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月季根癌病(月季根癌病的病原为真菌)

更新:2022-11-30 05:11归类:花卉大全人气:84

1. 月季根癌病

养护月季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这样的问题,月季根部长了个大疙瘩,到底是根部长瘤了还是什么愈伤组织病,有益处还是有害处?

月季根瘤病一般由线虫和土壤杆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月季根步,嫁接处等等,这种病相当于月季中的癌症,比较难治愈。 月季根瘤病是一种由胞束线虫和土壤杆菌属细菌所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月季根瘤病危害巨大且很难治愈,无异于癌症,因此它也被称为月季根癌病。

而月季的愈伤组织,一般是由于扦插,嫁接,创伤等刺激后形成的结痂,所以对于月季来说并无大碍,而且还会分出不定芽,或是不定根,使月季株型生长更加完美。

看到这样的小疙瘩,到底应该怎样区分是病虫害,还是愈伤组织呢? 1.看硬度。月季根瘤病初期是白色瘤状物,表面粗糙,内部组织柔软,为白色;愈伤组织初期也为白色,但不同的是愈伤组织比病瘤硬,手指按压略硬且不会凹陷。 2.看体积。根瘤病的话会快速不断生长(争夺植株的营养),但愈伤组织不会。

由此可以看出,辨别愈伤组织和根瘤病,主要看初期组织是不是很柔软,后期体积是不是特别偏大,尤其是从土里顶出来那种,一般都是根瘤病了。 为了防治月季患上根瘤病,平时要给土壤定期杀菌消毒,扦插,嫁接的时候最好用多菌灵对枝条进行消毒,把细菌和虫卵扼杀在萌芽之中。 1.嫁接苗得此病的概率远大于扦插苗,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选购扦插苗。 2.花友们网购月季收到苗时务必仔细检查根系,发现病株拍照后(待维权时用)立即销毁。

3.扦插和嫁接时必须保证母本月季无此病害,不要从根瘤病株体上采集插穗或接穗,隔绝传染源。 4.普通土壤中月季根癌病病原菌含量较少,感染几率很小。一旦发现土壤被病原菌污染,可对土壤进行消毒,药剂的话氯化苦消毒效果较好。 5.对碱性土壤应施酸性肥料酸化土壤,使之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6.剪枝、嫁接前要对刀具高温或用酒精、10%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对造成的伤口要及时消毒保护,减少线虫或根瘤、根癌病菌的侵入。 7.合理施肥。 强壮的树势可以增强植株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增施有机肥,并在保证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钙肥,培养健壮的植株,能提高植株对根瘤病的抵抗能力。

8.病害不很严重的植株,可用消毒后的利刀切除肿瘤,注意一定要深切至木质部,然后用500至2000倍链霉素涂抹伤口。也可用300至400 倍的“402”(乙基硫代磺酸乙酯)浇灌配合治疗。

9.要及时销毁病株。病原菌在寄主肿瘤组织表面存活,在组织残体上可存活1年以上,为防止进一步的扩大传染,应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周围的土壤用氯化苦或10%福气多颗粒剂进行消毒。 内容来自月季交易网

2. 月季根癌病的病原为真菌

由真菌、线虫、细菌引起的。被害植株根部腐烂甚至坏死,病株枯死。

3. 月季根癌病和百合软腐病均属于什么病害

甲基托布津,很熟悉的名字吧?多年前的一宽很火的农药,都习惯称之为"甲托",随后又出现了"佳托""稼托"等,也不知道是"假"托,还是"真"托。甲基托布津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一种真菌性杀菌剂。

一,甲基托布津的杀菌机理

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具有内吸,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杀菌剂,高效,低毒,广谱,它的有效成分是甲基硫菌灵,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和使用的甲基硫菌灵农药,就是从前的商品名——甲基托布津。

