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虫草别名(捕虫草是什么)
1. 捕虫草是什么
捕蝇草(Catchfly)属于维管植物,食虫植物。它的叶片是最主要且明显的部位,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似血盆大口。盆栽可适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
2. 捕虫草是什么样子的
感谢邀请食虫植物园艺来回答这个问题!捕蝇草原产自美国!现在在国内已经慢慢在推广普及!大家在电影 动漫电视剧中看到的食人花的原型其实就是捕蝇草!捕蝇草是多年生的耐寒性草本植物,对人没有伤害,但是的确可以吃苍蝇蚊子蜜蜂等小昆虫!捕蝇草原种就一种,但是现在随着园艺师们的反复选育,捕蝇草的园艺品种也非常丰富啦!现在就上些食虫植物园艺师自己搜藏的捕蝇草吧!
3. 捕虫草是什么季节开放?
捕蝇草是会开花的,花期是在初夏到盛夏季节,花色为白色。想要它开花种下之后最少也要养护两三年的时间才行,且这期间要给它提供利于生长的环境。在光照,温度,湿度等方面都要注意。此外,它不会自花授粉,若是想要播种繁殖,需要人工授粉才行。一旦授粉成功,花朵就会凋谢。
4. 捕虫草是什么原理
分泌蜜腺,引诱昆虫
捕蝇草叶缘部分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叶面部分时连续两次触碰到感应器官,捕蝇草的两瓣叶片就会迅速合起来。
传递信号
捕虫讯息并不是直接有感觉毛提供,而是感觉毛基部含有一群感觉细胞。当昆虫刺激到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微弱的电流来通知相对应的叶片。
在受到刺激之前,捕虫夹呈60度角张开着,受到刺激时则以其叶脉为轴迅速闭合。
捕虫夹的闭合
在20~30秒内捕蝇草的感觉毛被触碰到两次捕虫夹便会迅速闭合。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则需要第三次刺激才会闭合。捕虫器需要两次刺激为的是确认昆虫已经走到适当的位置,而不会仅仅只夹住虫子的一部分,让昆虫有机会逃脱。
捕虫速度
当捕蝇草的感觉毛被连续刺激两次,叶片就会在平均大约0.5秒以内马上合起来。当然一些人工园艺品种达不到这个速度。
消化吸收
捕到了虫子后夹子会关闭数天到十数天。此时昆虫被分布于捕虫器上的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消化。当昆虫被消化后捕虫器才会再次打开等待下一个猎物。无法被消化掉的昆虫外壳则会被风雨带走。而促使消化的第二阶段需要昆虫的挣扎才能进行,这是为确保捕捉到的东西是活物。
5. 捕虫的草有哪些
您好!食虫植物中捕蝇草捕虫率是不太高的。捕蝇草的捕虫机制最复杂,但成功率相对较低,它的夹子一次只能捕捉一只昆虫、每个夹子一生只能捕捉并消化两到三次(如果生长不良甚至更少)、夹子只能捕捉大小合适的昆虫(所以捕蝇草夹子越大越难捉到昆虫,我经常看到蚂蚁和小黑飞在夹子上放肆地爬来爬去,可是园艺有以大为优)。所以可以看出用捕蝇草来除虫是不实际的。
不过在我养其它食虫植物的时候发现捕虫堇(阿芙罗狄蒂捕虫堇)和茅膏菜对于消灭小黑飞十分有效。同时瓶子草对于几乎任何体型的昆虫都有吸引力(蜂类、蝇类、蚂蚁、小黑飞),一些原生品种如黄瓶子草还需要堵住瓶口防止进食过度。另外猪笼草捕获的猎物是最少的。
不过很遗憾由于原生地特殊性,这些食虫植物都比较喜光,茅膏菜和捕虫堇至少要在光线十分明亮的窗台才能正常生长,而瓶子草更是需要大量光照才能正常生长。所以想把它们留在光线不太好的室内除虫是不太现实的。食虫植物最大的意义还是收藏与观赏。
虽然这样,不过还是向你推荐一种食虫植物,阿帝露茅膏菜。原产于雨林,相当耐阴,过强光照反而会抑制它的生长,除了对湿度要求偏高以外相信没有其它食虫植物比它更适合室内环境了。
6. 捕虫草是什么变态
捕蝇草的形态特征
1、茎叶
