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花卉技师实操认虫(花卉害虫识别)

更新:2022-10-27 22:42归类:花卉大全人气:60

1. 花卉害虫识别

花盆里白色的小虫子有可能是跳虫。这是一种繁殖速度很快的虫子,经常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它主要食用植物的种子,阻碍植物的生长。一般常见的消灭办法是用敌敌畏进行喷洒。土里白色细长的虫子很有可能是白粉虱,它会严重阻碍植株的生长。发现后要尽快用药防治,或者直接更换新土,换成干净的土重新栽培管理。注意,每次用土之前都要先给土壤消毒处理,或者也可在太阳下暴晒两天,这样能杀死土壤里面的虫卵或者病菌,避免后期感染病虫害。

2. 花卉害虫识别方法

花虫是一种蛀虫。又称蠹鱼,喜食书。体小,身上有银色细鳞,尾有三毛,和身等长,看去甚美,故称为"花虫"。 方言也叫红铃虫。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

夏季是花卉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虫害,一天不见,心爱的花花叶子就被吃光了。而有些小虫子,如果不及时治疗,等这些虫子繁殖起来再想控制,就很难了。

3. 常见花卉害虫

如果家里种植的花草出现虫害的话,比较有效的就是采用药物进行杀虫,可以用吡虫啉或者是乐果乳剂进行杀虫。

如果是在室内养护不想喷药物的话,还可以用自制的杀虫剂进行除虫,比如辣椒水、大蒜液、生姜液、花椒水、米醋、蚊香等,都有比较好的驱虫效果。

不过最好是把植株放在通风条件好的位置养护,可以有效的避免滋生虫害。

4. 花卉害虫识别图

花上出现的白色虫子,应该是白粉虱。作为一种病虫,白粉虱不仅会吸收植株水分,还会将毒素注射到植株内,导致产量减少,引发一系列的病变。白粉虱不仅影响外部美观,还危害植株内部,加重各种病毒的传播。

第一步预防,在花木没有培育之前,先将土壤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将土壤消毒杀菌,杀死内部存在的虫卵。

第二步覆盖沙子,用沙子覆盖在泥土表面,减少白粉虱的来源。通常,白粉虱之类的害虫来自潮湿土壤中

5. 花卉虫害防治

一盆郁郁葱葱的盆栽放在室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如果上面飞虫繁衍,围着花卉嗡嗡飞舞,那不仅会危害花卉的成长,还会给家居环境带来影响,这就很让人烦恼了。下面就说说生虫的原因和治理。

一般因为盆内土壤里的原生态有机物比较丰富,里面腐朽发酵产生热能,并释放出糖分,合成有机能量,这种微生态环境适合细小飞虫的繁殖与衍生。这就必须要用有机磷杀虫剂溶液对土壤进行喷雾式防治后换盆,彻底灭杀来源地。

然后一些坏死在枝干上恹头搭脑的准备朽坏的叶片,也因其自身的腐败物容易吸引害虫,如果发现,立即清除坏死叶茎。

常见的病虫害就是蚜虫和红蜘蛛。蚜虫一年四季都可能有,尤其干燥时厉害,有效灭除方法就是在枝叶繁茂的平时就开始防治,特别是重点部位叶片的背面和顶尖的生长点,用蚜虱净喷洒,一月一次。红蜘蛛在高温干燥的夏秋两季最易发生,不仅这害虫会吸食叶片里的叶绿素,让叶片受害,且蔓延很快,几天就会让植株停止生长。一般可用锐螨净稀释一千倍溶液喷雾,或者六百倍的灭螨剂喷雾防治。

有时候手边没有这些药剂,不能及时防治,错失良机,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家里伸手可取的常见物品应急。比如用洗衣粉或者肥皂,将之用清水稀释,然后用刷子蘸水均匀涂抹在叶面根茎上面,一般一星期一次,连续三次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如果盆栽花有任何病虫害侵蚀,都要先与其他盆栽搬移隔离,以避免交叉感染。

6. 花卉害虫识别技术

可以用农药,这里介绍几种不用农药的方法:

