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盆景园名字(盆景园名字大全)

更新:2022-11-24 02:34归类:花卉大全人气:76

1. 盆景园名字大全

成都易园园林艺术博物馆

门票/停车:免费

开放时间:春夏10:00-18:00 秋冬10:00-17:00

易园园林艺术博物馆是以易经文化为主题的私人园林艺术博物馆,由民营企业家易文清所建,原来是一私家盆景园;1998年他将自己的盆景园大面积扩建,并正式起名为“易园”,同时免费对外开放。

易园,得名不仅与创始人易文清先生有关,也源于中国儒家众经之首的《易经》,是因为《易经》的哲学思想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世界观。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以藏为露、以隐为显,易园具有北方园林之大气、 江南 园林之文气、西南园林之秀气和 川西 园林的仙气 。

园内清幽雅致,可慢慢闲逛,细细品味,有楼台亭阁,廊桥水岸,移步一景以窗为框,以景为画,拍古风、民国风再适合不过了,随手一拍就是一副诗意的画。

2. 盆景名字大全欣赏

盆景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和价值的,好的名字能给别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盆景也不例外。

这就好比一个帅气十足的人,你给他取个名字叫“史太湘”,别人叫起来也别扭,自己听着更尴尬。一个拥有内涵和良好寓意的盆景名字,能让你的盆景锦上添花。

列如根据形象取得“天鹅展翅”,或根据作者主图意境取的“同根生”或根据诗词取的“铁骨铮铮”等。

3. 盆景园名字大全图片

杜甫草堂由杜甫自称得来。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6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今日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占地300多亩。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廨堂之间,回廊环绕,别有情趣。

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风光。

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

整座祠宇即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文物价值 2008年6月30日,四川省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仪式在成都举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等五家文博单位同获此殊荣。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 景点概况 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成都杜甫草堂正门匾额的"草堂"二字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诗史堂正中是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

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都曾经寓居蜀地诗人陆游、黄庭坚陪祀。

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少陵"本为地名,汉宣帝墓称"杜陵",宣帝皇后墓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杜甫曾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 "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 工部祠后有近代1997年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杜甫草堂还有一处位于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由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在盆景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出,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位于原梵安寺古建筑群第三重大雄宝殿的“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64平方米)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馆内的基本陈列《诗圣著千秋》,荣获了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佳创意奖。 草堂大廨 进入杜甫草堂正门,跨过石桥,是一座通堂式敞厅,高朗明亮,气势不凡。两壁悬挂有一幅意深语工的长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原为清代顾复初撰书,惜早已不存,如今的所见墨迹为解放后由著名书法家邵章补写。 诗史堂 诗史堂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诗史堂”也因此得名。大厅的正中陈列着一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的手法来刻画的杜甫塑像。 工部祠 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称杜工部,祠由此得名。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万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遗存最早的石刻像。宋代诗人黄作上都推崇杜甫,以杜诗为宗,所以清代将黄庭坚、陆游配祀于杜甫像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堂中有“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联语。壁间还嵌有清乾隆、嘉庆年间石刻“少陵草堂图”,刻工精细,解放后即是据此图恢复草堂旧貌。 少陵草堂碑亭 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此景点是我馆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人们常常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 花径 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旁栽满花木的小径,他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于此,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1958年毛主席视察草堂时,曾对着这两个字久久凝视。作为草堂标志之一,来往游人多在这里摄影留念。 梅园 梅园,位于草堂的西北角,占地数十亩,原是一处私家花园,也是建国后划归草堂管理的。过诗史堂折而向西,经水槛,穿月洞门,梅园就在眼前了。此时,你站在月洞门外,便可见一座四层砖塔耸立湖畔,一座曲桥横跨湖上,塔名"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的句意。塔影倒映水面,与曲桥形成绝妙的呼应,而月洞门则成了取景框,在它恰到好处的取裁下,塔、桥、湖、花、树,浑然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难怪许多游人以此为背景,留下自己的倩影。 雅堂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 2002年正式开放。门上匾额“大雅堂”三个字是集的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浣花祠 又名冀国夫人祠。从草堂的诗史堂北往东行,在花径红墙的中部有一门楼,门内一厅两厢独院,粉墙青瓦,花木散布,古色古香,小巧雅净。是为纪念唐代成都的一位女杰冀国夫人而于清光绪十二年(1866)修建。正厅塑冀国夫人和两仕女像。据传,杜甫离成都后,冀国公崔宁将杜甫旧居的一部分辟为别墅让其妻冀国夫人(又称浣花夫人)居住,后冀国夫人舍宅为寺。冀国夫人死后,寺中立专祠并绘像纪念她。祠几经变化,到明末已不存。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建造成如今所见的浣花祠。 茅屋 杜甫草堂博物馆依据 茅屋 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复重建了“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唐代遗址 唐代遗址陈列馆位于草堂东北面。2001年底,在草堂内发掘出大面积的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它极大地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印证了杜甫当年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写,澄清了古今草堂寺位置之争,增加杜甫草堂的历史厚重感,而且为这块圣地增添了新的光彩。 万佛楼 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它复 万佛楼 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凭栏远眺,美景尽收眼底,是杜甫草堂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新亮点。