捕蝇草的叶子由中心部位生长出来,属于轮生的叶子,显连坐状以丛生的形态生长。中央长出来扁平或者细线状好似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柄的部分,原生种的叶柄是扁平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做假叶。
叶柄的末端带有一个捕虫夹,这才是会捕捉昆虫的叶子的部分,正面分布有许多的无柄腺,一般是红色或者橙色,越接近叶绿的地方的无柄腺就越少,这部分是分泌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者吸收昆虫的养分的部位。叶绿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会分泌出粘液,作用是防止昆虫挣脱和叶瓣粘合。这种的叶子拥有捕捉昆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的模样,属于变态叶中的“捕虫叶”。
因为新叶都是从中心产生,故越外层的叶子就越老。在最外层的叶柄基部有时还会产生新的侧芽。捕蝇草的叶柄有两种型态发生,有的捕蝇草叶柄细长,达7~16公分长,而且朝向空中伸展;有的捕蝇草则长出短胖的叶柄,并平铺于地表。捕虫夹内侧通常会呈现出红色的色彩,这些颜色大多是消化腺体的色素,当植株能接受充分的日照时便会促进植物色素的产生,这些颜色从橘红色到红紫色都有,有些人工捕蝇草甚至会在消化腺体之外产生色素,因而使整株植株变红。
捕蝇草是什么 捕蝇草的形态特征
2、花
捕蝇草夏天会开出白色花朵捕蝇草的开花时期为初夏到盛夏,初期的时候会长出花茎,每个花茎拥有大概五至十个的花苞,属于标准的伞房花序,每日依序开出白色的花朵。原则上每株花只会开出一个花茎,如果生长的环境适合,养分充足的话,有时候也会生长出两个花茎,正常状况下为五片花瓣和五花萼,偶尔也会有六片花瓣的变异株。雄蕊约有十数根,中央会有一根雌蕊,拥有分叉状的柱头。
分布范围
捕蝇草的原产地在北美洲东岸一带,自然生长的原生地主要在北卡罗莱那州、南卡罗莱那州以及佛罗里达州等地。
美国对于其原生地都指定为保护地区,甚至在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中有明订”捕蝇草的块根与鳞茎“全面禁止输出外销。不过由于在那之前就已经有许多株种流出,经过世界各地业者积极的栽培之下,甚至利用组织培养的技术大量生产,所以一般都已经很容易在市面上买到捕蝇草。
生长习性
捕蝇草的原生长环境位于潮湿地,当地又有多处是属于冲积地形,而且夏天天气炎热,冬天气温寒冷,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大陆型气候,这些都是适合捕蝇草生长的环境条件。
7. 会捕虫的草是什么草
1、猪笼草
猪笼草是特别适合新手养护的一种食虫草,它的品种非常丰富,大小各不相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都是比较便宜的。猪笼草的叶柄末端会长出一个个小笼子,每一片叶柄上只会长一个笼子,而且笼子枯萎后就无法重新长出来。
猪笼草的笼子上会分泌一些吸引昆虫的物质,昆虫很容易从笼子的边缘处滑落,最后就会变成猪笼草的食物。
猪笼草是很害怕强光照射的,它是喜欢柔和散射光的一种食草植物,光照太强,会导致叶子发黄枯萎。严重的时候可能会被晒伤。
猪笼草适合养在朝东或朝北的窗台边,可以养成吊盆植物,也可以摆放在桌面上养。
2、狸藻
狸藻是比较害怕强光照射的,喜欢柔和的散射光,这和它原本生长的环境是有关系的,它本身是生长在溪流的旁边的,会比较喜欢潮湿的环境,且有一点点散射光的环境。
狸藻的叶子看起来非常普通,但是它开出来的花朵特别美观,就包括最著名的“小白兔狸藻”。狸藻的观赏性就是在于它的花朵,只要有适当的光照,它也是可以经常开花的。
狸藻原本生长的环境一般是在沼泽地,而且一般是土层比较浅的岩石缝里,很多人就会奇怪,狸藻的叶子看起来和普通的野草一般,也看不出它是怎么捕捉虫子的。
其实狸藻是依靠它的根部来捕捉虫子的,土壤下面会有一些微生物和小虫子,就会被它的根部捕获,之后虫子就会被消化吸收,是不是非常奇特呢?
