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合肥老梓树种子价格(梓树种子图片)

更新:2022-11-29 12:29归类:花卉大全人气:100

1. 梓树种子图片

拼音:zǐ梓树,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2. 梓树种子图片欣赏

汉字:梓

繁体字:梓

拼音:zǐ

笔画:11

五笔:SUH

组词:

桑梓[ sāng zǐ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付梓[ fù zǐ ]:指书稿雕版印行。梓:刻板。

梓里[ zǐ lǐ ]:指故乡。

梓宫[ zǐ gōng ]:皇帝、皇后的棺材。

梓师[ zǐ shī ]:古代梓人之长。

基础解释:

1.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器(棺材)。~宫(皇帝的棺材)。

2.治木器:~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匠。

3.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把稿件交付排印)。~行(xíng)。

4.指故里:~里。桑~。

5.姓。

详细解释:

〈名〉

1.(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2.同本义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鄘风·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3.制作木器的人

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梓师(古代梓人之长);梓器(木工所制的器具)

4.雕刻印书的木版

闻以华严合论梓行,此希有功德也。—— 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书》

又如:梓人(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梓行(刻版印行);梓刻(雕版,表示书将印行)

5.故乡的代称。桑梓的简称 因为古代宅旁常栽的树,是梓和桑

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6.如:梓里(故乡);梓乡(故乡)

7.姓

〈动〉

1.刻板,付印

故归梓删去。——宋应星《天工开物序》

2.又

3. 梓树种子有什么药用

梓(学名:Catalpa ovata G. Don)是紫葳科梓属植物,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伞形,主干通直,叶片对生,有时轮生,阔卵形,长宽近相等,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叶片上面及下面均粗糙,微被柔毛,叶柄长。圆锥花序顶生;花萼蕾时圆球形,花冠钟状,淡黄色,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叉开;花柱丝形,蒴果线形,下垂,种子长椭圆形,两端具有平展的长毛。

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日本亦有分布。多栽培于村庄附近及公路两旁,野生者已不可见。梓树喜光、幼苗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冬季可耐-20℃低温。深根性,喜深厚、湿润、肥沃、疏松的中性土,微酸性土及轻度盐碱土也可生长。

4. 梓树是什么树图片

梓是一种好种易活,非常“皮实”的树。现在人们经常将梓树作为砧木,用于嫁接楸和灰楸。

梓树高可达十五米,单叶,前端常有三个尖,叶片长宽几乎相等,长度可达二十五厘米,花冠黄色,内面有两道黄色条纹,还有紫色的斑点。梓树最有特色的,是它线型的蒴[shuò]果,长可达三十厘米,远远看去就像挂了一树的挂面。

5. 梓树种子怎样育苗

繁殖方法

梓树主要采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生产上有时也可以采用嫩枝扦插技术和分蘖繁殖技术。

种子采集:大同地区梓树果实在立秋后的9月底-11月成熟。应选择生长优良、干形通直优美、树冠开张、果实很饱满的母树进行采种。

果实处理:把采集到的果实放在干净、向阳的地方摊平晾晒,或者摊开阴干。蒴果开裂以后敲打去掉外壳,挑拣出合格的种子干藏备用。

种子催芽:第二年3月,把种子与3倍湿润沙子混合分层堆放或混合堆放在一起,堆高30-45厘米。堆放过程中,要防止种子过湿、发热和霉烂,室温控制在4-12℃。研究表明,常温干燥器贮藏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可达76.68%,如果种子储藏在常温常湿、4-20℃的冰箱条件下,平均发芽率仅50%左右。

播种:大田育苗,温暖向阳、土层深厚的湿润土壤为最佳,同时要将畦整平、整细,条播或者撒播。春季播种,最好在上年秋冬季节将播种地翻耕1-2遍,达到平整、精细的要求。条播,要将行距控制在20厘米左右,把种子与草木灰均匀混合后撒在沟内;撒播,要确保种子撒得均匀。播种移栽的密度以每平方米19-20株为宜,即每亩种子用量为1千克左右。播种后,上面覆盖枯草或其他材料保持温度和湿度。

