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大师排行榜(中国盆景大师排行榜名单)
1. 中国盆景大师排行榜名单
周瘦鹃、孔泰初、万觐堂、王寿山、李忠玉、朱子安、朱宝祥、陆学明、殷子敏、陈思甫。
2. 中国盆景大师排行榜名单图片
王恒亮做的真柏不错。。。。
3. 中国最有名的盆景大师
盆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深受人们的喜爱。盆景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这些年许多地区都建立了盆景生产基地,生产制作各类盆景,不仅在国内市场大量销售,而且还畅销世界各地。那么玩盆景,选哪些树种更保值升值?
1、艺术价值高、经济价值高
要收藏盆景,就需要造型独特,有丰富内涵,意境深远的盆景。最好是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再来就是经济价值高、较为贵重的产品,其增值的力量的才会更大。
2、增值潜力大,生长缓慢
对于盆景来说,它具有一个其他艺术品所不具备的特性,那就是生长,也代表着变化,这也是它的潜力所在。在选品的时候,需尽可能要那些本身还不是特别完善,能随着后期的生长不断完美的盆景,这就是其潜力的表现。因此,生长缓慢、成型困难、造型越是得来不易的盆景,更有收藏的价值。
3、树种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盆景树种都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今天给大家推荐几种能保值升值的盆景树种。
松柏类
松柏类盆景,堪称为盆景之王,有松柏长青、青松翠柏之说。尤以松类盆景为最,松树四季常绿、耐寒耐高温,特别是耐干旱,生命力可谓强盛。中国国产的松树中,最好的是山松即马尾松。山松树形是松树中最优美的,因而非常珍贵。在当今盆景世界,全球最盛行的盆景树种就是松树!
柏树的美学特征几乎与松树一样,但也有不同之处,除古老、翠绿、坚强、奇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它的韧性;柏树皮纹理条状旋转如绞绳,树枝不易折断。现在流行的舍利干,大多都是柏类制作而成。盆景工作者喜欢用柏树制作“舍利干”盆景,以表现古木逢春之意。
对节白蜡
对节白蜡是世界仅存的木犀白蜡,物以稀为贵,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树种,其花期在4-5月,果期9月。喜欢光照,耐寒耐干旱,适应能力极强。生长缓慢,寿命长,树形优美,盘根错节,是园林、盆景、根雕家族中的极品,深得盆景大师们的喜爱,是优质的盆景素材之一,都能称得上是活化石了。
黄杨
黄杨是盆景里的老牌贵族了,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黄杨树姿优美、叶片密集、枝干苍劲,虽然生长比较的缓慢,但树型很是稳定,还四季常青,一直被人们所青睐,微小型的盆景中黄杨是主力军,大中型的黄杨盆景的价值是很高的。
罗汉松
罗汉松盆景,树姿葱翠秀雅,苍古矫健;叶色四季鲜绿,有苍劲高洁之感。 若附以山石,制作成鹰爪抱石的姿态,更为古雅别致。罗汉松还能和水、竹、组景,更有培养成丛林式的罗汉松盆景,给人以野趣的享受。这些创作而成的罗汉松盆景,结合其长寿的特性,好好养护,迟早会成为一盆极佳的艺术品。
雀梅
雀梅,中国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因为根杆自然奇特,能提根、能露爪,造型优美、古色古香,是为中国盆景岭南流派的五大名树之一,更是打开美国盆景植物市场的主力军。雀梅不光萌发力好,适应性强,生命力也很强健,适合创作成各种式样的盆景,观赏价值极高,在南方是比较受欢迎的。
金弹子
金弹子根部黝黑,茎干色泽如铁,刚健挺拔,树姿优美,能观花观果,已经具备了成为优质盆景的潜质。根、干、形都有很大的造型空间,是盆景创作者喜爱的素材之一,可以说是集观根、观形、观叶、观花、观果,闻香于一体的盆景佳品,为中国盆景传统流派之一的川派盆景的主要树种。
九里香
九里香盆栽到处可见,但九里香盆景却很稀少。九里香的树姿优雅、枝干矮壮苍劲、盘根错节,是很好的盆景素材之一,尤以制作直干式、双杆式、斜杆式等为佳品,也是岭南派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
梅
梅花赏老不赏嫩,以老梅桩培养而成的盆景为佳品,其势苍劲、其形挺拔、其性孤傲,古梅桩盆景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从树桩开始培育,虬枝显得苍劲有力,形态特别。
枫树
枫树叶新叶发红,老叶返青,自古就被文人骚客们所喜爱,枫类(槭树)古桩,以其独特的风格及形象,受到广大盆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博兰
海南岛的独特树种,大多生长于山沟、悬崖峭壁、石缝等处,其根系发达、虬曲多姿,既耐旱又耐涝,还耐阴,繁殖能力又强,是制作盆景的优良素材,越来越受盆景大师的喜爱,同时也是近十年来,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树种,野生桩价格高得惊人。
4.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名单
