万劫不复,没有犹豫,没有选择,只做自己应该做的。
尾联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可见丁香花在古诗中多是充满离情幽怨的象征,但在作者眼中,丁香花却没有这种小儿女的哀怨,他写丁香而又从丁香宕开,情感不但不缠绵而且几尽绝决,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也充分展现了杜诗内蕴深广的艺术特点。
8. 紫丁香栽植季节
形态特征
紫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
紫丁香
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厘米,宽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萌枝上叶片常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
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20)厘米,宽3-7(-10)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卵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6毫米,宽3-5毫米,先端内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处。
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1.5(-2)厘米,宽4-8毫米,先端长渐尖,光滑。
花期4-5月,果期6-10月。
9. 紫丁香生长环境
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法繁殖均可。一般常用扦插和嫁接法。
嫁接繁殖:采用芽接或枝接,砧木可用欧洲丁香、女贞、水蜡树和流苏。但小叶女贞嫁接亲和力差。芽接一般在6~7月份,接穗选择当年生健壮枝上的饱满芽,用“T”芽接,接口要靠近地面,不宜过高。枝接在春季即将萌芽时进行,接穗冬季采集,埋藏春季使用,用劈接或切接。嫁接成活后要及时除去砧木萌蘖。
扦插繁殖:花后一个月进行,整好插床,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的枝条作插穗,剪成15~20厘米长,清水浸泡一天,防失水,然后插入插床,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并搭荫棚,保持湿润,20天即可生根。硬枝扦插,需在先年落叶后将插条沙藏越冬,第二年早春扦插才容易生根。
播种繁殖:种子采后阴干,翌年春播前用温水浸1~2小时捞出,混两倍湿沙,置于背风向阳处,厚度20厘米左右,中午翻倒一次,晚间覆盖保温,有1/3的种子露嘴时开沟条播,幼苗生长缓慢,雨季易烂根枯死,应经常松土,注意排水防涝。采用床播或垄播,每667米2播种量10千克左右,播深1厘米。播前灌透底水,播后15~20天即可出苗。当年高可达30~40厘米。
分株繁殖:多选用3年以上丛生植株,于3~4月间芽未萌发时起苗分株,每棵植株留2~3个枝条,每个枝条在20~25厘米高处截干栽植。株行距40~50厘米,移植后连续灌水2~3次,3年后可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