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花卉的故事(花卉的故事感动中国)

更新:2022-11-14 02:39归类:花卉大全人气:94

1. 花卉的故事感动中国

为了说明这个人吹竽的水平高,听他吹竽的人或物都能被美妙的竽声打动。

2. 关于花的故事

彼岸花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也就是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自己前世的事情。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侯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没有花。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冶美丽。

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世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蔓珠沙华又叫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它的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再也没有在这个城市出现过。这种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的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世再次跌入诅咒的轮回。

3. 关于花卉的故事

鲁迅家里几代人都喜爱兰花。

1933年11月14日,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鲁迅的祖父、父亲也都养过兰花。鲁迅从小就喜爱花、虫、鱼、鸟,读书之余跟随父亲在天井和百草园广植花草。他曾根据自已的经验、订正过《花镜》中的某些讹误。稍大一点,常约二弟作人、三弟建人至城内府山、塔山采兰。每年二三月份当兰花开放时,三兄弟常去会稽山、兰渚山、箬山春游、采兰。1911年3月18日,鲁迅和周建人、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出发前,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锸要大家带上。到了大禹陵,浏览了禹庙、窆石亭,就上会稽山采兰。后来,鲁迅把这次经历,写成《辛亥游录》,刊在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上。

4. 关于花卉的有趣故事

结香花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花卉植物,在我国许多地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跟许多花卉植物一样,它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花语。

一、结香花的花语是什么,喜结连枝

在我国,结香花被称之为爱情树,因为很多在恋爱中的人都相信,如果要得到长久的甜蜜爱情和幸福,只要在结香的枝上打两个同向的结,这个愿望就能够实现了,也正因为如此,结香花的花语也代表了喜结连枝。

二、结香花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

相传秦始皇统治时期,宫廷内有一对男女相爱。可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对等,男方出身贫贱,女方地位显贵,由于当时的法律规定和浓厚的阶级等级观念,这段关系只能止步于此。在分手前,这对情侣在结香树上打了一个结,寓意感情自此了结。

没想到的是,打过结的枝条上开出的花远胜于其他,而且香气浓郁,久久不散。宫廷内到处谈论这桩奇事,直到传到秦始皇耳里。秦始皇认为这是神灵的预示、旨意,就为他们破例赐婚。自此,民间也开始渐渐形成了打结许愿的风俗。

传说二

结香在某些地区还被称为“梦花”,顾名思义,如果晚上做梦了,第二天起来去结香树上打个结,就可以化解噩梦,实现好梦。还有种说法是如果你想在梦中见到某个人,可以在结香树前许愿,摘下结香花,临睡前放在枕下,那个人就会出现在你梦中。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和梦幻呢?

5. 花卉的历史故事

荷兰之所以称作花之国是因为那里的花很多,他们的国花是郁金香,品种达200多种,除郁金香外,还有风信子、水仙、薰衣草.........每年3月到9月,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成了当之无愧的鲜花之国!

荷兰是种植葱属植物的全球领袖,有大约44430英亩鲜花,花卉产量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3.5%。郁金香是种植最广泛的花卉,占总产量47%。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亿个鲜花球茎,全世界每个人可以分到两朵。其中郁金香球茎有30亿个,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能够围绕赤道7圈。

如果你去过荷兰,置身于花海环绕之间,相信更能领悟花之国的传奇。

荷兰是种植葱属植物的全球领袖,有大约44430英亩鲜花,花卉产量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3.5%。郁金香是种植最广泛的花卉,占总产量47%。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亿个鲜花球茎,全世界每个人可以分到两朵。其中郁金香球茎有30亿个,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能够围绕赤道7圈。

荷兰人不仅爱花,而且懂得“点花成金”。荷兰大约有600个出口商,把70亿个鲜花球茎运往120多个国家,收益能达到7亿美元。美国是荷兰最大的花卉市场,销售额为1.3亿美元;第二是德国,销售额1.1亿,占15%;另外有53%被销往欧盟以外的国家。

有调查显示,77%的欧洲人与北美人见到“球茎花卉”这个字眼时首先想到郁金香,其次才是水仙花、剑兰、百合与番红花。红色郁金香是全世界消费者的首选,黄色占第二位。目前全世界有8100多种郁金香,在花瓣上洒有红点的黄花,叫“国王的血”;在花瓣上有条纹分布的红花,叫“奥林匹克火炬”;而花瓣相互抱卷的红色花,叫“情人的热吻”;被大仲马赞美为“黑寡妇”的黑郁金香“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因此黑郁金香身价百倍,被花迷们视为稀世奇宝。荷兰人变着法子推出新品种,花卉专家通常需要12—15年,才能培育出新的品种。

荷兰流传的关于郁金香的故事挺浪漫:古代有位美丽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把宝剑,一个送金块。但她对谁都不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便把皇冠变鲜花,宝剑变绿叶,金块变球根。这样合起来便成了一朵郁金香。

很多人以为郁金香原产荷兰,事实上,娇媚迷人的郁金香并不喜欢肥沃的土地,它特别耐寒,适合贫瘠的沙地。它原产于土耳其和中亚细亚一带,原名Tulipa,是土耳其语“美丽的头巾”之意。在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御花园中,是皇室贵族的专赏。郁金香在17世纪引进到荷兰,荷兰的坏天气和恶劣环境反而非常适合郁金香生长。郁金香进入荷兰近400年,不仅深得荷兰人喜爱,被评为国花,而且使许多荷兰人致富,荷兰也因此成为“郁金香王国”。