盛世鑫毅 植物园中,盆栽绿植,十分不错。
5. 国家级盆景大师
答:不是。雄黄兰没有列入国家级保护植物名录,所以雄黄兰不属于保护植物。
雄黄兰是百合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茎扁圆球形,外包有棕褐色网状的膜质包被。叶多基生,剑形;茎生叶较短而狭,披针形。花茎常2-4分枝,由多花组成疏散的穗状花序;花两侧对称,橙黄色;花被管略弯曲,花被裂片6,2轮排列,披针形或倒卵形;雄蕊3,偏向花的一侧,花丝着生在花被管上,花药“丁”字形着生。蒴果三棱状球形。
6. 中国盆景大师排行榜名单大全
1、霍津:民国年间陶塑名家。驼背,人称“驼津”。擅塑仙佛人物和动物,尤以塑牛闻名于世。传世的牛作品多为素胎,能逼真地再现牛的神韵、形态以及纤细的牛毛,世称“霍津牛”。
2、霍子厚:又名文厚,因其跛,人称“跛厚”,民国年间艺人。擅长制作人物,代表作品有《关羽》、《太白醉酒》等,他熟悉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善于抓住历史人手的典型性格,塑造得细腻、生动,颇具写实风格。常在作品上钤用篆书阴文方形印章“霍子厚制”。后开设店号“霍厚记”,又改钤用篆书阴文方形印章“霍厚记造”。
3、温颂龄:名奇,号颂龄,因其跛足,人称“跛奇”。民国时期颇具艺术个性的陶艺家,擅长塑造人物,耻于模仿,喜创新,纯以个人的观察体会创塑人像,在刻画人物性格上有独到之处。作品形象古拙,衣纹线条流畅,釉色凝重大方。抗战时期,广州沦陷(1938年10月中旬),他与儿子和徒弟在香港开了“复兴工业社”,香港沦陷后(1941年),温颂龄饿死于荃湾。
4、林堂煜:初在刘佐潮处当学徒,学习塑造亭宇小品,后改为学习塑造人物,题材较为丰富,具有刘佐朝的作风,其代表作有“杨五郎”,形貌古朴,衣纹简洁有力。其作品常印有“林堂煜造”篆书阳文方章,或“林堂煜作”阴文楷书长条印章。
5、吴灶生(1902-1981):又名吴炳南,广东石湾人。工艺美术师。自小学习拉坯成型工艺,熟习釉料的配制。民国期间曾自营陶业,1953年任石湾工艺四分社经理,1959年从工业陶瓷厂调到美术陶瓷厂从事釉料研制。长期致力于石湾传统釉色的继承发展,特别对红钧釉和结晶釉的配制和批量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石湾上世纪中叶的配釉名师。
6、廖作民(1904-1957):广东石湾人,原名廖源新,又称廖新。出生于陶艺世家,在艺术氛围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好学上进,酷爱陶艺。少年起到多家陶艺作坊学习陶塑技艺和制陶技术,后随堂兄廖坚学习山公、盆景和器物造型。时廖坚与陈渭岩、潘玉书等名家多有往来,探索切磋,从中获益良多。20世纪30年代与弟廖沧创办“利生”陶艺店。作品以人物陶塑为主,兼作山公盆景、器物。建国后加入石湾工艺生产社。早期风格粗犷写意,后期逐渐吸收潘玉书细致典雅之长。
7、梁华甫(1905-2005):广东石湾人。年轻时随父梁福学艺,谙熟泥、釉、火的运用,协助父亲经营“醉石轩”。1956年起在美术陶瓷厂创作室研究釉料配制及进行陶艺创作,擅塑人物、鹤、瑞兽等。作品以古雅、朴拙、浑厚出名,并配以变化无穷的釉彩。
8、陈 红:生于1906年,又名陈雄,女,擅长山公创作,一直被误认为男性,被称作“男工红”。解放后在石湾工艺美术陶瓷厂做山公人物,著名作品有《取经》等。
9、区 乾(1907-1958):广东新会人。父区大为清末民初擅塑鸟兽的著名陶艺名家,区乾自幼随父学艺,继承家传,1952年加入广州人民美术社雕塑工场(后转为石湾美术陶瓷厂)。他注重写生体验生活,作品风格写实逼真,讲究神韵和意境。他是石湾当代动物陶塑的一代宗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与刘传在石湾陶艺界“双峰并峙”。
10、马 海(1932—2004年):原名马其海,男,广东顺德人。少年因家贫辍学到广州、澳门等地当小贩、炊事员,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学绘画与雕塑。1956年进入广州人民美术社石湾工场工作。1963年在石湾美术陶瓷厂从事陶艺创作。自学成才,兼收并蓄。作品以人物为主,多喜塑造历史上杰出贡献和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之士,寄情述志,寓意褒贬。
11、何秉聪(1918—1999年):本名叔明,号南海陶人,祖籍广东南海。早年于南海师范本科毕业,后获香港教育司署早级教师文凭,在省港多所中小学文、史、化学及数学等科任教五十余年;课余致力钻研陶艺从未间断,成为石湾陶釉专家,殊有创新之见;任香港艺术馆名誉顾问十五年;对石湾陶艺独怀深厚感情,积极参与多次在香港举办具规模的石湾陶瓷展览,推动陶艺爱好者及大众对石湾陶艺的认识和收藏。著有《石湾陶艺》、《历史、神话与传说》、《陶艺杂谈》、《釉与涂釉》等。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予“视觉艺术终身成就奖。
7. 中国盆景大师有多少
孔泰初大师代表作《春复春》(雀梅)。1964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应邀对埃塞俄比亚进行友好访问,将这件作品作为国礼送给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孔泰初作品《斜月帘栊》(九里香)《悬》(雀梅)《艰苦阅历》(雀梅)《朝阳里》(九里香)《一夜春风千万枝》(九里香)
