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早园竹盆栽(早园竹栽植时间)

更新:2022-11-19 07:08归类:花卉大全人气:74

1. 早园竹栽植时间

竹子如何进行移植:

1、移竹栽植,即连竹秆带竹鞭挖出栽植。

选择秆直、基部粗、枝叶繁茂、分枝较低、无病虫害、胸径2~4公分的1~3年生母竹;根据最下一盘枝条的方向确定去鞭的方向,挖掘时留来鞭30~40公分,去鞭50~70公分的长度截断,断面要光滑;起竹时注意保护鞭芽,少伤鞭根,不要摇动竹秆,否则容易损伤竹秆和竹鞭的连接处(俗称螺丝钉)而影响成活率;母竹挖起后,留枝4~5盘,削去竹梢;栽植时要使鞭根舒展,覆土深度要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公分,防止竹秆摇晃,应设立防风支架。

2、截秆移蔸。

栽植方法同上法相似,只是在母竹基部离地面15~30公分处截断竹秆,用蔸栽植。此法有利运输,栽后也容易管理,竹蔸不易失水,成活率高;但新竹细小,成景成材都较缓慢。

竹子的移植栽培技术:

1、整好地是移竹成功的基础

近几年,移植的竹种主要有乌哺鸡竹、淡竹、斑竹和孝顺竹。其中乌哺鸡竹、淡竹、斑竹为散生竹,孝顺竹为丛生竹。散生竹竹干为地上茎,地下茎为竹鞭,竹鞭上有芽和根,其是竹子的生长繁殖器官。整理好移植竹子的地块是给竹苗提供必要的成活环境,是移竹成功的关键。整地的方法通常是全垦整地,挖穴植苗,要求整地深度一般为30~35cm,进行深翻细耙,破碎土块,促其风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在整地破垡的同时,捡去土壤中的石块、砖块、草根、树根等杂物,有利于竹子的生根、行鞭,减少跑鞭、鞭竹数量和杂草的生长量。土块大小不超过5cm直径,上下土层均匀。

大多数竹种忌水湿,因此,平坦地移竹,整地时要隔2~3m(黏土、砂土3~4m)开1条步道排水,步道宽30~40cm、深20~30cm,同时做好排水系统,大雨过后无积水,免受涝渍,以提高成活率。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新植竹园的满园速度与基肥(除密度和质量外)有较大的关系,因新竹成活后就能吸收到肥料,进行正常的同化作用,积累养分进行繁殖。由表1可以看出,在土壤相同、整地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施肥不同,竹子的成园速度有一定的差异。可见在移竹工程中,进行合理的整地,使地面基本平整,无积水水凼;同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能够有效促进竹子的繁殖,提高总株数和新株数。

2、选择优质竹苗,挖好竹苗是移竹成功的关键

竹苗的质量对移竹质量影响很大,优质的竹苗移植后容易成活和满园,劣质竹苗不易栽活,即使成活了也是发笋少,难满园。由表2可以看出,竹苗质量非常重要,一般要求竹苗龄1~3年,干绿色,干径2.5~3.5cm,粗细适中,枝下高1.0~1.5m,带鞭45~50cm,根系完整,其中去鞭长度25~30cm,有几个鞭芽,带土球20~25kg,竹鞭竹根都包在土内。这样标准的竹苗移植后成活好,走鞭快,发新竹多,容易满园、成景。

挖掘竹苗时,第一,竹苗要无病虫害;第二,弄清竹鞭来去的方向,留来鞭15cm,去鞭25~35cm,挖成一个长形的土球,并包扎好,保证鞭芽完好;第三,异地竹苗需进行长途运输,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湿,用雨布把竹苗包裹好,免被大风吹袭失水,在装车时再进行干叶补湿,保证竹苗健壮优良。

3、精工栽植

竹苗运到后,应立即落穴栽植,穴长60cm、深35cm、宽35cm。栽植时,先用表土垫穴底,一般厚度10~15cm,然后去掉包扎苗的包装,小心地将竹苗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根与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填土时要防止伤鞭根和鞭芽。在天气干旱和土壤干燥的时候,要向穴内适当浇水,再覆土。比竹苗原来穴土部分深3~5cm,上部培成馍头形,再加盖1层松土,周围开好排水沟,防止下雨积水烂鞭。栽竹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栽竹壅土踏实,上盖1层松土,再把包扎竹苗土球的草绳等杂物覆盖在

