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怎样栽培管理(天门冬的生长环境)
1. 天门冬的生长环境
一、土壤
因为天门冬属于块根植物,所以一定要注意选择透气排水比较好的土壤。否则土壤有积水的话,它的块根就很容易腐烂,可以使用腐叶土搭配园艺土再加入河沙,这样的话可以很好地排出土壤当中的多余水分。
二、繁殖
天门冬可以采取分株的方式来进行繁殖,一般一株旺盛的天门冬可以分成三棵,把伤口晾干之后就可以种植到土壤当中,保持土壤湿润,先放在阴凉处养护半个月时间。
三、分盆
因为它的块根生长速度比较快,所以要注意选择稍微大一些的花盆。每年都需要进行换盆,换盆的时候适当修剪一下老根,另外换上新的土壤。当花盆中的天门冬长得比较满的时候,需要进行分盆,时间可以选择在秋季九月份。
四、水肥
给天门冬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土壤当中积水,春秋季节大概三天浇一次,夏天天气热,每天浇一次水,要浇透,浇水后注意摆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因为它是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所以要注意施肥让它生长得更好,每个月可以用一次稀释后的复合肥。
五、光照
天门冬的生长喜欢充足的光线,如果阳光不足,它的叶子就很容易发黄。不过不能接受太强的阳光直射。在夏季的时候要注意遮荫,其他三个季节可以接受全日照,冬天注意放在室内养殖,温度不要低于10摄氏度。
2. 天门冬栽培
天门冬,也叫武竹、天冬草、老虎尾巴根等。以野生为主,人工种植较少,不适合盆栽。中国南、北方均有野生,多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花期6~8月。药用部分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秋、冬采挖。
3. 天门冬是多年生植物吗
1、中华万年青
中华万年青枝叶青翠欲滴,一年四季常青,橘红硕果冬不凋零,有吉祥如意的象征。其根茎短粗,叶自根状茎顶部丛生而出,带状或倒披针形。花莛较短,顶生穗状花序,小花白色密集,花期6至7月,在北方以观叶为主。
2、广东万年青
广东万年青株高60~7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节间明显。叶互生,叶柄长,叶绿色,长披针形或卵圆披针形。秋季开花,花序腋生,短于叶柄。叶片宽阔光亮,四季翠绿,特别耐阴,可切取配制观叶盆景或做插花衬托,也可用于盆栽点缀厅室。
3、斑马叶万年青
斑马叶万年青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圆柱形,肉质,茎上常有白色环纹,是叶片脱落后的痕迹。叶呈长椭圆形,在绿色主叶脉的两侧叶片上散布着不规则的白色或鹅黄色的斑点和条纹,显得格外优美雅致,像斑马身上的斑纹,故有斑马叶万年青之称。
4、花叶万年青
花叶万年青茎干粗壮能够,多肉质,株高达一米。叶片大而亮,两面深绿色,其上镶嵌密集、不规则的白、乳白、淡黄等色斑点、斑纹、斑块。万年青盆景可置于案头,窗台观赏,中型盆栽可放在客厅沙发作为装饰。
5、紫背万年青
紫背万年青是一种常绿宿根草本植物,叶片表面亮绿色背面则是紫红色,翠亮有变化,株形适中,姿态优美,红苞片中含着许多玉白色小花,色彩对比明显,奇特有趣,呈现蚌壳吐珠的情景,十分少见,令人百看不厌。
6、仙洞万年青
仙洞万年青为多年生常绿蔓状草本植物,茎细长,匍匐状。其植株小巧,株形潇洒,特别是叶片上紧密排列的孔洞,犹如洞开的一个个天窗,显得特别新颖别致,优雅奇特,可爱迷人是室内绿化装饰的理想植物种类。
7、虎眼万年青
虎眼万年青最显著特征是植株下面的鳞茎球,光滑、绿色,直径达一米。每生长一枚叶片,就会长出几个小子球,形似虎眼,故而得名虎眼万年青。剥除鳞茎表层后,旧颜换新颜,鳞茎碧绿,秀丽雅致,所谓颜如玉。
8、白肋万年青
白肋万年青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30~50厘米。叶长椭圆形,叶面绿色,中肋白色,肉穗花序。其株型美观,叶色淡雅,观赏性佳,为常见的盆栽观叶植物,可用于客厅、卧室摆放观赏。
9、黑美人万年青
黑美人万年青又称斜亮丝草,斜纹粗肋草。其叶片长椭圆形,叶面随品种变化,常有银色或者白色斑纹镶嵌。其特点为叶片乌黑发亮,颜色深绿至黑。
10、银皇后万年青
银皇后万年青又称银后粗肋草、银后亮丝草。银皇后与黑美人看起来有很大相似之处,其实仔细辨认还是分的开来,它白色斑纹繁多,占了叶片一大部分面积,且颜色亮丽为银色,所以得名银皇后。
4. 天门冬适应多少海拔种植
白虫草种植全年可种植
白虫夏草的种植技术
1、营养:首先,白虫草可利用的主要碳源物质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果胶等,但以单糖或小分子双糖的利用效果为佳。其次,氮元素是北虫草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必要元素,北虫草能利用的氮类物质尤其是有机态氮的种类较多,如蛋白胨、豆饼粉、酵母膏等均可;也可利用若干无机态氮,但以有机态氮的利用效果为好。