香烟灰治花卉害虫法,将香烟灰均匀地洒在盆土表面,浇水后,烟灰便渗入泥土中,烟灰中的有毒物就会将盆土中的虫子杀死。

烟草治花卉害虫法,用1000克清水浸泡40克烟草末2天,滤去烟末,用时加入肥皂粉2~3克并加1000克水,搅匀后喷洒在受虫害的花卉上,即可治愈。

1、将洗衣服剩下的肥皂头切成小碎块,加水搅拌成碱性皂液,少量喷雾注入花盆内,能有效杀死黑蝇。

2、粉和全脂奶粉按8:1倒入容器中,再掺4.5倍水拌匀,用纱布过滤,将滤液喷洒在花卉枝叶上,可杀死大部分壁虱及其卵。

3、用半茶匙洗涤剂与4升水搅匀,每隔5天喷洒叶的背面一次,直到白蝇被彻底消灭为止。

4、把花盆放入水盆内,使水位略高于盆土表层,放半小时到1小时,能使土壤内的蝇蛆窒息而死。

5、用辣椒或切碎的夹竹桃叶加20倍水,煮沸20分钟,凉后浇花或滤渣喷雾,有较好的除虫效果。注意夹竹桃叶煮液要一次用完,以防人畜误食中毒。

6、在花盆内点燃1支蚊香,用塑料袋套住盆花,上开一小口,熏蒸1小时,可有效杀死蝶蛾类幼虫和成虫。用1:1000的中性洗衣粉液喷洒,对白粉虱杀死率极高。用1:600的风油精液喷洒,可杀灭95%以上的害虫。

扩展资料:

家庭养花多以盆花为主,栽培的花卉品种多,因而发生的虫害种类也不一样。常见的主要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粉虱,蜗牛,红蜘蛛等害虫。

对付这些害虫,因采用一般的化学农药毒性较高,容易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最好以人工捕捉为好,也可用一些自制杀虫剂,采用浇灌或喷洒的灭害的方法,效果也比较好。对花卉既无药害,又不妨害其生长。而且它还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养花的花盆中出现小飞虫有以下几种原因:

在种植花草时,泥土没有经过消毒和杀菌。一般泥土中都有虫卵,在你种植花草前应该在太阳下晒土,并且加入除虫剂。

土质关系,一般来说泥炭土比堆积土更容易出现虫害,这是由于堆积土属于腐熟土,出现虫害的几率低。

与种植的花草的种类和养护的环境有关。如果小飞虫量特别大,推荐防治方法,用“克蓟”乳油1000倍液喷雾,虫、卵兼治,持效期长;“70%吡虫啉”可湿粉,“20%啶虫脒”,2%阿维菌素。隔一周左右交替使用。一般情况下,花卉市场销售的比较常见都是花卉病虫清、氧化乐果等。

民间除小飞虫的小窍门

用香烟头5克掺水70、80克的比例,浸泡24小时后,稍加搓揉,用纱布滤去渣滓,然后用水浇花,很快就会去除小飞虫。一般而言,十颗左右烟头配置一矿泉水瓶水即可。

用1:200的洗衣粉水(皂液水),为提高效果可再加入几滴菜油,充分搅拌,至表面不见油花时用喷雾器喷施。

还可以用新鲜橘皮泡水,浇在花盆里(当天泡当天用),几天后小飞虫就没有了。

用花椒泡水浇花也可以除虫。

化学方法防治小飞虫

化学药剂除了农药就是杀虫剂了。一般市场上都有销售,但同时对人也有伤害,而且虫子还可能产生抗药性,除非虫子大泛滥,否则不推荐多次使用。(化学药剂对人体有害,那么试试自己做给花除虫的药剂吧。为您推荐:自制花卉药剂防治虫害)

利用虫子的化学趋性,使用糖醋液诱杀。

具体方法为:向一个小盆中加入糖醋液,并向其中喷一点杀虫剂,放在植物旁边。半小时作用后会发现很多小虫尸体。但此种方法不易把小飞虫“赶尽杀绝”。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管用了,那就把招虫子的那些植物剪枝,枝条一定要丢弃或销毁。否则几乎不可能断绝虫源。从源头上要断绝这种小虫出现的可能。

一般小飞虫的出现都是因为在施用动物性肥料如牛奶水、蛋壳时出现,在盆土潮湿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平时尽量不要使用没有腐熟的肥料。

