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盆盆景造景视频(盆景教程视频大全)
1. 浅盆盆景造景视频
一、开缸养水
用清水彻底冲洗新缸,将自来水注入盆中,打开过滤器,瓷盆养金鱼建议使用过滤器,有过滤辅助喂养的金鱼更容易管理,水更容易维护。
过滤器可选择内滤,注意功率与缸体水量的匹配,选择出水缓的内滤,使盆内的水体保持平静。这样,金鱼就会感到舒服,观赏的人也会有一个悠然的心镜。
把自来水放在水盆里晾晒两天后,就可以选择健康的金鱼入缸,这就是所谓的开缸。也可以在同一时间(根据说明)向盆中添加适量的硝化细菌,并在此时进入养水阶段。
注意选择健康的金鱼入盆,只有健康的金鱼才能养好水,而不健康的金鱼不仅不能发挥良好的养水作用,而且还会破坏水质。
养好的水是清澈透亮的,这种清澈的水比自来水的清澈要油腻一些。在金鱼进入盆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盆内的水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奶白色,如果方法得当,大约七到十天,水就会养至清澈。
建议开缸选择少量而健康的金鱼,金鱼越少,奶白色的程度就会越轻。此外,金鱼应该正常投喂,但投量应该适度减少。下一步就是日常维护了。不同情况下的养护也应该有所不同。
二、日常换水
有过滤器而盆内不点缀奇石,优点是省事,水容易管理,缺点是不够美观。
当金鱼的密度合适并适当喂养时,金鱼游动时会将缸底的排泄物带入过滤器进水口,这样每周只需更换一次水就行,春秋两季每次换水不少于1/4且不超过1/3。当然,取决于水温,夏天则可以换更多。
换水应避免整缸全换,注意:过滤器中的过滤棉不要清洗得太频繁。当滤棉上布满污垢时再做清洁。清洁时请勿使用热水,直接使用原缸水就行,无需消毒杀菌。
三、饵料投喂
投喂的原则要考虑两点:一个是金鱼儿的食量,另一个要考虑的是水体对排泄物的承载能力。
盆养金鱼通常每天只喂一次,最多上下午各喂一次,因为瓷盆水体小,过滤有限,过多的排泄会导致水质不佳。
根据金鱼的大小、水体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过滤进行定量,做到饲料清洁、投食定时、定量。
四、缸内造景
瓷盆中养鱼不仅是满足人们对养鱼的兴趣,也是满足人们对观赏的兴趣。因此,在瓷盆中配上合理的草,石头将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盆中可以搭配的草通常有:水榕草、铁皇冠及蜈蚣草等,这些草皮实而好养护。
草的布置应注意草的高度与水体的高度,草的数量与水体体积的协调。如果草太高或太多,会使观赏者感到拥挤和压抑,也会争夺鱼的生存空间。
适当的点缀一些奇石和水草就可以了,否则会给日常维护带来麻烦。即使盆内有过滤器,石块下的缝隙仍会含有污垢,所以两三天要用吸管把藏在石缝中的粪便清理干净,并向盆内注入等量的水。
2. 盆景教程视频大全
【盆景制作】
1、胶接山体:先要调好水泥胶浆,注意胶浆要随用随调,还要注意胶浆的稀稠度。
2、石材加工:把需要胶接的山体用锤、凿、锯等工具加工出纹理和比较奇特的形状来。
3、粘合山体:在需要粘合的山石两面用嵌板分别涂上水泥胶浆使山石吻合为一体,粘合时要注意,尽量使山石粘合处看不出断裂的痕迹,还要注意把粘合处多余的胶浆清除干净。
3. 盆景园视频大全欣赏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苏州拙政园,是一座四季不同的经典园林,踩着时间的节拍,鉴赏拙政园的春夏秋冬。
玉兰堂的玉兰,绣绮亭的牡丹,盆景园的杜鹃,构成园中最灿烂的春景,玉兰堂为花厅,四周.围以高墙,是自成独立的幽静庭院,这是一处明代建筑,当年文征明在此作画,园内植玉兰,春来花开,令人心生富贵之翼。
【玉兰堂】是一座独立幽静的封闭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墙高耸,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种植天竺和竹丛,配置了几峰湖石,玉兰和桂花,色香宜人,“玉兰堂”曾名“笔花堂”,梦笔生花是古时候文人对创作灵感的一种追求,在此读书作画,实在是人生的一种莫大享受。
绣绮亭在山上,三面敞开,一面粉黛。亭下花坛里种植各种明亭牡丹,谷雨前后牡丹怒放,异彩缤纷。
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苏轼
【与谁同坐轩】