6. 梓树叶图片

栀子花养殖要点

第一、酸土培养,栀子花需要散射光,所以喜欢酸土,如果土壤呈碱性,就会使得栀子花无法很好的吸收铁元素,从而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进一步造成花枝枯萎,甚至死亡;所以其土壤一定要使用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也可将部分具有这样效果的物质加入其中。

第二、置于阴凉处,栀子花千万不能放在烈日下暴晒,否则会造成叶子枯黄,但也不是说要放在全阴处,因为它对光线有一定的需求,最好是能放在保持每日60%光照处,另外,进入四月份后,一个月要进行两次施肥。

第三、空气湿度,栀子花喜湿,因此空气的不能太干,据专家统计,如果空气湿度低于70%,就会影响花朵的正常开放,但是如果过湿的话,又会引起根茎烂,叶发黄,所以除了正常浇水外,还要在附近经常喷洒清水,另外一个要非常注意的问题,水不能浇过多,不然也会影响生长,那么栀子花该怎么浇水呢?

a、看到土干了的时候,用手敲花盆,如果有空空的声音,就需要浇水,花盆底部开始漏水就停止,浇的水最好是能加入一些鸡蛋、豆浆等,这样更利于生长。

第四、施肥要诀,栀子花喜肥,但是不能一次性加入过多的肥料,一定要薄肥多施,千万不能贪省事,不然会造成枝粗,大叶、浓绿,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欣赏效果了。

第五、温度要求,栀子花的生长温度不能太低,因为它喜温,一般来说,生长期的温度在18至22度为佳,冬天5至10度,如果低于零下10度就会冻伤,这点北方要特别注意。

第六、适当修剪,栀子非常容易生长的枝繁叶茂,并造成密不透风且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样会造成营养分散以及观赏性变差,这样就需要给它修剪,修剪时最好选留3个主枝,并随时剪除根蘖萌出新枝,花谢后枝条要及时截短,这样的话,在剪口下会萌发新枝。当新枝长出三节后就要进行摘心,以免盲目生长。

第七、防病,通常我们见到的栀子花的病有四种:

a、缺铁,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缺铁会造成叶绿素的形成,然后使得叶子失去绿色,这时候可以用硫酸亚铁水和低浓度黑矾水,每月三次。

b、缺镁,缺镁会导致栀子下部老叶叶脉发黄,这时就需要用低浓度的硫酸镁溶液喷施。

c、土质过湿或过干,这个可以参看第三点

d、太阳暴晒,这个可以参考第二点。

第八、繁育方法,栀子一般有两种繁殖方法:扦插和压条

a、扦插,在梅雨季节用嫩枝15厘米长,插于苗床,10—12天生根

b、4月选取二年生枝条,长2O—25厘米,压埋在土中,保持湿润,约3O天生根,夏季与母株分离,翌春分栽。

7. 梓树种子种植方法

梓树又名:黄花楸、水桐。原产我国东北、华北、华南北部,以黄河中下游为分布中心。树高10至20米,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幼枝和叶柄被柔毛、有粘质。

单叶对生、偶有轮生。

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0至25厘米,叶缘裂偶有5裂,3裂的叶片呈广卵戟状。

花浅黄色、花冠五瓣平展、花内壁有四对黄斑点、垂直形成2道斑纹。

蒴果细长如筷,长20至30厘米。种子9至11月成熟。 黄金树又名:美国楸树。原产美国中东部,上世纪初引种我国。树高可达25米、树皮厚、红褐色、鳞片状开裂。

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长10至30厘米,先端长渐尖、叶基截形或心形、叶背被白色柔毛。

