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制作的基本知识(盆景制作入门宝典)
1. 盆景制作的基本知识
马上要过年了,咱们很多花友都准备买鞋盆栽回来妆点节日气氛,不过对于一些新手花友来说,买盆栽简单,要养好一盆盆栽那颗真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养殖盆栽有哪些技巧呢?针对新手花友养盆栽花卉,蓝妖总结了一下4点技巧,希望能帮助到您。
盆栽养护必会技巧
关系盆栽死活的养殖技巧,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浇水
浇水是直接关系盆栽花卉生死,且又是不可避免的养护技巧之一。可以说80%的盆栽都是死于浇水。养花的人常会说一句话:浇水三年功!可见浇水是非常难掌握的。
而我们在向前辈请教浇水技巧时,得到的答案往往只有坚定的4个字“干透浇透”!那么什么样是干透?什么又算是浇透呢?对于绝大多数的新手来说,这4个字都是非常难理解透彻的。
蓝妖的个人经验是,当发现花盆表面2-3cm深的盆土变干了,就可以浇水了。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花卉,都可以根据这个“干”的条件来浇水。这是避免造成浇水过多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这个干的程度也不会导致植物过干,无论是什么品种的植物,花盆表面2-3cm干了,也不会达到干死的程度。
这是最简单的判断植物浇水的标准,当然如果要盆栽生长的非常好,肯定得根据季节和盆栽的生长速度,以及各种植物的亲水性来调节浇水量,这也是我们说的浇水三年功的“功”了。在这里蓝妖就不多赘述了,大家可以在自己的养殖过程中慢慢去摸索。
2、光照控制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植物喜欢阳光照射,有些植物则不能直接被太阳晒到,如果不懂得区分,让一些喜阴的植物,例如:绿萝、白掌、红掌、一番风范等绿植,直接接受强光直射,则很容易被晒死。
在买植物前应先咨询老板,该品种对光照的需求,或者网上查询相关的品种资料和养护要点。
3、施肥
想要盆栽植物长的好,施肥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新手花友不知道该怎么施肥,更不懂得控制肥水的浓度,常常是一施肥盆栽就出现肥害,搞到自己根本不敢给盆栽施肥。
不同植物的耐肥力是不同的,在施肥是时候,应先看清肥料的建议使用浓度,使用比建议使用浓度更稀薄的肥料,相对更安全一些。例如花多多1号,建议使用浓度为1000倍,而我们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使用1200-1500倍的浓度,这样相对来说更安全,因为咱们养殖的盆栽,可能植株没有那么强壮,相对耐肥力就会弱一些,如果按照建议使用的浓度,就容易产生肥害。
4、温度控制
温度也是对盆栽生长有巨大影响的,有时甚至直接影响植物的生死,例如在冬季购买绿植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冻伤和冻死的问题。
所以在深秋和冬季买盆栽,蓝妖建议您尽量避免购买绿植,因为大部分的绿植都是不耐寒冷的,冬季温度比较低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冻害,严重的会冻死。
买花应该尽量买当季的时令花卉,秋冬季节可以买一些兰花,仙客来、长寿花、蟹爪兰、海棠花、水仙等当季节的花卉,这样养殖难度也会小很多。
2. 盆景制作入门宝典
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中 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种类繁多,大都从大自然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选材时,首先要注 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那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炼、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时,肯定地说,这 些素材最适宜作剑峰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定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材,色彩不可差异太大。 当我们在制作一盆山水盆景进行选材时,首先要对石材的顶部轮廓线进行观察,引发构思,反复推敲,不论硬石、软石,在轮廓线排列起伏不明显时,都要对其进行敲削,使之起伏鲜明,富有节奏感。 多数时候,一块石材是不能构成一 盆山水盆景完整画面的,因此要进行多块石材组合而形成景观。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经加工的,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 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然后再用水泥或水泥兑色,或其他粘合剂粘接成形。 散点石在景观中的运用 山水盆景的主体和客体山石,在盆盎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它们的气韵、体量、态势,直接关系到作品意境的高低。但它们的功能突出与否,又与通常被忽略的一种陪衬体——散点石的运用有关。
3. 盆景制作理论知识
盆景的特点
第一,盆景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造园是把自然景物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盆景是把景物缩小于咫尺盆中,可以说是微观造园。