6. 我和花卉的故事征文

我家养了好几盆吊兰,分别放在窗台上、音响上和柜子上面。绿色的叶子长得长长的,垂下来很漂亮。

我负责浇水和照看它。有了枯黄的叶子,就把他拔掉。奶奶说,吊兰能够吸收房间里的甲醛,净化空气,对人的身体好,

妈妈还剪了几枝绿萝的叶子,放在花瓶里养。这个绿萝不是用土载的,而是用水泡着的。大大的叶子,长长的茎,长得也很好。妈妈说,绿萝也可以净化空气。

我喜欢这些绿色的植物,他们把我的家打扮得真漂亮。

7. 关于花卉的神话故事

相传,古时有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名叫达布。她虽孤独一人,却早出晚归地劳动,有吃有穿,生活过得很舒心。达布年纪越大,却越来越喜爱花草,院内院外,她种了不少花草。一有空,就给花草浇水、锄草、捉虫。红、白、黄、紫,无所不有;春、夏、秋、冬,都有花开。争奇斗艳,万紫千红,清香扑鼻,沁人肺腑。但达布十分喜爱的花,却没有一丛,总想找一株她最喜爱的花,栽在她的院心里。她四处寻找,山山岭岭都看过了,她最喜爱的花呀,仍然没有找到。有一天,达布到魁阁龙潭,去背水浇花,走到龙潭边,见一株九蕊十八瓣的花,映在水面上,色彩极为鲜艳,就看呆了。看了一阵,她抬头看四周,也没有发现一株在水面上的那种花,就灌满了水,背着回家了。达布看见水面上显映出的那株花后,出门想起那种花,进门又想起那种花,睁眼想起那种花,闭眼也想起那种花!想呀想的,不几天,就生了病,不吃不喝,整天躺在床上。她生了什么病?她也不知道。很多医生来给她治病,也没有把她的病治好。她的病呀,一天比一天重啦!不知病了几天,达布快要死了。危急时,一个美丽的姑娘,跨进门槛,来到达布床边,甜蜜蜜地叫她一声阿妈,说来给她治病。达布睁眼一看,见姑娘头上插着的花,胸前挂着花,和她在水面上见到的那种一模一样,不吃一丸药,病就好啦!达布倏地翻起身,冬地跳下床,一眼都不眨,望着姑娘。姑娘带笑的脸,也同她见到的那种花一般。达布问姑娘戴的是什么花,她说是山茶花;问她有没有花秧,她就送了达布一株。姑娘走后,达布拿着锄头,就将茶花种在院心里,达布天天给茶花浇水,月月给茶花施肥,季季给茶花锄草,象抚养奶娃那般细心、周到。不几年,茶花树就长大了,开花了。那株茶树,树姿虬劲优美,绿叶四季不凋;那一朵一朵的花,大如牡丹,灿如云霞,风姿绰约,耀眼生辉!更为奇怪的是,那株茶花盛开时节,周围村寨的人,用金盆打水,能看见茶花的倒影;去龙潭边背水,也能在水面看见茶花的倩影。不知过了多少年,达布死了。据说,送茶花给达布的那个姑娘,是天上的茶花仙女!为了纪念茶花仙女,也为了纪念达布,就在种茶花的地方,盖了一座庙,取名叫茶花庙。清末年间,茶花庙毁坏了,但关于茶花的传说,至今仍然传颂着!临床研究发现,茶花粉不仅口感好、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具有深层保养或改善肌肤的功效,能有效预防皮肤的各种不良现象,增强皮肤活力,另外可提高神经系统的正常兴奋性,改善眨眼,增强智力,抗衰老。

8. 花卉的故事感动中国人物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以疯癫、自残、自杀构成了狂热的生命旅程,他以浓烈的艺术风格而为人所知。梵高一生短暂,他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大约有八百多幅,其中“向日葵”一共11幅,是在巴黎和法国南部的阿尔所作。

梵高在巴黎时期就喜欢向日葵,画过一些插枝花一样的花卉,以亮丽的黄色和蓝色搭配,非常富有装饰性,为这一系列作品奠定了基调,但是早期作品显得还是有一些单调。1888年时,梵高搬到了阿尔,阿尔有着强烈的日光和茂盛的原野,这使梵高更倾向于运用鲜艳的色调去描绘自然本身的美感,《向日葵》中的耀眼的黄色正是来自于阿尔的刺眼的阳光。

梵高是荷兰人,为什么不喜欢郁金香,而是喜欢向日葵呢?大概是因为向日葵的草根性和向光的特性,令他联想起自己。“向日葵”系列都有着短促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这是因为他作画的过程很快,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每天早晨我都乘日出就动笔,因为向日葵谢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气呵成。”

日本的浮世绘也对梵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梵高与当时其他的印象派画家一样,少量接触了这种来自于日本的艺术形式,他对浮世绘一见倾心,他将浮世绘中的简单的色彩分割,艳丽的色调和几何形式感吸收入了他的绘画中,他对于色彩的认识和感知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向日葵”系列中的简约性和强烈的视觉刺激能够使人联想起浮世绘。

向日葵还带代表着梵高和高更的影响,1888年的夏天,梵高邀请朋友高更去阿尔的家中做客,当时他的客厅里就挂着一张《向日葵》,高更非常喜欢,称之为“最完美的文森特风格”,曾经希望梵高将这幅画送给自己。可惜两个月后,两人因为艺术观点不合而大吵一架,高更回到巴黎,梵高则割掉耳朵,精神崩溃。

“向日葵”系列是梵高最具标志性的艺术系列,代表了他的生命的高潮与死亡,尽管他的艺术在生前从未被接受,但并未影响他的生命像向日葵一样盛放。

上一篇:花卉中盆景(花卉中盆景造型大全) 下一篇:花卉绿植企业的标志(花卉绿植企业的标志图片)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