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棕竹的种类(棕竹是什么类型的植物)

更新:2022-12-14 16:14归类:花卉大全人气:69

1. 棕竹的种类

        佛肚竹目前有三个品种,又名佛竹、密节竹。丛生竹,秆两型,正常秆节间圆筒形,畸形秆节较密,节间甚短,基部显著膨大成瓶状,秆无毛,幼秆深绿色,稍被白粉,老时橄榄黄色。

        每小枝具叶7~13枚,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21cm,下面被柔毛。变种有:小佛肚竹:植株矮小,株秆畸形,为盆栽精品。我国广东特产,南方公园常有栽培或盆栽。性喜光,稍耐荫,好生于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之地,但怕强光暴晒。不耐寒,冬季温度低于5℃则出现冻害,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不耐干旱瘠薄,

        在土壤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上生长良好。佛肚竹竹秆奇特,植株不高,是盆栽及制作盆景的好材料,南方露地栽培可用于布置小庭院及室内花园,也可与其他树种配植植于公园、风景区、园林小区之中,翠绿光润,别致宜人。

2. 棕竹是什么类型的植物

3米。

棕竹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棕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

棕竹生长习性: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夏季炎热光照强时,应适当遮荫。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株形小,生长缓慢,对水肥要求不十分严格。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

3. 棕竹种类图片大全 图解

多裂棕竹

产广西西部及云南东南部。可作庭园绿化材料。

常绿丛生灌木。茎丛生,株高1-3米,被叶鞘细纤维所包裹。叶扇形,掌状深裂,裂片25-31枚,狭线形,劲直伸展,边缘有小齿,两侧及中间一片最宽,叶柄边缘稍锐利,有淡黄色密绒毛。果椭圆形,花期3-4月。

矮棕竹

产中国南部至西南部。各地常见栽培。树形优美,可作庭园绿化观赏。

植株挺拔,叶半圆形,裂片狭长软垂。

细棕竹

产广东西部,海南及广西南部。树形矮小优美,可作庭园绿化材料。

粗棕竹

产广西西南部。可作庭园观赏。须根可接骨。

丝状棕竹

产广西南部十万大山。

叶扇形,叶柄(只见片段)两面凸起,边缘锐利,顶端的小戟突圆形,无毛。叶鞘未见。雄花序(片段)长21厘米,被淡黄色小鳞秕;佛焰苞未见。花序分枝多,纤细如丝状。雄花较小,稀疏,上部的稍密集,细小;花冠管实心,花冠裂片宽卵形,顶端勺状;雄蕊6,2轮,花药卵形;退化雌蕊极小。雌花及果实未见。花期10月。

4. 棕竹的种类与图片

        常见的品种有箭竹、单竹、斑竹、水竹、棕竹、刺楠竹、罗汉竹、通节竹、凤尾竹、巨龙竹。

        佛肚竹又名佛竹、密节竹。是丛生竹,秆两型,正常秆节间圆筒形,畸形秆节较密,节间甚短,基部显著膨大成瓶状,秆无毛,幼秆深绿色,稍被白粉,老时橄榄黄色。

        每小枝具叶7~13枚,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21cm,下面被柔毛。变种有:小佛肚竹:植株矮小,株秆畸形,为盆栽精品。我国广东特产,南方公园常有栽培或盆栽。性喜光,稍耐荫,好生于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之地,但怕强光暴晒。不耐寒,冬季温度低于5℃则出现冻害,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

5. 棕竹的科属

棕榈科棕竹属,又名观音竹。原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是良好的水培材料。

棕竹 | 适合客厅养的水养植物

形态特征

棕竹是常绿丛生灌木。茎圆柱形,不分枝,有节如竹,上具褐色粗纤维质叶鞘,如棕状。叶集生茎顶,革质,浓绿而具有光泽,掌状深裂,裂片4~10枝。雌雄异株。

生态习性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度,冬季应该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温。棕竹一般分株结合翻盆进行,选择丛大株密的植株,先将植株从盆中托出,接着用利刀将株丛分成若干丛,分切时要尽量少切根系,并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后重新上盆,浇透水后置于半阴湿润的场所,并经常向叶面喷水,待恢复生长后便可转入正常的养护。种在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于盆中,冬季移入温室,第二年春天出苗。

6. 棕竹的学名

观音竹别名观音棕竹,原产我国华南地区。

观音竹为常绿丛生灌木。高1~3米,茎干直立,不分枝,为褐色网状纤维叶鞘所包被。叶片掌状深裂,有裂片5~12枚,长20~25厘米,宽2~5厘米,叶柄细长。肉穗花序腋生,雌雄异株,浆果球形。

观音竹是中国传统的优良盆栽喜阴观叶植物。株形紧密秀丽,叶色浓绿而有光泽,甚耐阴。既适合中小型盆栽供一般家庭室内陈设,又可大盆栽种用于大建筑物室内布置。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阴暗的室内可连续摆放3个月左右,或补充工光照后长期观赏。