7. 花卉植物病虫害识别

1.1霉霜病

一般瓜果蔬菜容易感染霉霜病,霉霜病病来势迅猛并且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有蔬菜感染其他的蔬菜也很容易传染。霉霜病主要感染植物的叶片上感染并通过叶片进行传播,一般植物在感染该病后初期叶片上出现浅黄色的小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斑点逐渐扩散、形状也变得不规则,颜色也由起初的绿色逐渐转变黄色严重时会变成深褐色。

1.2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发病时间不确定的病害。一般情况下白粉病会出现在瓜果蔬菜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且在蔬菜生产的中后期最为严重。白粉病也发生在水果和蔬菜的叶子上,初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形成不规则的小斑,随着逐渐扩散后会形成白斑在严重时长满整个叶片。感染该病的植物在发病初期植物的叶片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而到了后期就会产生许多褐色的小斑点,叶片会逐渐死亡严重者会导致瓜果蔬菜减产甚至是死亡。

1.3病毒病

病毒病也是发生在蔬菜瓜果上的一种病害,但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并发引起的。感染病毒病的瓜果蔬菜起初是生长速度缓慢并严重影响植物的产量。瓜果蔬菜一旦感染该病其症状主要体现在花叶上,叶片上会出现颜色不一的绿色斑点,随着该病的感染情况叶片会逐渐变小、变黄甚至枯萎从而导致该植物枯萎死亡。

1.4番茄斑潜蝇

番茄斑潜蝇是一种对植物生长影响极为严重的一种害虫,番茄斑潜蝇为害严重者会导致叶片的大面积死亡,因而导致植物减产甚至是死亡。番茄斑潜蝇是一种体积较小的蝇虫会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潜入植物叶片中进行侵害,并且潜伏在植物上等到幼虫长大会刺破叶片,吸食叶片的汁液并将卵产在叶片上从而对植物进行二次侵害。番茄斑潜蝇繁殖能力极强因此可以常年对植物造成影响,在雨水节时影响更为严重。

1.5瓜蚜

瓜蚜也可称为棉蚜是瓜果蔬菜中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类害虫。瓜蚜基本上都以群集的形式发生叶片的背面及茎叶上,利用其针状似的小口刺入茎叶中吸取汁液造成叶片的卷曲甚至是枯萎,严重者导致植物的死亡。瓜蚜的繁殖能力较强,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繁殖1代且扩散极为快速。在北方地区瓜蚜以卵的形式在植物上越冬等到春天植物复苏后该害虫也开始繁殖。而在温暖的南方地区瓜蚜则一年四季都在进行繁衍侵害植物。

8. 花卉病虫害识别

虫是象甲,病是月季黑斑病。这两种病虫害都比较好治,菊酯类或者有机磷类农药对象甲效果都不错,比如功夫菊酯、辛硫磷、毒死蜱等。月季黑斑病治疗一般使用苯醚甲环唑比较多,也可以混用一些广谱预防性的杀菌剂。病虫害防治重点在于提前预防,注意定期施药。

9. 常见植物害虫识别

根据其口器的不同可分为:(1)咀嚼式害虫。

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取食固体食物,咬食植物各部分组织,造成机械损伤。

这类害虫有蝗虫、黏虫、叶甲、卷叶蛾、螟蛾、天牛、吉丁虫等,它们咬食、钻蛀叶片、茎秆,造成寄主植物残缺不全。

(2)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

被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蝽、蚜虫、叶蝉和飞虱等为害的植物叶片,常出现各种斑点或引起变色、皱缩或卷曲。

(3)虹吸式害虫。

虹吸式口器的害虫可以吸食花蜜等液汁,但不能刺入组织中,如蛾类和蝶类害虫。

(4)舐吸式害虫。

舐吸式口器的害虫以头部和下唇为主构成了吻,下唇包围上唇和舌构成食物道。

舌中有唾液管分泌唾液与食物混同或将食物溶解,可由食物道吸入唇瓣借毛细管作用收集液汁。

如家蝇。

(5)锉吸式害虫。

锉吸式口器为蓟马类昆虫所特有,能吸食植物的汁液或软体动物的体液,少数种类也能吸人血。了解害虫口器的构造类型,不仅可以知道害虫的为害方式,而且对于正确选用农药及合理施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10. 花害虫种类

