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花卉与鱼(草鱼水花的养殖)
1. 草鱼水花的养殖
1.池塘条件及消毒 池塘15口,面积5~8亩,合计90亩;水深为1.0~2米,池底平坦,底部淤泥厚20厘米,每口池塘配置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一台,独立的进排水管道,水源为地下水。草鱼水花放养前15天,注水20厘米左右,施生石灰150千克/亩;先将生石灰分放数小堆,待生石灰乳化后,迅速全池泼洒,不留死角。7天后注水至1米,不施肥。
2.苗种放养 2008年6月15日,放养自繁草鱼水花1.1万尾/亩,合计99万尾;6月25—26日,放养体长3.5厘米的白养鲤鱼夏花8000尾/亩,搭配放养体长2.3厘米的自养白鲢夏花2000尾/亩、花鲢夏花600尾/亩。夏花鱼种放养时,进行药物浸浴消毒,将鱼种放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20分钟左右,以保证放养鱼种体质良好。
3.水质调节 鱼种培育前期,每隔7天注水i次,每次注水增加水深20厘米。鱼种培育中、后期,每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30%左右。7—10 月每隔15天泼洒生石灰1次,每亩池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20千克,待生石灰化浆后均匀泼洒。一般黎明之前开启增氧机3~5小时,高温季节晴天下午2点钟开机l小时。
4.饲料投喂 夏花鱼种定塘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以鲤鱼种体重(每隔10天进行i次体重测定)的2%~8%为基础,再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等加以调整。坚持“四定”投饵原则;6月和10月每日投饵2次 (9:00、15:00),7—9月每日投饵4次(7:10、11:00、15:00和18:40)。
5.越冬期管理 10月下旬鱼种停食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确保鱼类安全越冬。①排放池塘底层水,换水量占池水总量的50%~60%,注水至最高水位;换水最好在12月初结束,不宜过早过晚。②当换水在最低水位时,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5克/米³,杀灭浮游动物及寄生虫。③池塘封冰较厚时,每亩水面挂化肥袋3个,每袋装尿素2千克,化肥袋用60目筛绢制成,悬于水面下距离冰层10厘米左右的地方,用于培育浮游植物,增加溶解氧。④下雪时将冰上积雪及时清除,以免遮光。⑤坚持早晚巡塘,如果发现池塘四周冰层下有鱼类活动,迅速注水冲开冰层,或采取安装潜水泵循环池水等补救措施。
2. 草鱼水花的养殖技术要点
身上有虫子,它就会打转。
3. 草鱼水花的养殖时间
要让水花草鱼长得快我们可以为一些有营养的流质性饲料比如生的鸡蛋黄
4. 草鱼水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花鲢鱼养殖技术
1、建立鱼塘 想大量养殖花鲢鱼,必须要建立合适的鱼塘,这种鱼要求鱼塘面积比较大,最好在4到8亩之间,水深要超过两米,而且在放养鱼苗以前要施用有机肥进行培养,有机肥可以选择敷熟的动物粪便或者饼肥,但是肥料要适量,不能浓度过大。
2、放养鱼苗 养殖花鲢鱼应该在每年夏天进行放养,放养可以分为单养或混养两种,惠阳,也就是再放入花鲢鱼鱼苗的时候,再放入其它种类的鱼苗,这样能维持鱼塘中生态环境平衡,利于各种鱼类生长,而且也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花鲢鱼最适合和鲤鱼白鲢等鱼类一起养殖。3、日常管理 花鲢鱼这种动物平时以鱼塘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所以在养殖期间一定要保持池塘水质肥沃,浮游生物数量较多,这样才能为花鲢鱼提供充足的食物。另外在养殖花鲢鱼期间,人工投入饲料时,一定要保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饣饲料的利用率。
4、越冬管理 秋末冬初气温明显下降,这时花莲鱼的活动量就会减少,在温度降到十度以下时,花鲢鱼几乎不会在进食,这是必须要把池塘中的花莲鱼取出,集中放养在比较深的鱼塘中,如果没有条件,则需要把所有花鲢鱼全部清空以后出售,在来年天气温暖以后重新放养鱼苗。鲢鱼吃什么食物 1、鲢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
2、鲢鱼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喜食腐烂食物,常与草鱼搭配饲养鲢鱼吃草鱼的粪便,故有一草养三鲢之说。
3、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
5. 草鱼水花的养殖密度
草鱼养殖分为了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方式,网箱养殖小型草鱼鱼苗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0~500尾,中型的草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30~50尾,选择中型的草鱼苗,可以让草鱼苗繁殖速度更快,池塘养殖草鱼每亩可以放草鱼苗2500~3000尾,还可以辅助放大头苗1000~1500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