第二,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树木花草作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长发育的生命特征,决定了它在制作加工上的连续性,艺术欣赏的可变性。
第三,盆景形式的多样性。现代盆景艺术,正向着多元化发展,例如树种和盆景类型的不断增加、盆景的地方风格的不断涌现等。
第四,盆景艺术的个性:由于盆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艺术才能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其作品往往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即所谓的“个人风格”。追求个性,推动了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第五,盆景艺术上的自然性:人类来自大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虽然盆景是一种艺术,离不开人的创造,但是更多人希望盆景的自然,特别是在造型上的自然。
第六,盆景创作的艺术性。这是创作盆景的基本要求。盆景造型要具有艺术美,而内涵意境更要深远,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景外的意境。
盆景的分类
盆景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 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
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
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
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盆景的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4. 盆景知识与制作
20厘米大直树桩可以制作成以下几类盆景。
1、高耸式
这种盆景的素材太细不够霸气,太粗又显得臃肿 ,一般最好选择10到20公分之间最为合适。
高耸式树干直立,从下到上有明显过渡,枝条分生横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此式能表现出雄伟挺拔、巍然屹立、古木参天的树姿神韵。我国岭南盆景的大树型和浙派盆景的风格形式多属此种。
2、文人式
文人盆景在树桩盆景中往往表现为高耸、清瘦、潇洒、简洁,在树干五分之三以上部分布三至四个枝条,其中较长一枝弯曲并呈垂直而下状,在未翘梢起的基本树型。文人树往往以个性生动、鲜明、清新,且技艺精湛的艺术形象,为自古中国知识分子清高、自傲的志向、孤高清逸和独往独行不羁的人文精神追求,作了最好的注释。
3、枯杆式
枯干式有又与高耸大树式相近 只是把顶部或部分树皮剥落打磨制作成枯杆,模仿大自然中被雷击造成枯死的样子。
这类盆景枝繁叶茂,但树干的顶部却已枯秃,犹如挺立于高山的青松,傲霜斗雪,有老当益壮之势。
5. 盆景制作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好养,伽罗木性喜阳光,能耐寒,宜栽在疏松、肥沃、偏酸性的土壤上。栽培土宜选用山泥、泥炭等调配成微酸性栽.培介质。
刚上盆的枷罗木应先放在半阴处,让其发根,正常生长后放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枷罗木每年秋后萌芽,第2年春天放叶,宜长年放置室外,如放在室内易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在春秋两季需施用腐熟的薄肥水,夏季天热应减少施肥的次数,以浇水为主;冬季盆土宜带干些为好,并应停止施肥,减少浇水。在生长期还需预防介壳虫等病虫的危害。预防措施:将其放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养护
但不能久放在室内养护,否则容易引发叶黄脱落、生长不良,严重的乃至会全株死亡。在春、夏生长时间,每15天施入以氮为主的薄肥1次,可以连续抽梢2~3次。入秋,枝叶顶端萌生新芽,色嫩绿,形同芝麻时,需追肥1次,以供萌芽发育生长所需,夏季天热应减少施肥的次数,以浇水为主;冬季盆土宜带干些为好,并应停止施肥,减少浇水。每隔2~3年需翻盆换土1次。在生长时间还需预防介壳虫等病虫的危害,预防措施;将其放置在凉爽透风的环境中养护。枷罗木生长强健,枝杆上不定芽多,萌芽力强,耐修剪,可制成斜杆式、悬崖式、双杆式等各种盆景。枷罗木生长强健,枝杆上不定芽多,萌芽力强,耐修剪,可制成斜杆式、悬崖式、双杆式等各种盆景。制作盆景时要注意随时修剪、摘心的管理工作。枷罗木性耐寒,在110℃的气温中仍然挺立翠绿。南方可在室外露天越冬,北方置于冷室内便可。
6. 盆景的制作方法
1、用铁丝进行处理,因为植株发育较快,一般的线无法起到长时间塑形的作用。
1、想要什么样的造型就需要用铁丝对树桩进行处理,把需要固定的地方用铁丝固定好。
2在把树桩设计成盆景的时候,想要使得盆景更加具有意境,可以用铁丝把主干和枝条固定成弯曲的形状,也可以在一些部位挂上适当重量的铁块来达到塑形的效果。
7. 新手盆景制作,需要掌握的要领
截干前,先要对桩材进行仔细观察,包括对根盘、隆基、干形走向等进行分析、构思,做出综合判断,充分保留、强化其优点,以确定干形树格。
可打腹稿或绘制预期效果图,从而选定最佳观赏面,正所谓意在笔先这一点非常重要。截干后只能按预期的选定的最佳观赏面的造型方案进行创作。如判断不当,可能浪费素材若中途又想改变方案,则会前功尽弃,甚至无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