4. 盆景园的名字

是的,长沙雨花区人民欢迎你!

旅游景点名称: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植物园路111号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简介:湖南省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占地140公顷,境内有山有谷,有平坦的草地、开阔的斜坡和碧波荡漾的湖面,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辟有樱花园、桂花园、茶花园、竹园、木兰园、杜鹃园、梅园和花卉盆景园。先后引种栽植了1100多种森林植物。

旅游景点名称:时务学堂

时务学堂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时务学堂简介:时务学堂是清末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最早一批建立的新式学校。于1897年1月由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领衔正式呈报立案、湖南巡抚陈宝箴批准在长沙创办。戊戌变法失败后,时务学堂先后更名为求实书院、湖南省城大学堂。

旅游景点名称:长沙市工人文化宫

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216号工人文化宫体育馆

长沙市工人文化宫简介:长沙市工人文化官,位于东塘广场西南侧,占地而积40000多平方米, 长沙工人文化官其中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是一座集文化、娱乐、学习、游览于一体的多功能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旅游景点名称:树木岭训练基地

树木岭训练基地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郊

树木岭训练基地简介:树木岭训练基地座落在长沙市南郊奎塘小区,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包括原省射击场和省体校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为5.5万平方米。这个基地是在50年代末兴建的湖南省射击场与后来兴办的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的基础上逐年扩建而成的。

旅游景点名称:湖南省举重训练馆

湖南省举重训练馆地址:

湖南省举重训练馆简介:湖南省举重训练馆座落在长沙雨花区体院路71号,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内。该馆为迎接城运会比赛,从2002年3月20日开日到10月31日竣工,投入使用,仅用8个月时间。该馆—层内分四个部分:比赛馆(也可用于训练)、训练馆、健身房、举重中心办公室。

5. 盆景园名字大全集

百花园林、烟雨园林、清风园林、玉兰园林、湖山园林、凝翠园林、紫竹园林、碧波园林、柳浪闻莺园林、雪香云蔚园林、枫和园林、大地园林、雨后春笋园林、锦绣春光、吟春园、倚春园、荷风园、丹枫园、霜红园、暗香园、集芳园、四宜园、凝翠园、青枫亭园。

6. 盆景园林取名字大全

中国盆景界国家级艺术大师共有5批,百余人。但不论如今足否在世,周瘦鹃、孔泰初,韩学年,贺淦荪、潘仲连,胡乐国,徐晓白、赵庆泉、胡乐国、伍宜孙等,均称得上前十的大家。

     他们均由国家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联合会承认,在中国盆景界具有高超技艺、高尚艺德、为中国盆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7. 盆景园名字大全100个

王母泉,在王母池院内,《水经注》载“古帝王升封咸憩此水”。

广生泉,在金山路中段,现建有盆景园。

玉液泉,在中天门东北路旁,常年不涸,传饮此泉水可医百病,民国年间的医学家高宗岳在《泰山药物志》中,把这个泉水列为泰山十二大名药之一。

体泉,现在天书观遗址,为古代名泉。

白鹤泉,古代名泉,在岱宗坊北路西。

朝阳泉,位于王母池前梳洗河西岸的岩石间,有冯玉祥将军手书“朝阳泉”石刻。

鸾飞泉,王母池内除有王母泉外,院前还有“鸾飞泉”,现改为喷水池。

龙泉,位于斗母官。

水帘泉,位于斗母官北1.5公里的“注水流桥”处。

圣水泉,在歇马崖。护驾泉,在云步桥北御帐坪上,因宋真宗在此驻跸而得名。龙口泉。在升仙坊南,莲花峰下。宋邵伯温《泰山见闻录》称:“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万福泉,在南天门北70米处。常年不涸。

