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盆景花(黄栌盆景花架)
1. 黄栌盆景花架
燕翅山。
从砚泉亭后的上山道上山,到山上去看一下,这个砚池到底像不像砚台。
山道右侧有个山洞,山洞不大,但里面供奉着各路神仙。这里可以看到山下的砚池,但树枝乱杈挡住了视线。
继续上山,不远处有个观景平台,从这里可以看到山下的砚池。砚池名字的由来,就是从山上往下看时,这个池子很像古代文人研墨用的砚台,所以称其为砚池,这座山也就叫做砚池山,后又演变为现在的燕翅山。据说,此山整体上看上去像个燕子展翅的形状,因此这也是此山叫燕翅山的原因之一。
燕翅山是座矿山,大炼钢铁时采掘矿石,山体遍体鳞伤,破旧不堪。近年来,济南加大破旧山体的整治力度,燕翅山也发生了巨变。
整治后的燕翅山旧貌换新颜。山顶部位注重绿化观赏效果,通过种植泰山黑松、红栌、红枫等园林树种提高美化档次,结合原有地形打造成“燕子展翅”景观造型。结合山体走势在西侧建有观景平台,游人在安全登山的同时,也能停下脚步欣赏周围的美景。
登山步道、景观花架、木亭、塑木栏杆、观景平台、假山水系等园林景观小品,以及连翘、山桃、红叶李、樱花、黄栌、侧柏、雪松、五角枫国槐、朴树等各样植被,建立起人与空间、人与植物的情切互利关系,成为市民和游客体验山中漫步、森林氧吧并登高远眺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2. 黄栌盆景造型
1. 定时合理的去尖。为了抑制黄栌盆景的生长,促进其他侧芽平衡发育,可以摘去枝 稍部的嫩头。就是将它的主要茎部或者侧枝的顶头用手掐去。
2. 摘芽。摘芽就是要用手将新长出来的小芽将它摘掉。只有将它的小嫩芽 摘掉,节省更多的好的营养,才能让黄栌盆景更好的成长,摘芽一定要及时。
3. 摘叶。对于黄栌盆景,摘叶时要把老叶子把它摘掉,从而使他们不 断新发嫩叶。这样我们就可以时刻的欣赏到它们新发出来的嫩叶。
3. 黄栌盆栽方法
、灌溉与排水
苗木出土后,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一般在苗木生长的前期灌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后20天以内严格控制灌水,在不致产生旱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灌水,间隔时间视天气状况而定,一般10~15天浇水一次;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利蹲苗,便于越冬。在雨水较多的秋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间苗、定苗
由于黄栌幼苗主茎常向一侧倾斜,故应适当密植。间苗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间苗,在苗木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叶子相互重叠时进行,留优去劣,除去发育不良的、有病虫害的、有机械损伤的和过密的,同时使苗间保持一定距离,株距以7-200px为宜。另外可结合一、二次间苗进行补苗,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3、追肥
追肥本着少量多次、先少后多的原则。幼苗生长前期以氮肥、磷肥为主,苗木速生期应以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苗木抗寒越冬能力。
4、松土除草
松土结合除草进行,除草要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基本原则,有草就除,灌慎作业,切忌碰伤幼苗,导致苗木死亡。
5、病虫防治
黄栌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立枯病、白粉病和霉病等。
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蕾和顶芽,造成叶片皱缩,卷曲,虫瘿以致脱落,严重时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虫卵;蚜虫大量发生时,可喷40%氧化乐果、5~8月每15天喷一次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氨磷1000~1500倍液,也可喷鱼藤精1000~2000倍液。
4. 黄栌盆景的种植与养护
1.场地的选择。它们喜光,应放在阳光足量且通风性好的地方,一般可放在外面。不过在炎热的夏天或者是温度较低的冬天,一般需要移到室内。
2.浇水与保湿。黄栌不耐湿,给其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积太多的水于盆中,只要保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盆景四周空气湿润。
3.施肥注意点。黄栌喜营养,故盆栽不可施大肥,否则会加速它的生长,影响观赏的视觉效果。
4.整形与修剪。黄栌树生长能力较强,每年春季发芽的时候都需要修剪,要保证其枝叶不能过于繁盛茂密,同时枝条也要适当的蟠扎,以保证盆栽整体的美观性。
5.防治病虫害。对于黄栌常见的立枯病和蚜虫等病虫害,一定要提前尽早发现,并及时治虫。