再次,白虫草菌丝及其子座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即是矿质元素,因此,生产中应予酌量添加。第四,适量的生长素有效刺激和促进北虫草菌丝的生长,并大大提高其生物量,生产上多以添加维生素类为主要措施。最后,合理的基质碳氮比(CN)是人工栽培北虫草的必需条件,否则,将导致或者菌丝生长缓慢、或者污染严重、或者气生菌丝过旺,难以发生子座,即便有子座分化,其产品数量和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中一般以调CN在3-4:1之间为宜。
2、温度:白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 6-30°C,最适温度为18-22°C;原基分化温度在10-25°C之间,生产中为刺激原基的适时形成,可适当调控温差在24小时内5-10°C的范围;子座生长温度为10- 25°C,最适20-23°C;孢子弹射温度为 28-32°C,最高应控制在34°C以下;若非育种或分离以及特殊需要,单纯栽培、以获得子实体为目的时,不要达到或超过 28°C。
3、水分:水分是生命的重要基础,北虫草也不例外;作为菌丝及子座在生命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溶剂,北虫草所需水分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培养料中,因此,调配基质含水率于适当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北虫草的生长发育状况。实际生产中,基质含水率宜调至60%-65%,菌丝培养阶段的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形成原基后应调至80%-90%。
4、氧气:白虫草与其它食用菌相仿,生长发育过程同样是一个吸氧排碳的代谢过程,尤其原基分化后需氧量更多,故需保持相对较清新的空气,以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但由于北虫草生长速度慢、代谢量很小,加之其自身耐二氧化碳的能力相对较高,所以,生产中降二氧化碳浓度在0.5%左右即可满足。
5、光照:白虫草生长的前期即菌丝发育阶段,光线尤其是强光对菌丝有较大的抑制和损伤作用,故应保持完全黑暗状态,即便是临近完成发菌时提前施行光照处理,也会诱导过早进入生殖阶段,而使产量严重降低、质量大打折扣。全部发满菌后,需约200勒克司光照刺激转色,该阶段如光照均匀、每天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可使菌丝转色好、色泽深,为后期获得高质量的子实体打下基础,该特性与野生北虫草在浓密树阴下不发生子座的情况一致。
出现原基后,可适当缩短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至300勒克司,并力求光照均匀,以使子实体正常发育生长。
6、pH值:白虫草适酸性环境,菌丝生长阶段适应5-7的基质,最适5.2- 6.8之间,人工栽培生产时,基质pH可调到7-7.5,经高压灭菌后,pH值自然下降,加之后期菌丝的自然(产生有机酸)调节,即可使基质pH降至6左右。
菌种制作
1、获取种源适应性强、出草率高的种源,是北虫草栽培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除有条件自行分离、培育外,大部分生产者需通过引种渠道获得。建议生产户应去矾有科研实力、具备试验条件、严谨、诚实、正规的单位引种,“好种山好苗”,以保证生产效果,
2、菌种转管配方:葡萄糖10克,蛋白胨10克,酵母膏2克,天门冬酰胺1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6克,生长素5毫升,琼脂15-20克,水1000毫升,pH值6。常规灭菌等操作,使用已备种源接种,一般每支种源可转接30支左右,具体过程不予赘述。
23-25°C条件下培养,经约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即为一级母种或二级母种;如种源是白行分离培养的F0级,则该次转接后的菌种为F1级,即一级母种还可继续进行再次转扩生产F2级,即二级母种;若种源是购买的F1级,则该次转接后的菌种为F2级,即二级母种。二级母种只可用于栽培生产,不得再行继续转扩,否则,将导致“出草”稀少、稀疏、甚至根本不能“出草”的严重后果。
3、液体菌种生产有一次生产量大、生产周期短、易于人工控制:栽培接种后发菌快、菌丝立体式占领料面等诸多优势,现在已成为北虫草栽培用种的首选方式。
4、菌种的选择:选用菌丝洁白、适应性强、见光后转色、出草快、性状稳定的速生高产优质菌种,是栽培成功和高效的关键。初学者应选购菌种量多的固体原种,有栽培经验者可购买斜面试管种或液体菌种。
原材料要求
1、选用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大米或碎玉米,现在东北虫草生产者大都采用小麦作培养基,不但产量理想,且虫草的颜色较好。
2、选用厚度0.05毫米以上,规格为15厘米×30厘米或17厘米×30厘米,薄厚均匀、无破漏、韧性强的优质聚丙烯塑料袋为栽培容器,也有采用罐头瓶或塑料盆栽培的。
3、为防治污染损失,可选用集营养、防污、助长功效于一体的虫草专用防污剂,如食用菌专用特效防污剂。如果是外销产品应当不加。