神泉,在碧霞祠西神门外路南崖下,玉女池和圣水井,在碧霞祠西侧。

云泉,为泰山最高泉,在神憩宾馆内,常年不涸。

双泉,在南天门北200米,常年不涸。

石泉,在双泉东百米处,为岱顶出水量最大的泉。

黄花泉和石乳泉,分别在后石坞黄花洞和莲花洞内,黄花泉又叫灵异泉。

肝花泉,在岱顶东南约2.5公里处,因山岩紫红如肝而得名。

青泉,又名月亮泉,在扇子崖月亮洞。福泉,在普照寺内,已砌成井。

大众泉,在大众桥下30米处,又名新泉。明堂泉,在泰山东麓西谢过城村汉明堂遗址,有明堂泉石刻。

香泉,多有记载。有王母池西和黄石崖北两处,另外玉泉寺有一个大的泉区,泉眼多。泉水丰,当年500多和尚饮之不干

8. 盆景园名字大全四个字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该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兰雪堂: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意而名,堂中南面置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北向饰翠竹图。拙政园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拙政园  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  缀云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墙高耸,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植天竺和竹丛,配湖石数峰,玉兰和桂花,色、香宜人。  见山楼: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上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坐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远香堂: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面阔三间。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海棠春坞: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造型别致的书卷式砖额,嵌于院之南墙。院内海棠两株。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海棠花纹。与海棠花相呼应。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  雪香云蔚亭: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又称冬亭。  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题。  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塔影亭:在留听阁,回头望塔影亭,顿觉美妙致至。攒尖的八角亭映入水中,宛如宝塔,端庄怡然,不失为西部花园中一个别致的景观。  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阁”。  笠亭: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称“笠亭”。“笠”即箬帽,亭作浑圆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  与谁同坐轩: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  倒影楼(夜景):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楼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当年,西园园主张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1894)特建此楼以资纪念。倒影如画景色绝佳。  波形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从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分成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鸳鸯馆止;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  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这就是“宜两亭”。  卅六鸳鸯馆(十八曼佗罗花馆):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精美华丽,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  盆景园:拙政园西部一片清影摇曳的竹篱墙内,集萃着苏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称为“名园瑰宝”,拥有50余个品种,近万盆盆景。  雅石斋:位于中部,一个池水、游廊萦绕的幽静的小院,里面陈列着室内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态的多种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近年来,拙政园还推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活动---杜鹃花节、荷花节,受到了广大中外游人的喜爱和称赞。如今二个花节已成为苏州古城每年春天一个亮丽的旅游景点,成为苏州园林每年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9. 盆景园艺名字大全

这些名字都不错

百花园林、烟雨园林、清风园林、玉兰园林、湖山园林、凝翠园林、紫竹园林、碧波园林、柳浪闻莺园林、雪香云蔚园林、枫和园林、大地园林、雨后春笋园林、锦绣春光、吟春园、倚春园、荷风园、丹枫园、霜红园、暗香园、集芳园、四宜园、凝翠园、青枫亭园。

10. 园林盆景园名字大全

留园内的曲廊蜿蜒高下共670余米,进房踩水爬坡下山廊廊相连,依势而进,迂回连绵,四通八达,几乎贯穿了整个园林,但并没有起名。

我想是否以区域划分。东部景区长廊一: 进园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就有一条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北部景区长廊二: 从五峰仙馆冠云峰起盆景园,通幽度壑,移步移景,秀色迭出,曲径通幽,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隔着院落,漏窗连着漏窗、门洞接着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引的你不忍离去。西部景区长廊三: 从西北角的假山向南,曲廊围绕土石相间,浑然天成的假山曲曲弯弯,一路环境僻静绿荫蔽口,山溪曲流,人在画中走,身置景中游。遥望枫树葱茏郁然成林,登高望远颇有山林野趣。

11. 盆景园名字大全三个字

仙客来、常春藤两个平时常见室内绿植组合而成一个创意的绿化盆景,美丽无处不在。

上一篇:黄荆盆景养护(黄荆盆景养护方法) 下一篇:澳洲彬植物盆景(澳洲杉盆景)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