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长枝是指什么的枝条(徒长枝和结果枝的区别)
1. 徒长枝和结果枝的区别
1着生位置不同,结果枝多侧生和下垂,而不结果枝多为背上枝或徒长枝。
2长势不同。
结果枝看着长势弱,虽健壮,但不是最旺的枝子,而不结果枝,长势强旺,节间长,枝多粗壮单生。
3芽的封顶时间不同,结果枝上萌发的芽封顶早。而且太多数的芽都提前封顶。而不结果枝上的芽不会封顶。
2. 什么是果树的徒长枝
绿悠悠的枝条,树像把大伞一样散开
3. 徒长枝会结果吗
不同的树种生长结果习性不同,因此识别枝芽类型,和其生长特性才能正确的进行修剪。芽主要分为叶芽和花芽,枝分营养枝和结果枝,营养枝又分为发育枝,徒长枝和竞争枝;结果枝又分为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每个果树品种的结果习性不同,只有根据果树的习性进行修剪,才能有的放矢。如果要讲估计每种果树要专门开堂课。
4. 什么叫做徒长枝
杜鹃花的花朵凋谢后修剪方法如下:适当修剪开过花的枝条,可从花朵下两个叶片处进行修剪,把花枝剪短就行。剪除植株上的徒长枝、老枝以及病枝等,一来能增强植株的透光性,二来能节省养分的流失。在花后还要及时补充养分,并且让植株充足的接受光照,基质也可以进行更新,保证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
只长叶不开花的长枝就叫徒长枝。
5. 徒长枝与营养枝的区别
不一样。上枝主要指着生在果树水平或者斜生枝条背上部的枝条,主要由枝条背芽萌发或者直立枝条内侧枝经过拉枝处理后形成。
由于背上优势的缘故,背上枝具有生长旺盛、难以成花的缘故,果农在日常操作中,往往以简单的疏除方式来控旺,但盲目疏除以及疏除剪口处理不当往往导致越控越旺的情况。
常见的背上枝处理技术:
疏除:将背上枝直接从基部剪掉,该方法可有效控制背上优势,防止养分过多浪费;但前提是修剪要到位,切忌疏除不彻底留下马蹄口,导致来年冒出更多背上枝,导致越疏除越旺,大量浪费营养的恶性循环。
摘心:此为夏季管理的常用方法,摘除背上枝顶芽,并将芽下新叶摘除,可有效抑制背上枝优势,促进树势缓和成花。
拉枝处理:针对周围尚有发展空间的背上枝可在春季或者夏季进行拉枝处理,可有效缓和背上优势,促进背上枝向结果枝组的转化,促进成花。
徒长枝其是就是指生长过于旺盛的枝条,在我们养殖植物的过程中常有发生,既影响植物的生长也影响其美观。植物徒长可以通过加强光照、合理施肥、喷洒药物三种方法进行预防,针对不同的植物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6. 徒长枝和结果枝最大的区别在于
结果枝,一般根据结果特点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为具纯花芽的枝条,如核果类果树的果枝,另一种为具混合芽的枝条,但混合芽发生的着和芽的枝条很短,如苹果、栗等果枝的果枝。再一种为具混合芽的枝条,由混合芽发出较长的枝条,在此枝条上开花结果,这种由混合芽发生的直接着生花或花序的枝条称结果枝或结果新梢,而着生混合芽的枝条叫结果母枝。
营养枝是枝头向上生长,结果枝一般都是水平生长。另外徒长枝芽间距大,结果枝小。生长枝(营养枝)根据其生长势强弱和发育充实程度又分为发育枝、徒长枝、纤细枝、叶丛枝等。
7. 什么是徒长枝
徒长枝:生长过旺发育不充实的一种发育枝。
表现直立、节间长、叶片大而薄、枝上的芽不饱满、停止生长晚,多数由隐芽受刺激萌发而成,一般应及早疏除。施氮肥过量、修剪过或灌水过多,都会增加徒长枝的数量和生长强度。细弱枝:育芽能力很差的细小枝条。又称“无效枝”。多长于树冠下部或主干基部,俗称“附脚毛”。细弱枝多,消耗养分多,影响通风透光,应及时剪除,避免吸取养分。栽培上称“清蓬亮脚”或“清蔸亮脚”。过密枝:没有及时修剪,枝条任意生长,过于密集,影响通风、透光。可以疏截这些枝组中向下生长的枝条,以改善光照条件。
8. 什么叫徒长枝
徒长枝是在发育树木的树枝上,当年生长势过于旺盛的生长枝,叫做徒长枝。生长过旺发育不充实的一种发育枝,表现直立、节间长、叶片大而薄、枝上的芽不饱满、停止生长晚,多数由隐芽受刺激萌发而成。
徒长枝生长迅速,占据空间大,易使树冠郁闭,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对果树生长结果十分不利。徒长枝结果晚;
虽经控制能转化成结果枝条,但需时间较长,应及早疏除。衰老果枝长成徒长枝,可以剪掉“徒长枝”,从而使树体通风透光,节省营养,骨架清晰,营养均衡。
扩展资料:
徒长枝由隐芽受刺激萌发而成,多在水平枝背上生出。幼年树在主干上容易发生徒长枝,而成年树多在骨干枝衰弱或受刺激部位以下发生。
在果树幼树整形阶段,对生长势特别旺盛的徒长枝,处理方法是彻底剪除。因为其生长迅速,枝条直立,芽小而不饱满,不可能发展成好的主侧枝。且影响幼树发育成高产树形,所以对于整形期间的幼树,对徒长枝的处理时彻底剪除。
对徒长枝可在集部弱牙处剪断,第二年培养做结果枝。徒长枝发生过多,则消耗大量营养,造成树体杂乱,影响通风透光。一般情况应予琉除又称地蕻条。对影响整树生长时的徒长枝,也是必须彻底剪除。
9. 生长枝和结果枝如何区别
需要等到花芽形成以后才能识别,有花芽的就是结果枝,没有花芽的则是营养枝。一般而言,营养枝是长势特别强盛或者特别弱的枝条,而结果枝长势中庸。
开花的时候就知道了,雄花比较长,而且花的着色很深,远远就可以看到,看起来很漂亮,雌花就比较小,大概只有米那么大.不过就算全部都是雌的杨梅也可以结果.比较科学的比对就是100:2那就够了.