甲基托布津的杀菌机理是,被作物吸收后,在作物体内迅速转化为多菌灵,干扰菌丝的形成,影响真菌细胞分裂,使细胞壁中毒,孢子畸形生长,从而杀灭病菌。

二,作用对象

甲基托布津可以用于粮棉油等各种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多种作物。用来防治

1,蔬菜上的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菌核病,软腐病,黑颈病,晚疫病,早疫病,溃疡病,黄微病,枯萎病,立枯病,猝倒病等。

2,花卉上的花腐病,褐斑病,叶斑病等。

3,果树上的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疮痂病,褐斑病,灰霉病,斑点落叶病等。

4,粮食作物上的黑穗病,赤霉病,花生叶斑病,大小叶斑病等。

总之,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很不错的杀菌剂,内吸性比多菌灵强,但却不可与多菌灵,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混用,也不可与之交替使用,只可同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交替使用,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4. 月季根癌病怎么办

月季根瘤病是一种土壤杆菌属的细菌所引起的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月季根瘤病易于传染(特别是地栽),发现病株应及时刨除销毁,并对病株附近土壤用消毒杀菌杀虫,短期之内不建议再于此处栽种月季。月季根瘤病是一种土壤杆菌属的细菌所引起的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对于月季来说,根瘤病无疑于癌症,因此它也被称为根癌病。

5. 月季根癌病图片

月季根瘤病是一种土壤杆菌属的细菌所引起的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对于月季来说,根瘤病无疑于癌症,因此它也被称为根癌病。

症状

发病初期,病部形成灰白色瘤状物,表面粗糙,内部组织柔软,为白色。病瘤增大后,表皮枯死,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内部组织坚硬,木质化,大小不等。长根瘤的月季生长不良,叶面发黄,根系的数量减少,根瘤成倍增长。根瘤病是可以传染的,只要在同一块地里种植带有病原的月季,都会传染给其它健康的植株。

6. 月季根癌病症状

月季枝条变黑有可能是因为植株得了黑腐病和枝枯病,发病的症状就是植株的枝条进行感染,然后慢慢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病斑,然后迅速的包围住整个枝条,导致枝条变黑枯死。

出现这种现象以后,就需要立即对植株进行喷药,可以用百菌清和多菌灵进行喷药防治,大约隔10天左右喷一次即可。

7. 月季根癌病的病原是由植物病原

个人栽培月季这么多年,没有发现过你说的问题,请注意:

是新叶,还是老叶?

是全株性的,还是部分枝条?

最近的浇水,施肥,打药情况?

天气有无剧烈变化?

栽了多长时间了?

很多品种比较娇气,温度,光照不合适是会有反应的.

我仔细想了一下,并进行了观察,我认为你所描述的月季可能有根瘤病,也叫根癌,得了这种病的月季一般生长很缓慢,在晴热天气里,由于瘤体阻碍了水份的吸收,植物吸收水份量变小,所以边沿开始枯焦。

8. 月季根癌病 病原菌

不一定。不管是嫩枝扦插还是老枝扦插,扦插后一个星期左右,植株的芽包即可萌动,先期萌动时,是靠植株体内储存的营养供应芽包生长,而月季生根,大概需要20天以上,所以短期内枝干发芽并不能代表月季枝条成活。在月季日常扦插中最容易导致扦插失败的有两点。

一是失水,在月季发芽后我们要经常往植株叶片上喷水,由于先期月季根部没有新生根,植株的吸水能力差,如若不勤喷水,在烈日灼晒下,很容易因植株体内的水分蒸发快而导致扦插失败。

二是黑杆,黑杆在我们日常扦插时,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有些植株看似已经成活,嫩芽已经生长几厘米,但我们发现茎杆由绿慢慢的转为黄绿,嫩芽也慢慢的萎蔫,拔出后会发现,扦插的部分已经黑杆,这多是由于土壤中的致病菌引起的,所以我们在扦插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避免黑杆现象的发生。

以上两点,在月季扦插过程中对于成活率有直接影响,只要我们解决了这两点,精心养护,月季扦插的成活率还是很高的。

上一篇:月季栽培土的配比(月季种植土配比原则) 下一篇:为什么月季花插在土里会活(月季花断了以后插土里)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