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石头盆景(石头盆景的制作方法)
1. 石头盆景的制作方法
先准备一些山石,青龙石是最好的材料。先准备一些山石,青龙石是最好的材料。
除了青龙石以外,松皮石、鹅软石都是不错的材料,主要看我们想制作什么样的盆景来决定石材的选择。先用石头在花盆里摆出形状,多次调整,直到看起来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然后在空隙里面填腐殖土,先少填一部分。。把花草栽种到石头的空隙里面,继续填土,直到把缝隙填饱满
2. 石头盆景怎么做
首先要准本一个大一点的笔洗,或者烟缸也行。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挑便宜的,几块钱就行。
去山上或野外捡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石块,最好有大有小,形状不一。三五个,七八个都行。
去河里捡两棵自己喜欢的水草,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多。但一定要是活在水中的。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式,将石头及水草布置在笔洗内。布置的时候,用石头压住水草,免得倒下来。捡来的一对石头中,不好看的可以去掉。
5当然也可以先放水在布置。
3. 花盆景观石头制作过程
先把石头花盆的外观大致模样制作出来,然后再将内部多余的石头清理掉,等花盆的模样出来后再把内外精细加工,再在花盆的底部留一个孔,方便多余的水流出去,避免花的根部腐烂。
4. 观赏石盆景怎样制作
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水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制造上水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在自然界里,有一种带有微孔的石头,具有吸水的功能,人们叫作上水石,人们便利用这一特性,雕刻成形态各异的假山盆景,在假山的不同部位加工一个或数个向下陷的坑穴,坑穴里栽种观赏性的花卉或植物,由上水石的向微孔向花卉或植物供应水份。只要特上水石放入盛有水的盆内,水便从微孔向上吸,只要盆内有水,整块上水石湿漉漉的。但这种上水石加工时易破碎,粘接费时费力,斧劈钻剔还会留有痕迹。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人们公开一种利用陶瓷原料、锯沫、塑料配制成制造上水石泥料的配方及上水石的生产工艺。
人造上水石泥料的配方人造上水石的泥料由生产陶瓷所用过40-60目的粘土、焦宝石,木质锯沫,颗粒泡沫塑料和水经搅拌而成制造人造上水石的泥料。其中粘土与焦宝石的比为2∶1,每100Kg粘土与焦宝石的泥料掺入木质锯沫12-14kg,颗粒泡沫塑料0.4-0.6kg。
实施例140-60目的优质粘土2份,40-60目的焦宝石1份,水适量,每100kg粘土与焦宝石的泥料掺入木质锯沫11kg,5-15mm不规则颗粒泡沫塑料0.4kg。
上述配方的上水石泥料,经成型、干燥、煅烧后,不规则颗粒泡沫塑料经高温燃烧后形成洞穴,木质锯沫经高温煅烧后形成微孔(毛细孔),吸水效果稍差,烧成后的上水石强度较高,烧成品的比重高于天然上水石的二分之一。
实施例2(最佳实施例)40-60目的优质粘土2份,40-60的焦宝石1份,水适量,每100kg粘土与焦宝石的泥料掺入木质锯沫13kg、5-15mm不规则颗粒泡沫塑料0.5kg。
上述配方的上水石泥料,经成型、干燥、煅烧后,不规颗粒泡沫塑料经高温煅烧后形成洞穴,木质锯沫经高温煅烧后形成微孔(毛细孔),吸水效果好,烧成后的上水石强度适中,烧成品的比重只有天然上水石的二分之一。
实施例340-60目的优质粘土2份,40-60目的焦宝石1份,水适量,每100kg粘土与焦宝石的泥料掺入木质锯沫14kg,5-15mm不规则颗粒泡沫塑料0.6kg。