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以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栏远眺,还是倚窗近观,小坐歇息,均可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天泉亭侧的紫薇于满月满池的莲荷,成为拙政之下,最为赏心悦目的享受。很多古典园林都是先造园后形成主花的,而拙政园则是造园与定花同步,要么怎么会让池水占了全园的十分之七,要么怎么会有这么多与赏荷有关的建筑。
远香堂、荷风四面亭,卅六鸳鸯馆等。荷风四面亭里面有一副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园中的桂花、秋菊以及池中的睡莲构成拙政秋景,拙政园何处赏冬景,十八曼陀罗花馆前的山茶,雪香云蔚亭侧的梅花绝香冷艳,点缀了寂寥的冬景。
苏州自古就有园林之城之美誉,全市保存完好的苏州古典园林就有五十三处,拙政园等九座古典园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曾经苏州园林都是私家花园,如今,古典园林成为公众园林,基本上天天人满为患,何处去觅当年园林意境的呢,从2016年4月起,拙政园推出私人定制服务,在开园前一小时少量游客入园,静静赏园,喝一杯明前碧螺春茶,上几道苏式点心,那真是穿越,回到明代,至高享受。
【绣绮亭 】枇杷园北边假山上的长方亭。登高远眺是古典园林游赏风景的重要方式,私家花园尽管占地不大,但每每也要设立高处的赏景小筑。绣绮亭是拙政园中部水池南边唯一的山巅亭台,这里向北可观望大荷花池及水中两座山岛,南看便是洁静的枇杷小园,西边与远香堂互为对景,东向则是海棠春坞等几组建筑。山下湖石围成的自然形花坛中种植多本牡丹,每当阳春三月,姚黄魏紫,娇艳欲滴,登亭四望红花绿叶,烂漫如锦,正合杜甫“绣绮相辗转,琳琅愈青荧”的诗意,故名。小亭造型很是清秀美丽,四角起翘轻盈又舒展,台座、柱身及屋顶之间的比例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古典园林小筑之美。亭西檐下,悬挂着横卷形的匾额,上边行楷书写着亭名。原先,西柱上挂有清人所写的楹联:“人远忽闻清籁起,心闲频得异书看”。现原联佚失,改悬从它处移来的劝人处世的联文:“生平直且勤,处世和而厚”。亭内复有额对,横匾为“晓丹晚翠”,上联是“露香红玉树”;下联为“风绽紫蟠桃”。据姑苏文化老人回忆,亭中在抗战前曾悬有梁山舟撰书的景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其境界似乎比今联要高。
【天 泉 亭】
译意:天赐之泉。
简析:元北禅讲寺僧人馀泽于平家巷筑东斋,斋前有井,遂自号“天泉”,后人则以为井名“天泉”。此亭中之井,相传即为元代大弘寺东斋遗物,终年不涸,水质甘甜,故借以名亭,引发思古情思。亭北平冈松林、宽阔的草坪、葱绿的树木,清疏明朗。从芙蓉榭北行往西,天泉亭似一株画上的芰荷,偎依着平岗小坡,亭亭玉立于庭园的大片草坪绿茵上。
天泉是一口井。相传为元代大弘寺遗迹。井本无名,至元代北禅讲寺僧人余泽于此筑东斋,因此井,自号“天泉”,后人则以为井名为“天泉”。饮水思源,天泉天赐。
井上建亭,并是天泉亭了。此亭是1958年苏州园林管理部门修复拙政园东花园时所建。
“天泉亭”是拙政园中最大的亭子。亭仿明式结构,为两层八角,重檐高挑,亭柱间以半墙相连,亭外有围廊坐槛。窗格、半墙俱为八角形花饰,与亭相谐,真可谓八面玲珑。
现在的天泉井井口加盖了一个水磨青砖,封存了,像一双合上的眼。每至春茶上市的季节,踏过曲折小路,虽不能汲天泉水烹茶尝茗,但你一定能听到朝露中亭边紫薇窸窸索索开花的声音。
雪香云蔚亭: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鵲飞罩,刀法娴熟技术高超,构思巧妙,将“岁月三寒”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卅六鸳鸯馆】
卅六鸳鸯馆为苏州拙政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精美华丽,南部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 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宜于冬、春。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
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
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此馆环境优雅,陈设古色古香。主人在此宴友、会客、听曲、休憩。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设,情因景现,“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对“意境”的追求,即对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空间表达。古典园林景观是造园主内心情感的寄托,又是欣赏者置于其中的思维想象的再度创造。