孔泰初(1903―1985),字少岳,广东广州人。他出身商贾世家,是广州西关桨栏路生茂泰茶庄祖业的继承人,岭南盆景创始人。
8. 国家盆景大师排名
山东盆景大师共九位,他们是曹景杰,陈广君,黄金宝,李德军,卢彪,牟军华,席俊厚,赵其江,周秀平
9. 中国当代盆景大师有哪些
中国当代著名的雕塑家
1、曾岳
曾岳,当代雕塑家。1967年生,重庆人。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同年留校任教。
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副教授,曾任职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城雕委会艺委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委员。
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 雕塑艺委会常委,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 青年雕塑创作中心雕塑家。重庆画院雕塑艺委会 主任。重庆市工艺美术专业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品有《列国行》系列。
2、陈新元
陈新元,男,1943年出生,祖籍青海省西宁市,当代雕塑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曾从师油画家朱乃正、雕塑家钱绍武学习绘画、雕塑。
在二十余年的雕塑艺术创作生涯中,不断的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编撰了《藏传佛教艺术初探》、《藏传佛教艺术造像一千种》、《铸金属工艺品研究》等论文、专著。
由于雕塑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央电视台1993年专门为我拍摄了名为《雪牦--记雕塑家陈新元》的专题片,在《地方台三十分钟》数次播出,并将浓缩版在《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中播出。
3、袁熙坤
袁熙坤,男,贵州安顺人,1944年6月出生于云南昆明,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著名画家、雕塑家,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鉴定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顾问、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总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2005年当选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组委会主任。201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艺术大师称号。
创作的雕塑作品《北极熊的眼泪》被放置在联合国环境署内罗毕总部。2012年,创作的雕塑《女娲补天》放置在维也纳联合国中心。
4、杨韬
杨韬擅长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对艺术多元化的理解,作品涉猎雕塑、装置、影像、架上绘画等不同领域。
他将中国传统造型赋予了当代的国际化的语言表达,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作品被外多家美术馆、画廊、公共空间及个人收藏。
杨韬的主要作品有雕塑《童年英雄》、《控制》系列、《一切引导人民》、《欲望之上》、《盛装暴力》、《我的盆景》;装置《平行》;油画《大风景》、《遁》系列等。
5、叶毓山
叶毓山,男,又名叶玉山。四川德阳人。擅雕塑。195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历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作品有《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等。《歌乐山烈士纪念碑》获全国城市雕塑最佳作品奖,《杜甫》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
1962年完成第一座雕塑《毛主席全身雕像》以来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共有一百多座著名雕塑问世,分别摆放在北京、上海、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广州、湖南、安徽、江苏、新疆、长春、黑龙江等全国诸多省、市、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