上述配方的上水石泥料,经成型、干燥、煅烧后,不规则颗粒泡沫塑料经高温煅烧后形成洞穴,木质锯沫经高温煅烧后形成微孔(毛细孔),吸水效果好,但强度较低,烧成品的比重低于天然上水石的二分之一。
人造上水石的生产工艺按粘土2份,焦宝石1份,粉碎后混合或混合后粉碎,过40-60目筛,加适量水搅拌成泥状,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掺入木质锯沫12-14kg,掺入5-15mm不规则颗粒泡沫塑料,制成生产人造上水石的泥料,然后经人工雕塑或用模具成型,再经干燥,入窑在1180℃-1200℃的高温状态下煅烧,即成为形态各异的米黄色的人造上水石假山盆景。
人造上水石可塑成规格尺寸150mm-2000mm高的不同形态的假山盆景,具有与天然上水石相同的吸水功能,易于成型、不破碎,生产速度快,颜色大体上与天然上水石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人造上水石,其特征是制造人造上水石的泥料配方是粉碎过筛后的粘土,粉碎过筛后焦宝石,木质锯沫,颗粒泡沫塑料和适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上水石,其特征是粉碎过筛后的粘土与粉碎过筛后的焦宝石的配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上水石,其特征是每100kg粘土与焦宝石的泥料掺入木质锯沫12-14kg,掺入直径5-15mm不规则颗粒泡沫塑料0.4-0.6kg。
4.一种人造上水石,其特征是粘土与焦宝石混合加水搅拌成泥后掺入木质锯沫,掺入颗粒泡沫塑料继续搅拌成泥料,经人工雕塑或用模成型(制成假山),再经干燥、入窑煅烧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上水石,其特征是入窑的煅烧温度为1180℃-1200℃。
全文摘要
一种人造上水石,由粉碎过筛的粘土、焦宝石按比例混合,加适量水搅拌成泥状,在搅拌状态下向泥内掺入木质锯末、颗粒泡沫塑料制成生产人造上水石的泥料,经人工雕塑或模具成型,再经干燥、入窑煅烧即成为带有微孔的具有吸水功能的上水石。它制造容易,易于成型、不破碎,生产速度快,烧成品大体上与天然上水石相同。
文档编号C04B30/00GK1098395SQ94110490
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4日
发明者武德平 申请人:武德平
5. 做盆景石头种类图片
一、硬石类
太湖石: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岩岩石,经过长期波涛的冲击和风化溶蚀而成。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质地坚硬,浸润不枯。米芾在《论石》中指出太湖石有“瘦、透、漏、皱”四大特色。瘦,嶙峋兀立,体态苗条;透,四面通达,纹理纵横;漏,涡洞相套,玲珑贯通;皱,则皱褶丰富,筋脉显著。以千姿百态的太湖堆砌假山,点缀庭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灵壁石:生长于赤深泥土中,石灰质岩,自然形成,粗旷浑然,色泽黑黝居多(黄、褐、红、白兼有),以色浅为主,石质坚硬,扣之有声,古有作钟磬。所以有“八音石”和“磬石”之称,又有“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宋代诗人方岩)”的美誉。河南开封市相国寺内有灵壁石一座,座下镌刻“艮岳遗石”四字,据考证为北宋遗石,弥足珍贵。
千层石:是沉积岩的一种,有深灰色、褐色和土黄色等色调,有的层中夹砾石。千层石形状如国画中的折带效,质地极坚硬,体重,不吸水,可加工。用千层石造景,可横层劈截或粘接组合,特别适宜于树石盆景和驳岸、散点石配置,做山水盆景时,横叠后,气势宏伟,厚重中又显出轮廓线的变化。但注意切不可露人工雕凿痕迹。石体组合成型后,可点缀、悬垂常绿藤本植物及草类植物。