悠然闲坐于小轩之内,仰天赏月,任思绪飘游驰聘,谈古论今畅想明白,这是何等惬意,又是何等悠闲。在这个独自的天地里,清幽的园林景致在古人牌匾楹联的提点下独具文化与精神气质。升华了游人的内心情感,使之不断追寻精神的寄托,为游人提供了精神上的一片绿洲。
4. 浅盆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若较大的树,根系较粗,可将根系用金属丝固定,形状根据盆的形状来定,栽人较浅的盆内。
也可将根系水平状展开,铺于一块长木板上,并予以圃定,然后连同木板一起栽入土中,使根系呈水平状态伸展,此法所培育的根系可适于栽人仅1~2厘米深的浅盆之中。
5. 浅盆盆景制作
浅盆养石榴方法如下:用以栽种盆栽石榴的土壤也是需要经过人工的挑选和配制的,这种植物适宜生长在拥有良好的排水透气能力、一定的基础肥力和松软透气结构的土壤中,土壤中不能够有过多的黏质成分或是盐碱质的成分,以免造成植株不适。盆栽石榴适合用浅盆进行养护,这是因为其虽然属于直根系的树种,但是其直根部分很少,侧根和须根的数量则非常大,主要通过这些散布根系汲取水分养分等,因此不需要过深的盆土,且土壤过湿也容易导致积水烂根。
6. 浅盆盆景造景视频教程
同属不同种。油松树皮深褐色或褐灰色,鳞片状裂纹。黑松树皮黑灰色。
黑松:松科、松属,木本,常绿大乔木,株高30—40m,树皮黑灰色,针叶粗硬,二针一束。喜欢温带海洋性气候,能耐瘠薄和盐碱土壤。产于日本及朝鲜南部,中国华东沿海一带普遍栽培。荒山绿化造林树种,有绿化效果,有观赏价值。园林造景,树形美观,有大盆景效果。
油松:松科、松属,木本,常绿大乔木,株高25—30m,树皮灰褐色,裂成不规则较厚鳞片状。针叶粗硬,扁平条形,二针一束。最喜光树种,在全天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产区广阔,从阴山至贺兰山、祁连山至秦岭,太行山、燕山、秦山等地。分布以陕西、山西为中心。绿化树种,可供建材、割制松脂、松节油、松香等。皮可提取栲胶。园林裸子植物区主要绿化效果明显。
下面我就凭着多年种植两种树的经验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区分两种树的好方法。
1、看松针
黑松的松针相比油松的要粗一些,在二者为小苗时期通过松针来区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黑松松针粗、硬、长,油松松针略细、软、略有下垂。在二者为成年树的时候松针的区别就不大了,黑松的还是要比油松的松针粗壮一些,长度是差不多的。
2、看松芽
黑松和油松每年都会生长,树木枝干的最顶端每年都会有新芽长出,二者在每年开始生长和生长结束后都会在最顶端有松芽。黑松的松芽是白色的,油松的松芽是略微发红也就是棕红色。所以黑松又称做“白芽松”。
3、看树皮
黑松树皮和油松树皮,在幼苗状态的时候区分是不大的。所以看树皮最好是用来区分黑松和油松的成年树,黑松树皮颜色深,发黑。油松树皮颜色略微潜,略微发红。黑松树皮黑灰色,所以叫黑松,油松树皮则是灰褐色。
4、看形态
黑松树和油松树形态在成年后,略有分别,黑松因为生长的速度要比油松快,所以黑松每层枝之间的间距要比油松大,一般一样高度的黑松和油松,油松要比黑松的松枝层数要多。黑松树干成年后往往曲折,带有弯曲,而油松相对比较挺拔。
7. 盆景造形视频
一、蟠扎拿弯
【技术特点】一般针对盆景素材弹性好,尚未完全木质化的枝条或者主干采取的拿弯技法。可用棕丝或金属丝对枝条进行缠绕,然后弯曲到理想的造型,造型多为“弓”形、“U”字形和“S”形。
二、重物垂吊拿弯
【技术特点】适用于一般简单的盆景造型,用砖块或者重物垂吊,注意重物要适宜,不要过重使得枝条断裂。
三、牵引拿弯
【技术特点】使用牵引拿弯,可以在不伤害树干的情况下,缓慢改变枝干的弯度,循序渐进,不断绞收拉紧绳索,收放如意,从而使得盆景的弯度非常自然,而且不影响植株生长。
四、破干拿弯
当盆景素材已经完全木质化,或者枝干坚硬,采用蟠扎牵引等方式很难拿弯,这就需要采取辅助工具破干拿弯技法,一般分为刺穿法和锯角法两种。
五、自然生长法
利用植物的趋光性,对原来的盆景桩材进行翻盆,或者斜载,或者将原来的盆景连盆倾斜放置,然后利用光照,使得茎秆向光生长,从而缓慢改变整体姿态。此种技法在不少悬崖造型中经常用到。
六、截干蓄枝法
截干蓄枝法是岭南盆景造型的典型技法,形成的弯度大多为鸡爪形和“之”字形,非常优美,也是当今非常流行的技法,实用美观并且对枝干损伤不大,非常实用,然而此手法需要耐心和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