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为什么我种的兰花不开花(为什么我种的兰花不开花只长叶子)

更新:2022-11-28 00:58归类:花卉大全人气:60

1. 为什么我种的兰花不开花只长叶子

第一、光照不足

虽然兰花是喜欢阴凉的环境,但是在它的孕蕾开花期,要给它多晒晒太阳。适宜的光照才能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使兰株积蓄充分的有机质。

所以想让兰花多开花,要在它的孕蕾期多晒晒太阳,每天最少晒两个小时的太阳。如果在冬天或者是春天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全日照。但是对于一些比较耐阴的盆栽比如墨兰 ,是要适当的遮阴。

第二、苗比较少

有些朋友的兰花长了很多侧分枝,给它分株或者分给别人几株苗,剩下的苗子虽然它发芽非常正常,叶子也长的很好,但是单独一棵的兰花,它要再进行生长,让根系健壮起来,让自己的植株变得更加强大,而没有多余的养分供给兰花的开花,这也属于正常的现象。

2. 兰花叶子长的很好就是不开花什么原因

两种原因:

1、光照不足

2、冷温不够,没有进行花芽分化

3. 兰花一直长叶子不开花

很多时候兰花的叶子已经长得很茂盛了,但是就是不开花。其实不是你照顾的不好,而是养花的方法不对。

1、施肥

对兰花施肥应该做到薄肥勤施,在早上或黄昏在它的叶片上喷洒有机营养液,它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尽量稀释,不要怕太稀,只怕太浓,可以兑水1000倍,2周用1次就好。施肥之前一定要先给兰花浇水,等兰花叶子不滴水的时候就可以施肥了。

2、注意环境变化

兰花虽然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但是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只要有一丁点儿的变化,就会影响它的生长。所以不要把它移来移去,不要把它拿起来左看右看。

3、摘花

对生长差的兰花,每丛叶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要进行摘花。对较好的品种,春兰可适当地摘去1-2个花苞,夏兰待花苞伸长时留1-2个花苞,其余的可摘掉,这样花可开久些,又可使新叶多抽,老叶也不易枯死

4. 为什么我种的兰花不开花只长叶子呢

兰花长势很好就是不开花主要原因是氮肥量较足导致叶芽生长旺盛,当叶芽生长过强时容易影响花芽的形成导致兰花不开花的现象,在给兰花施肥时不能只施含氮的肥料同时要施含磷、钾的肥料才能促进兰花开花,其次平时保持盆土较干后浇水也容易促进花芽的形成,有花芽兰花容易开花或在花期前1-2个月左右往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也容易促进兰花开花。

5. 为什么我种的兰花不开花只长叶子怎么回事

一方面是土壤太湿,氮元素肥过多,导致了只长叶,不开花,又叫徒长。浇水时注意见干见湿,施肥尽量施全元素肥,在花期前增施磷钾肥。施肥原则是薄施勤施,花期结束后补施一次全元素肥。

6. 为什么我种的兰花只发叶不开花

1、时间不够:兰花从小苗到开花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叶片数通常在14片(每边7片)以上才能开花。如果你的君子兰还没有达到这种状态,那就不要着急,继续养护就是了。

2、阳光不足:兰花虽然是一种喜阴的植物,但是阳光还是要有的。充足的阳光是开花的必要条件,如果长期置于阴暗的环境,想要开花也就遥遥无期了。需要注意的是,兰花在夏季不要强光暴晒,需要适当的遮阴,最好拿到室内养护。其他季节可以多见阳光,阳光充足才能更好的促进花芽分化,为开花做准备。

3、氮肥过多:植物需要的养分一般为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氮肥是促进叶片生长的,氮肥越多叶子就长的越快越多,而磷钾肥是促进开花的。所以兰花在苗期可以多施一些氮肥促进叶片生长,而后期就少施或不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可以更好的促进开花。我们在选择肥料的时候注意看一下氮磷钾的浓度,前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钾肥。

4、浇水不当:养花不轻松,浇水十年功,可见浇水在养花中的重要性。过干过湿都会影响兰花的开花,长期缺水会直接导致兰花生长不良,而水分过多又会导致根系呼吸不畅而烂根。