3、捕虫堇
捕虫堇的叶片形态看起来和多肉植物一样,它的叶子长得特别有规则。
捕虫堇的品种里最出名的就是“爱丽丝捕虫堇”,在网上就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捕虫堇的“假种子”,捕虫堇的图片甚至会被染成蓝色或紫色,那些都是骗“萌新”的。
捕虫堇原本的颜色一般都是绿色的,在温差较大,有适宜光照的环境下,叶片会显现出粉绿色,捕虫堇偶尔会开出一些非常可爱的小花,花梗特别高,顶端的花瓣一般都是粉紫色的。
4、瓶子草
瓶子草的植株是比较高大的(也有比较矮胖的品种),它的瓶子上面会有一个瓶盖,一旦有虫子跑进去,顶部的绒毛就能感知到,就会把顶部的盖子盖上,防止虫子逃跑,过一段时间,这些虫子就会被消化了。
瓶子草是特别喜欢光照的,而且还喜欢有一定的温差,在光照充足和温差较大的环境下,它的叶片会由绿色慢慢变成红色,整个状态会显得更加好看,它的颜色艳红,观赏性就越强。
5、捕蝇草
捕蝇草是形态非常特别的一种食虫草,很多人第1次接触食虫草就是因为它,捕蝇草的叶片就进化成一个个小夹子,就像老鼠夹一般。
捕蝇草的夹子外层会有很多像梳子一样的肉刺,合拢的时候就会交叉分布,可以防止虫子跑出去。在捕蝇草夹子上会有很多红色的毛刺,那些就是陷阱的机关,只要有虫子触碰到,整个夹子就会迅速闭拢起来。
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捕蝇草的夹子在它的有限生命里就会开合几次,没事就不要去逗它。
捕蝇草是比较喜欢阳光的地方,避免环境遮阴,否则它的夹子会过早枯萎、发黄,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保证环境温暖湿润,除了提供高湿度,还要保证每天有5小时以上的阳光照射。
平常看到捕蝇草的夹子发黄枯萎了,注意剪掉,只要有新的夹子长出来就不要太担心,捕蝇草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有夹子不断枯萎,及时剪掉,就可以保持美观,防止腐烂或滋生病菌。
6、茅膏菜
很多人养毛膏菜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植物在夏天会进入休眠的状态,植株就变得特别难看,它所有叶片都会发黄枯萎,只有中间的小芽还是翠绿的,不要丢,秋季还能养回来。
养茅膏菜一定要注意,在夏天的时候不要给它施肥,增强环境通风,避免温度过高,等秋季天气凉爽一点,它的叶子会重新长出来。
茅膏菜的形态也是非常特别的,它是没有茎的,看到特别长的一根“茎”,其实是它的叶柄,而叶柄上会有非常多的小绒毛,这些小绒毛就是茅膏菜的叶片,绒毛上会分泌很多黏液,就是小黏液会散发小昆虫喜欢的气味,小昆虫飞到上面就会被黏住,最终就会被茅膏菜消化。
茅膏菜是比较喜欢阳光的,要将它养在朝南的阳台上,才能让它长得更好,除了在夏季过度炎热的时候,需要在下午的时候适当遮阴,其他季节都要给予尽量充足的阳光,平常养护时要避免水苔过度干旱,要注意及时给它补充水分。
8. 捕虫草是什么颜色
捕蝇草的叶柄有两种型态发生:有的捕蝇草叶柄细长,达7~16公分长,而且朝向空中伸展;有的捕蝇草则长出短胖的叶柄,并平铺于地表。
捕虫夹内侧通常会呈现红色的色彩,这些颜色大多是消化腺体的色素,当植株能接受充分的日照时,便会促进植物色素的产生,这些颜色从橘红色到红紫色都有,有些人工捕蝇草甚至会在消化腺体之外产生色素,因而使整株植株变红。
不过,也有些人工捕蝇草不太会产生色素,因此捕虫夹内侧只呈现黄绿色。
这些现象是基因差异所形成的,因此在园艺上已因这些外观上的差异而产生一些人工种。
在良好的栽培环境、有充足的养分下,捕蝇草会长出更大的捕虫夹,但会达到一个极限,捕蝇草的捕虫夹最大约可达到3到5公分长。捕蝇草的捕虫夹尺寸是经过长久演化而得到最佳的大小,这样尺寸的捕虫夹可以让捕蝇草捕捉到大部分的昆虫。
若捕蝇草的夹子能长得更大(这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捕蝇草就会少了许多捕食的机会,因为体形较大的昆虫其数量很少,而为数众多的小形昆虫能从较大捕虫夹中逃走。
因此,能长出更大捕虫夹对捕蝇草是不利的,是会在适者生存的演化过程中淘汰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