单叶、多三叶轮生。

花粉白色、花冠内壁的三面有紫色条状纹、花冠分五瓣呈喇叭状,其中一瓣突出花冠1厘米,舌形略外卷,舌瓣上有2道金黄色斑腺从蕊心伸出。

蒴果粗如手指、长20至45厘米,种子9月成熟。

8. 梓树的资料

高级汉语词典梓 zǐ <名>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同本义[Chinesecatalpa]。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鄘风·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制作木器的人[woodworker] 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梓师(古代梓人之长);梓器(木工所制的器具) 雕刻印书的木版[printingblocks] 闻以华严合论梓行,此希有功德也。——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书》 又如:梓人(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梓行(刻版印行);梓刻(雕版,表示书将印行) 故乡的代称。桑梓的简称[nativeplace]因为古代宅旁常栽的树,是梓和桑 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如:梓里(故乡);梓乡(故乡) 姓 【词性变化】 梓 zǐ <动> 刻板,付印[print] 故归梓删去。——宋应星《天工开物序》 又 其友涂伯聚为之梓行。 又如:付梓(付印) 【常用词组】 梓里 zǐlǐ [nativeplace]指故乡 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梓童 zǐtóng [empress]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多见于旧小说、戏曲) 参考资料:http://www.iciba.com/search?lang=utf-8&s=%E6%A2%93&d=PWDCCAC

9. 梓木树图片大全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牌坊与教堂其实小镇有特色且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还有很多。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当地人称黄家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由于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所以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寺庙、城门,这些主体建筑在袅袅炊烟缭绕中屹立着,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古老故事。让人诧异的是,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   也就是说,小镇中既有佛教徒、又同样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无法得知这样的“三教并存”现象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但据镇上人说,每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庙里的香火是不会断的,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而除了寺庙、教堂,镇上最有文化代表性的东西可能就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牌坊,据说古镇原来是有8座石牌坊的,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只留下三座了,它们分别是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南门内的“赵伦理百岁坊”和靠近定广门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其中以节孝坊的建造最为大气,坊的上方甚至还镶嵌着圣旨立匾。更为戏剧化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教堂就建在象征东方传统思想的节孝坊对面,高高尖顶屹立了百年之久,这种参差交错的不对称美以一种强烈的反差,被渲染到整个文化气氛中,所以在这里看似激烈的文化宗教冲突,却空前地融合起来,让人不得不感叹此弹丸之地内的文化包容性是多么神奇。古镇传说  龙,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年,许多广告都将2000形象为飞舞的龙,实在是深入人心。眼光缭乱之余,想起了童年在青岩所闻龙的传说。   那时,青岩西南黑神庙的的山上、是葱葱的梓木树。在黔陶路旁边龙阁周围,更有森林的油杉。城里的场坝在我眼中也是好宽好大的。高高的城墙,众多的庙宇殿堂――万寿宫、寿福寺、龙泉寺、天主教堂等。而深刻在我记忆中的,却是青岩城下的龙的传说,这龙的头在迎龙阁山下的河里,有许多门板大的鱼陪着。龙尾则在黑神庙的山上,在那儿还看得着龙的鳞片哩。这龙的身段正伸展在场坝的地下。石板铺就的场坝中央,有座高高的砖塔,塔前有个水池。这个用以焚化水纸的塔和水池下面,正是龙的腰身,据说底下还有一口大铁锅,站着一只大公鸡,是看管龙身的,因为龙的腰一扭动,就会发大水,大公鸡狠啄她一口,龙身就不动,青岩城也就平安不被水淹了。   每当人们走过场坝时,总要去看那一潭水,凝望那水中有无守护在下面的大公鸡。也曾结伴爬上黑神庙周围的山上去找寻龙的鳞甲。更记得随大人胆颤地经过歪脚的平桥,上迎龙阁的庙里去吃过斋饭,也下到河边,面对绿茵的河水,渴望见到那门板大鱼和龙头的威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人们记起这龙的传说时,青岩的迎龙阁、黑神庙早已随云烟逝去而不存,那场坝也显得窄小多了。欣喜的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青岩古镇风貌正在重振,新兴的古镇一条街,热闹的迎祥寺,大兴土木的万寿宫、慈云寺,崭新的城楼,开放的状元府,展现出人文新姿,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前往游览。青岩的龙将不是在地下、水中、而是在黔中上空腾起,驾着祥云!

上一篇:银叶树价格(金银花树的价格) 下一篇:广州鸟巢蕨价格(鸟巢蕨养殖)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