扩展资料

场所:兰花放置的场所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兰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荫蔽处),冬季则放在室内。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旷,空气湿润。室内要有充足的光线,最好朝南。这样,有利兰花生长。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蔽荫: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夏兰、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最好放在荫蔽处的南面,使其适当多受阳光;垂叶性的秋兰和春兰,每天以受两小时的光照为好。从6月开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荫,如用芦帘可以用密帘或两层稀帘。10月以后天气转凉,阳光较弱,可推迟蔽菜,但中午前后仍需注意做好蔽荫工作。

7. 兰花为啥只长叶子不开花

一是光照不足。兰花虽为喜阴植物,但是过于荫蔽也不利生长着花,种兰有诀曰:见天不见日。光照太少,有机物质积累有限,无法供给生殖生长的需要。兰获虽属喜阴花卉,但不等于无需光阴,它只忌强光直射和长光照。而需漫射、散射光照(半遮荫)。往往是生长于阴暗处的植株,叶色浓绿繁茂,但较难、较少开花;而长于南向和盛夏半遮荫的植株虽叶面稍呈黄绿喊但着花多,而且花俏而芬芳。

二是种得太深。养兰覆土不可太深,土面与假鳞茎下部齐平即可,也就是土面仅仅埋住兰花肉质根就可以了,假鳞茎被整个个埋住的话就很难作花了。不要因为种不稳,就想把兰花种深一些。尤其复茎兰花会从茎的基部长出幼芽,如果把兰株种得太深,新长出的幼芽闷在介质里很容易腐烂,所以栽种时介质的高度,只需到茎的基部就够了。

三是植株尚小,不具生殖基因。一些尚未形成假鳞茎的幼小苗,需经二年的营养生长,形成假鳞茎,再萌发新梢两三次,枝条三代同堂时,才有可能开花。

8. 为什么我养的兰花花就不开花了呢

一 光照不足可导致兰花花杆细长不壮实。

兰花虽然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但是它对光照也有着一定的需求,光照充足,叶片才会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制造出更多的营养物质供植株使用,同时花芽才能得以更好的分化,花杆才会长得健壮,进而开出又多又美的花朵。若是光照不足或者长期让兰花处于阴暗之中,使它无法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时间一长就很容易让植株出现徒长的状态,使其一直处于营养生长当中而无法顺利的过渡到生殖生长,最后导致花杆细弱不壮实、植株不开花或者开花过少的情况发生。

二 养分不足导致兰花花杆细长不壮实。

兰花的生长速度较快、开花时间较长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才能满足它的生长、开花需求。只有养分充足,植株才能长得粗壮旺盛,才能开出漂亮多姿的花朵。若是在它生长期间不及时地施加肥料,使植株获取不到足够的能量进行生长,很容易出现茎秆细弱、长势较差、不开花的情况发生。

9. 我种的兰花怎么不开花

1.施肥不恰当。植料中氮肥含量多,磷钾肥偏少,从而导致兰花的营养生长过盛,生殖生长受到了抑制。平时养护当中,如果偏施氮肥多而磷钾肥少,就会使兰花因氮肥过多,促其多发兰苗,而促进花芽萌发的磷肥过少,生殖器官的生长受到了限制,那么提供给花芽的养分就不足,便会停止花芽分化,转而开始供应长叶芽了。

2.分株过频繁。兰界普遍认为:“兰丛小,难见花;大丛草,易开花”。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兰友们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当年春季给兰花翻盆分株了,则秋季花蕾来的就少,而第二年花蕾较多。这说明兰花分株不能过勤,每盆兰花的兰株数不能太少,否则不易萌生花蕾。

如果分株过勤,兰草的营养输送链人为的被截断以后,兰花为了生存,势必形成新的叶芽生长点,造成兰花多萌发叶芽,反而影响它的生殖生长,导致少生或不生花蕾。一般来说,春兰保留3苗以上、蕙兰保留5苗以上连体的壮实大草,就很容易起蕾见花。

3.光照不充分。兰花虽然是喜半阴的植物,但也需要有一定的阳光照晒,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兰花光照足则有机物积累就多,花芽的形成也就有了足够的能量。家庭养兰,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在室内养兰,光照不充分便影响了花芽的分化形成,开花自然就会少。

4.昼夜温差小。对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低温春化,才能孕育出花蕾的兰花品种,如春兰、蕙兰、春剑、莲瓣兰等,如果昼夜温差不大,则很难形成花芽。因为,夜晚若温度高,兰花的呼吸作用就会旺盛,把白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消耗掉,养分供应花芽就不够。所以,当花芽形成期,昼夜温差达不到要求时,兰花就难以分化出花芽,开花也就非常困难了