5. 精品黄栌盆景
黄栌盆景的养护方法:
1、黄栌原生长于山上向阳坡,所以盆景放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最好于室外,在炎热的夏季,注意不要被阳光曝晒。冬季应移入低温室内。
2、给盆栽黄栌浇水时,要做到见干见湿,盆内不要积水,只要土壤湿润就可不浇。生长旺季可向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但不可向叶面经常喷水,不然叶片变大,影响树形美观。冬日盆土发白时才可浇水。
3、黄栌生长较快,春季发芽修剪一次,剪除过密枝条和影响造型的枝条,有的枝条要进行适当蟠扎,使枝叶有疏有密,疏密得当,如枝叶过密,就会影响观赏枝干的优美形态。
4、换盆的年限应根据树龄不同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换盆时间宜在2~3月份进行。处于幼龄生长旺盛的榆树盆景需l~2年换盆一次,并应换入略大的盆内,同时应去掉旧盆土约一半,换入疏松较肥沃的沙质培养上。如是老桩盆景可视生长情况2~3年翻盆一次,一般仍用原盆,其操作过程同幼龄盆景。
6. 黄栌盆景欣赏
黄栌,叶片较大、叶柄较长,常制作成自然式盆景。通常采用“剪扎结合”的方法进行加工造型,即对主要枝干进行攀扎拿弯,其余枝干进行修剪造型。攀扎多在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根据被攀扎枝干的大小而定,选用粗细适宜的铁丝、铜丝、铝丝、铅丝等金属丝作攀扎物,也可以使用棕丝、棕绳、麻线、麻绳、塑料条等进行拉枝、垂枝造型。可在生长季节,适时进行摘心、打顶和修剪,或采用半折枝、扭枝等方法进行加工造型。
黄栌盆景,宜在春季萌芽后,适时进行摘心、打顶,或在春末夏初、夏末秋初、及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各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对于需要攀扎拿弯造型的枝条,宜在冬季休眠期,结合修剪时进行,先攀扎拿弯枝干,然后按造型的要求进行短剪。
7. 黄栌盆景 作品
忌讳:不能浇水太多;不能在太阳下暴晒。
8. 黄栌盆景制作
黄栌作为红叶类的景观树,在制作成盆景之后,会有更好的观赏效果。
黄栌盆景的养护方法:
1、黄栌原生长于山上向阳坡,所以盆景放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最好于室外,在炎热的夏季,注意不要被阳光曝晒。冬季应移入低温室内。
2、给盆栽黄栌浇水时,要做到见干见湿,盆内不要积水,只要土壤湿润就可不浇。生长旺季可向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但不可向叶面经常喷水,不然叶片变大,影响树形美观。冬日盆土发白时才可浇水。
3、黄栌生长较快,春季发芽修剪一次,剪除过密枝条和影响造型的枝条,有的枝条要进行适当蟠扎,使枝叶有疏有密,疏密得当,如枝叶过密,就会影响观赏枝干的优美形态。
4、换盆的年限应根据树龄不同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换盆时间宜在2~3月份进行。处于幼龄生长旺盛的榆树盆景需l~2年换盆一次,并应换入略大的盆内,同时应去掉旧盆土约一半,换入疏松较肥沃的沙质培养上。如是老桩盆景可视生长情况2~3年翻盆一次,一般仍用原盆,其操作过程同幼龄盆景。
9. 红栌盆景造型
一,三角槭
又名三角枫,落叶乔木,高5-10米,稀达20米。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紫绿色,近于无毛;多年生枝淡灰色或灰褐色,稀被蜡粉。冬芽小,褐色,长卵圆形,鳞片内侧被长柔毛。
二,北方栾树
又名灯笼花、黑叶树、木老芽等。原产北方,是华北地区常见树种。叶多为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少有二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至17片;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花黄色,中心略现紫色。蒴果为黄色,熟时红褐色,果皮膨大成灯笼状,因此又取名灯笼树。花期6至7月,果熟期9至10月。
三,红叶树
红叶树深秋满树通红,艳丽无比,北京著名的西郊香山红叶即为本种,是北方秋季重要的观叶树种。
四,彩叶树
彩叶树又称彩叶乔木,是指其叶片、茎杆等常年呈现出异色(非绿色)的植物,如金叶水杉,红叶李,红枫,金叶国槐、紫叶红栌、蓝冰柏、黄金宝树、花叶榄仁等。
红叶李的叶片,常年都是暗紫红色;彩叶树(彩叶乔木),特别是一些大乔木类品种,以其丰富多彩的叶片、四季稳定如一的色彩,被大量应用到行道树、风景林当中。
五,流苏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形高大优美,枝叶茂盛,初夏满树白花,如覆霜盖雪,清丽宜人。
流苏树的小花含苞待放时,其外形、大小、颜色均与糯米相似,花和嫩叶又能泡茶,故也称作糯米花、糯米茶。适宜植于建筑物四周,或公园中池畔和行道旁。可盆栽,制作桩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