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林花卉研究中心(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
1. 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
红花蝴蝶兰品种。
红钻石蝴蝶兰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培育的兰花品种,红钻石蝴蝶兰为大花型线条系列红花蝴蝶兰品种。
花期3个月左右,花葶较粗壮,有分枝。主枝花朵数可达8~9朵,总花朵数可达10~12朵。花朵排列整齐、有序。花型圆整,萼片和花瓣斑纹状。温室栽培表现耐热性较强。适宜广东省温室大棚设施基质栽培。
2. 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地址
沧州市农科院是一所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也是黑龙港流域重要的区域性农业科研、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中心。
下设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农田高效研究所、资源环境与草业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林果研究所、枣业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等七个研究所,在建海洋与水产研究所。
设有土壤养分分析实验室、植物营养分析实验室、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植物抗倒性鉴定及耐盐鉴定实验室。
农科院立足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生产,针对当地生产和生态特点,经过几代人的科研攻关,在抗旱耐盐新品种选育、旱作节水栽培、地下害虫防治、特色枣果、牧草育种栽培等领域形成鲜明科研专业特色。
3.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粟一年生。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黄色、桔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二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其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二外稃等长于第一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一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叶表皮细胞同狗尾草类型。染色体2n=18(Avdulov)。
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我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模式标本产于印度。
本种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谷粒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据中央卫生研究院的分析,含蛋白质9.7%,脂肪1.7%,碳水化合物77%,而且在每100克小米中,含有胡萝卜素0.12毫克,维生素B1 0.66毫克和维生素B2 0.09毫克,这是其他谷类作物所不及的)。所以,它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其茎叶又是牲畜的优等饲料,它含粗蛋白质5-7%,超过一般牧草的含量1.5-2倍,而且纤维素少,质地较柔软,为骡、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猪、鸡的良好饲料。
梁和粟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选择的栽育,有着多种多样的品种资源,根据其生长期的长短可以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有大白谷、大黄谷、小春谷等,有耐旱的抗旱谷和较耐涝的水里站;有较耐碱的抗碱谷,有分蘗较多的大八杈,五秆旗等品种,一般比较优良的品种有黄沙子,金钱子、大白谷,华北的华农4号,玉黄谷,竹叶青等等。根据花序的形状,可以分为纺缍型种,圆筒形种,异型种等,如异型种有鸡爪黄谷、猫爪谷、龙爪谷等等,这些多数是粘性的。
谷也就是稻,为禾本科稻属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染色体2n=24(Shu et Qu 1985, 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我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种下主要分为2亚种,籼稻与粳稻。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
4. 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花卉超市
白云机场到天河区翰景路农科院园林花卉广场 全程约33.5公里公交线路:地铁3号线北延段 → b18路,全程约33.5公里1、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步行约100米,到达机场南站2、乘坐地铁3号线北延段,经过10站, 到达广州东站3、步行约330米,到达东站汽车客运站4、乘坐b18路,经过2站, 到达农科院站(也可乘坐776路、60路、508路)
5.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地铁,从广州市天河五山省农科院南门步行1.4公里,约21分钟,到五山地铁站B1口,坐3号线往珠江新城地铁站,并站内换乘5号线到达小北地铁站c口,再步行1.2公里(18分钟)即到皮防所
2.公交:也从农科院南门走162米约3分钟到省农干科干院公交站,上B18路,乘座6站到沙河公交站,同站换乘297/110路坐7站约14分钟到横枝岗公交站,再步行355米约6分钟到达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6. 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图片
卖啊,很全呢
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大家好我是小黑说到农业科学家还是挺多的。第一,是马世钧。原辽宁农科院院长,国务院北方旱地考察团团长。
第二,是侯光炯。原西南农科院
第三,是吴瀛洲。吴是山西三皇五帝之乡,洪洞大槐树之乡的农民骄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
畜牧业和动物营养学专家---张子仪
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沈荣显
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
核农学家---徐冠仁
作物遗传学专家--傅廷栋
土壤微生物专家--陈华癸
细胞生物学家---施履吉
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专家--刘更另
刘大钧院士
植物生理学家--施教耐
微生物学家--陈华癸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陈秉聪
陈文新:“中华根瘤菌”第一人
植物遗传与育种学专家---刘大钧院士
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学专家---曾德超
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
植物免疫学家---李振歧教授
曾德超
王林安
农业博士马承伟
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地址:中山市横栏镇中顺大围横栏段,开园时间12月3日(周四):13:00—21:3012月4日(周五):8:30—21:00 12月5日(周日):8:30—18:3012月6日(周一)8:30—16:00
(3号驿站花境展区每天19:00闭园) 12月3日上午开幕式只安排与会嘉宾和工作人员参加。12月3日13时起,会场和花境等场所将正式向公众开放。本届花木产业大会是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花卉协会和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市农业农村局、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和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承办。经充分考虑和科学研判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本次大会将采取“线上+线下”的数字化办会新形式,立足产业,打造涵盖多功能板块的云上展会,通过直播、线上连线、VR观展等方式,与各地共享大会盛况。
9. 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官网
《中国兰花》杂志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兰花资讯内部期刊(准印证:粤内登字O第10272 号) ——全国性兰花资讯内部期刊 ——内部期刊 请注意,这个是内部期刊。
什么是内部期刊。就是不公开销售的,不能,不可以公开销售的。只能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的内部流通。不过它可以公开赠阅。如果他们觉得应该免费送给你看的话。 内部期刊是没有邮发代号的。。。。。内部期刊是没有邮发代号的。。。。。内部期刊是没有邮发代号的。 好了,重要的事情,我已经说了三遍了。希望对你有用。
10. 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
中国已成为辣椒生产和消费大国,每人每年平均要吃掉22公斤辣椒。
正在贵州遵义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暨贵州国际辣椒节”上,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张宝玺说,中国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在2000万亩左右,是世界上重要的辣椒生产国和主要消费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22公斤辣椒。 张宝玺说,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储藏和运输成本较低,中国的辣椒主产区已横贯南北地区,品种日益多样,每年约有5万吨辣椒出口。在技术上,国内相关科研单位不少于200家,从事辣椒育种等研究的人员不低于1000人。