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适合高花盆吗(迎春花适合高花盆吗图片)
1. 迎春花适合高花盆吗图片
迎春花上盆后,要10天左右才能晒太阳,注意要先让其有散射光照射,之后再移到阳光充足处养护。迎春花上盆后,还需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这样有利于它根系和土壤接触,此时还需要将其养护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中。
迎春花上盆后多长时间能晒太阳
1、10天左右
迎春花上盆之后,大概要1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晒太阳,上盆后首先需要将其养护在蔽荫处,这样它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之后再移到半阴处让其接受散射光照射,等到它完全恢复生长后,就可以移到阳光充足处养护了。
2、充足水分
迎春花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所以上盆之后,为了让它的根系快速和土壤接触,我们就需要立即把盆土浇透一次水,使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最好,不然如果土壤过干的话,迎春花就容易出现萎蔫干枯的现象。
3、适宜温度
迎春花上盆后,为了让其能够更好的生长,那么我们还需要做好控温措施,它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此时我们可以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养护期间还需要做好通风措施,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它适应新环境。
4、土壤要求
迎春花上盆的时候,最好使用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作为栽培基质,不宜使用粘重土壤和碱性土壤,不然不利于它生长和吸收养分,土壤在使用前,还需要在里面添加适量的基肥,这样更有利于迎春花生长。
2. 迎春花适合高花盆吗图片大全
迎春花用紫砂盆最好。
3. 迎春花盆景用什么土养最好
风化石可以栽迎春花。
风化石又名龟纹石 ,由各种碎石聚合而成,色彩相杂,沟纹纵横,它的形态有竖层结构和横层结构两种,十分坚硬,硬度一般可以达7度,风化石大都半裸于地表,具有典雅雄奇的观感。
风化石的外形奇特,状似飞禽走兽、山峦缩景等,生动形象,天然有趣,可以将其与底座搭配,欣赏其自然形态,或者制成不同风格的山水、树石盆景,令人赏心悦目。
4. 盆栽迎春花的养殖方法
首先呢,就是考虑迎春花的培养场地,如果说你仅仅是折了一枝迎春花条,养在水平中半淹也是可以看几天的。但是如果养成盆栽的话,一定要注意养殖初期的温度控制(光照控制),一般的话移植的是成品的迎春花植株。开头浇足水,接着先阴养一段时间,然后逐渐改变光照环境,使之慢慢适应新培植环境的变化。
2
对于水分需求,迎春花相对来说对水分需求较大,喜欢湿度较高的培植环境。但是尽量不要多浇水,一旦积水不能完全吸收,而造成盆内小幅度积水,很有可能导致涝根,小心雨季雨期。夏季可以多多喷洒水,适当增加环境湿度;冬季则要注意少浇水,保持基本需求即可。
3
迎春花对于肥水要求不是很高,因为本来就是野生的植物。一般的话,初春,迎春花的生长期要保持稀释肥液的浇灌,频率不需要太高,一个月一到两次即可。对于喜欢迎春花盛开花期的花友,可以试着在迎春花花期之前施一次稀释的肥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迎春花的花期,更多时间绽放美丽。
4
野生的迎春花很多都是乱长的,所幸数量多,别有一番滋味,但是盆栽的话就需要注意修剪和整形了,因为生长力比较强,所以说可以适当采取摘心的操作,定期修剪枝条,保证迎春花盆栽整体的形状好看。花期过了的话要对枝条进行适当修剪,主枝多留芽,侧枝少留芽。
5
对于光照的要求,生长期需要多注意阳光的照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花期花朵繁盛量有所保证,但是要注意把握时间,不要晒太多,尽量减少强光曝晒。开花时期,最好是散射光照射,或者说进行适当的遮阴措施,降低强光对花期的影响。
对于迎春花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一般的话需要注意的是花叶病、褐斑病和灰霉病之类的常见病害疾病。首先要管理好植株旁边的杂草,定期清理清除,以减少病害发生的传染源;其次是要合理规划迎春花的种植密度,注意培养环境的通风换气。
5. 迎春花适合什么花盆
迎春花可以在楼房内养殖
1、多在冬季至早春季节移栽,先栽种在泥瓦盆中“养坯”,栽种前对植株进行一次修剪整形。春季花后和秋季落叶后,倒出来用筷子或木棒的把周边1/3的旧土弄松抖落,剪掉过长的根,找个大小合适的盆换新土重新栽种。
2、迎春花可以室楼房内养,迎春花上盆后的前半个月到二十天的不要直接晒太阳,放通风好较明亮的地方就可以。由于迎春花是蔓生性植物,枝条虽然生长很快,但并没有明显的主干,甚至连较粗的枝条也很难找到,应此可考虑用“以根代干”的方法,将虬曲多姿的根部提出土面代替树干。
3、提根应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次完成,否则会使植株细根裸露过多,造成树桩回芽,严重时甚至植株死亡。其根干的造型要应树而异,可采用单干式、双干式、斜干式、曲干式、过桥式、提根式等不同形式。
4、用修剪的方法使枝条疏密有致,开花均匀,这种形式最为常见。栽后少浇水,盆土不干就一定不要浇水,水大了容易烂根,盆土偏干点利于生根,经常往树干上喷水
6. 迎春花用什么盆盆栽好