用播种和分株法繁殖。在北方盆栽条件下不易结籽,家庭种植多用分株法繁殖。

华北地区在4月下旬新芽尚未长出前结合换盆分株。栽培多年的大盆可分切成2~4丛,再用较小的盆栽植。分株后应放在蔽荫、温暖和稍潮湿的地方。每日向叶面及周围喷水2~3次,待其恢复生长后,照正常栽培管理。另一分株法是从大丛的盆中挖取新出土不久的单株另行栽植。挖取时要尽量少伤根系。

盆栽需用疏松的土壤,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左右的珍珠岩;也可用风化岩石颗粒或塘泥块。5~9月份,每2周施1次液体肥料。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内或温室栽培,也可5月上旬至9月底搬至室外蔽荫、潮湿处栽培。夏季应遮去70%的阳光。冬季夜间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夜温16℃,白天18~20℃的条件下生长正常。棕竹喜湿润的环境,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在干旱季节可每日向叶面及周围喷水2~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

7. 棕竹种类折扇

隋唐两代扇子以团扇和羽扇使用的较为普遍,团扇又被称为宫扇、纨扇,以椭圆形的扇面居多,扇柄穿过扇面,团扇是唐代的歌舞女子们表演时经常使用的道具。

折扇在宋代时开始大量被生产,随着造纸业的发展,折扇的扇面开始更多地使用纸来糊制。

明代,折扇开始广泛流行,扇面一般为纸质,以金色和黑色为主,制作精良,有杭扇、川扇、春扇、秋扇等种类。清朝时折扇在文人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彰显身份与地位的一种物品。

折扇,因其合上后能够将扇面的两头合成一部分又被称为“聚头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扇子类型。折扇开合自如,打开时扇面是一个扇形,合上后携带方便。扇面的材料可使用纸或丝绢,纸质的扇面分有色扇面和白色素面两种,有色扇面中以金色扇面最受喜欢。制扇人巧用匠心,用工笔在扇面上或画一幅山水花鸟画,或题字作诗,诗情画意之中增添了折扇的文化内涵。

扇骨讲求轻盈精细,通常以竹或木制成,竹子中以棕竹、湘妃竹最佳,木中以乌木最佳。扇骨要经过精细的打磨、雕刻、镶嵌、上蜡等多道工序,也可以将扇骨雕刻呈镂空的样式。这种有镂空样式扇骨的折扇扇面一般使用真丝面料,一把真丝折扇体十分优美精致,配合着扇面上更重花式,无处不体现着古典团扇也较为常见,又被称为“宫扇”。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团扇的扇面形状呈圆形或近似于圆形,圆形的扇面好似一轮明月,寓意着团圆、吉祥,因此也被叫做“合欢扇”。苏杭的团扇历史悠久,用绫绢制成的团扇扇面轻薄,扇面上常常绣有山水、花鸟等,扇柄处配有扇坠、流苏等装饰之物,美人执团扇,温婉优雅。

8. 棕竹的种类有哪些

18个

现代竹种,又包括箭竹、慈竹、单竹、罗汉竹、琴丝竹、、凤尾竹、方竹、棕竹、巨龙竹、斗笠竹、四季竹、斑竹、楠竹、刺楠竹、水竹、墨竹、白粉竹、罗汉竹等大概18个品种楠竹高10米以上,粗达18厘米;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箨耳和繸毛发达,箨舌发达,箨片三角形,披针形,外翻,高大;秆环不隆起,叶披针形,笋箨有毛。它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

9. 哪种棕竹名贵

各有千秋,楠竹被统称为毛竹,又别于毛竹,楠竹实际上是毛竹中最名贵,最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在中国300多种木本竹类植物引属中,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楠竹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楠竹竹质尤以湖南竹为最好,江西,福建次之。 楠竹生长快,适应性强,恢复一棵60英尺高的树木需要60年的时间,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只需59天即可再生,楠竹大面积的种植推广能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成林时间较木材而言大为缩短。

水竹,又称水棕竹,多年生草本植物。天生一付文静姿态,茎挺叶茂,层次分明,秀雅自然,四季常绿,是室内清供佳品,亦是切花的好材料。其养护简单,管理粗放,可水植也可盆栽。因此深得盆景爱好者的青睐。

10. 棕竹的用途

水棕竹可以放家里

完全可以将水棕竹放在客厅里养,它有很高的观赏性,在客厅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并且,它还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能将房间里的二氧化碳以及污染气体消除,可以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

水棕竹是一种生长能力很强的水性植物,有着青绿的枝叶,以及粗壮的株形,能起到一定的旺气,将它放置在门口养护,能为家里招来财运

上一篇:广东名花木场(广州番禺广大花木场) 下一篇:广东江门花木网(江门花木基地)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