1地下害虫

(1)大黑鳃金龟

为鞘翅目,鳃金龟科。在中国分布于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东起前苏联东境,西至甘肃,折入四川。寄主于苹果、梨、桃、李、杏、梅、樱桃、核桃以及多种作物。幼虫食害各种蔬菜苗根,成虫仅食害树叶及部分作物叶片,幼虫的为害可使蔬菜幼苗致死,造成缺苗断垄。

(2)暗黑鳃金龟

鞘翅目、金龟科,分布在我国20余个省市区,是花生、豆类、粮食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就分布之广、危害之重而言,在金龟子类中逐渐上升到首位。防治此害虫,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化学等方法防治。

(3)铜绿丽金龟

成虫体背铜绿具金属光泽,故名铜绿丽金龟,对农业危害较大。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均有发生。寄主有苹果、山楂、海棠、梨、杏、桃、李、梅、柿、核桃、酯粟、草毒等,以苹果属果树受害最重。成虫取食叶片,常造成大片幼龄果树叶片残缺不全,甚至全树叶片被吃光。

(4)蝼蛄

蝼蛄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纬32度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苏北等地。东方蝼蛄几乎遍及全国。台湾蝼蛄只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为害不重。金秀蝼蛄分布在广西。河南蝼蛄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陕西和四川等省的山区。

(5)沟金针虫

是鞘翅目叩甲总科叩甲科的一种昆虫,幼虫别名铁丝虫、姜虫、金齿耙等,成虫则称叩头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属于多食性地下害虫。在旱作区有机质缺乏、土质疏松的粉砂壤土和粉砂黏壤土地带发生较重;长期生活于土中,约需3年左右完成1代。

(6)细胸金针虫

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叩甲总科叩甲科。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

(7)黄地老虎

夜蛾科地夜蛾属的一个物种。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全体黄褐色。前翅亚基线及内、中、外横纹不很明显;肾形纹、环形纹和楔形纹均甚明显,各围以黑褐色边,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卵半圆形,底平,直径约0.5毫米。黄地老虎,为多食性害虫,为害各种农作物、牧草及草坪草。各种地老虎为害时期不同,多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最严重,常切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8)大地老虎

大地老虎又叫黑虫、地蚕、土蚕、切根虫、截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寄主和为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

(9)小地老虎

又名土蚕,切根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以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及北方的低洼内涝或灌区发生比较严重;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适宜生存温度为 15 ℃~25 ℃ 。天敌有知更鸟、鸦雀、蟾蜍、鼬鼠、步行虫、寄生蝇、寄生蜂及细菌、真菌等。对农、林木幼苗危害很大,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

(10)种蝇

幼虫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地下组织,引致腐烂死亡。种蝇又名灰地种蝇、菜蛆、根蛆、地蛆,以幼虫在土中为害播下的蔬菜(瓜类、豆类、十字花科蔬菜、菠菜、葱蒜等)种子,取食胚乳或子叶,引起种芽畸形、腐烂而不能出苗;钻食蔬菜根部,引起根茎腐烂或全株枯死。种蝇为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粤北发生较多。

(11)蟋蟀

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达11%~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2这麦类害虫

(1)黏虫

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多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余种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

(2)麦蚜

麦蚜俗称蜜虫、腻虫,属同翅目,蚜科。我国常见的麦蚜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黍镒管蚜。[1] 这三种蚜虫在安徽各麦区均有分布,常混合发生,以麦长管蚜与麦二叉蚜为主。麦蚜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小麦茎、叶和嫩穗的汁液。小麦苗期受害,轻者叶色发黄、生长停滞、分蘗减少,重者麦株枯萎死亡。穗期受害,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干枯不结实,甚至全株死亡。此外,麦蚜还可以传播多种麦类毒素病。麦长管蚜和二叉蚜是黄矮病的主要传病媒介,二叉蚜的传毒力最强。麦蚜除危害麦类外,还可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野生寄主有看麦娘、鹅观草、雀麦、马唐等。

(3)小麦吸浆虫

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小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于平原地区的渡河两岸,而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

(4)小麦叶蜂

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麦区,为害麦类作物及看麦娘等杂草。小麦叶蜂以幼虫危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将麦叶全部吃光。成虫体长8~9.8毫米,雄蜂体略小,黑色微带蓝光,后胸两侧各有一白斑。翅透明膜质,带有极细的淡黄色斑。胸腹部光滑,散有细刻点。小盾片黑色近三角形,有细稀刻点。卵扁平肾形淡黄色,表面光滑。