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但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 迎春花繁殖方法: 以扦插为主,也可用压条、分株繁殖。 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剪取半木质化的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中,保持湿润,约15天生根。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压条: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 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动时进行。春季移植时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需带宿土。在生长过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积水和过分干旱,开花前后适当施肥2-3次。秋、冬季应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 短剪:迎春在1年生枝条上形成花芽,第二年冬末至春季开花,因此在每年花谢后应对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长出更多的侧枝,增加着花量,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春天花后要修剪,并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基肥,并在生长季每隔半月施一次粪肥。再记住在生长后期增施些磷、钾肥,这样才能在修剪后,促进多发壮枝。 嫁接:可选胸径2cm以上的水腊苗,早春萌动时在lm处或选一定的高度进行腹接。采当年生迎春枝长8—10cm作接穗,进行嫁接。接后用薄膜绑紧,套塑料袋,成活抽枝后逐渐将袋撕破透气放风炼苗,并摘心促抽侧枝,培育冠形。
7. 迎春花盆景适合在室内养
迎春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但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
栽种一般在花凋后或9月中旬进行。如欲培养成提根式,可在栽种时把根适当提高一些,但一次不要提得太高,否则对生长不利。因为迎春花是黄色的,栽种时宜选用淡蓝、紫红、黑色的盆钵,使盆钵和花的颜色相协调。如果栽培得法,它将春天黄花满枝,夏秋绿叶舒展,冬天翠蔓婆娑,四季都充满春意。
养护管理
1、场地:刚栽种或刚换盆的迎春,先浇透水,置于蔽荫处10天左右,再放到半阴半阳处;养护一周,然后放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比较湿润的地方养护。在冬天,南方只要把种迎春的盆钵埋入背风向阳处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在北方应于初冬移入低温(5‘C左右)室内越冬。欲令迎春提前开花,可适时移入中温或高温向阳室内,如放置13℃左右室内向阳处,每日向枝干叶喷清水1~2次,20天左右即可开花;如置于20℃左右室内向阳处,10天左右就可开花。开花后,室温保持在8‘C左右,并注意不要让风对其直吹,可延长花期。花开后,室温越高,花凋谢越快。
2、浇水:迎春喜湿润,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除每日上午浇一次水外,在下午还应适当浇水。为保持小环境湿度,应经常向地面喷水。迎春怕盆内积水,在梅雨季节,连续降雨时,应把盆放倒或移至不受雨淋处。冬季气温低,水分蒸发少,应少浇水。
3、施肥:栽种迎春时,应在盆钵底部放几块动物蹄片作基肥。在迎春生长期,要每月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7~8月份是迎春花芽分化期,应施含磷较多的液肥,以利花芽的形成。如在开花前期,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机液肥,可使花色艳丽并延长花期。
4、整形:迎春花萌发力强,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摘心,剪除或剪短某些枝条,才能保持树形。花凋后应把枝条剪短,一般仅留2~3个芽,主枝可适当多留几个芽,新枝生出后,如养护得当,花蕾丛生。
5、防病虫害:迎春病虫害很少,偶有红蜘蛛发生,应及时除掉。
8. 迎春花用多高的盆
1、温度条件
在北方迎春花盆景比较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8度左右居多。南方的冬季气温最低的时候也很难到零下10度,而且比较冷的也就那么几天。
而北方就不一样了,冬季的气温最低的时候,零下20度都算是比较正常,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有的地区寒冷的天气会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份,也是有的,这是北方花卉不好的养的客观因素之一。
2、湿度条件
南方一年四季的空气湿度都比较高,就算是在冬季,它们的平均相对湿度也在80%左右,很是湿润,不管是人还是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较好的湿润补充。在反观北方,区别可就完全不一样了,空气的相对湿度只有30%左右。
然而,对于迎春花盆景花卉植物来说,生长的相对环境湿度在65%以上会更加适宜。所以,北方湿润稍差的空气,需要更多的浇水、喷水。否则,由于湿度不足,花卉植物也很容易干枯死亡。这也是北方家庭花卉不好养的一个客观因素。
3、人为因素
北方迎春花养不好的一个主观因素,就是人的因素了。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的影响,造就了北方人在性格方面更粗犷一些。在对植物的养护方面,也是这样,相对会比较粗心,不会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
当然,我这样说也是大约的样子,并不是说北方的人们都这样。就多数而言,南北两地的性格还是有些差异存在的。所以,细心程度不足,也是养不好植物的因素之一。更有甚者,大大咧咧的性格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嗮网,这样,简直就是花卉植物的杀手。可以说也是造成花卉植物不好养的一个主观因素。
但是,北方也不是就完全不能养迎春花的,除了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我们更多的可以在人为的养护方面多费一些心思。温湿度不够,我们就想办法,人为地改变一下植物生长的小环境,尽可能让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