斧劈石:斧劈石属硬质石材,其皴纹与中国画中“斧劈皴”相似,但因石质较软,可开凿分层,又称“云母石片”。斧劈石属页岩,经过长期沉淀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质及碳质。同时色泽上虽以深灰、黑色为主,但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变化,这是因为石中含铁及其它金属成份变化所致。斧劈石因其形状修长、刚劲,造景时做剑峰绝壁景观,尤其雄秀,色泽自然。但因其本身皴纹凹凸变化反差不大,因此假山施工时技术以度较高,而且吸水性能较差,青苔难于生长,多在山体周围栽植攀援类植物。
龟纹石:学名“华莹山多壁珊瑚石”,图案为多角状复体,呈六边形,酷似龟纹,其对角线长8-10毫米,内部结构单网状。该化石为典型暖水生物群体,早在二迭纪前,经海水冲积,地壳变化,形成珊瑚化石。产于长江流域一带,因受江水冲刷积淀而成,属硬质石淡褐,石纹效法如锯截斧砍,但龟裂自然,最适宜表现大江和江河驳岸及散点石造景。制作龟纹石盆景时,要依纹配山,散点石及山足石可用切割机切成平台,上面可点缀楼、台等,植物配植多样性不受限制。
黄蜡石:又称黄龙玉。黄蜡石为蜡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类。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古代称田黄石为“石帝”,称黄蜡石为“石后”。
黄蜡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黄蜡石,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石的可观可玩可赏,黄蜡石是稀有资源,而当中这么可人的胶蜡、冻蜡却是稀中之稀,难免就成了贵中之贵了。
二、软石类
软石类质地松疏,多孔隙,易雕凿、能吸水,可生长苔藓,有利草木扎根生长。养护多年生的软石盆景,每当春夏间一片葱绿,生趣盎然,民间称之为“活石”,缺点是较易风化剥蚀。
砂积石:色多淡黄,质松,易琢,吸水性强,易长青苔,于植物生长有利。砂积石系泥沙与碳酸钙凝聚而成,质地不太均匀,有松有紧,含泥沙多处松,含碳酸钙多处坚。缺点是易损坏,冬季移至室内,免冻坏。常用于表现崇山峻岭、山青水秀景色。产于安徽、浙江、广西、四川、湖北、山东等地。
上水石:“芦管石”或“吸水石” 全国各地均有产出,是由泥沙和碳酸钙胶合地表石质砂岩经地质作用而成,除泥沙和碳酸钙外,还含有部分植物残体。由于这些有机物质混在其中,从而形成这种石料粗细不同,纵横交错的管状结构,表层基本上属软质石材,极易上苔,吸水性强,容易加工造型,注意砍凿用力不要太猛,否则易断裂。芦管石颜色主要为土黄色、黑土黄色、灰白色。由于粗细不同的管状纹理构造使其形态自然,多奇峰异洞。上水石表面的管状结构有粗管和细管之分,粗管称竹管石、细管俗称麦秆石
芦管石:白色或淡黄,石质与砂积石近,多以错综复杂的管状纹理构成,分粗芦管和细芦管两种,粗如茅竹,细如麦杆(麦杆石),管孔交叉,瘦骨嶙峋,玲珑剔透形状奇特,是表现奇峰异洞、山水风光的好景石。产地与砂积石同,有时相互夹杂一起。
鸡骨石:乳黄或灰黄,表面皴纹复杂,皴裂很浑,常常透空,有似鸡骨状。吸水性能一般,透漏的突点较显著。缺点是过于奇特,处理不当,有失真实感,可作山水盆景,亦可作树木盆景配石。
浮石:又名浮水石,灰黄、浅灰或黑色等,以灰黑色最好,系火山喷发熔岩泡沐冷凝而成。质地细密疏松,内多孔隙,能浮水面。吸水性能极好,易附植各种小植物,易加工出各种皴纹。缺点是易风化,很少有大料,多作小型山水盆景。
海母石又名海浮石,珊湖石,白色,系海洋中珊瑚贝壳等次生物遗体积聚而成,质地疏松,分粗质和细质两种,粗质较硬,不便加工,细质为好,有些还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易琢,但孔隙内多含盐分,需多次漂洗方能附植。常作中、小型山水盆景。
6. 小石头盆景制作方法
附石盆景制作方法:
一、选材
附石式盆景分水附石和旱附石两种。
水附石,多采用松质石料,如吸水石、沙积石等,在需栽植树木的位置打洞,多用形态初成的树,先将树根引入石孔,用碎泥填石孔,用竹杆将土与树根贴实,用喷壶将土及石头喷湿透,然后置于浅水盆中,放置于阴凉地方。每天喷水于石树,保持湿度,待树出新芽后可让其见朝阳,逐步适应阳光。