竹苗周围。移竹季节也十分重要,适时移竹,成活率高,发笋好,成景快;反之,成活率低,发笋少,难成景。

4、精细管理是快速成景的关键

4.1浇水保湿促成活

新栽的竹苗经过起挖、运输、栽植等一系列活动,鞭根受到损伤,吸收水分能力减弱或短时间暂时丧失。如土壤水分不足,竹苗的鞭根吸水困难,不能满足枝叶蒸腾的需要,会失水枯死。如果雨后林地排水不良,土壤空气缺乏,竹根不能进行正常的吸收代谢,鞭根就会腐烂,同样会影响竹苗成活。因此,移植的竹苗只有在土壤疏松、湿润,又具备足够代谢水分的条件下才能生根成活。竹苗移植后要加强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方可确保成活。

4.2设支架固定,松土除草,确保成活

移植后,应及时检查,对大竹苗设支架,防止风吹摇动竹根,影响生根成活。同时在竹苗四周松土除草,细土培蔸,覆盖锄下来的杂草,减少水分蒸发,以利竹苗成活。

4.3合理施肥,确保成活

施肥促进新竹生长,提早成园。在新移植竹园中,各种肥料都可以施用,迟效性的有机肥,如土杂肥、塘泥、植物残体、青草等,既可增加竹园肥力,又可改善土壤,冬季施用7.5t/hm2左右,对越冬竹的鞭芽有好处。速效性的化肥,在生长季节施用较好,最好在松土以后,穴施于竹蔸附近,促进竹鞭根吸收,促进新竹发育、生长。

2. 早园竹几月份移栽

移栽米竹一般长江以南地区以冬季为佳,偏北地区以春天3~4月种植最好,北方可延至5月上旬。这段时间将竹子与竹笋一起移栽,盆竹发笋量多,节间短而粗壮,成竹质量好。

移栽后要及时修剪株和枝叶,以保持竹形美观和通风透光。将盆内放好基质土,压实,盆土低于盆口3~10厘米,以备出笋时加土。选用直径50厘米的花盆,每盆种3~7株,株距10厘米,行距15厘米,种植深度为13~15厘米。

3. 早园竹的养殖方法

能。

1、移栽时间:移栽时间是10月至翌年2月。

2、种植地整理:对种植地进行全面耕翻,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树根,施有机肥,挖种植穴,种植穴的规格为长40cm、宽40cm、深30cm,密度为株行距50-60cm。

3、母竹的要求:母竹的年龄是当年生或2年生;母竹的粗度:早园竹,胸径2-3cm。

4、母竹的种植:母竹运到种植地后要立即种植,栽种时母竹的盘根表面比种植穴面低3-5cm,将表土与有机肥拌匀后回填种植穴内,厚10cm。

4. 早园竹是什么竹子

雷竹是一种笋用的竹子。因为它在早春打雷就会出笋的原因,有些地方也称为雷公竹。雷竹有宽叶和细叶两个品种,细叶比宽叶早15天成熟,经济效益好于宽叶雷竹。雷竹笋的口感甜嫩,产量高。这些年雷竹笋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都有种植。

雷竹是一种优质的笋用竹,所以它的收益来自竹笋。雷竹的种植具有八大优势:

①出笋早。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

②出笋期长,每年雷竹会有两次出笋,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秋笋10-12月出笋。

③产量高,雷笋亩产量可达3000多公斤。

④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⑤连年出笋,产量稳定,个体粗大,壳薄肉肥。

⑥成本低,用工少。

⑦周期短,见效快。新造林第2-3年就有收入。第4年可成林,第5年达高产。

⑧适应范围广。海拔2500米以下的丘陵缓坡均适宜栽培,而且一年种竹,永续利用。

5. 早园竹栽植密度

竹子的密度约为1.49g/cm³,那么1m³就是1490kg.