10. 为何兰花只长叶子不开花

1.光照缺乏造成了兰株徒长

大家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兰花虽然说是喜欢半阴的植物,但是,要想开花就必须要有阳光的哺育,才能正常的维系其生理活动。所以“阴长草,阳放花”不是没有道理!这就跟人类的生活是一样的,离开了太阳,世间万物将无法生存。

兰花光照充足,必然会通过植株的光合作用,促使假鳞茎积累大量的养分,而且经过太阳光的照晒,有机物质在兰株假鳞茎中将会越存越多,花芽的形成和孕育也就有了足够的能量。但是,由于受到养殖条件的限制,兰友们不得不在室内养兰,这就使得失去了动能或者说是能量不足的兰花,自然而然就会开花少,甚至难开花了。

解决的方法就是:尽量让兰株接受更多的太阳照晒,当然决不是说可以暴晒,炎热的夏天和秋季的中午,还是需要给兰花遮阴,让兰花多接受早晨的阳光为好,特别是接受早晨9点钟之前的阳光,或者傍晚16点之后的和煦阳光哺育,对于兰花的花蕾形成将是极好的能量来源。

2.栽植土壤中氮肥元素偏高

养殖兰花的植料,也是能够影响到兰株能否及时放花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植料中氮肥元素含量过多,而磷钾肥元素含量较少,就会导致兰株的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而生殖生长则受到了抑制,那么,兰花的花芽分化及孕蕾任务便不能够完成,开花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解决的方法就是:将植料更换成氮磷钾营养成分均衡的植料,或者是在花芽分化的前期,就增加施用磷、钾肥元素,以促进兰株的花芽及早分化及孕蕾的形成。

3.花芽分化期没有控水所致

在兰株的花芽分化期间,如果浇水过多,栽培植料偏湿,同样会造成兰花营养生长旺盛,抑制了生殖性生长,那么花芽就不能分化,更谈不上孕蕾了。由于植料偏湿,植料中的营养物质就会经常的被析出,随着水分一起被兰根吸收而传输给叶片,参与兰株体的新陈代谢功能,那么就将出现这种情况,即:新陈代谢的旺盛必然使兰株呼吸作用也旺盛,最终结果是抵消掉叶片光合作用所生产的营养物质,兰花有机物质的累积就将遭受损失,造成兰株的花芽缺乏的养分不足而难以分化孕蕾了。

解决的方法就是:在每年大多数兰花的花芽分化期,也就是每年的七、八、九月份,对兰花进行适当的控水,让栽培兰花的植料偏干一些;同时给兰株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液,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为宜,以促进兰株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4.昼夜温差小导致生长过旺

春兰、蕙兰、春剑、寒兰、莲瓣兰等兰花,都需要有昼夜温差才能形成花芽分化孕蕾的过程,如果是昼夜温差不大,兰株光合作用以后产生的光合物质,也就是植物有机物质的累积任务,就不能很好的去完成。而且,由于昼夜温差过小,夜晚兰花的呼吸作用旺盛,就会把白天所生产的光合物质消耗掉。

所以,在花芽形成期昼夜温差小的地区,就要想办法增大昼夜的温差,让白天的温度在25度左右,夜晚就应该达到10~15度左右。这样10度以上的温差条件,才能促使兰株花芽分化,进而形成花蕾。

5.去弱留壮才能促花芽生长

在每年的5月底至6月初,当第一批春芽出土生长时,母株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第一是供给自身,其次是供给子苗生长,再就是储存于假鳞茎内。同时,多余的营养又用于萌发叶芽和花芽。第二批叶芽于6月下旬和7月初出土生长,然而,此时花芽尚未到萌发出土的时间。所以,这批叶芽就属于弱芽,只有3至4片叶子,留着将对以后的兰株生长不利,会徒耗兰株的营养物质,影响兰株吸收花芽形成和分化所需的营养。

解决的方法是:在8月初,当叶芽长到3厘米有余时,叶片数量已经一目了然了,将其中的具有3~4片叶的芽全部拔除,仅仅保留那些5片叶以上的壮芽。这时候兰花母株体内的营养将重新分配,使得隐藏的花芽有了生长发育的机会。在8月中旬至9月底就可以看见兰株丛中许多花芽破土而出了。

上一篇:荷兰花卉集团(荷兰进口花卉中国代理公司) 下一篇:米兰花如何养(米兰花如何养?)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