旱附石式,多采取硬质石料,如英德石(纹理多样)将树根镶嵌人石缝中取势造型,多采用根系长的福建茶
二、制作
尽量完好地挖出所选树木,特别是其较长的须根,最好能完整地保护,不应有大的损伤。如果是小型树木,要经过一年的栽培育。
根据所选树木的生长习性、 生长状况,选取与之相配的石料,确定造型设计方案。根据徒刑要求,把树木枝、根以盘、穿、拧等手法,让树木和石料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
a.骑附:软石、硬石均可选用。如用软石,则先观察山石的形状,确定观赏面和底面,并选定种植的位置,凿沟开槽。然后将根部分成若干股,骑在山石上并让根沿沟槽而下。最后用泥浆封护根部,慢慢地伸入盆土中。
如用硬石,则要求石料有天然的沟纹和空洞,以便让树根穿越空洞或沿沟槽而下伸人盆土中。为保证树木成活,可用泥浆或青苔封护树根,并用金属丝或麻绳将根捆扎固定在山石上,待成活后且新根深入盆土中时,再逐渐将封护在根部的泥土慢慢地去掉,让根部裸露在阳光下继续养护。多年后根和石紧紧相附,宛若天成,这才算是一件有年份的、成熟的附石作品。
b.穴附:软石、硬石均可选用。如用软石,则应按构思事先在山石的适当位置挖凿穴位。如用硬石,则利用山石的天然缝隙或凹凸处作兜,用来盛土种植树木。
小型附石盆景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管理,要及时对根、枝进行修剪、整形。根据造型的需要,首先把原来用以满足树木生长需要的毛根剪除,并促其生长发育, 及时加以定位,以缩短造型的周期。对树枝也要适时进行修剪。根据需要还应拔提根,把附石的造型效果显露出来,提高其观赏价值。
7. 石头盆景制作方法视频播放
大中型石榴盆景树桩靠人工培育,需时过长;而野外挖 掘的树桩经过大自然的雕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作 为桩景材料可塑性大,效果好。因此,大中型树桩多来自野 外挖掘。
于3月中下旬石榴萌芽前期,在野外老龄树中,选取形 态古朴、情趣浓厚、韵味无穷的有培养前途的老桩,先按构 形要求进行初步剪裁,截去无用大枝,短截保留枝,主干用 草绳缠裹保护。挖掘时尽量挖大挖深,将过长侧根及下部大 根断掉.中、上部细小侧根尽量多留。根部多带土,如带不 上土时.将根用稠泥浆浸蘸,根际用湿锯末或苔藓填充,外 包塑料薄膜保持湿度,防根脱水而影响成活。
8. 石头盆景制作方法造型
梅花盆景放石头造型,将梅花盆景设置一个位置放上石头就可以了
9. 石头盆景制作方法 艺术
第一步:想要制作鹅卵石花盆,就需要准备鹅卵石,那么我们就去河流的附近找寻天然鹅卵石吧。这里要注意的是,寻找的时候最好寻找一些光滑的,品相好看的,根据自己喜好决定,不要找太大的,因为你懂的,越大的石头越重,加工起来当然越复杂,也很费力气。
天然鹅卵石
第二步:挑选找到自己心爱的鹅卵石后,带回家用水好好清洗干净,也可以用小刷子把表面的附着物刷洗掉。
清洗石头
第三步:就是给我们的石头打个洞吧,这里我们就要用到给石头打洞的工具,摇摆钻。还有一些小型的开洞工具。开洞的时候一定要弄点水在钻头的附近,可以降温增加润滑。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开洞位置,注意的是,一定不要钻的太深,如果太深石头就被钻透了,这样做出来的花盆就会漏水哦。
角磨机改造的石头打孔工具
使用摇臂钻给石头开洞
已经打好洞了
第四步:打好洞以后,用铁棍子在石头周围轻轻敲击,很容易取出中间的圆柱。
敲击中间的圆柱
第五步:最后我们用角磨机把石头洞底部不齐的石头打磨光滑。
打磨石头洞口、洞底部
经过细心的打磨、最后完成
种上绿色植物,美极了
怎么样!小伙伴们,是不是非常简单,但是这里要用到一些机械设备,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伴随了一定的危险,加工花盆打洞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