10. 什么叫徒长枝和侧枝
在种植盆栽或者蔬菜时,都会遇到一个词,就是摘心,那么摘心是什么意思呢?摘心和不摘心有什么区别和好处吗?给大家介绍一下摘心的意思。
摘心的意思:
“摘心”又叫打顶,是一项简单易行的作物增产措施,就是将植物正在生长的顶部摘除,主要作用就是控制植物生长,控制营养供给,促进增产、增收。
摘心的作用:
适时适度地摘心,能凋整株型、协调养分分配、提高产量和品质。
各作物摘心的办法:
比如盆栽南瓜,如果不摘心,它的养份就主要输送到顶芽,藤蔓就会长得很快,而供给开花结果的养份就会很少,致使小南瓜长不大,严重的变黄脱落。所以一些瓜类蔬菜,如黄瓜、甜瓜、西瓜、苦瓜、南瓜、冬瓜、丝瓜等,在蔓长2~3m时,就要采取摘心措施,摘心的同时,还可以摘去中上部的分枝与赘芽,使养分集中输送到幼瓜中去,可使其保瓜,并提早成熟。
还有一些瓜类蔬菜的摘心时间必须提前,有的还要多次摘心,比如香瓜是孙蔓结瓜,有10片左右叶片时次摘心,等长出子蔓时留3根藤蔓,子蔓长到30公分时第二次摘心,随后长出的孙蔓很快就会结瓜。还有瓠瓜和葫芦在在长到七八片叶时就要摘心,摘心后长出的子蔓很快就会结瓜。四季豆、豇豆、扁豆、刀豆等豆类蔬菜在长到二米时也要摘心。不然的话,藤蔓会到处飘荡和纠缠,摘心后,有利果实成熟,而且品质还有保证。
丝瓜、南瓜、冬瓜、葫芦和瓠瓜的藤蔓多又长,叶片厚实肥大,所以要及时摘去下部的老叶和黄叶,因为这些老叶和黄叶争营养扯水份,又不利于通风透气,及时摘除,可以保证营养和水份供应到需要的地方。
番茄的摘心办法:
蕃茄的摘心不能千篇一律,而要看品种采取不同的措施。
1、自封顶的番茄,就不用摘心。
2、有些比较矮的番茄品种也可以不摘心,而是采用抹芽的方法,即把番茄第二花序以下的叶芽全部摘去,只保留一至二根主枝。因为是刚长出来的小芽,十分柔嫩,用手轻轻一抹,芽就会摘掉,所以就叫抹芽。这其实也是一种摘心的方法,只是摘除的是侧枝的心,而不是主枝的心,并且是消灭在萌芽状态。
3、无限生长型的番茄需要摘心,一般是在番茄定植后,花序和第二花序相继开花后,在花上两片叶处摘心,摘心后紧靠花序下部节间就会长出健壮侧枝,保留二到三枝,其余所有侧枝全部摘除。之后根据长势将枝条不断向上牵引。
4、在水肥充足,气温适宜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产量,可以对番茄采取连续摘心的措施,可以比普通栽培法提高产量20%左右,而且果密、果大、植株矮小。具体做法:当主茎上出现两序花并开花后,留两片叶首次摘心,促使生长侧枝。第二次是在侧枝生长到4一10厘米高时进行摘心,摘心后选留花序下的侧枝作第二批主枝。必要时第二批主枝长到4一10厘米高时还可以进行第三次摘心。
番茄在栽培过程中,通过连续摘心后,要注意适时摘叶。如果摘叶过晚,则会影响侧枝正常生长,导致花芽发育不良。要将主茎下部的叶片全部摘掉,注意不要留叶柄,以免产生灰霉病。光合能力较差的老叶也应全部除掉,目的在于利用光合能力强的新叶。
茄子需要抹芽和摘叶,因为茄子生长势强,侧枝多,叶片生长快,在气温适宜、肥料养分充足的情况下,会引起通风不良,导致落花、落果。故茄子应注意摘叶、抹芽。摘叶抹芽应该分次除去弱枝、基部侧枝、病枝、虫枝、黄枝及病叶,并适当疏去过密的叶片,保持枝叶均匀,以利通风透光。茄子整个生长期可摘叶3-4次,但要防止一次摘叶过多,只剩顶部几片小叶。此外,摘叶的多少还要根据品种、施肥水平和天气等情况有所区别。分枝能力弱的品种少摘,生长前期少摘,肥力不足的少摘,天气干旱时要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