(5)害螨

害螨的螨虫也叫火龙虫、红蜘蛛、黄蜘蛛等,它不是昆虫,属蛛形纲蜱螨目。害螨种类繁多,园林植物中危害严重的有史氏始叶螨、麦岩螨、毛白杨瘿螨、朱砂叶螨、呢柳刺皮瘿螨、山楂叶螨等,属叶螨科和瘿螨科。主要危害苹果、桃、杨、柳、山楂、大叶黄杨、国槐、悬铃木、草坪、月季、玫瑰、白三叶、花椒等多种园林植物。

3禾谷类杂粮害虫

(1)玉米螟

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发生的玉米螟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也能为害棉花甘蔗、大麻、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蔗豆类等作物。

(2)东亚飞蝗

分布在中国北起河北、山西、陕西,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达沿海各省,西至四川、甘肃南部。黄淮海地区常发。小麦、玉米、高粱、粟、水稻、稷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也可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秆。中国史籍中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先后发生过800多次。

(3)高粱条螟

分布于中国大多数省份,常与玉米螟混合发生。主要危害高粱和玉米,还危害粟、甘蔗、薏米、麻等作物。以幼虫钻蛀作物的茎秆为害,被蛀茎秆内可见幼虫数头或十余头群集,被害株遭风易倒折成秕穗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受害植株苗小时形成枯心苗,心叶受害展开时有不规则的半透明斑点或虫孔,附近有细粒虫粪。

(4)玉米蚜

可为害玉米、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5)粟灰螟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西北、华东北部等北方谷子产区,以及广东、台湾、广西和四川等省(区)的一部分甘蔗产区。

4棉麻虫类

(1)棉蚜

蚜科蚜属的一种昆虫。俗称腻虫。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中国各棉区都有发生,是棉花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寄主植物有石榴、花椒、木槿、鼠李属、棉、瓜类等。

(2)棉叶螨

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我国各棉区均有发生,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寄主广泛。棉叶螨主要在棉花叶面背部刺吸汁液,使叶面出现黄斑、红叶和落叶等危害症状,形似火烧,俗称'火龙'。暴发年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它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

(3)棉铃虫

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寄主植物有30多科200余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

(4)棉红铃虫

棉红铃虫,又称红铃虫,属鳞翅目,麦蛾科。寄主植物有8科27属78种,其中以锦葵科为主。棉红铃虫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亦是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之一。我国除甘肃的黄河两岸、河西走廊以及山西和陕西的北部、宁夏、辽宁、青海和新疆外,其它棉区均有分布。

(5)麻叶甲

俗称麻跳蚤或地蹦子、地狗子,为一种青铜绿色的甲虫。该虫体长1.8—2.6mm,翅鞘先端浓赤褐色,腿节非常发达,善于跳跃。我国各地麻区均有发生,东北麻区每年发生一次,山东等麻区每次发生两次。麻叶甲以成虫在土中1—1.5cm处或麻叶、残草、植物残株及土壤裂缝处越冬。成虫啃食大麻叶片成许多小孔,影响麻株生长,也啃食花序和未成熟种子,以苗期为害严重。

(6)绿盲蝽

别名花叶虫、小臭虫等。几遍全国各棉区。是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害棉花的多种盲蝽蟓的优势种。

(7)烟蓟马

又称棉蓟马、葱蓟马。国内外广泛分布,为害棉、烟草等多种作物,其他寄主还有:苹果、李、梅、葡萄、柑桔、草莓、菠萝等。

(8)麻天牛

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和江苏等。 寄主于大麻、苘麻、苎麻、棉花等。以幼虫钻入麻茎里蛀食茎部或成虫取食麻叶、嫩头,影响麻株生长发育且易被风刮倒,影响产量和品质。

5油料作物害虫

(1)大豆食心虫

俗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大豆害虫。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东北3省、河北、山东受害较重。以幼虫蛀食豆荚,幼虫蛀入前均作一白丝网罩住幼虫,一般从豆荚合缝处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