栽培管理
1、培养基配方:大米或小麦1千克,虫草专用防污剂35克,水1.5千克。
2、配制方法:大米或小麦按每袋50克或100克分装入塑料袋。将1.5升50℃的热水倒入干净盆内,将虫草专用防污剂放入热水中,搅至完全溶解即成营养液。按料水比(即大米或小麦与营养液的用量比)1克:1.5毫升称取营养液倒入装好大米的塑料袋内。分装完后用塑料绳将每个塑料袋中部和口部各扎一道。
3、灭菌:灭菌锅内加适量水,把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升温至100℃,保持1小时。取出,冷却后移入接种室。用优质气雾消毒剂或常规方法密闭消毒30分钟,即可穿戴消毒衣服进入接种室接种。
4、接种:进入接种室应迅速关好门(防止含有杂菌的空气进入)。接种工具、菌种外壁、操作人员双手等,用75%酒精擦拭或浸沾消毒。现介绍易推广的用固体大米菌种接种的方法:
①试管原种的转扩栽培:拔去试管塞后用消毒的接种钩挖取豆粒大小的菌种2-3块,接入培养基面上,稍扎紧袋口即可。
②用原种转扩栽培袋时,先将菌种捣成指头或豆粒大小块状,每袋接入5-10克菌种,均匀分布在料面上。如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接种量,以利菌丝较快生长。接种完后按原扎口方法稍扎紧袋口,即可移入经杀菌和防虫处理的培养室内培养。
③采用液体菌种接种方式的,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封口材料,用接种枪将液体种喷匀即可。接种量视容器大小而定,也有在液体菌种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无菌水再接种的。
5、管理:上面已经讲过,北虫草属中低温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子座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一般最初将温度保持15-18℃遮光培养。当菌丝生长至培养基1/2-2/3时,可将温度升至20℃,20天菌丝可发满袋(液体菌种1周左右)。几天后,当培养基上部出现菌丝突起时,给予10-15℃的温差刺激,并增加光照刺激转色。7-10天转完色后对培养室消毒30分钟,然后解去培养料袋中部扎绳,用手把袋折成直筒状,为子座生长提供空间。当子座长至1厘米,及时对栽培袋通气;瓶或塑料盆栽培的可在封口薄膜上打小孔通气。温度保持18-22℃,空气相对湿度80-90%。
6、采收:子座呈橘红色或橘黄色棒状不再生长时,打开袋口用小刀或剪刀将其从基部采下,放入洁净器具内及时烘干或晾干,勿暴晒以免褪色。干燥后存放在密闭塑料袋内或出售。
5. 天门冬生长环境及琦拨
天门冬冬天会冻死。
1.天门冬的抗寒能力很弱,最多能承受6摄氏度的低温,再降低就会被冻死。
2.天门冬喜温热,但耐寒性较弱,一般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惧怕强光,幼苗在强烈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会导致叶片枯黄、生长不良。
3.天门冬,又名冬虫夏草
6. 天门冬生活在什么环境
狐尾天门冬能让叶子竖起来的方法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比较好。推荐放在阳台或靠南的窗台上,在夏天注意避免强光,避免晒伤。气温控制在15-25℃之间,控制好夏季和冬季的高低温,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妨碍生长。日常生活中浇水不要太多,见干了就浇。另外,还要勤施肥,特别是生长季节,足量的长势就会更加旺盛。
7. 天门冬的生长特性
天门冬的生长着周期约是80天到120天。
8. 天门冬生长在什么地方
天门冬喜欢肥沃的砂质土壤,适宜湿润的气候和环境,但怕涝,忌烈日晒,极易养护。
春季应在4月下旬出室,放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缺少阳光的植株,叶子容易变黄。夏季每日要浇一次透水。天门冬生长季节,每半月施1次肥。天门冬不耐寒,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以上,否则植株易受害。天门冬根系生长快,因此上盆时应选择大一点、沿口要多留些,否则会很快长满。1~2年换盆1次,将老根多切除一些,保留的要分成数块,分别植于盆内,然后填土浇透水,先放在半阴处培养,当年便可枝叶丰满。
9. 天门冬植株
四季常青天门冬武竹丝比较适合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首先选用一个口径适合的泥瓦盆,盆土可选用腐叶土或泥炭土、田园土、河沙按照2:2:1的比例混合土,之后根据植株的长势进行适当的换盆处理,以促进根系的生长。
四季常青天门冬武竹比较适合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耐寒性很差,夏季高温烈日的情况下要注意通风遮阳,以免被晒伤,在生长旺季的时候控制温度在20~28℃左右,还要经常加强室内的空气流通性,以免遭到病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