6. 早园竹可以盆栽吗

一、立地条件选择

选择向阳避风的丘陵岗地,坡度15度以下,土壤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

二、竹母选择

竹母应选用1年~2年生,胸径2cm~4cm,生长健壮、无开花、无病虫害的竹株。竹母的鞭龄2年~3年,来鞭长15cm以上,去鞭15 cm~20cm,留枝下高1m左右削梢,切口成45度,保留枝5盘~7盘,带宿土10kg左右。尽量以当地竹苗为佳,造林成活率高。

三、整地

全垦整地,开穴种植,种植穴60cm×60cm×40cm。

四、种植密度

株行距2m×3m或2m×2.3m。每亩111-133株。

五、栽植时间

10月~11月或翌年梅雨季

六、造林方法

竹母浅栽,栽植深度宜以竹母宿土低于地表4cm左右,分层回土,踏实,浇足水,培土成磨菇形。总的要求是“深挖宕、浅栽竹、紧拥土,浇足水”

7. 早园竹生长速度

 紫竹生长速度不快,紫竹要生长两年以上就可以了。紫竹,是禾本科刚竹属植物。紫竹虽可种子育苗造林,但由于从育苗到成林的时间长,故一般多用移竹造林。

选择秆形较小、分枝低、竹鞭粗壮的二年生竹作竹种,挖掘时按竹鞭行走方向找鞭,一般留来鞭20至30厘米长,去鞭40至50厘米长,宿土20至30千克,留枝3至5盘,削去顶梢。母竹远距离运输,必须包好扎紧。

8. 早园竹种植时间

学名Phyllostachys.praecox. C.d. Chu et C.S. Chao,别名雷竹、早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以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而著名。秆高7-11米,径4-8㎝ ,节短而均匀,长约20㎝。笋期3月上旬至4月上旬,或更早,故谓之“早园竹”。笋味鲜美,是浙、沪一带的早春主要时令菜鲜之一。

气候:

  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水量1250MM-1800MM。

  土壤:

  沙质壤土或红、黄壤土,PH5.5-7.0,土层深50CM以上,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地形:

  海拔200M以下,坡度15度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下水位低于80CM的丘陵缓坡地。

  早竹类栽培特点:

  早竹类包括早竹、各种哺鸡竹和尖头青竹等,都是散生的中小型笋用竹,它们的春笋、鞭笋产量高,品质比毛竹好。由于它们的笋芽形成期迟,而且形状小,故不能采收冬笋。

  早竹类的栽培务求基本同毛竹,仅将特点说明如下:

  1、种竹的选择和掘取 宜选二年生秆基直径为2-3厘米的竹做种竹,常有几株竹靠近生长在同一竹鞭上,可一齐掘起。选留强壮的2-3株,成丛种竹造林,成活率高,繁延快,可提早成林。

  2、栽种竹和留母竹的密度 栽种时,整株移植的每亩栽50-70株;移鞭的每亩70-90株。成林后,每亩保持母竹400-450株。因此,每年留养新竹每亩100-120株左右,砍去同数者竹。

  3、竹鞭的处理早竹类留母竹多,竹鞭较浅而密生,发生跳鞭的机会多,不便挖沟埋鞭,可采用铺土埋鞭。用塘泥、河泥等结合施肥于晚秋成冬季铺在竹林地面。

栽培技术

9. 早竹什么时候种

枣园主非常适合种院子里,他可以给园子营造一个绿色的环境,人居住在里面感到非常的惬意和放松

10. 早园竹在北方室外能种植吗

早园竹长得高

它又叫做雷竹、燕竹,它最爱能长到8米,叶片分布密集,具有美感,并且可以耐低温,在零下13度的环境中能生长,所以很适合种在北方的室外,可以在家中院子里面种上一株,也可以在公园中作为绿化种植,并且价格比较低,成本不高,对于栽培的壤土也没有过多要求。

上一篇:小盆栽百合花怎么养(小盆栽百合花怎么养才多开花) 下一篇:自制盆栽肥土(怎样制作养花肥土)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