(2)豆荚螟

豆荚螟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我国各地均有该虫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 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重则蛀空,仅剩种子柄;轻则蛀成缺刻,几乎不能作种子;被害籽粒还充满虫粪,变褐以致霉烂。一般豆荚螟从荚中部蛀入。

(3)油菜蚜虫

油菜蚜虫是油菜常见病虫害之一,多密集在叶背、菜心、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卷曲萎缩、幼苗生长迟缓;嫩茎、花轴生长停滞,花、角果数减少,常致植株枯死。

(4)草地螟

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网锥额蚜螟 。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草地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一带。

(5)菜粉蝶

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已知的寄主植物有9科35中之多,嗜食十字花科植物,特别偏食厚叶片的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在缺少十字花科植物时,也可取食其他寄主植物,如菊科、白花菜科、金莲花科、百合科、紫草科、木犀科等植物。

(6)豆天蛾

豆天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等。

(7)黄宽条跳甲

别名黄宽条菜跳甲、伪黄条跳甲、菜蚤子、土跳蚤、土圪蚤、黄跳蚤。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甘肃、山东、山西、江苏等,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8)小菜蛾

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6薯类害虫

(1)马铃薯瓢虫

成虫、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甚至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果实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2)甘薯麦蛾

麦蛾科。分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以幼虫吐丝卷叶危害,幼虫啃食叶片、幼芽、嫩茎、嫩梢,或把叶卷起咬成孔洞,发生严重时仅残留叶脉。

7糖类害虫

(1)甜菜跳甲

分布在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黑龙江等。寄主于甜菜、藜、荞麦、大黄、酸模。成虫为害甜菜幼苗,被害叶表皮被吃,形成浅色斑点,渐成孔洞,致全株枯萎。

(2)甜菜象甲

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宁夏 甘肃。寄主植物有甜菜、菠菜、白菜、甘蓝、瓜类等。成虫在甜菜幼苗出土后,咬食子叶和真叶成缺刻,严重时把叶片吃光或咬断幼茎,造成缺苗断垄。幼虫在地下咬食甜菜块根,影响块根生长,重则整株枯死。

8储粮害虫

(1)玉米象甲

寄生于玉米、豆类、荞麦、花生仁、大麻子、谷粉、干果、酵母饼、通心粉、面包等。幼虫只蛀食禾谷类种子,其中以玉米、小麦、高粱受害重。1年发生1代至数代,因地区而异。既能在仓内繁殖,也能飞到田间繁殖。耐寒力、耐饥力、产卵力均较强,发育速度较快。

(2)麦蛾

幼虫蛀食生长中的谷粒及贮粮,成虫灰色,有浅黑斑。危害稻谷、麦类、高粱、玉米、以及禾本科杂草种子。幼虫多在小麦、大米、稻谷、高粱、玉米及禾本科杂草种子内食害。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力,是一种严重的初期性贮粮害虫。

(3)谷螟

以幼虫为害各种粮食和加工品、豆类、油料、花生、各种干果、干菜、奶粉、蜜饯果品、中药材、烟叶等。其中以禾谷类、大豆、瓜生、红枣及谷粉等受害最重。幼虫喜食粮粒胚部,影响发芽率;蛀食干果、干菜成孔洞、缺刻,常吐丝连缀粮粒及排泄物,并结网封闭其表面,使其结块变质。

(4)豆象

体卵圆,中小型,少数种类较大。复眼大,前缘强烈凹入。触角11节,锯齿状,栉齿状。鞘翅毛有白色、棕色,常形成斑纹 ,末端截形 。幼虫为复变态,第1龄有长足,胸板有齿,经过一次蜕皮后,足部分或全部消失,形成不甚活泼的蠕虫型幼虫。

(5)谷蠹

也叫“米长蠹”,贮藏谷物的重要害虫。食性复杂,吸食禾谷类、粉类、谷类、干果、中药材及竹木器材等均能危害,以稻谷、小麦、面粉最严重。幼虫在仓库内喜寻木质板壁,蛀孔化蛹,造成仓木的严重破坏。此虫在取食谷粒时大量咬碎颗粒,使贮粮遭受更多的损失。在野外,它生活在树木内。

上一篇:中国农村花卉种植网(中国花卉信息网) 下一篇:江西花卉批发市场(江西花卉批发市场有几个)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